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少体校办学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2022-08-05宋钰琳乔荣彤
宋钰琳 乔荣彤
(山西科技学院 山西晋城 048000)
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期许,对体育竞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的体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少体校的大量创办就是最好的展现。少体校作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石,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脱离了国家经济扶持的少体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困境。“桑兰事件”和“张尚武事件”等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频发,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有关举国体制的讨论层出不穷,作为举国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少体校的发展同样备受瞩目。而宁波市各少体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发展的体系不完备,文化课程少;教师的配备存在欠缺;优秀生源不能保障,成材率低、经费不足。针对宁波市少体校的办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少体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宁波市建立高素质后备竞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宝贵的经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波市共有6个区(海曙区、镇海区、江北区、鄞州区、北仑区、奉化区)、2 个县(宁海县、象山县)、2 个县级市(余姚市、慈溪市),每个地方有一所少体校,该文以10 所少体校的办学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为各区县(市)内的少体校教练和相关管理人员,其中对教练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相关管理人员采用访谈法。
1.2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整理、归类相关文献,为该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问卷设计和研究方向等。
1.3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主要针对少体校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统计调查。采用问卷星、电话询问以及少部分线下调查的方式对教练员进行调研。回收数量225份,有效数量201份,有效回收率为89.33%。
1.4 访谈法
针对少体校发展现状,对宁波市体育局的管理人员、个别少体校的领导进行了访谈。主要对少体校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配备、少体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少体校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2 研究结果
2.1 各区县(市)少体校生源情况
通过对各区县(市)少体校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到目前少体校的生源差,招生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宁波市少体校生源的情况,对各区县(市)10所少体校的201名教练员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教练员调查的统计,可以得出与访谈结果相似的结论,各少体校的生源整体较差。由表1 可看出,认为生源好与生源很好的教练员仅有50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4.88%;认为本学校生源较差和很差的教练员有99 人,接近总调查人数的一半,是认为生源好及很好的近2 倍。由此说明,宁波市各区少体校生源状况总体不乐观,各体校招收不到有天赋、有实力的运动员,这会让少体校竞技水平变差,会导致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体校等诸多问题。
表1 少体校生源现状(n=201)
2.2 少体校运动员训练情况
通过表2 可知,3 所学校每周训练时长在11~15 课时,占总调查数的30%;4 所学校的一周训练课时数在15节以上,占总调查的40%;每周训练不足6课时的学校为1所,占10%;2所学校每周训练时长为6~10课时,占20%。教练员在训练方面投入时间比较久,相应地留给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会变短,从而影响运动员“两条腿”同时走路。
表2 宁波市各区县(市)少体校运动员周训练课时情况
2.3 运动员的升学机制
由表3可知,在运动员的升学机制调查中,完全对接好小初高的是镇海区、慈溪市,占全市的20%;大多数学生对接好小初高的是鄞州区、北仑区、奉化区、江北区、象山县,占全市的50%;少部分学生对接好小初高的是海曙区、宁海县和余姚市,占全市的30%。运动员升学无法完整妥善对接,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学业的发展,也会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有可能导致体校招生困难等现象的发生。
表3 运动员的升学机制
2.4 宁波市各区县(市)少体校后勤保障现状分析
2.4.1 训练经费情况
由表4 可知,10 所学校训练经费全都纳入年度预算,其中镇海区、慈溪市、余姚市、海曙区、江北区、北仑区、鄞州区(占70%)年度预算经费≥50 万元,而7 所学校中慈溪市体育局经费最多,为231.3万元;有3所(占30%)单位年度预算<50 万元,象山县体育局年度预算经费为20万元,宁海县和奉化区体育局年度预算经费为30 万元。象山县运动员人数最多,经费预算却最少。经费预算的缺乏会影响少体训练和学习生活,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缺乏营养补给,比赛期间运动员赛前保障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表4 训练经费情况
2.4.2 经费来源
由表5 可知,训练经费来源情况中,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北仑区、江北区、象山县、宁海县训练经费均来自财政资金;海曙区、余姚市和慈溪市训练经费来自体彩公益。训练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多数学校的经费仅靠财政扶持,缺乏自筹资金和其他经费的投入,各学校可以通过国家颁布的体育强国战略政策,创新经费来源形式,如挂靠项目或者以此战略为支撑,向社会关注体育建设发展的企业寻求合作,加大企业宣传的同时,也得到了投资。
表5 经费来源(n=10)
2.4.3 运动员伙食补助情况
由表6 可知,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象山县、余姚市、海曙区、慈溪市有伙食补助,占70%;宁海县、奉化区和江北区则没有伙食补助,占30%;伙食标准≥30元/天,有海曙区、余姚市、镇海区、鄞州区,占40%;伙食标准<30 元/天,有6 所,占60%。有伙食补助且补助一天≥30 的单位表明,更加注重运动员的饮食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运动员每日所需营养,利用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饮食,保障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伙食较差的单位可能是由于经费有限或者其他原因,暂时还不能充分保障运动员训练时所需营养。
表6 运动员伙食补助情况(n=1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运动员现状来说,目前宁波市少体校的生源差,招生困难,而且运动员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挂靠某一学校的生源相对较好;在升学机制方面,有一定的保障机制,但是存在不完善的现象。
(2)从后勤保障现状来说,训练经费的不足是体校普遍面临的困难,筹资办学渠道不多的被动局面长期延续。
(3)多年以来,各区县(市)少体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助。该研究中,少体校的训练经费被纳入财政补贴,但是补贴额度存在差异,且没有完善的标准;补贴形式主要是采用财政资金,方式过于局限;各个学校对运动员均有伙食费用补助,但是存在补助标准不统一、补助标准低的问题。
3.2 建议
(1)进一步完善少体校办学体系,要充分利用挂靠单位的优势,提高文化课的教学质量。
(2)积极构建适合运动员的训练、学习等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编制人员的优点和长处;优化招生形式,招生时,充分发挥办学形式的优势,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建立健全选材制度,将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综合素质加入考查标准中;不断提升设施设备的先进性。
(3)积极转变运营模式,增强创新精神,努力做到训练和学习“两条腿”同时走路,从而减轻班主任和家长的顾虑,也有利于运动员将来的升学。为了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减少损伤的情况,要制定完善的训练质量评估体系,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