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
2022-08-05谢薇娜
田 茵,谢薇娜
(1.天水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2.天水市实验幼儿园,甘肃 天水 7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的讲话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统合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为一体,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挥教师教育和示范性特色,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艰巨任务,因此,高质高效地进行学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专业课和思政课同行同向协同育人的方向所在。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价值所求
从理论价值来看,课程思政是铸造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其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核心观价值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深入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学前教育专业为我国托幼服务领域提供专业人才,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其作为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观念先行和基础性的鲜明特点,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教学实践过程中紧密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图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整合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和规划,重视对隐性思政元素的关注,情感目标的设定围绕价值观培养和专业意识;二是发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效应,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中形成合力,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和职业情感的培养有机融合;三是把脉学生特点和需求,满足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异、求变的新要求,探索更多体验式、互动式的手段与方法,唤醒学生的价值认同感。①
从现实意义来看,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强烈,但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强人意,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幼师队伍社会认可度低、待遇低、入职门槛低、流动性强、专业化程度低等不公正认识和错误理解,以及对专业学习的迷茫和就业前景的担忧,使其容易被迷惑或是陷入误区。对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师需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秉承“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幼儿为本,终身学习”的幼师培养标准,深入梳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入课堂教学,达到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的育人效果。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路径所谋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2]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即考核内容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的灵活度。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原有教学内容的章节安排,按照能力培养梳理课程知识体系。
以《学前教育学》主干课程为例,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和学生学习能力要求,发挥课程特色和优势,通过优化课程安排、完善教学设计等手段,充分挖掘共生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再次整合的各章节内容中,形成以思想政治元素为纽带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模块: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模块涵盖学前教育学导论、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史、学前教育目标等三个章节;模块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模块涵盖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史、学前教育目标、幼儿园教师职业概述及专业发展等三个章节;模块三,学前教育保教实践模块涵盖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家庭教育与社区指导等三个章节;模块四,学前教育公共关系模块涵盖幼儿园教师职业概述及专业发展、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家庭教育与社区指导等四个章节。如图1所示。
图1 《学前教育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
(二)思政元素沁心田
教育本是一个生命撼动另一个生命,需要感情真挚深入到内心,如春风化雨般熏陶教导,润物无声根植心田。思政元素的渗入绝不仅仅是硬性穿插或是锦上添花,而是如鱼得水似的自然融合。通过前期深度挖掘提炼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爱国、法治、社会责任、职业、合作、创新和探索等多维度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附属于四个教学内容模块,深入挖掘出18个关键性思政元素,如图2所示。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交互状态。
图2 《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元素分布
(三)平台资源多形式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伴随在线教学浪潮的兴起,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应运而生,已成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代名词,另一种程度上也提供了课程思政新平台。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学年度的《学前教育学》课程采用线上课程进行。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学习中,为使学生掌握理解“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的概念界定,前期需要学生明白“行业、职业、专业”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内涵。对此,慕课堂软件发布“疫情过后,你看好的行业”的问卷,让学生对“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再通过钉钉群的方式,并结合疫情中各行各业的战斗英雄,按照其工作属性,区分出行业、职业和专业,同时对战“疫”中的各行各业英雄人物产生敬仰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疫情当下,不论身处何地、何种职业,每一个公民都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在此知识点把握的基础上,力图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建立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再如“幼儿园教师”这一章节内容作为本门课程的重点,前期已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厘清了相关概念。正值2018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为“我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了题为“幼儿园教师辛苦吗”的辩论赛。全程由学生主持,负责规则制定、正反双方人选确定、后期评分等,由教师点评,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体验度高,不仅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有了更深解读,而且对“准”幼儿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及素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深入开展以社会热点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幼儿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困境所破
(一)立体化学前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也是专业内部各个课程之间的同步齐动,这就需要改变课程思政“点”“线”“面”难成“体”的结构,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修订、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规划,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大育人格局下,以相关相联的课程思政要素为纽带,打通各专业课程界限。如图3所示。
图3 学前教育专业部分课程思政体系
(二)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3]
考量课程思政教学的真正实施效果,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看是否丰富了学识增长了见识,看是否塑造出了良好的品格,同时丰富学业评价方法,强调多方评价主体参与,以质性评价为主量性评价为辅,关注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教师教学质量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涉及到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理解、专业课程教学中嵌入思政元素的节点把控、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等。专业课程思政本身的评价,应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和渗入,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以及切实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4]
(三)立足实际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专业课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摸清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特色和优势,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为破解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重复嵌入思政元素、未协调统一整合思政教育的问题,应借助教学研讨活动、典型经验交流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教师教学培训活动等平台,共享资源,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