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左权抗战音乐文化特征分析

2022-08-05王诗蒲杨博华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左权民歌方言

王诗蒲 杨博华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各军政机关进驻山西。山西左权位于太行山脉,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彭德怀、左权、刘少奇等一批抗日将领先后在此驻扎五年之久,同时也有不少的文艺工作者云集于此,加入作战宣传的工作中。这些文艺工作者为宣传群众抗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了积极频繁的音乐创作活动。他们将个人情感、群众意愿以及社会环境等都纳入创作中。我们不仅能够从这些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抗日歌曲承载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思想。

一、左权抗战民歌创作家基本情况

抗战时期的宣传动员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左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加上地方民间小曲流行广泛这一特点,所以创作改编歌曲成为常用的宣传媒介。

左权抗战时期的创作者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知识的文艺工作者,这些人都曾有过教育学习经历,文化素养较高。他们大都身兼数职,有些是教师,且担任出版社编辑;有些是演唱(奏)家,且担任音乐制作等,工作类型复杂多样。另外一种则是广大人民群众,也称作“民间文艺爱好者”,他们没有系统的学习经历,甚至多数是文盲,学习音乐也都是通过家族流传、自学等方式,他们为抗战的需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文艺工作者

文艺创作家为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同当地的民间艺人互相借鉴学习,创作出了大量的抗战歌曲。其中,以皇甫束玉为首,与王恕先、阎濂甫一同创作了《左权将军》等20 余首新民歌,编写出版和上演了20 多部新剧本。皇甫束玉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他创作的歌曲思想主题明确,曲调朗朗上口,不追求高超的音乐技巧,更多注重的是烘托火热的抗战气氛,从而鼓舞士气。左权原有民歌中记录生活以及男女爱恋的歌曲多一些,这些势必与抗战的主题不相符。所以,皇甫束玉就在此基础上多番摸索,将传统民间小调改编,填入新的歌词内容,改造了左权民歌一贯的风格,他把思想倾向、工作任务融入歌曲中,以此适应抗战的需要。创作过后,再由小学教员告知人们这是哪首歌的调,老百姓想一想马上就会唱了,做到了有力的宣传。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左权将军》《百团大战》《挽救新四军》《妇女解放》《村选歌》等。不仅如此,还创作了《五月里反扫荡》《第二战场开辟》《拥军》等全新歌曲。

(二)民间文艺爱好者

民间文艺爱好者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普通民众,他们喜爱唱歌,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可以说是自学成才。他们熟悉这里的传统民间小调,能够流利地用本土方言来演唱,因此改编创作起来也是容易的。为顺应时代的需要,民间文艺爱好者加入民歌创作宣传的工作中,用歌曲真实地记录他们正在经历的大事。民间文艺爱好者创作的歌曲多是以本地方言为基础的,在演唱时也是用当地的土话。因为在创作之初没有作者的署名,且群众在传唱中又不断地进行创作,所以这些民歌的原作者很难确定,由此,便将它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中,人们较为熟知的有《煤窑沟大捷》《黄崖洞大胜利》《建立民兵》《送郎抗战》等。

二、左权抗战民歌的文化特征

抗战民歌作为抗战时期的产物,它与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以及时代背景是密切联系的。受经济、政治等条件的影响,左权抗战民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艺工作者在极其复杂的政治背景下达成共识,把握当前斗争最紧迫的需要,感受广大群众最真切的心声,这也造就了歌曲的独特性。

(一)带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

抗战歌曲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拥有音乐教育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特点,曲调铿锵有力,富有感染性。广大创作者将民族解放、抗战救国的爱国思想意识融入歌曲创作中,在歌咏运动的宣传下传达给人们,鼓动性极强。如《根据地还是还》《反对西峪事件》《国土不容再失》《为左权将军报仇》等民歌,从曲名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强烈意愿,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和政治性,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二)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左权民歌历史悠长,其类型曲调主要分为大腔、小调、山歌三种。其中,抗战民歌多为小调类型,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歌词多采用隐喻手法和多运用方言。

1.多采用隐喻手法

隐喻,通俗一点讲就是比喻,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对象之间有共通点的修辞方式。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限,只能选择采用熟悉的事物或口头禅等来表达一些无法表达的事物。左权民歌歌词中的隐喻艺术就是这片土地上生成的独特认知经验,是人们内心的真实反映。

如抗战民歌《八路军日本鬼不一样》中的“撵鸡打狗乱打枪,杀人放火又抢粮,张牙舞爪像疯狗,这里就运用了实体比喻的修辞,将日军蛮横残暴的样子比作“疯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侵略者的恶毒罪行,刻画了百姓心中的愤怒悲怨。再如,《朱总司令在太行》中的歌词“漳河那个流水长又长哎,朱总司令进太行……朱总司令在太行,英雄业绩美名扬,人民热爱总司令,军民情谊万年长,万年长”,这里用“漳河”的“流水长又长”来隐喻后面的“军民情谊万年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朱德总司令在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记录了军与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描绘了一幅军民鱼水情的感人画面。类似的例子还有《模范青抗先》中的“十月天寒雪梅花开得白而香,狼吃的那个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桐滩镇的七勇士情报探西井,真勇敢那个不怕牺牲民兵先声”,这里用“十月天寒雪”里顽强生长的“梅花”来暗喻“桐滩镇的七勇士”,以花喻人,借此抒情。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刘二堂、刘马年等七位青年自觉扛起身上肩负的重担,领导全村人民抗战,他们不怕牺牲、不畏敌军,就如同这寒冷的雪天竞相开放的梅花一样,铁骨铮铮、坚韧不拔,虽艰难但“开得白而香”,展示了我们青年一代面对困难敢于争先的崇高品格,包含着丰富的意蕴。

2.多运用方言

方言是彰显不同区域文化特色的“名片”之一,同时,“方言”的使用也是民族音乐独特的属性,深受各地区人民的喜爱。在歌曲的演唱实践中,加入地方性语言的处理将会创造出不一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左权民歌本就主张贴近民众生活,以抒发人们的情感为主,唱词多反映出左权方言的特色,抗战民歌中也保留了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歌词中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偏白话、大众化;二是多使用衬词。

如《敌区人民诉苦》:“……出卖祖国汉奸们,盖上盖地梦一梦,中国人害的是中国人,日本不是你亲祖宗……”这里的“盖地”是左权方言,为“被子”的意思,方言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亲切,这里带有些许讽刺汉奸的意味,如果更换为“被子”反而不如“盖地”贴近生活;再如《送情报》中的“我老汉从地回天色不早,忽听得又要我去送情报。这事情害得我心惊胆战好急躁,愁得我一晚上没啦睡觉……先是打后是骂洋狗来了没招架,咬得俺活疼煞不敢拨拉……”,这里的“老汉”在左权方言中是“老头”的意思,“活疼”是“活生生地疼”,简略地写是为了使歌词更加对仗工整,“没啦睡觉”用了一个衬词“啦”,这里是指语气词,并无过多含义。

同样,衬词的使用也多在其他歌曲中出现,主要有“这、呀、那、啊、哎、嗨”等,例如,《拥护八路军》中“叫声呀老乡,听我说分明……八路呀军来,爱护老百姓……”,这里的“呀”并无实意,它的加入使得歌曲生动亲切,就好似在同别人诉说一般,增强了表达性和感染力;《建立民兵》中“太行山呀哎高又高呀哎,开展游击哈哈嗨好地方呀哎,啊格呀呀呔,啊格呀呀呔,开展游击哈哈嗨好地方呀嗨”,这里几乎每句都用到了衬词,“呀”“哈哈嗨”“啊格呀呀呔”等的大量出现,起到了渲染气氛、鼓动士气的作用。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表音成分“圪”“蛋”等左权方言,在左权抗战民歌中也都有所体现,它们没有实际词汇含义,均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口语,一般出现在词头或者词中,如《大摆石雷阵》中的“青石蛋蛋最适用,方方圆圆都能行……圪梁河滩大小道,家院门口和水井……”;《窑洞保卫战》中的“圪梁河滩大小道,全用石雷来封锁”;《伪军十大凄惶》中的“二凄惶来真凄惶呀,石圪台炕冷冰房”等。由此我们发现,大量方音、口语化词语的运用,充实了歌词的内容,使得歌曲独具特色,反映了左权抗战民歌浓郁的方言特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入方言来歌唱,不仅能够起到贴近群众的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歌曲的感情色彩和地方色彩。

三、左权抗战民歌的历史意义

左权抗战歌曲是伟大的太行精神史诗歌谣,开创了左权民歌史上空前的一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推动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左权抗战民歌诞生于这一历史时期,必将服务于这个特殊时代。一方面,它向群众传达了作战精神,使得群众对党中央的基本主张有了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所蕴含的强烈的现实性和感染力,凝聚了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团结意识,使之自觉组建成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信心。音乐是凝聚民族力量的载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便是对抗日歌曲独特历史地位的肯定以及赞扬。歌曲旋律在华夏大地飘响,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投身到作战的事业中,保卫家园、保卫祖国的热血在心中团团燃烧,提高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士气,鞭策着他们不断向前,有力地推动了胜利的进程。

(二)使左权民歌登上政治舞台

抗战前的左权民歌因其文化教育的局限性,曲调多带有乡土气息,内容过于粗鄙,难登大雅之堂,且受地域的影响,流传范围受到了限制。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文艺工作者同民间艺人一起,结合当时斗争形势及抗战实际,对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小曲进行改编,谱写了新的词曲,其歌词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左权民歌在经过改造创编后,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随着抗战的进行以及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涌现,左权民歌成了运用最为广泛的文艺活动形式。大量的民歌小调在人们之间传唱,展现了根据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塑造了党和战士的光辉形象,使得左权民歌在抗战文艺中大放光彩。这些抗战民歌富含时代性和民族性,同时兼具政治性,与抗战需要相结合,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政府抗战政策的有力工具,映照着人民的生产生活。这一时期也是左权民歌创作最多的一个时期,由此,左权民歌登上了政治舞台被更多人所了解和认识。

(三)对当下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借鉴意义

左权抗战民歌是一部记录区域抗战活动的史诗,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是抗日战争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培养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自信就是增强文化自信。

抗战民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其价值并不在于多高的作词、作曲技术,而是创作家通过音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抗战音乐是使人们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的优秀教材。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通过对抗日救亡歌曲的传唱、继承,有益于人民树立民族音乐自信,进而增强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民族的信仰。

四、结语

左权抗战民歌是中华民族抗战文化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音乐在这一时期焕发了新的生命。时至今日,人们唱起抗战歌曲依然可以激发起情感共鸣。新时代下,传统文化应该在得到保护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不仅是对先辈们的缅怀,时刻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左权民歌方言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国内最大的乳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左权
桃花红杏花白
左权:家书中的热血与柔情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