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地段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方法比选
2022-08-05许胜辉
许胜辉
(新疆交通建设管理局项目执行二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山岭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山体岩质松软、富含水等原因导致工程事故频发,因此,研究软岩地段大断面浅埋隧道合理的开挖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李云刚和于志秋[1-2]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浅埋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分析,结果表明,CD 法和CRD 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拱顶变形较小,而全断面法引起的底部隆起最小,施工过程中应视具体工况进行方法选择。陈鹏飞等[3-4]以大断面软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监测分析发现,隧道开挖容易出现围岩失稳、横向位移等不利现象,施工中应注意控制。张超等[5-6]以某隧道工程采用CRD 法施工为分析对象,得出该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显著和拆卸方便等特点,适合大断面浅埋隧道开挖。
1 工程概况
某山岭隧道桩号为ZK14+152.1—ZK15+694.7,长1 542.6 m,该区域内围岩以IV 级和V 级为主,岩质主要以砂岩、变质岩和碎石土为主,结构较为松散、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山体存有一定坡度,呈现出东高西低,自然坡度在32~60°之间,山顶乔灌木茂密,局部发育陡峭山崖。隧道设计纵坡度为-2.0%,该隧道最大宽度隧道最大宽度是17.346 m,最大高度是11.88 m 拟采用台阶法施工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见图1。为了对比两种隧道施工功法的优异性,基于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图1 隧道断面/cm
2 两种施工方法对比
2.1 台阶法
台阶法开挖是将开挖断面分成两步或多步进行开挖,形成上下两个或多个开挖工作面,该方法一般适用于Ⅲ和IV 级围岩,上下台阶间距一般控制在1~1.5 的洞径内。先在拱顶进行超前支护,然后沿着隧道上轮廓线进行上台阶开挖,开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初喷厚度取5 cm 左右,并按要求设置锚杆和钢架。然后进行下台阶开挖,上下台阶应保持适当距离,开挖进尺一般控制为每循环两幅拱架间距,开挖后进行初喷3~5 cm 混凝土封闭,并按要求设置锚杆和钢架,最后进入下一循环开挖。
2.2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常用于IV 级和V 级围岩,在每次开挖循环中,机械结合人工开挖拱顶部分,之后架立拱架、挂网以及喷射混凝土。在初期支护后,进行核心土和下半部分开挖,紧接着打锚杆、上支撑并挂网喷混凝土,进行封底施工,最后进入下一循环开挖。该方法循环开挖长度以在50~100 cm 之间为宜,核心土面积应大于等于开挖面积的1/2,每两品钢拱间宜采用连接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
3 隧道开挖数值建模
3.1 模型建立
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 建模进行计算,隧道尺寸按照实际尺寸建模,考虑到隧道的开挖影响范围,模型长、宽分别取100 m 和60 m,左侧、右侧高度分别为80 m 和60 m,隧道中心埋深约为24.2 m,除模型上边界外,其他边界均进行位移和边界约束。隧道支护形式为初次支护+二次支护联合支护形式,即采用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初支喷浆厚度为5 cm,二次衬砌厚度为40 cm。锚杆长度取3.5 m,间距取1.5 m,直径取22 mm,横断面上共计29 根,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见图2。
图2 数值模型
3.2 参数赋值
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喷混凝土、二次衬砌和锚杆的力学参数见表1、表2。
表1 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
表2 喷混凝土、二衬和锚杆力学参数
3.3 监测点设置
为了分析两种施工方法的优越性,在拱顶、拱肩和拱脚分别设置位移监测点5 个,见图3。
图3 监测点布设
4 两种开挖方法数值结果分析
4.1 开挖后竖向位移云图对比
给出了两种方法开挖后竖向位移云图,见图4。
图4 两种方法开挖后竖向位移云图
由图4 可知,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后,最大沉降位移发生在拱顶偏左拱肩处,最大沉降值为-3.53 mm;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后,最大沉降位移同样发生在拱顶偏左拱肩处,最大沉降值为-3.45 mm。相比于采取台阶法开挖施工,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后拱底沉降减小,且围岩松动圈面积较小。
4.2 监测值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比两种开挖方法的差异性,给出了两种施工方法监测点位移值对比,见图5,其中拱顶为沉降值,其它为水平收敛值。
图5 两种施工方法监测点位移对比
由图5 可知,对于台阶法开挖施工,拱顶沉降值,左拱肩、右拱肩、左拱脚和右拱脚的水平收敛值的大小分别为3.18 mm、2.83 mm、0.24 mm、0.84 mm 和0.17 mm,对于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法,拱顶沉降值,左拱肩、右拱肩、左拱脚和右拱脚的水平收敛值大小分别为2.82 mm、2.73 mm、0.16 mm、0.57 mm 和0.08 mm。相比于采用台阶法施工时,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时拱顶沉降值,左拱肩、右拱肩、左拱脚和右拱脚的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了11.3%、3.5%、33.3%、32.1%和52.9%。综上可知,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时,由于其合理的施工工序,隧道开挖面的围岩稳定性较好,对拱脚及以下部分围岩变形影响较小,更好地保证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5 结语
(1)采用台阶法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最大沉降位移均发生在拱顶偏左拱肩(即围岩承受压力较大一侧),二者最大沉降值依次为-3.53 mm 和-3.45 mm,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后拱底沉降减小,且围岩松动圈面积较小。(2)相比于采用台阶法施工时,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时拱顶沉降值,左拱肩、右拱肩、左拱脚和右拱脚的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了11.3%、3.5%、33.3%、32.1%和52.9%。(3)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时,由于其合理的施工工序,使得隧道开挖面的围岩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偏压隧道开挖施工,尤其对拱脚及以下部分围岩变形影响较小,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