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线状李超代数的超导子及限制超导子

2022-08-04远继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李超代数文献

张 超, 远继霞

(黑龙江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哈尔滨 150080)

李超代数在理论物理和数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基域的特征不同, 李超代数可分为模李超代数和非模李超代数. 在模李超代数方面, 由于直接研究模李超代数相关理论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在所研究的李超代数上构造一个限制结构, 利用限制李超代数[1]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目前, 关于限制李超代数的研究已有很多结果, 例如: 文献[2]丰富了限制李超代数的相关理论; 文献[3]进一步研究了限制李超代数的上同调理论. 线状李超代数[4]是一类幂零李超代数, 在研究幂零李超代数的不可约簇中有重要作用. 文献[5]刻画了特征零的代数闭域上模型线状李超代数的第一上同调群; 文献[6]研究了一类线状李超代数上的Yang-Baxter方程. 超导子是李超代数结构理论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文献[7]刻画了特征零的代数闭域上Filiform李超代数Ln,m的导子代数; 文献[8]给出了系数取自伴随模的限制李超代数1-阶限制上同调是限制外超导子的代数解释. 虽然关于线状李超代数的研究已有很多结果, 但对限制线状李超代数限制超导子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首先对线状李超代数给出其限制结构, 得到一个限制线状李超代数; 然后通过限制线状李超代数的2×-阶化结构, 得到限制线状李超代数超导子的形式; 最后证明该限制线状李超代数的超导子均为限制超导子.

1 预备知识

D([x,y])=[D(x),y]+(-1)|x|θ[x,D(y)], ∀x∈hg(L), ∀y∈L,

(1)

则称D为L的2-次数为θ的齐次超导子.

令Derθ(L)为L的2-次数为θ的齐次超导子构成的集合, 其中θ∈2.定义

可证Der(L)是pl(L)的子代数.称李超代数Der(L)是L的超导子代数, 并称Der(L)的元素为L的超导子.

D(z[p])=(adz)p-1D(z),

则称D为L的限制超导子.

令Derres.(L)α为L的所有2-次数为α的限制超导子构成的集合, 其中α∈2, 定义

对于任意的x∈L, adx∈Derres.(L), adL◁Derres.(L)⊆Der(L).

下面介绍一类线状李超代数, 给定正整数a,b∈, 设m2(a,b)是域 F上的超空间, 令

m2(a,b)=spanF{X1,…,Xa|Y1,…,Yb},

规定非零的[,]关系如下:

degXi=degYi=i, 1≤i≤p,

令t,s∈,是上的线性变换, 在基底上的作用如下:

(2)

(3)

(4)

(5)

(6)

(7)

(8)

(9)

(10)

定理1令λ=(λ1,…,λp)∈Fp, 则

(11)

证明: 直接计算可得⊕关系成立.由式(1)直接验证易得⊇关系成立, 下面证⊆关系也成立.

① 当j<0时, 考虑以下情形.

(i) 当j≤-p时, 因为D(X1)=…=D(Xp)=0,D(Y1)=…=D(Yp)=0, 所以D=0.

(ii) 当-p

ai+2=ai+a2, 3≤i≤p-2.

(12)

在式(1)中令x=X1,y=Yi, 1≤i≤p-1, 可得

bi=b1+(i-1)a1, 1≤i≤p.

(13)

ai+2=ai, 3≤i≤p-j-2.

(14)

在式(1)中令x=X1,y=Yi, 1≤i≤p-1, 可得

bi=bi+1, 1≤i≤p-j-1,D(Yp-j+1)=…=D(Yp)=0.

(15)

ai+1=ai+a1, 3≤i≤p-3.

(16)

ai=ai+1=a2-a1, 3≤i≤p-j-1.

(17)

在式(1)中令x=X2,y=Xi, 3≤i≤p-j-2, 可得式(14).在式(1)中令x=X1,y=Yi, 1≤i≤p-j-1, 可得式(15).当式(17)中的i=5时, 可得a5=a2-a1.当式(14)中的i=3时, 可得a5=a3.由a5=a3=a2-a1知, 该代数的偶部基底被D作用后的系数为式(17).

当p≤j时, 因为D(X1)=…=D(Xp)=0,D(Y1)=…=D(Yp)=0, 所以D=0.

综上可知, 1)成立.

① 当j<0时, 考虑以下情形.

(i) 当j≤-p时, 因为D(X1)=…=D(Xp)=0,D(Y1)=…=D(Yp)=0, 所以D=0.

(ii) 当-p

D(X1)=a1Y1+j,ai=ai+1, 2≤i≤p-j-1.

(18)

在式(1)中取x=X2,y=Xi, 3≤i≤p-j-2, 有

ai=0, 5≤i≤p-j-2.

(19)

在式(1)中令x=X1,y=Yi, 1≤i≤p-j-1, 可得bi=bi+1, 1≤i≤p-j-1,D(Yp-j+1)=…=D(Yp)=0.当式(18)中的i=4时, 可得a5=a4, 当式(19)中的i=5时, 可得a5=0, 于是a4=a5=0, 故该代数除X1外的偶部基底被D作用为0.

(iii) 当p≤j时, 因为D(X1)=…=D(Xp)=0,D(Y1)=…=D(Yp)=0, 所以D=0.

综上可知2)成立.

证明: 由式(11)知, 只需证

综上可知, 结论成立.

猜你喜欢

李超代数文献
武技
巧用代数法求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李超:人口大国面临人口变局
3-李-Rinehart代数的结构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个新发现的优美代数不等式及其若干推论
证据链——李超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