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与临床价值
2022-08-04刘爱华龚如林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600
刘爱华,龚如林(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临床常见疾病[1]。主要是由血管内血液流速缓慢、血液异常凝结、血管内皮严重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导致的[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下肢严重肢体肿胀、疼痛与压痛等[3]。大量研究证实[4-5],DVT的发病与年龄呈现相关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 ,CDUS)是DVT临床诊断重要方法,能确定血栓存在情况、发病部位及范围[6]。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鉴别静脉阻塞的成因,是静脉内血栓形成还是源于外在压迫导致的。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易行,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方法。本文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DVT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更好地诊断DVT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全部患者中有35例是老年患者,11例是骨折手术患者,4例是肿瘤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55.3±9.2)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3±1.2)d。患者经诊断,有明显的下肢肿胀、压痛、疼痛等症状。其中左下肢33例,右下肢17例。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8-72岁,平均年龄(53.2±10.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下肢活动后感酸胀、疼痛和疲乏,且合并下肢疼痛、肿胀;③可耐受抗凝、血栓溶栓治疗患者;④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认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外伤者;②下肢伴有出血倾向者;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对造影剂过敏者。
1.2 方法 应用GE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利用彩色多普勒现象和脉冲多普勒系统。具体操作为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外旋,膝盖微曲。依次对患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腓静脉、小腿肌间静脉等进行检查。一般用7.5MHz探头,探头频率在5-10MHz,自股总静脉近心端开始检查,观察其血流情况与血液充盈分布情况,判断该段内是否有血栓形成。若无则排除小腿部位存在周围型下肢深静脉。如发现存在血栓,则详细记录部位、内部特征及栓塞情况。如果形成栓塞则给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栓子脱落,并对症抗凝、溶栓等。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分布情况、管腔狭窄程度、影像学特点。分别对两组患肢股总静脉(bilateral femoral vein,CFV)、股浅静脉(superficial femoral vein,SFV)、腘静脉(popliteal vein,POV)、小腿肌间静脉(Calf intermuscular vein,CIV)等的血管内径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比较的差异性以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管分布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后发现,50例患者中在股总静脉中检测血栓的比例最大,占全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血管的56.00%(28/50),其次是股浅静脉占比22.00%(11/50)、腘静脉占比12.00%(6/50)、小腿肌间静脉占比10.00%(5/50)。见表1。
2.2 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内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血管内径指标(SFV、POV、CIV及CFV)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内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内径比较(±s)
组别 例数 CIV POV SFV CFV观察组 50 4.23±0.97 7.62±0.02 9.10±1.29 12.39±0.95对照组 50 2.05±1.13 5.43±0.03 6.34±1.04 7.54±0.65 t 10.15 9.37 9.34 11.08 P 0.021 0.030 0.030 0.017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管内皮出现损伤、血液异常凝结及血液发生高凝状态等。由于目前国内很少开展大规模的普查,并未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病例尚不能完全确诊[7]。国外有研究显示,孕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8-17.5)/10000,相较于非妊娠的妇女,发病率为其4倍[8]。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有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如下肢肿胀、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溃疡、机体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等[9-10]。早期的诊断治疗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该病临床诊断金标准是采用X线数字血管造影技术,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存在创伤性,能诱发静脉炎、炎症反应、过敏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成为了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研究显示其对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敏感性在88%-98%,特异性在97%-100%[11]。彩色多普勒超声配合手术治疗及抗凝治疗,使患者获得了很好的预后[12]。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确定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还能探究其发病部位和范围。通过影像学分析,鉴别静脉阻塞的形成是来源于外在压迫,还是静脉内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为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溶栓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CDUS检查后左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下肢,这与多项研究的结果相一致[13-14]。可能是由于左侧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疾病影响,由左髂静脉的解剖部位及血流位置共同决定的。由于左髂静脉受到右髂动脉挤压,结合腰椎凸起,两边同时受力容易使其发生狭窄,进而易造成血栓发生。在全部的诊断病例中,周围型发生类型最为常见,这与目前多项研究结果相一致[15]。该研究也提示应用CDUS诊断能很好地判断血栓的性质和类型。结合检查结果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常发生部位是股总静脉,其次是股浅静脉、腘静脉、小腿肌间静脉。通过CDUS检查后能清晰地显示下肢深静脉的解剖结果,观察其血栓的分布状况及血液流动情况等,还能检查栓子,辨别其大小、数量和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必要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CDUS诊断下肢静脉血栓与同期的正常人相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侧股总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小腿肌间静脉的血管内径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性的特点,且能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实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