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现代文明复活屈原文化
——浅议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2-08-05杜鸿

新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宜昌屈原文化

如尼采所说,人类有一些事物,终究只是在未来醒来。屈原在宜昌如今这个未来的节点上,真如屈姑呼唤的那样,“我哥回,回来了,醒来了”。醒虽然是醒了,回虽然是回来了,屈原却如同巨人突然躺在小人国一样,蜂拥而来的几乎全是茫然的视觉,盲人摸象式的触探和断章取义的了然。基于这个现象,也基于屈原及其品牌的诸多真相,笔者认为,现代人特别是宜昌人完全没有必要再给这位巨人贴标签。我们只需做好拈选,找到真正的诉求,然后把巨人及其能量转化成宜昌城市品牌和产业业态独一无二的优势,足矣。

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关于屈原及其品牌的转化与开发接踵而来。屈原文化研究院、屈原文化公园以及实景剧《九歌》纷纷处于酝酿之中,大有呼之欲出之势。并且,剧作家黄维若的无场次话剧剧本初稿《屈原》已经摆在了案头。读罢初稿,作为痴迷屈原作品的粉丝,自然倍感过瘾,并感佩黄先生对人物形象及内涵的准确把握,还以此为核心,散射式构成浪漫剧情,让各色人物在新旧时空里阴阳相通、自由穿行,很好地应接了屈原的政治人生与其作品浪漫特质的融通对接。特别是剧作家在以屈原为超级人物主导的叙事维度里,还原了楚怀王时代的世情与困境,包括对张仪、靳尚、郑袖和公子兰等人物的二度塑造,均取得了相应的成功,并促成作品基于作者审美上的美学贡献。

但是,此剧作也存在局限。首先,作者以屈原的爱国主义为核心来构筑作品,进而书写屈原的现实意义并成为话剧的核心诉求。在笔者看来,爱国主义这一抽象的指征,与屈原的政治、哲学和文学思想,特别是人民至上的美政理想,无法从叙事伦理上对接。笔者认为,屈原的当代价值,是他的政治思想及由其生长出的美政理想,从某种伦理上看,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持人民至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有着一脉相承的因缘。从创作的现实主义意义出发,这正是屈原的当代价值要义,我们在创作上必须很好地进行对接、互证与共融。

其次,作品在处理屈原与楚国的关系上,仅从爱国不得、亲疏怨艾来定位,难免降低了屈原的政治境界与抱负。作者基于屈原的家国之爱,把屈原置身或囿执于楚国的视野去建构故事、铺陈情节,局狭了屈原的理想与境界。在笔者看来,按照作者设定的“祖国、君国、侯国(分封国)和家园”四个伦理层级,屈原与楚国、楚怀王,应该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关系,这也是他的理想与楚国这个平台不可调和的关系,这些关系并非是屈原真正的理想所在。他的理想,应该是华夏或祖国层面的美政与人民至上,是以楚国为平台,推行美政理想以实现中华大一统,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不仅是他以生命个体对楚王朝的期艾与怨恨。

再次,作者将赴死的屈原定位为殉道者形象,这低估了屈原的人生境界和生命价值。屈原汩罗投江,是他人生与生命的高光时刻,更是他由人到圣到神的升华。基于美政理想、冰清玉洁品性、人民至上的追求,汩罗江面于他而言,是充盈着橘颂、兰花、香草和所有美德的天堂一般的存在。

(2)从案例一、二及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在构效关系研究中,由于化合物分子特征参数对化合物性能响应不同,很多参数对某一响应是不显著的;更为普遍的现象是显著项特征参数间还存在共线性现象,所以M项特征参数经筛选仅有限的m项进入构效关系模型。

(2)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应用推广对策。BIM技术作为项目信息和模型的集成,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应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①组建专业服务公司。成立专门BIM技术服务公司,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②监理公司扩展BIM业务。建议工程项目的监理公司在条件允许条件下大力开拓BIM咨询业务。

设计意图:“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本节的重、难点。用实物(市场上购买的萘乙酸)、实验活动视频和照片等来创设实验情境,首先在视觉上让学生比较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参与了整个实验过程,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地提高,而且这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其次,必须打造好超级IP故事。以屈原文化超级IP为引领的屈原文化品牌塑造、传播与转化,既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交互性、大众性、市场性、普遍性和共通性。

首先,必须确立屈原文化的品牌定位。基于现实主义精神与时代性特征,屈原文化的美政理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古今呼应最为深切的品牌定位。这一定位既与品牌内涵相一致,又与21世纪中华新文化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

共混设备对橡胶相的分散影响很大,双螺杆挤出机拥有良好的剪切作用,能够将橡胶相分散更均匀,有利于冲击强度的提高。高转速双螺杆挤出机的分散效果更好。

再次,必须与以“00后”为主要目标的受众在情感与经验上实现同频共振,产生交互性或沉浸式体验,最大化完成IP故事带来的审美体验。

除此之外,要以文旅产业为基础,创作高端超级IP沉浸式项目,赋能全市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包括对接沉浸式创作项目的天然禀赋,对接宜昌文旅产业新型业态,对接“宜荆荆恩”宜昌龙头地位,对接三峡生态名城建设,对接宜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

那么,屈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回到当下的现实中来呢?说到底,就是让屈原及其文化这个“超级IP”在宜昌落地、生根、发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可是,我们又如何推动屈原文化超级IP变成宜昌的参天大树呢?

最后,必须打造转化超级IP的适配平台。屈原文化超级IP有效转化的根本,要有相应的产业平台或链条。仅有屈原文化资源,没有产业转化平台,不能形成集约聚集效应。而以影视为抓手,以屈原文化超级IP为核心动力,创建具有创意创作、投资孵化、生产制作和市场运营的创意产业平台,推进屈原文化向影视作品和产业转化,创作一批屈原文化题材头部作品,释放影视产业的支撑、聚集、美誉和提升效应,为宜昌高质量发展作出开拓性、创新性贡献,势在必然。

如前所述,生产力的发展是消除贫困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发展生产力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或者说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据此而言,提高人(劳动者)的能力素质,是消除贫困的必要途径,否则,一切都将陷于空谈和幻想。至于如何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了答案:要增强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劳动技能和技巧,从而增强劳动者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0]因此,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增强和提高贫困主体的能力素质,激活其内生动力。

读罢剧作,油然想到前不久宜昌市委宣传部开先河组织的主题采风活动。那天,在青滩西陵峡村谈到屈原主题的油画表现。笔者建议将笔触定格在屈原跃身汩罗江水的那一刹那。因为这是最能辉映屈原一生的画面,它既定格了屈原作为中国士大夫精神始祖的雕像,又呈现出屈原由人及圣的升华图景。定格里,屈原身后是以山为符号载体的楚国和巫楚文化的迭代呈现。我们只要稍稍放开思维,就能够从中看见楚国的城墙,看见虎座凤架悬鼓的气韵,看见楚国八百年历史的烟尘。楚国与生俱来的奢华、瑰丽,祭祀时的娱人娱神,审美上的“丽以淫”,以及楚王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直言不讳的浪漫,都草蛇灰线地隐约在屈原身后的山体上。屈原身后的山,同样印呈着他的故乡、他的童年印象。正是那儿的兰草、桔树、山峦,给予少年屈原以身心滋养,养成了他生性高洁的灵魂。而屈原即将奔赴的江水,则是他即将归去的圣殿。江水成为他归结一切美好事象的平面,成了他的智慧、理想和人格的皈依之所。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沿着屈原的后山前水,走进屈原的哲学、思想和人格,用我们的心灵和想象,重新为屈原构筑一座盛装屈原之美政理想、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和浪漫文学的近乎天堂一般的圣殿。笔者认为,这或许才是屈姑声嘶力竭地呼唤“我哥回”的初衷。

必须以乡村振兴为动力,打造主题屈原文化超级IP农旅产业。融合农业文化成为产业要素,将屈原文化及超级IP纳入农旅产业建设统筹规划设计,使之成为核心支撑。助力乡村全域旅游,让屈原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旅游,增添乡振旅游文化内涵。融合地理标识打造农产品品牌,像屈姑集团那样,以屈原文化为企业核心支撑,打造屈原文化农特产品。

必须以产品设计为载体,打造现代“屈原+”工业设计系列。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打造“屈原+纪念品”系列,推动旅游产品、文创产品与屈原文化融合。如围绕屈原文化元素开发本土文玩及纪念品等。在食品加工业上,打造“屈原+美食”系列,呈现舌尖上的屈原文化,如端午粽子系列文创产品开发,橙、桔、茶、菜、酒水、服饰、酵母等都可以大有作为。在工业设计上,打造“屈原+标识”式日用产品系列。如汽车制造、高端建材、电子智能产业及高科技应用等领域,均可以很好地融合。

必须以服务业为生态推动全民参与,打造屈原文化及超级IP现代生活场景。以屈原文化的校本内容为主体,培植潜在的屈原文化及超级IP未来受众群。以屈原人物的IP设计为主题,以国潮新动漫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将屈原文化主题转化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项目,打造新媒介传播场景。

必须以“一标三地”为灵魂,打造“浪漫之城,创新之都”。用科学的谋划、市场的思维、经济的逻辑、营销的办法推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龙舟运动基地、屈原文化公园和文物馆的文旅融合、连片发展。

屈原当年之幸,幸有妹妹屈姑。屈原如今之幸,幸有以王立为代表的宜昌人。他们让当年屈姑的“我哥回”与当代宜昌的“我哥回”,形成了古今呼应,声像重叠,从而构成了宜昌文化强市建设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宜昌屈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谁远谁近?
屈原之死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屈原送米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屈原的身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