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08-06潘海生杨慧
□潘海生 杨慧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6年实施“示范校”计划以来,高职教育便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发展阶段,“提高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但无论是“示范校”还是“骨干校”均更多聚焦于以专业建设为载体的内涵发展。2014年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提出要推动政行校企多方联动以促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1],这也意味着,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开始从注重专业建设向提升技术技能服务转变。2015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提出要将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2],明确了高职在国家技术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则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其重要任务的一部分[3]。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重强调了校企应开展双边或多边的技术服务[4]。由此可见,除了人才培养之外,技术技能服务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另一重要职能,但与普通院校的“顶天”研究相比,因高职院校自身研究能力与条件的不足,需要借助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优势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目前,不同学者把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等同于科研平台[5]、研究平台与技术创新平台[6]、产学研平台[7]等展开研究,在此情况下,如何理解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对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技能服务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从学理层面厘清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概念内涵,阐释其建设的内在逻辑,明确其建设的实践路径成为必要。
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分析
内涵反映的是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表达的是概念本身及其应用领域的意义总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由“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与“平台”构成的复合词,对其的内涵解析,不仅要从平台这一概念本身加以诠释,更应结合高职院校技术技能服务的特质深入理解。
(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概念界定
“平台”一词最早出现在工程概念上,是指在生产与施工过程中,为方便操作而设置的工作台,但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现代工业蓬勃发展需要而作为一种产品研发与创新方法普遍应用于各领域,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则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迈耶(Meyer)率先提出“平台”这一概念,并认为平台是由一组亚系统与界面组成,并可以有效开发和生产相关产品的共有结构。随着技术更新迭代突飞猛进,加速改变着传统社会形态与经济价值,平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中组织交流、创新发展、生产消费等领域的主导互动模式,各领域学者基于组织[8]、产品[9]、市场[10]、技术及系统[11]等多视角对平台展开研究。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平台,其共同特征都是作为一个创新要素的集合体,通过连接多重关系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其本质是一种模式创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聚焦于中小企业技术集成与工艺改造,核心是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因此,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汇集各方面创新资源并以此形成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
(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解析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融合型教育[12],多重跨界融合思维是其核心发展逻辑。然而,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而深受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制约,两者通常以需求—供给为关联点,突出产业需求转变教育模式,技术结构决定教育行动的强制约关系,表现为“用户需求—技术创新—人才教育”与“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教育创新”的串联秩序[13],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企业现实需要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遵循的发展思路。尽管这种单一向度的串联秩序实现了高职教育与社会总体的跨界弥合,但由于二者清晰的边界反而抑制了高职教育对外界需求与创新的敏锐感知,阻碍了高职院校有效地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转化到高职教育体系中,以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在追赶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弊端日益凸显。事实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是受制于多重复合的社会结构,而这些结构的边界是由不同类型社会主体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形式组成的。因此,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这些边界的关联方式,扭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末端局势,通过并联“需求链”与“创新链”各主体来改变以往的线性关系秩序,推动高职教育从服务社会发展向支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14]。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秩序而生,其核心在于以各要素价值创造为重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通过对高职教育场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重构,使其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向兼具产品研发与制造、工艺开发与改进、技术升级与推广等多方位渗透,打破高职院校内部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单兵应战”状态,集聚高职院校外部创新主体资源,营造创新环境,以整体发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扩大高职教育在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制约下的能动范围,加速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向同速变化以及技术创新与高职教育系统重组。进言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三大要素组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作用,形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转化与应用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见图1)。其中,网络结构决定其整体功能,一方面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自身结构形成的资源聚合、共享、转化等内化功能,另一方面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与其他社会系统产生互动,在提升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能力方面的溢出功能。
图1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构成要素与结构
三、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在逻辑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质上是各种资源不断跨界整合与创新的过程,而如何有效整合并高效利用资源是平台建设的逻辑起点。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组织战略选择对资源获取具有重要影响,而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源于其拥有的异质性资源、知识与能力[15]。资源编排理论则基于行动视角,认为组织应从资源管理方面突破自身边界限制,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协同构建创新网络以实现多元主体互利共赢[16],更多强调的是管理者的动态行为在组织资源积累与能力之间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资源基础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为组织资源整合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分析框架。因此,本研究结合上述两个理论的核心观点,重点从战略定位、资源整合、知识产生、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在逻辑展开分析。
(一)战略定位:技术技能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战略定位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向的选择,更是资源分配与组织能力构建的体现。因此,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明确其战略定位,这一问题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稳定性,影响到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可持续性。从类型化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意味着,虽然知识传递与知识生产是高等教育机构不可分割的两大功能,但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生产的知识类型却有所差异[17]。就知识论视角来看,高职院校以技术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生产为主[18]。与科学知识相比,这两类知识的生产与应用方式遵循的是实践逻辑,产生于应用情景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高职院校知识生产载体,必须遵循实践范式建立组织架构、研究技术技能创新方法、开展技术技能服务活动等,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技术技能创新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从特色化角度来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应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之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价值效应,避免同质化促使资源低效配置与高职院校低质量内卷。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质化由“竞争同构”与“制度同构”所致,强调组织竞争不仅为了获取资源,也是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获得政治权利与制度合法性。实践中,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属于“双高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可能会受到项目制治理的影响,通过合法性机制的生产与再生产导致其建设的同质化[19]。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不确定性成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同质化的另一强大推动力,各院校为降低成本和失败风险易形成模仿性同质。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且在明确区域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在温州,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依托温州轻工机械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温州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南轻工装备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温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整合多方技术创新与服务资源,聚焦轻工装备数字化虚拟化设计开发、关键零部件制造新工艺开发与应用、轻工装备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三大主攻技术研发方向,以“立地式”研发有效地推动温州产业转型与升级。
(二)要素融合:教育要素与产业要素开放共享
伴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组织范式逐渐从追求特定目标的高度正式化集体的理性系统、受共识推进的自寻生存的自然系统转向根植于更大环境之下不同利益参与者之间结盟活动的开放系统[20]。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正是高职院校顺应科技创新与组织范式变革,直面高质量发展需求所建立的一种开放系统。这种开放系统旨在使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置于经济增长、内化于产业链发展过程之中,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市场需求体系的“黏合度”,实现教育要素与产业要素的协同变动。这也意味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焦点应集中到将产业需求侧要素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充分融合,着力提高两种要素的依存度与效率[21]。进言之,高职院校需要变革以往的互动规则,遵循开放共享原则,重构多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框架以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紧密互利关系[22],以加快科技资源整合改革。但这种关系结构并非固定不变,基于高职教育的现实需求联结各利益主体,通过不断扩大社会环境与社会主体参与的合作网络,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共生合作关系,不同主体间以相互合作、转移与转化实现资源更新迭代,从而形成动态资源整合体系,促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内部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完善的动态资源整合体系需要呈现出共生单元的内在特征。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多主体合作模式。通过洞悉行业企业发展态势,了解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聚焦服务面向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技术创新需求建立校企共同体。二是拓宽合作接口,扩展合作思路,以项目驱动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打破传统点对点式的校企合作,并使合作者、合作形式以灵活的方式迅速、可持续地获取外部资源。三是以可持续共生关系为导向,积极整合和配置各类资源,夯实各主体共生关系。四是打破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边界,开展跨平台合作以实现多平台的互利共生。例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对接苏锡常都市圈优势产业链和“苏州智造”产业高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增材制造等产业发展新领域,依托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和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所,建设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所,分设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加工、材料成形与精密检测、自动化设备设计与开发、数控设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维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等研究中心,初步建成以项目为载体的“训产学研创”一体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三)供需驱动:职业教育领域与生产领域知识双向流动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的创新合作网络内部存在的知识溢出效应是促进其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提高其创新产出与效率的活力源泉。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专注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始终处于大多数院校视野之外[23],致使高职院校对其他主体形成单向依赖,各主体间互动不足、资源融合不深,尤其是校企之间因缺乏共同发展的价值共识而往往达不到优势互补的效果,生产领域的技术技能知识向职业教育领域的单向转移、流动也成为一种常态。但以创新驱动的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实质上是生产领域与职业教育领域知识双向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作为生产领域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唯有以供需双向驱动为实践导向,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从单边走向共融,促进知识溢出流向从无序转向有序,进一步加强知识溢出与流动,提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速度与效率。
双向互动实质上是一个创新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囊括了两种类型创新,即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所谓利用式创新是指基于异质性资源优势,通过利用式学习不断变革与调整现有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需求。探索式创新是指通过学习异质性知识与技术开展新知识创造,即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上高职院校要重视与网络伙伴开展紧密的网络行为交互,以网络行为优势的探索式活动创造和吸收新知识[24]。可以说,双向互动过程使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成为技术技能流入与流出的节点,而双向驱动的网络效应也能促进技术、知识、资源等要素在合作系统内的流动。在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对接出发,择优遴选研发、生产和培训等优势企业共建“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企业服务等综合平台的功能建设,推动学校“产学研训创”一体化运行和实质性融合,汇聚企业资源支持专业建设,而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以产养学研创训,以学研创训促产,实现院校高质量发展。
(四)协同演进:服务能力供给与外部环境需求动态演化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核心能力及其独特知识技能的集中体现,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获取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实践中,外部需求识别、资源要素整合、服务开发设计、内部运营管理等架构要素以非特定方式深刻影响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过程及其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演化。从这一层面来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系统集成能力而体现在诸多方面,这种集成能力建设需要一支专业团队作为重要的支撑保障。这里提到的专业团队不同于以往高职院校基于混合所有制下形成的管理团队。专业团队的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需求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与承载的职能也不同,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其一,专业团队通过自身能力和资源感知对现实和潜在需求与机会进行有效识别,开发、设计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课程,并制定服务与发展战略。其二,发挥中介者的职能连接供需双边主体,协调各主体参与的实践合作活动,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主体连接、要素吸收与供需匹配。其三,撬动创新网络中参与主体的创新要素,构建“一核多翼”的动态服务供给体系以系统促进跨界创新,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与跨界整合,并根据需要不断延伸与拓展服务结构,完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组件。其四,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在原有平台架构上不断对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服务进行重组与应用,通过赋能共创形成强劲的生态治理能力以适应各种新技术、新业态及新模式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团队的适变、应变能力代表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运行与发展的能力。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东莞特色产业,成立“印刷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并建立企业对接团队,对重点合作企业进行专人对接,负责研讨、反馈、分享、评价与对接各类合作活动与经验,促进校企合作高效化。此外,科研团队成员在开展科研的同时,还成立项目兴趣小组,譬如高峰大师学习小组、个性化印刷小组、印刷材料小组、创意包装小组等,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促进创新资源的动态转化与应用。
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路径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质上表现为以可持续发展为逻辑主线、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共有性结构与制度安排。因此,在明确其建设的共有性结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从立足区域创新发展、健全运行机制、转换治理范式、建立服务供给模式及搭建共享网络等制度举措上系统推进。
(一)立足区域创新发展统筹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应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区域产业创新发展规划,通过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政策体系,切实推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建立集人才培养、工艺改进、技术研发与推广于一体的教育系统,以整体协调实现各要素有机结合,使集成化的高职教育系统走向“有序”[25]。其次,各级政府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与地方资源特色,统筹协调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工作,科学规划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布局与发展模式,协助高职院校围绕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彰显特色,在区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避免重复、同质化建设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进而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再次,由于高职院校创新资源薄弱,各级政府应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其在原始创新与生产创新间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区域其他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与资源共享,以满足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资源整合需求。
(二)建立实体化运作机制推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良性运作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运行问题。一套健全的运行机制不仅有助于维系合作共同体内部结构稳定,更能促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持续健康发展。实践中,由于各主体追求的价值是建立在理性与寻求自身利益基础上,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建立中不应一味关注某方利益,应同时关切合作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与共同问题。其一,要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建立共建共享的利益联合机制。通过实质性整合、混合制投入、实体化运营,建立企业运行制度,明确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参与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职责,例如明确政校企资本投入比例。通过制定共同认可、共担责任、共享利益的行动规则体系,从根本上赋予各主体平等地位,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积极调动优质资源,促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集聚发展。其二,要建立以质量为主的评价机制。除了客观量化指标,应增加平台运行状态、财务状况、服务能力、专业团队建设、合作关系等方面内容,真实反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整体运行情况,提供针对性改进方向。其三,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合作并在提升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服务方面有显著成就的合作共同体,政府给予一定专项资金补助,用于探索新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模式,激发各主体创新活力。
(三)转换形式治理范式应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复杂环境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其他社会组织间构成的治理环境变革。传统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是以单一主体主导或校企协商[26],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的是多边合作,多重利益博弈导致多边协商结果难产,复杂合作网络会加剧协商进程的难度,高度不确定性的生态环境则会影响协商战略的选择,这需要从以往注重调整权力结构与完善制度规范等形式治理向关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实质性问题的实践治理范式转变[27]。一是实施多中心治理。即打破单一权利中心的治理框架,构建政校企社等多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多主体对治理问题形成共识是前提。多样化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利益关注点各不相同,在多中心治理中以共同制定规划与目标框架、联合解决问题等合作性沟通来协调各主体利益分歧、价值观念、协同目标促进各主体行为一致,通过共识建立共生合作关系。二是开展多场域治理。任何合作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约束,在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前提下寻求确定性解决方案成为必要,即基于不同类型的合作实践建立合作关系,进而确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动路线及其行动事项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多样化治理模式以适应不同运行问题的解决。这种以“运行求治”的逻辑不仅可以促进治理制度的变革,也能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从“规划秩序”向“自生秩序”的转变,推动治理趋向合理性与有效性。
(四)构建服务供给与转化模式促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质增效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高职院校质量,通过建立服务供给与转化模式,形成产教融合反哺育人长效机制,推动产业侧与教育侧要素有效整合与转化,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向教育教学转化,确保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贴近生产实际,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场景变化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统筹企业运作与人才培养,将企业真实岗位能力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的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载体,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引入课堂教学,从育人目标的融合、教育内容的融合、教学方式的融合上实现校企协同。其次,以教学质量提质和创新能力提升为两条主线,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建立以创新为抓手、项目为手段、团队为载体、转化应用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通过挖掘转化前沿技术知识,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将产业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再次,贯通教学与科研评价体系,将“研学互融”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实现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的有机融合。最后,建立健全科教融合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将企业实践或者项目研发内容进行教学转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项目,获得项目研究的基本训练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五)搭建集体共享与学习网络增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行动能力
面对组织间日益加强的联系,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多个利益相关者互动合作来共同应对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变革对产业转型升级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现实中并没有明确适用的实践路径可循,不断探索、创新、试验和学习成为其持续成长与发展的主题,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和相互学习的网络平台,拓展集体学习路径对于提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适应力尤为关键。该类平台侧重点在于提供多样化共享学习服务,包括借助大数据工具定期更新各岗位供需数据指导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合作规划与布局,减少各方投资的不确定性以精准对接供需;通过定期发布不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实践经验供同类平台相互学习、参考与反思;为运行过程面临问题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指导等,协助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行稳致远。可以说,资源共享与学习网络平台不仅可以贯通跨平台合作实现二次创新资源的集成,也可以打通各个节点的信息交互传播路径,强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内外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各平台学习成果的共享、转化和新知识创造,推动平台内部行动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