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优势玉米品种引智创新及绿色控污增效技术
2022-08-05唐明双蒲全波邱正高郑祖平况福虹
何 川, 唐明双, 王 颖, 蒲全波, 杨 云, 杨 华, 邱正高, 郑祖平, 况福虹, 蔡 艳
(1.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 2.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重庆 400000; 3.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4.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四川 温江 611130)
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达4 112万hm2,西南丘陵地区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播种面积约占全国15%[1]。种植环境特殊(以丘陵山区为主),导致玉米生长季雨热同期,水、土、肥流失严重[2],2018年联合调研套作春玉米化肥农药使用现状显示,普遍存在玉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肥料综合利用率低、土壤健康状况下降、田间配置效率差、劳动力不足和机械化难度大等问题。种植玉米施用腐熟有机肥的现象非常稀少,追施尿素肥料占90%以上,钾肥施用量明显不足。除草方式以化学除草为主,杀虫剂和除草剂用药量普遍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整合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下套作在产量、生物防控及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等方面的优势。筛选出适宜的养分高效多抗高产中偏早熟品种和新型缓控肥,种衣剂、杀菌剂、杀虫剂、兼用型除草剂。创制轻小型机具,配套半精量播种等技术及农业机械,创新“套作多熟-宽带宜机-轮作培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种植模式,通过扩大套作带宽实现丘陵地区套作玉米机播机收,结合机械选型、品种选优、适墒早播、增密优配、化肥农药减施、玉米早播早收、大豆边际增优、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和通气透水性能,提高土壤有机质21.5%以上,减少化肥用量20%~30%,农药减量30%~35%,同时能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
1 强优势玉米品种引智创新
1.1 引智创新成果来源
引进美国先锋种子公司提供的3147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选育成二环系5003,继续选育成功二环系478,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478为母本杂交选育成广适高产强优势杂交玉米品种渝单8号, 2005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6月经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鉴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德国波恩大学作物科学与资源保护研究所Frank Hochholdinger教授来基地指导,集成丘陵区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被遴选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为玉米品种机械化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2 强优势玉米品种特性
强优势杂交种渝单8号,集耐瘠、耐荫、抗倒、抗病、高产稳产广适于一体,是山地立体生态广适品种,适应性广,突破了西南丘陵山地玉米生产“土壤瘠薄、荫湿寡照、病害重”的瓶颈,该品种耐瘠薄性能突出,综合抗逆性强,籽粒秸秆品质双优,秸秆粗蛋白含量7.28%~9.89%,达专用青贮玉米标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3.78%~30.42%,容易被畜禽消化,是难得的粒用青贮兼用型玉米品种,对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绿色控污增效技术
2.1 宽带套作,边际增优
套作种植模式的周年光利用效率、周年有效积温利用率、周年降水利用率均高于单作模式,同时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固碳效率更高。春玉米适播期,旋耕机翻耕整地,达到土表细碎、平整,同时用划线器画出播种带幅。为满足机械化操作要求,扩展传统带宽为“三玉四豆”套作模式,即玉米带种植3行,大豆带种植4行,玉米大豆带宽比1.6∶1.6,幅宽3.2 m(图1),玉米选择3行施肥播种机,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晴天进行精量播种,播种量2~2.5 kg/667 m2,播种深度4~6 cm,半紧凑型品种的适宜成苗密度为3 000~3 300株/667 m2,紧凑型品种为3 300~3 600株/667 m2。大豆行距40 cm,保苗6 000~7 000株/667 m2;第二年种植时,在上一年玉米种植区种植大豆,大豆种植区种植玉米,两种作物种植带轮换,实现轮作。
图1 玉米、大豆宽带套作模式
2.2 选用良种,精选包衣
选用适合间套作和种植区气候的粒用春玉米和夏大豆品种。粒用春玉米宜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耐旱耐密抗倒伏的中早熟品种(如:仲玉3号、正红6号、中单808、绵单315);夏大豆品种宜选用耐荫性好、抗倒力强、品质优、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南夏豆25、南豆12)。精选种子,采用路明卫(50%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胺+申嗪霉素进行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害,以及后期茎腐病、穗腐病,减少后期用药,粒用春玉米播种时间以确保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伏旱季为原则,以5 cm地温稳定超过8 ℃为标准,播种、施肥等工序一次完成,适宜播深3~5 cm,套作大豆于最佳播期6月上旬播种。
表2 不同除草剂处理后45 d杂草防效
表3 套作春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效果
2.3 减量施药,精准植保
玉米/大豆套作较玉米净作更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粒用春玉米播种后一般不除草,如需要除草宜选择苗期专用除草剂,减量30%加助剂进行苗期施用;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宜药剂,于晴天用喷药机械进行机械化植保作业,玉米喇叭口期,用5%甲维盐颗粒剂10 g/667 m2兑水灌心防治夜蛾类害虫。
2.4 配方施肥,化肥减量
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增强玉米抗逆能力,在秸秆还田基础上,根据地力采用控释肥于播种时一次性机械化施入,一般中等地力田块,在产量400 kg/667 m2条件下,氮肥减施即用尿素15 kg/667 m2,控释肥用量30 kg/667 m2(控释掺混肥料,总养≥51%,N-P-K(26-12-13),控释氮≥13%);地力较差的地块可适度增施,条施于预留行中间,深度以25 cm为最佳,大喇叭口期根据田间长势酌情追肥[3]。
2.5 秸秆还田,早收增际
春玉米一般7月下旬活秆收获(玉米蜡熟末期),有利于缩短与大豆苗共生期,增加大豆边际优势,显著提高大豆产量。选择玉米果穗收割机,同时将玉米秸秆收割直接切碎还田,或者及时青贮、黄贮,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污同时作为种植业肥源,返还农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达到秸秆过腹还田的目的。
3 技术示范效益
该技术模式在四川省阆中市和西充县进行了多年多点示范(图2),通过扩宽种植带实现套作玉米机播机收,融合“良种包衣、宽带套作、配方节肥、绿色飞防、机收增效”等5项关键技术,示范面积达1 873 hm2。
图2 宽带套作玉米早收增豆技术示范
套作模式利用农作物边际优势,降低病虫害发生率30%~50%,农药施药量可降低30%~35%,套作春玉米扩大带宽,利于机械化耕作,节约劳动成本,经济效益增加,实现轮作倒茬,利于培肥地力[4]。
玉米秸秆直接粉碎或过腹还田,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污同时作为种植业肥源,返馈于农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在示范区平均提高土壤有机质21.5%(表4),同时减少化肥用量20%,显著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提升耕地质量[5]。
表4 示范区土壤肥力指标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双赢,具有“高产出、可持续、机械化、低风险”优势,集轮作高效绿色于一体,既保粮食安全又保绿水青山,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4 讨 论
本技术适宜在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尤其是丘陵开阔地带、农牧业交错区及类似生态区进行推广,通过合理套作,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土壤利用效率,循环利用农业副产物、保护土壤结构和质量、提高土壤生产力[6],节本增效280~320元/667 m2,提高土壤有机质21.5%以上,减少化肥用量20%~30%,农药减量30%~35%,同时能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建立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农业间套作模式,促进土壤健康可持续耕种,在西南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