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选择路径

2022-08-04林舒婷沈克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双循环制造业

林舒婷,沈克印,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为“十四五”时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引了战略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并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体育用品研发制造中心[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3],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异质性消费需求的特征也更加凸显,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此之下便可充分借助这一发展潮流,顺势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体育用品供给体系对体育消费需求的适应性,促进价值链的攀升,强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供需平衡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1.1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从国家政策文件及影响来看,自我国推行《互联网+行动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以来,数字化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驱动了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强调要发展健身信息聚合等新业态,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4];鼓励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提升赛事报名、赛事转播、媒体报道、交流互动、赛事参与等综合服务水平[5]。从数字经济及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而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2019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到35.8 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同比提升1.4%,其中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 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29.0%[6]。一场覆盖更多领域、更大范围,以及触动产业结构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重塑体育用品制造业乃至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方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言,消费者被赋予更多的消费主动权。有学者指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向高端化、个性化、服务化升级[7],现实需求在数量及品质方面的扩张倒逼体育用品制造业需快速进行转型升级。

在此框架下,结合“双循环”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关系,国内大循环是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而国际化的体育市场是国内体育市场的拓展和延伸。驱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不仅是当前全球企业变革的核心方向,亦是实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乃至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以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稳步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体育用品制造业必须与时俱进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实现数字化转型。

1.2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当前,数字化技术将在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彰显其生命力和柔韧性,并呈现颠覆传统商业逻辑的趋势。所谓“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的支撑与带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的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与体育用品制造业相融合,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8]。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通过装备设备升级、技术和网络信息更新等,提高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的效率、促进产品投放市场进行流通交易的动态战略转换过程。可将这一过程看作是以数字化信息、云数据等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并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应用到生产和制造环节。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利用技术实现业务改进,其特殊之处在于体育用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依靠某一特定职能的转变和替换并非能完全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行业制度、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品牌文化等方面亦是转型整体性战略内需要加以考虑和重视的。

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内涵的探讨可知,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适时性的协调发展,而转型目的则在于通过数据的及时流动和反馈来塑造高效且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制造体系。在此过程中,产业主要呈现以下3 个特征。(1)平台化特征,即平台成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智慧型产业强调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为买卖双方降低沟通成本,亦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数据化特征,即数据作为“新能源”,相较于传统制造业生产要素,更适用于打造符合当下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高效的响应机制,使企业业务更加可查、可控、可追溯。(3)惠普化,即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以消费者为中心”是数字经济浪潮下体育用品生产组织演变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在此环境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可以通过更便捷的途径、更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数据与网络资源。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关联

2.1 国内大循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发体育市场的潜力和扩大内需

大国经济的特征是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而我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正是新发展格局的坚实支撑和动力源泉[9]。综合而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形成的促进作用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未来的转型之路仍然是光明的。(1)由于其“绿色化”生产步伐加快,高能耗、高排放的情况有所改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得到释放。故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生产制造也将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十四五”时期转型过程中需长久秉持的理念。(2)由于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国产品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在新媒体宣传和网络营销平台的影响下,“国潮”的风靡与盛行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之于公众的影响力。在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发展下,使得国内体育用品需求持续扩大,新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得到启动。(3)产业得到结构性升级,与时代接轨的智能化产品逐步向高品质推进。数字化科技从技术本身和生产模式两方面推动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成为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科技+品牌”的模式也为之赢得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得益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多年来的生产规模,在“双循环”机遇下,体育用品制造业应以激发国内体育市场的市场潜力、扩大并满足需求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2.2 国内国际双循环:以高水平开放为支撑,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新发展格局下的“外循环”,实质上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与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以较低的成本换取产业未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成长空间。然而,在全球体育产业链中,中国体育用品制造长期处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的产业链中低端,即长期扮演以加工、组装为主的角色。但得益于数字经济天然就是全球化的,其成为难得的确定趋势,在秉持开放包容理念的前提下,我国正在以更高的水平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一方面,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相互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会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体育相关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有利于积极探索体育用品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以高水平开放为支撑,致力于推动自贸区特色体育产业建设、深化体育相关产业协同联动、开展差异化探索。另一方面,在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强竞争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体育用品制造的分工体系中,有效解决“大而不强”的棘手问题,并进行独立的经济决策。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处理好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全球价值链的辩证关系,不能过分依赖也不能绝对割裂,防止结构性产业依赖的产生,立足于我国实际“走出去”,才能有效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3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

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而言,动力机制主要指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内外部各种力量总和相互作用、影响以持续推动目标实现而构成的动力结构系统[10],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体育用品制造业当前自身特点与所处环境,构建其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模型(见图1):由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2 部分构成,包含技术创新、供需匹配、人力成本、消费需求变革、品牌竞争和对外开放政策6个动力因素。

图1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模型Figure1 Dynamic Mechanism Model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3.1 内源动力

3.1.1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聚焦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点战略任务,促使新一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群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得到更多商业化的应用,丰富、提升、改变传统体育用品的功能价值。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主要从供给端提升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率,使其作为生产要素直接投入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的生产力。诚然,单纯依靠一类技术的应用并不足以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更不足以保持其长久的生产活力,其市场潜力还需通过技术不断地创新,得以进一步挖掘。为能够在新发展格局下紧跟数字科技潮流,体育用品企业内部价值链中无形资产得到更多重视,特别是上游的研发创新和下游的市场数据分析[11]。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企业借助智能化、大数据、云平台不断改造和升级产销模式,将当下新潮的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技术运用到产品设计理念和具体制造当中,并驱动技术本身和产品文化概念等的深度融合,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的青睐,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局面、防范“卡脖子”风险,打造具有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1.2 供需匹配的引领力 线上交易的出现,促使体育用品供需匹配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以数字化变革视角和手段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匹配畅通”“扭住供给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引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重新审视和关注、推动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供需错配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造成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困境的主要原因,造成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局[12]。“需求侧管理”的加强,引领体育用品企业和生产商对生产资源错配、肆意销售盗版山寨服饰配件和器材器械质量安全等问题进行改善,并驱动相关生产主体尽快弥补因数字化生产运营经验不足而产生的管理疏漏。AI、VR 等数字技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打破了固有以人跟人之间直接互动为主的供需匹配模式,逐渐转换为人与商品之间的多维度个性化、场景化交流,革新传统交易的方式,使其更多地从线下转向线上,重塑体育用品供需之间产生的经销、营销等传统匹配模式,创造个性化定制、精准化服务等产业新模式,驱动其创新发展[13]。

3.1.3 人力成本的反推力 在追求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循环的过程中,“去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而实现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现代化、稳定产业劳动力就业率的路径选择。一方面,鉴于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在当前数字经济引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下,新兴科技在体育用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重新平衡了世界制造业的经济,产业对于参与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和大数据处理分析的劳动力需求有了较大增长,新就业机会的出现反推产业快速进行转型,并引领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使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不断增加[14]。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体育用品产业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即“倒逼”作用总体存在[15],有助于提高用人单位对提升员工技能专业性方面的意识,使企业通过打造优质的数字化人才团队来对相应的生产技术、设计研发等方面进行创新,培育规模庞大的技术熟练且纪律性强的产业工人,巧妙应对新格局下的挑战,从而带动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内部转型。

3.2 外源动力

3.2.1 消费需求变革的拉动力 由于顾客对于产品的需求进阶为情感诉求和审美需求,消费需求的变革成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转型当中积极应对国内市场变幻、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拉动力。一方面,原本处于终端的消费者正在由商业价值链的“C端”逐渐向“C位”转变。数字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大众体育需求变化,调整供给端产品结构,并通过搭建以需求为中心的体育数字化平台,提高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效率[16]。供给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吸引众多具备较高数字化技能与素养的体育消费者广泛参与到体育用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并成为连接产业链的“结点”,驱动智能化体育用品及个性化生产模式进入消费端。另一方面,制造方因其工厂的强替代性往往面临可替换、可淘汰的可能,但在参与“双循环”的构建与全球科技革命的过程中,新兴技术要素的融入驱动体育用品制造商寻找形成自身技术积累,工艺与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其成为国内外体育市场中的“被需要方”。故在生产制造体育用品的过程中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潮数字化技术,并注重理念、营销模式的创新,是生产制造方在新发展格局下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消费需求变化所势在必行的。

3.2.2 品牌竞争的推动力 当前体育消费市场已逐渐由针对产品本身的竞争过渡为品牌之间的角逐。整理发现,许多国产体育品牌已接近或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中国体育品牌正逐渐从追赶到并跑、领跑转变,从单纯的功能输出到技术输出、文化输出(见表1)。但同时,阿迪达斯、耐克在我国市场中的份额占比领先于本土品牌,说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今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依然要承受竞争压力,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国原本专注于研发高新智能产品的企业为求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也纷纷在原有可穿戴运动产品的基础上注入高新智能技术,如华为、Keep、小米都相继推出可记录当日运动数据、监测心率、检测血压等多功能的智能运动手环,而新型智能化产品的诞生在受到许多青年朋友喜爱的同时,也卷入新一轮的品牌竞争中。在国内外同类型品牌竞争的多重压力下,驱动体育用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全新的比较优势、搭上时代的快车。

表1 2009—2018年国内外主要体育用品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情况/%Table1 Market Share of Major Domestic and Foreign Sports Goods Enterprises in 2009—2018

3.2.3 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力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曾多次强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17]。为改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市场与核心材料均投掷和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固有现象,体育用品制造业将在政策支持下加强数字化科技于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实现“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新格局,同时易于在国内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畅通国内大循环。我国通过推进全面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政策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不仅是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体育市场、实现产业价值链延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经历产能过剩问题、供需不平衡和转型升级的发展瓶颈下,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政策上的支持,驱动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入全球性的制造业产业链,使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原本因缺少创新能力、数字化应用和管理技术而未能在国际贸易中充分显现的产能优势、劳动力优势有所增强,缩小与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程度较高地区的差距。

4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阻碍因素分析

4.1 核心技术基础薄弱,难以定位大规模商用化场景

前期研发投入的收获期具体表现在企业营收增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也意味着体育企业在进行科技深耕之后将迎来全面成长。国内部分具有较高知名度及代表性的体育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各公司在研发金额的投入上虽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但仅有少部分企业的投入总额上超过了1 亿,多数体育企业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强势扩张的环境下缺少对核心科技的深耕力度(见表2)。研发强度整体上虽呈上升趋势,但以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较少,更加凸显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国在产品研发制造过程中更看重试验阶段,结合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供给能力不足,使得数字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和零部件等成本远高于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日常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目前数字化技术于体育用品智能制造、线上销售云平台、区块链的融合尚处于孵化探索初期,远没有达到标准化且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且由于传统产业规模较庞大、涉及领域和部门较为冗杂,试图注入新元素、新技术支撑势必在边缘侧的部署上有一定难度。

表2 2019年及2020上半年中国部分体育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及研发强度Table2 R&d Investment and Intensity of Some Listed Sports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19—2020

4.2 抗信息风险能力较弱,体制机制仍待完善

在“双循环”背景下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建设工程,但与相关产业链和要素的融合涉及面广、业态形式不一、发展水平不协调的问题依旧不能得到完全消除,构成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崩溃在内的重大风险。一方面,数字化产业在与体育用品制造业融合发展具体应用过程中形成更加复杂的信息网络,而我国在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生产制造乃至交易的过程难免出现因信息传递滞后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会主义的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型体育企业在自身信息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往往无法保障,在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防控风险能力薄弱的前提下,面对信息风险和安全隐患时无法很快作出维护和补救工作,易导致信息泄露、数据篡改、非法访问、恶意破坏信息系统等问题。故若想进一步消除产业转型、融合过程中的壁垒与障碍,畅通“双循环”政策的有效落地,各部门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与落实。

4.3 受新冠疫情影响,产业供应链问题突出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体育产业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使得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之路面临更多阻碍。一方面,由于物料短缺、运输等突出问题,不少体育用品制造商和企业陷入订单减少甚至没有订单的困境。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所提供的2020 年11 月的《WFSGI 反馈调研》显示,供应商倒闭不再是导致物料短缺的主要矛盾,物料运输情况也有所缓解,而产量瓶颈一跃成为主要原因。在基本生产制造得不到维持的情况下,企业更是无暇顾及和参与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受各国疫情防控影响,不仅产品运输的物流周期延长,体育用品产量难以供应需求,价格涨幅巨大很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生产企业的物料配置。众多体育用品中小型企业缺乏引入与重构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及数字基建的能力和意识,原本所需的海外进口原料零件、器材设施无法及时获取,难以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匹配。这意味着,全球背景下体育产业链、供应链在突出问题和呈现不安之时,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不能一味将数字化生产套用于原有的制造体系中。

4.4 创新性体育人才短缺,数字化人才鸿沟扩大

当前,业内从事相关技能的员工大多习惯于传统流水线生产制作方式,且核心技术不成熟、与生产部门对接不到位及不协调等原因扩大了新发展格局下与国际市场的人才鸿沟,原因如下。(1)由于适用于体育用品制造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未成熟,且与数字化结合的体育相关专业也并不热门,少有将数字思维贯彻至体育用品设计和制造环节,造成现实需求与培养体系的差异现状;(2)由于企业往往需要以更高的酬劳标准来吸引并保持创新性人才的忠诚度,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形成倒逼效应、优化人才队伍,但对于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而言,在人力成本控制方面是极其敏感的,短期内成本的上升将使得许多中小型企业一时间无法应对,甚至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3)从前单一化的劳动力已不足以满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更多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加入,保证体育用品生产研发、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数据显示,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员工数量仅占总员工的比例为1%~1.3%,而欧盟为2.5%~4%[18],数字人才鸿沟的扩大不利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5 新发展格局视角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行路径

5.1 引导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体育用品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仍应放在加快与新一代数字科技的融合发展与具体应用上。首先,针对当前难以利用数字化科技定位大规模体育商用化场景这一难点,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各主体要加大在数字化生产方面的科技投入,提高国产自有品牌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和新产品的利用率、附加值。推动制造过程做到可感知、可预测、可监测和可把控,进一步加深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应用,鼓励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实施基于互联网的C2B、O2O、B2C 等商业模式创新[19],率先引导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信任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其次,体育用品企业及代理制造商应利用好“数据”这一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资源,把握技术这一支点,实施高效精准的生产制造,减少产能过剩与库存积压。“算法即研发,服务即产品”的理念导向,将为新兴技术应用于打造“服务型制造”的新业态提供沃土,发挥数字化在体育用品研发设计环节的强大渗透能力和乘数效应,以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为依托,提升体育用品供给的精准度。最后,构建智慧物流,助力供应链互联互通。产业应当将更多新兴数字化科技运用到体育用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物流环节中,依托智慧物流体系中的智能设备扩大新业态的辐射范围和影响面,并逐步构建全球性的体育用品智慧物流体系。

5.2 完善信息安全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当前为适应国内市场新需求和全球贸易变迁而进行的生产力变革。但前期制度保障与后期维护技术的双重缺失,导致产业在转型中时常面临各类信息安全隐患。为此,各主体在体育用品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机制,规避数字技术本身引起的新风险。(1)体育用品企业需以政策为依托,建立强有力的安全治理体系和监管制度。统筹体育用品生产研发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与体育消费者信息采纳、智能制造流程监管与个性化体育用品研发等环节的关系,着重保护体育用品数字化功能创新的研发试验记录和知识产权。(2)管理者及技术研发团队都亟须提高风险的预判和管控能力,并强化体育企业研发部门、生产商、零售代理商等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共同维护信息安全机制。(3)应从整体上加强抵御全球性产业竞争的能力以及对外来有害信息和技术入侵的封堵能力,合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体育信息技术安全感知网络。体育企业面对编码漏洞等未能及时察觉的隐患,应结合现有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体育用品生产信息的追溯和监控能力,提高消费者的品牌信任程度。

5.3 加强产业跨国合作,推动业内协同治理

“十四五”时期,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与对外开放战略相融合,以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加强跨国合作、深度参与新型体育用品研发制造的国际分工,进一步融入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1)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国际间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的产能合作。利用好国内、国际市场的资源,完善体育用品领域的国际生产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走出去”,由承接外包与利用外资向绿地投资与跨境并购转变[20]。以先进的数字化科技带动“中国智造”走出国门,提高自身对全球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能力。(2)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用品制造和进出口销售领域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把握好沿线国家正加快工业化的历史机遇。鼓励各地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与出口贸易环节的相融合,以更加开放的理念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合作增添富含时代特征的新动力。(3)推动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数字化相关领域部门主体的协同治理关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体育用品国际市场的交易环境、贸易平台、商业宣传和网络消费空间等方面做到有序分工和有效治理,提升国产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协同共建体育用品生产制造数据使用标准和市场交易准则。

5.4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体育产业的数字人才规模与质量将成为决定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21]。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强调发挥内需潜力,国际贸易与技术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故应完善行业中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市场。(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力塑造复合型体育人才团队。在全国各地有能力、具备影响力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试点,根据国内外体育用品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落实并深化“体育+科技+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多途径培养和挖掘体育人才,为体育用品制造单位加强人才储备。“校企合作”是畅通劳动力供应链问题及推动内外人才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用品企业应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促进体育用品生产制造数字化的同时,为高校学生在提高数字化专业性上提供机会,加快布局并塑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3)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通力打造良性竞争的体育市场,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体育用品制造业可通过优化机构环境、深化产教研融合、培育教学新平台、支持企业及机构引才育才等多个方面吸纳数字科技人才,并建立与完善薪酬与福利制度,使分配向优秀的科技人才倾斜。

6 结 语

中国作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国,在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恰逢数字化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热潮,为走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体育用品制造业肩负重要责任和时代需求前行,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是其当下的明智举措,且将会是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在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相互作用构成其转型的动力机制,虽尚存阻碍因素,但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广泛的社会参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得到释放,新的商业性价值得到挖掘和重视,因此总体上其转型进程仍充满机遇。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强的市场营销能力投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推动我国本土品牌走出国门,提高国内体育用品供给端和国际需求端的匹配效率,在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双循环”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双循环制造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体育用品租售一体机的应用研究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