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练、赛、评”丰富线上教学形式四则

2022-08-05李烜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学校518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比赛

李烜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学校,518000)

线上与线下的体育课有什么区别?“教会、勤练、常赛”能落实在体育线上教学中吗?“学、练、赛、评”适用于线上体育课吗?2022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行线上教学期间,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索,并着重在体育线上教学中针对“学、练、赛、评”进行设计和应用。

一、线上体育课“学”的设计关键点

“学”是对新知识、技能、方法、评价等的获取。因此,学生“学”的设计应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

1.课前进行预习

教师可以把课前备课的教学课件或练习视频等发到班级群,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上课的内容和动作技能知识。

2.教师提前候课

教师上课前提前30分钟把课件导入线上教学平台,提前10分钟进行候课,在候课期间播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比赛、解析等视频,视频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龄段建议以“动画”为主,条件允许可制作慢动作回访等视频,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技能的结构。

3.重视激趣导入

线上教学没有了线下教学课堂常规的集合整队环节,因此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与目标后,就可以导入激趣环节。建议通过提出问题、观看视频或挂图等方式,进入动作结构的讲解,让学生积极思考,促进知识的获取。如,在《立定跳远》一课,教师通过口诀、挂图、动作分解(预摆、起跳、腾空、落地)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先建立动作表象。

4.设计环环相扣

在基本部分建议进行环环相扣的设计,对学生循循善诱,在每个动作练习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练这个动作,目的是什么。从上一个动作迁移到下一个动作时,让学生思考这些动作有什么不同,练习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如,在《立定跳远》一课中,练习“垂直纵跳”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双脚同时起跳的动作”,下一个练习动作可以设计为“半蹲跳”,练习“半蹲跳”可以在“垂直纵跳”的基础上体验“摆臂与快速蹬地起跳的动作”,这样设计既可以紧扣主题,又可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各个动作之间的关联,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动作。

5.增加知识回顾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可以在课的结束部分利用PPT设置“单选、多选、排序、判断”等多种题型让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动作知识。如,学完“立定跳远”后,可以设置一道排序题:“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正确排序是怎样的”(A.起跳;B.落地;C.预摆;D.腾空),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排序作答,帮助学生巩固动作知识。

6.体现“精讲多练”

教师讲得越多,往往学生越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特别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课,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反而挤占学生运动练习的时间,失去了体育课的真正意义。教师应掌握学情,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动作等简单带过。学生自己看了就懂的知识或动作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少讲或不讲。学生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应回避,应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语言进行表达,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二、线上体育课“练”的设计关键点

体育的直播课是体育教师实时直播,在镜头前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体育直播课中,教师常常难以关注所有学生的练习状态,学生练没练、有没有问题,教师难以兼顾。而体育在线教学实际上是体育教师利用各种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挂图、音乐等),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监管、对学生活动状态把控等)在学生学习中所产生效果的过程,它应规避体育直播课所的不利因素。“练”是对“学”的知识、技术动作进行尝试体验与固定强化的过程,教师对“练”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1.教师对练习状态给予关注和反馈

对于线上体育课基本部分的“练”,建议教师将练习内容用文字在PPT课件中表达清楚,并注明该动作的练习目的和作用。学生练习时,教师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示范和组织练习,这样教师能腾出精力实时跟踪学生的练习状态,并与学生互动。视频可以在各类教育资源平台中下载,也可以教师亲自录制剪辑,还可以将一些运动软件的跟练视频录制下来播放。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鼓励,并及时纠错,告诉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能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如,《立定跳远》一课基本部分设置“踩桩子、原地跳箱”的练习内容,设置“踩桩子”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双脚同时起跳的动作,教师通过自己录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练习;“原地跳箱”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起跳后收腿的动作,教师通过截取学生提交家庭作业的优秀视频让学生跟随练习。熟悉的教师和学生的示范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播放学生视频时还可以加入引导性语言,如,“大家看这名学生动作做得多标准,大家要像他这样积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如果你做得好或比之前进步了,老师也会将视频播放给大家”。这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表明了教师在时刻关注着每一名学生,激发学生努力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动力。

2.“练”的动作层次要呈现有效串联

教师首先要思考学生通过参与练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技能目标,进而设计练习内容,之后要通过练习效果反思自己设计的内容能否达到预设目标,各个动作之间能否有效串联。

如,《立定跳远》一课的技能目标是“学会起跳后腾空前期展体的动作”,那么练习内容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可以设计“原地双脚起跳的纵跳摸高”动作,目的是双脚同时起跳后双手同时向上打开,初步体验打开身体的动作;下一个动作可以设计为“展腹跳”,在上一个动作的基础上体验空中反弓形的动作。

3.“练”的形式要考虑项目和居家特点

居家学习因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练习都能正常开展。如,跑的方式有原地和行进间跑,那么居家则可以采用原地跑或绕茶几等物体的边缘轨迹跑,抑或是短距离往返跑。

此外,教师还要考虑“练”的参与形式,线上体育课建议以“自主练习”为主,如想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可以利用学习平台的功能,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鼓励亲子进行合作练习。

4.“练”的过程要注重运动负荷的巧设

居家线上教学期间,满足运动负荷的要求并不容易,教师必须全方位考虑。如,教师在讲解时学生该做什么,是否依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建议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原地踏步或燕式平衡,加深呼吸来进行调节,而不是站着或坐着不动。

5.体能课课练建议安排之后立刻进行放松

体能练习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练习完体能立刻进行放松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建议将体能练习设置在比赛环节后进行,这样完成体能课课练就可以进行结束部分的放松拉伸和总结、评价环节了。体能课课练的设计要符合多样化、趣味化、补偿性、整体性的原则,特别是“补偿性”原则。如,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可以设置“上肢交替前撑、燕式平衡、深蹲、开合跳”4个及以上的动作进行练习。

三、线上体育课“赛”的设计关键点

“赛”的环节要让学生将“学、练”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合作交流的平台。相较于线下比赛,线上比赛缺少真实性,要设计好“虚拟比赛”,可以从以下3种着手设计。

定时赛,如“1min跳绳比赛”,教师课前调好1min计时器,课上就可以进行学生自主计数的1min跳绳比赛;挑战赛,教师可以在日常提交的家庭作业视频中选取比赛内容的优秀作业视频,并将其设定为“比赛纪录”,在比赛环节中,教师播放该视频,让学生与视频中的学生比赛,试试看能否挑战成功;游戏闯关赛,选取录制虚拟场景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进行闯关,如“小跳蛙”闯关游戏,设置初、中、高级运动员,学生不断挑战,闯关晋级。

四、线上体育课“评”的设计关键点

“评”具有诊断、激励、调控的教学功能,它是判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与结果的桥梁。因此,评价应贯穿课堂始终的,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与结果。

1.与学生明确“评”的方式

教师可以在课前以1页PPT制作好“体育课堂公约”,在候课时播放并进行讲解,其中包括体育课的要求、纪律、奖惩等内容,这样对学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也能让“评”贯穿课堂的始终。

2.要以语言激励和表扬为主

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因长时间居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线上教学应以正向激励为主,善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学习。针对学生线上上课不打开摄像头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奖励或撤回奖杯进行评价,如果学生进线上教室就打开摄像头,教师就激励1个“金杯”,上课过程中发现关闭摄像头的情况,就撤回“金杯”,而且课前就应向跟学生说明这一规则。

3.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

关于定性评价,要根据学生运动参与的状态进行评价,如教师根据设定的负荷,将预估练完动作后学生普遍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状态为评价标准等。关于定量评价,要根据学生运动参与的质量进行评价,如对练习的难易度、远度、高度等进行评价。

对学生线上“赛”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对所学运动技能能否准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而且要看学生参与比赛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否积极参与、遵守规则、顽强拼搏等。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比赛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下一个动作
体育课上的“意外”
选美比赛
讨厌的理由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