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第四代试剂初筛假阳性患者1例分析

2022-08-06张大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初筛试剂抗原

刘 杰,张大鹏

1.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达州 635000;2.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0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我国的HIV感染者逐年增加,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对控制疾病的流行尤为重要[1]。对HIV的检测,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第一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第一代试剂主要为病毒裂解物或部分纯化的病毒抗原包被反应板,由于宿主细胞成分的污染和杂蛋白的存在,故假阳性较高。1990年第二代试剂出现,主要特征是使用重组或合成多肽抗原,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第一代试剂有所提高,窗口期平均比第一代试剂缩短20.3 d。1994年开发出了第三代试剂,相对于第二代试剂检出HIV抗体的时间可以提前4~5 d,同时灵敏度有所提高。1998年出现第四代试剂,第四代试剂则在第三代试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p24抗原的检测,同时进行HIV抗体及p24抗原的检测,可提高试剂灵敏度,缩短窗口期,减少急性感染者窗口期漏检,与第三代试剂相比,第四代试剂检测窗口期平均缩短4~5 d[2]。目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检验科采用第四代HIV初筛试剂时,发现1例HIV初筛阳性患者,随访发现第四代试剂复检仍为阳性,蛋白质免疫印迹(WB)试验确诊为阴性。为进一步确诊,对该患者进行HIV-1核酸检测及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平时健康状况欠佳,慢性胃炎10余年,高血压5年。入院7 d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吐词不清,于2020年5月27日到本院就诊,头颅MRI示:脑梗死。入院当天血红蛋白(Hb)为134 g/L,血小板计数为141×109/L,白细胞计数为4.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0.7%,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9.8%;肝功能指标正常。患者无流行病学史。入院进行常规输血前筛查。

1.2试剂与仪器

1.2.1初筛试剂 HIV抗原/抗体初筛试剂A由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119071),HIV抗体初筛试剂B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91126),快速诊断HIV抗体初筛试剂C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91208E2)。

1.2.2检测仪器 迈克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BD Calibur流式细胞仪。

1.3方法 采用试剂A进行初筛试验,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3]的要求,对初筛有反应的标本,可再选择抗原或抗体检测试剂复检,若复检两次结果均有反应或一种有反应,一种无反应,需进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均无反应,需进行HIV-1核酸检测或2~4周随访。结果均无反应的标本送往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及HIV-1核酸检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于本院检验科开展。

2 结 果

2.1HIV初筛试验结果 本院检验科使用初筛试剂A的S/CO值为477.875(阳性)。选择两种HIV抗体检测试剂(试剂B、试剂C)对标本进行复检,试剂B的S/CO值为0.016,试剂C为阴性,见表1。因HIV抗体检测试剂B/C均为阴性,对患者进行随访。

表1 HIV初筛试验结果

2.2随访4周后HIV复检结果 对患者随访4周后进行复检,HIV抗原/抗体初筛试剂A的S/CO值为438.554(阳性),试剂B的S/CO值为0.016(阴性),试剂C为阴性。

2.3WB和核酸序列扩增试验 采用WB试验检测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核酸序列扩增试验检测HIV-1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T细胞占比为24%,CD8+T细胞占比为15%,CD4/CD8比值为1.6,该患者CD4/CD8比值在参考范围内(1.5~2.5),CD3+/CD45+、CD3+CD8+/CD45+、CD3+CD4+/CD45+分别为39%、15%、24%。

3 讨 论

自1985年第一代HIV抗体试剂问世以来,至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试剂;窗口期由第一代的大约3个月缩短到第四代的大约2周[4]。 在缩短窗口期的同时,也使第四代试剂的假阳性率大大增加。

本研究中病例采用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第四代试剂进行初筛,其结果S/CO值较高,而复检采用的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第三代试剂和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快速诊断第三代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结果相差较大,且S/CO值越高预示HIV阳性的风险越高[5]。于是随访4周后再次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依旧为阴性。同时WB试验检测HIV抗体为阴性,核酸序列扩增试验检测HIV-1核酸结果为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提示在对此病例进行HIV筛查时,第四代试剂出现假阳性。既往研究结果表明,标本溶血、黄疸、乳糜血或血型等因素可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阳性[6-8]。当患者具有某些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其体内可能含有干扰抗体如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这些干扰抗体可与试剂盒中抗原成分产生非特异结合,从而使检测结果产生假阳性[9-10]。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人等体内产生的嗜异性抗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阳性[11-12]。

本研究中病例血清标本性状正常且为全自动仪器检测,排除标本性状因素及操作人员操作产生的随机误差导致的假阳性因素。本院检验科采用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代试剂(夹心法)对HIV进行初筛。患者年龄较大且长期健康状况欠佳,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可能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嗜异性抗体,而嗜异性抗体可以与许多动物免疫球蛋白的Fc、Fab和F(ab′)2部位上的表位结合,模拟被测抗原的免疫活性,同时结合试剂盒中的捕获抗体、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等成分干扰试验结果,造成假阳性[13]。

目前,第四代试剂大大缩短了HIV检测的窗口期,但同时假阳性率也有所增加,此病例提示在日常的临床HIV检测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遇到有疑惑的标本时,应观察患者标本状态,核对患者信息,按标准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后续处理,在以上环节均无问题时,可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标本进行2次采样复检来明确最终结果,以此来减少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假阳性,同时该病例也为第四代试剂盒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部分临床参考。

猜你喜欢

初筛试剂抗原
山西首个口岸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投用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