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Ⅱ期的疗效观察

2022-08-04李家明吕晓耀皮守信施丽岩刘春莲

河北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肩峰肩胛骨针刀

李家明 吕晓耀 皮守信 施丽岩 刘春莲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之上,导致患者肩关节疼痛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临床的研究不断深入,1972年临床将其由肩关节疼痛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肩关节疾病,目前其发病率超过7%[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因机制多为肩关节活动中,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以及喙肩弓在反复摩擦、以及撞击中产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包括药物、手术、针灸以及针刀等,其中针刀治疗的效果不断受到临床认可,针刀疗法可以直接破坏病灶、并松解粘连,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度,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下刀位置不同,则所得效果也并尽相同,而临床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Ⅱ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疼痛科门诊收治的6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Ⅱ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26±3.57)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48±3.39)岁;2组性别比、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需要在研究前接受面谈,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且为Ⅱ期[2];②患者年龄<60岁;③患者肩痛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④患者无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⑤患者无传染病病史;⑥患者不存在家族遗传病史。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60岁;②患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存在肩部外伤或是局部肌肉坏死等情况[4];④患者已接受手术治疗或是晕针严重患者;⑤患者处于哺乳期或是妊娠期;⑥患者存在严重凝血障碍;⑦患者基础疾病严重。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刀松解肩胛骨下间隙治疗:正坐位接受治疗,双手的放置在大腿上,遵照无菌操作要求,操作者需要手消毒后佩戴无菌手套,并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放无菌洞巾。肩峰下点:针刀垂直于患者皮肤,刺入后直至骨面停止,转动刀锋至肩峰下间隙,对其下滑液囊进行切开,后进行纵疏横剥,感至松动感后出刀;喙突点:明确并按住患者喙突点,针刀垂直于患者皮肤并刺入至骨面,转动刀锋向外侧骨缘,对喙肩韧带进行切开;肩峰前内侧压痛点:针刀垂直于患者皮肤,刺入后至肩峰前内侧骨面停止,转动刀锋对喙肩韧带附着部进行切开;肩锁关节点:对压痛点进行纵疏横剥3刀后出刀。

1.3.2 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群治疗。正坐位接受治疗,双手放置在大腿之上,遵照无菌操作要求,操作者需要手消毒后佩戴无菌手套,并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放无菌洞巾。使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选择使用针刀4号采取以四步进针法治疗。通点治疗:肩胛提肌肩胛上角附着点,针刀线确保与患者机体纵轴一致,刀体垂直于患者皮肤,进入皮肤后,倾斜刀体,到达患者肩胛骨内,上角边缘的骨面之上进行纵疏横剥,后转动刀口线于患者肌纤维保持垂直,做铲切剥离;胸小肌喙突点,确定并按住喙突点,针刀线确保与患者机体纵轴一致,垂直于患者皮肤,针刀刺入直至骨面后停止,病转变刀锋向喙突下骨缘,对胸小肌附着点进行切开;三条肌肉走形区:沿着肌肉纤维刺入针刀,对肌肉扳机点进行纵切横剥;菱形肌肩胛骨脊柱缘附着点:明确后按住肩胛骨脊柱缘,针刀线确保与患者机体纵轴一致,并垂直于患者皮肤刺入,直至肩胛骨脊柱缘的骨面后停止,沿骨面方面进行轻铲剥3针。

1.4 研究指标

1.4.1 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2组患者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疼痛越为明显[5]。

1.4.2 肩关节总体功能:使用 Constant 评分量表进行治疗后患者肩关节总体功能评估,共包括7个调查维度,总分100,分数越高,则患者肩关节总体功能恢复越为明显[6]。

根据单词发音识记词汇是现代高中生背诵词汇时最常用的识记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根据不同词汇的发音部位、口型大小、发音规则等特征对词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发音联想记忆。例如,爆破音[b]和[p]在发音时需要气流冲破口腔的阻碍产生爆破效果。然而,有[b]和[p]参与构成的词汇常含有“爆破、打破”的意义,如 break(打破)、burst(爆发)、explosive(爆炸物)等均符合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要总结,通过发音规则联想到单词构成,增加识记词汇的趣味性。

1.4.3 治疗效果:综合患者临床表现评估,治愈:患者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总体功能评分>90分;显效: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肩关节总体功能评分76~90分;明显:患者疼痛程度缓解,肩关节总体功能评分60~75分;无效:患者疼痛程度无变化,肩关节总体功能评分<60分[7]。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研究组治疗后4、8周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n=30,分,

2.2 2组治疗后肩关节总体功能评估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总体功能评估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肩关节总体功能评估情况 n=30,分,

2.3 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n=30,例(%)

3 讨论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肩部功能障碍疾病,是机体肩关节活动中因动力学、解剖结构等原因,肩峰下的组织出现反复撞击,使得肩峰下出现肩袖组织退变或是滑囊炎症等情况,患者多感受肩部明显疼痛,位置多于患者肩峰的前外侧,放射位置包括三角肌,主要以成年人为主,发病率高达7%以上[8,9]。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对于患者的生活影响较为明显,临床对于其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手术及针刀等,随着临床研究发现,针刀治疗是一种可以有效对软组织失衡进行治疗的方式[10]。

目前研究中所发现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为机体的肩峰形态及关节盂倾斜角等局部解剖因素,对患者肩峰下间隙造成的影响,临床上针对健康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肩周肌群及肩胛骨运动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也随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逐渐发现肩胛骨周围肌肉群一旦出现功能障碍,则患者肩胛骨位置及肩关节运动模式也会随之出现明显不良改变[11,12]。一旦患者肩胛骨上回旋肌群出现紧张粘连现象,则患者上肢活动就会明显受限,并导致肩峰下间隙出现减小,对肩峰下组织造成明显压迫,最终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3]。

本次研究之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相较于70%治疗有效率的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周疼痛评分结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结果(P<0.05);所得数据说明了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群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肩关节下间隙松解效果,且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得到上述效果,多是由于针刀治疗方案,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医经筋理论,这之中将肌肉、神经及肌腱等结构归于经筋系统之中,以此为基础进行治疗,针刀理论中表明,出现软组织纤维化等病理变出现是出现严重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刀疗法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借助对软组织病变进行松解,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14]。

研究中所改善的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群治疗方案,可以对患者紧张挛缩的肩胛骨下回旋肌群进行松解,对患者的肩胛骨运动障碍进行改善,对病灶直接进行破坏,并有效松解粘连,最终达到缓解肩关节疼痛程度,以及恢复患者肩部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对患者的肩关节总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1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总体功能评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要明显较高(P<0.05)。

综合分析所得数据后发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Ⅱ期患者,采取针刀松解肩胛骨下回旋肌群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肩关节综合功能恢复,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肩峰肩胛骨针刀
MRI 测量肩峰角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胛骨体部骨折:从手术入路选择到缝线辅助固定技术
肩胛骨动力障碍对肩部疼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