APP下载

泌阳县2021年度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工作情况

2022-08-06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3期
关键词:粪肥粪污种养

侯 民

(泌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泌阳 463700)

依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泌阳县认真编写了《泌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工作方案》,积极申报泌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坚持系统观念,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通过财政补助奖励支持,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力争通过5年试点,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2021年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以县为单位构建2 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通过试点,逐步形成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和补贴方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

1 实施情况

在县域马谷田镇、赊湾镇、郭集镇3 个乡镇按播种面积实施还田10万亩,其中:马谷田镇实施还田面积2万亩;赊湾镇实施还田面积3万亩;郭集镇实施还田5万亩,在全县境内推广商品有机肥2万吨。

2021年11月底完成粪肥还田利用试点10万亩(播种面积),粪肥施用量亩增200 kg以上(以牛粪为主),氮肥施用量亩均减少1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项目实施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90%的目标任务。

2 实施措施

2.1 遴选实施主体

泌阳县实施主体的遴选由乡镇政府(街道办)按要求推荐第三方粪肥还田服务组织和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其中粪肥还田服务组织要有满足粪肥还田的设备、设施条件;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要有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核发的《河南省肥料登记证》。确定5家实施主体,分别为泌阳县天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泌阳县金丰公社有限公司、河南省源食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沃特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康源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

2.2 建立组织,保障运行

泌阳县成立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乡镇政府一把手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泌阳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泌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实施方案的推进落实工作(见下图)。

图 泌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工作推进会

泌阳县成立了由泌阳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为组长,相关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专家组。

县级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科学谋划,落实落细,确保试点效果,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实施指导,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对试点成效好、机制创新力度大的试点单位,计划持续支持5年;对运行模式不畅、机制创新不足、财政补奖资金使用不规范的主体将剔除试点范围。

2.3 创建机制模式

2.3.1 主推技术模式

粪肥还田全托管模式。

2.3.2 重点服务模式

实施主体对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户实施全过程粪肥还田服务。

2.3.3 工作机制创建

经县政府研究成立泌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专班,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处于常态化管理和建设中。项目建设专班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财政、畜牧、自然资源、环保、农机等有关技术人员及项目实施主体(服务组织)主要人员参加。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实施常态化监管,随时获得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项目建设成效等,及时调动有关数据信息。在工作专班统一指导服务下,服务组织与服务组织之间紧密联结、优势互补,服务组织与托管农户以利益为纽带实现共赢,服务组织与托管农户和规模养殖场以粪肥资源为纽带形成粮食饲料与粪肥逆向流动,形成种养循环、绿色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通过几年的试点项目示范带动,形成机制稳固、农业绿色、产品优质、生产高效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创建出耦合度高、机制关联紧密、可长期持续发展新局面。同时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构建“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培育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粪污处理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引导建立粪污处理付费机制,保障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在近郊果菜优势区,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粮食主产区,推广区域性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养殖废弃物生态消纳有效途径。科学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种养业协调发展,构建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机制。

2.4 建立管理台账

2.4.1 粪肥来源

实施主体就近在县域境内收集畜禽粪便进行堆沤,由实施主体建立粪肥来源台账(包括收集时间、数量、来源地),农业农村局专家组进行核实。

2.4.2 收集处理方式

实施主体收集到的粪污按照粪肥标准通过堆沤、发酵、晾晒处理,最后进行还田。

2.4.3 应用区域作物

主要为小麦。

2.5 设立试验示范监测点

试验示范和效果监测由泌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承担。

项目区种植作物为小麦,按播种面积每5 000 亩布置1 个监测点(不含商品有机肥),共20 个监测点,分别设置每个小区面积不低于20 m2名的常规施肥与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2个处理。根据项目区土壤类型分别在黄褐土土类、黄棕壤土土类、砂姜黑土土类、潮土土类各设置1 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分别设置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化肥优化施肥、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等5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个重复。粪肥质量的监测通过平台竞价,由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监测、试验方案、效果评估及验收等方面通过平台竞价,由河南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承担。

2.6 保障专款专用

该项目上级奖补1 000万元,其中粪肥堆沤还田10万亩资金800 万元;推广应用生产商品有机肥2 万吨资金100 万元;土壤化验检测评价、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资金100 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通过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措施进行发放。

猜你喜欢

粪肥粪污种养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畜禽粪肥在草地上的应用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