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2022-08-04杨丽娟王天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4期
关键词:手术室规范信息化

王 科,杨丽娟,王天成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 安阳 455000)

输血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涉及人员复杂、程序繁琐、部门广泛等多种问题,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建立先进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输血科现代化管理的需要[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覆盖到医院的每个科室,网络平台可加快数据的传输速度,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时间,同时其还可明确各科室责任,为避免发生争议提供科学依据[2]。有研究显示,信息化输血系统对于避免不良输血事件具有积极意义,但血制品交接工作繁琐、术中记录不完善、血制品种类多等多种问题成为信息化输血系统中急需攻克的难题[3]。本研究于2019年5月开始使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优化,使输血科工作走上高质量、标准化的轨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且术中输血的患者,其中行常规输血系统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信息化输血系统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40.22±8.1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20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8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手术类型:冠脉搭桥术20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18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2岁,平均(41.10±8.25)岁;疾病类型:冠心病2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8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手术类型:冠脉搭桥术22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18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对照组工作人员,男10例,女40例;职称:初级职称20例,中级职称30例;工作年限3~8年,平均(5.61±1.45)年。观察组工作人员,男12例,女38例;职称:初级职称18例,中级职称32例;工作年限2~8年,平均(5.76±1.51)年。2组患者及工作人员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均了解且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加入研究。该研究被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系统,医师下达口头输血医嘱,巡回护士电话通知血库备血,血库电话通知手术室取血,领血人员确认无误后取血,并与护士和麻醉医师核对输血信息,输血结束后将血袋送至血库储存。

观察组采用信息化输血系统,该系统包括用血申请模块、输血系统护理、输血科3个模块:(1)申请用血。手术医师在“用血申请”界面提交用血申请,对于首次输血患者,开具《交叉配血医嘱审核申请单》;上级医师通过审核经系统自动生成《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接收到申请单后进行备血。(2)确认领血。输血科配血后领血人员进行领血确认,在输血前评估栏内补充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领血人员的工号,系统自动打印领血申请单。(3)领血核对。领血人员凭借申请单,在输血科系统确认发血界面扫描血袋的献血码,扫描后血袋信息已确认。(4)领血交接核对。护士与领血人员在输血前核对界面扫描产品码,确认血袋信息无误后,显示执行成功,核对完成。(5)输血前核对。麻醉医师进入输血执行界面,扫描患者个人信息,系统匹配成功后填写输血滴速和输入途径,系统显示执行成功后进行输血。(6)输血完毕。护士在输血后界面扫描产品码,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在血袋回送界面选择已输注结束的血袋,完成血袋回送。在归档界面自动生成输血记录单,确认后点击归档。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申请输血平均耗时,参照《手术室输血操作考核标准》中的输血技术规范[4]评估2组申请输血平均耗时,该时间自申请用血开始至输血开始的时间。(2)输血规范抽取情况,参照《手术室输血操作考核标准》中的密闭式输血技术[5]评估输血规范抽取情况,输血前核对规范率标准包括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血袋号等),任何一项不符合则为输血不规范。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包括成分血种类、输注速度、输注量等18个项目,任何一项不符合则为书写不规范。血制品交接规范率包括血制品种类无误、数量无漏、转运存储方式正确、核对规范、交接栏目填写完整5个方面,任何一项不符合则为交接不规范。

2 结 果

2.1申请输血平均耗时 观察组申请输血平均耗时[(13.67±1.53)min]短于对照组[(19.77±3.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8,P<0.05)。

2.2输血规范抽取情况 2组输血前核对规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血制品交接规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输血规范抽取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传统的输血管理人工操作环节较多、信息数据不足及流程规范性较差,导致临床用血存在用血浪费、工作效率低及输血差错较多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技术发展需要,成为数字化手术室建设的重点攻坚难题[6-7]。医院输血信息化管理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通过评估用血管理和血液管理等项信息化工作,简化了工作流程,保证了输血信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在医院合理用血和提升手术用血疗效方面具有较高价值[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申请输血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表明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可有效缩短申请输血平均耗时,分析其原因,患者术中输血通常较为紧急,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需尽可能缩短申请输血时间,避免耽误抢救[9]。本研究中的信息化输血系统融合了用血申请模块、输血系统护理、输血科3个模块,实现各端口数据的快捷共享。通过系统设置的自动质控点,显著缩短了输血申请时间,提高了输血申请效率[10]。医师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只需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系统便自动打印,避免了医师因手工填写可能产生的字迹不清和差错。另外在打印申请单时根据历史记录评估是否需采血,并在申请单上显示,护士根据提示进行采血,显著提高了输血科工作效率[11-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患者输血前核对规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血制品交接规范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可有效提高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血制品交接规范率,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输血前的核对环节是防止输血差错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中2组输血前核对规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在于,护士充分意识到输血前的核对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无论是人工核对还是信息化核对,都需严格执行核对工作[13-14]。血液制品通过血站下发的文件自动入库,可避免血源在流通中出现差错,通过扫描血袋上的产品码完成录入和取出,避免人为录入产生差错[15]。

患者用血量的排列及血袋的配血记录,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都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同时输血系统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控,各节点信息在输血系统中均可查询,通过领血核对、交接核对、输血前核对及输血完毕后的确认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血制品交接规范率。

综上所述,信息化输血系统可有效缩短输血申请时间,提高输血记录单书写规范率和血制品交接规范率,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手术室规范信息化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来稿规范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