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创新与路径推展研究
2022-08-04赵富学李壮壮
赵富学,李 林,王 杰,赵 鹏,李壮壮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期,各类高校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开始通过不同平台进行展示与发布,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建设成果,反映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朝向常态化和规律化迈进。总体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主要有理论类课型课程思政建设、技术类课型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类课型课程思政建设三大类型,不同课程类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点、内容、形式和方法皆有一定的差异[1]。通过结合体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相应培养体系,高校在探索蕴含于不同课程类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对学生施以何种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都在积极寻求可以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优质方法和案例,进而形成具有校本和地域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创新体系与路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承载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育人目标,而且担负着塑造学生坚强意志、道德风貌、拼搏精神等内在品质的重任。在探讨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体系和多元化路径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识别和判断凸显在其中的系列核心问题,如何不断优化和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与路径,是目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领域亟需探明和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不同高校的9位从事教学和管理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成效测评的建议与意见,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的实际,整理和总结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创新方法,凝炼和推导出相应的推展路径,对于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1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路径中凸显的核心问题
成熟方法与路径的选取和调适,是关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2]。根据访谈内容,结合研究团队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方法与路径问题的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路径中凸显出的思政元素凝练不准、教学要求落实不够、方法创新模式不活、路径设计策略不优等核心问题,需要对其成因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
1.1 思政元素凝练不准的问题
课程思政元素凝练的准确与否,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是否完善和合理的重要判定标准[3]。体育理论类、技术类和实践类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是有一定差异的,在凝练过程中需要区别相应的维度和指向。华东师范大学董翠香教授指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需要避免凝练不准的问题,在凝练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不同课型的授课实际,与不同课程的育人要求和内容特点结合起来,在突出体育学科育人特色的基础上,寻求育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使体育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最大化。”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体育类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不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于许多教师接触到课程思政理念的时间不久,对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与凝练方法的掌握不够准确,导致课程思政元素凝练环节与体育教学实际难以兼容的现象频发。
从目前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各类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创新赛事和专题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来看,关于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不准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例如,有的教师在教授《运动训练学》课程时,将运动知识与技能、运动行为与习惯等也归于此课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之中;有的教师在教案中,将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课程组织开展形式描述为课程思政元素;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将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行为、运动意志等全部界定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包含、支持和逻辑关系。诸如此类的现象大量存在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案例设计和经验推广过程中,究其缘由,是因为目前国内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凝练的参考性研究深度较浅,相应的政策文件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凝练方法的指导性欠缺,教师们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掌握和使用灵活性及有效性不够,使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过程中容易出现多重标准和多重指向的问题,导致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凝练不能够与体育课程的育人指向和要求有效的统一起来,进而影响了体育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降低了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深度和凝练的准确度。
1.2 教学要求落实不够的问题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最终要落实到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中去,符合体育类课程教学组织开展标准的相应教学要求,需要结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特点,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教学要求落实的程度够不够,落实的结果能否达标,关系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发挥应有的育人预期和功能[4]。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程传银教授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判别,归根到底就是要看看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要求有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要判断好到底是全方位恰到好处的专业化融入,还是生搬硬套式的套嵌,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督导和专业的教学测评来体现,坚决要杜绝课程思政教学要求落实打折扣的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要求落实不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目标模糊、内容过泛、评价不完善等方面。多年来,高校体育课程过分强调“技术”的教学,以教师主体论的授课方式为主,形成了简单、枯燥、固定的传统授课模式,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运动训练急功近利、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导致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脱离人才培养实际。此类教学问题的频繁发生源于高校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标准的浅读浅解,强调形式上的交融,忽视了过程中的渗透。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最终要落实到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中去,符合体育类课程教学组织开展标准的相应教学要求,需要结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特点,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对于不同类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怎样的教学要求,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设计,并将颁布相应的教学指导纲要,就是要避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要求指向不明、落实不够和不实的问题,使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效果的教学因素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和处理。
1.3 方法创新模式不活的问题
进行方法创新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通路。形成专属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应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环境不断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5]。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王斌教授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必须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方法策略,构建起专属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实训方法和推展方法,并且要灵活使用这些方法,避免由于方法使用不当而产生的系列问题。”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目前的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以学校为单位,使用的和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相同的方法,有的结合学校办学的主要性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选取,例如地质类高校多选用与地质有关的案例素材融入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石油类高校多选用中国石油精神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补充;经济类高校经常选用与财经主题相关的素材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案例。诸如此类的结合学校性质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设计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忽略了体育类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特殊性,过度追求共性而忽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会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产生重大冲击。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创新模式不活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方法选用死板、方法借鉴过度、方法改进缓慢等方面。体育教师是保障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主导者,也是改革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创造者和实践者。现阶段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较多采用自下而上的“说教式”“渗透式”等传统死板僵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极易产生倦怠感甚至抵触心理,难以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产生思想层面上的共鸣[6]。在体育教学中若出现不良品行或者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体育教师通常采取“办公室约谈”或“直接批评”的教育方式,没有达到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高度,忽视了学生潜在的积极情绪体验。然而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方法改进缓慢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出现理想化、知识化、理论化的趋势,与现实生活轨迹相背离,导致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唯有立足于学生的现实体育生活,才能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保持活力,探索出不一样的体育课程思政方法创新模式。
1.4 路径设计策略不优的问题
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设计,能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更好的为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服务[7]。由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正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建设策略并不够成熟,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有效推行影响很大。武汉体育学院吕万刚教授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优化设计,关系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如果不能够发掘出体育类课程的思政建设特点,不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就不能够得到保证,也就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从对已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来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设计大多包含在各个高校发布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或规划之中,政策性普遍较强,但具体实施和执行的策略性比较欠缺,影响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设计策略不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路径设计的关照面不够宽阔、成功路径设计案例过少、路径设计的操作性较低等方面。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其建设过程又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各高校一时无法提出完整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设计策略,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某些领域的认识和理解还存有矛盾。又因为体育课程思政涉及的面广且内容较多,易受政策支撑、师资力量、高校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开展起来耗时费力,需要时间逐步探索,从中不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另外,由于高校中教师、学生二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一样,在某些方面会出现主体错位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执行力,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减半,容易造成体育课程思政的路径策略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效果。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创新
通过全面审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方法使用的现状及问题,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际,寻求方法创新的思路与设计,能够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提质增效目的提供多元化方案与选择(见图1)。
图1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创新框架Figure1 The Innovation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College PE Curriculum
2.1 优配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预期的质量与效应,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有所展现[8]。从体育课程思政的推展实际来看,只有在具体课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方法,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要点有效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东北师范大学邢金明教授认为:“要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持续提升,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创新思路与教学目标的改进需求配套起来。”如何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配置,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者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这种优化配置上至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下至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步骤,都需要进行综合的审视和考量。
将课程思政建设要点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常规方法。但在这种融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调适和配置好课程思政建设要点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平衡性,则是对这一常规方法进行创新的关键。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点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是并行的[9]。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真谛,常规的设计是在教学目标中加入中华女排精神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知晓女排精神,进而过渡到对中华体育精神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完全对中华女排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支持和拓展关系进行深刻的认知。但通过教学目标调适,安排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课前分组查阅和梳理中国女排长久以来形成的独特精神的历史主线,总结出女排精神的内涵特质,然后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中国女排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并且在今后的体育运动实践乃至学习生活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与践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创新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支持和拓展价值。同时,也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能够灵活的配套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意图,进而实现预设的育人效果。
2.2 凸显教学计划落实中的思政元素发掘方法
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化盐于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处理好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与体育教学内容落实之间的关系[10]。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小帆教授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选用发掘方法,保证发掘和整理的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计划中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方法,目的在于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能够与具体的课型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可以有效避免生硬融入的现象发生。
在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对应性和有效性,需要明确指出所使用的课程思政发掘方法类型和适用范围。一般而言,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需要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起来[11]。例如在乒乓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等中国乒乓精神的内涵与深意,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通常采用明星效应法、知识导向法等发掘方法,将中国乒乓精神同专业教学内容简单联系起来。这些方法固然让思政元素同专业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联系,却并没有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对应性,即这些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任何课程之中,这就导致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之间呈现出生搬硬套、模糊不清的关系,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案例将感到认知疲劳,无法进一步对中国乒乓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解读。但依据课程大纲的育人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乒乓球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运用思政元素发掘方法,将思政元素的发掘进行创新与重构性质的设计和实践,进而推动中国乒乓精神同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中国乒乓精神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认知,形成相应的学习体验,并将其延伸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去,真正实现思政元素发掘方法对落实教学计划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2.3 组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的研究方法
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展开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理论层面的整体阐释,也有结合具体课程类型形成的针对性研究方法,还有通过运动项目的具体教学实践总结而成的研究方法。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仁伟教授指出:“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题研究,需要组合不同的研究优势和研究方法,通过借鉴、运用和改造,形成符合体育课程与教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使方法先行和理论先行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构建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通过组合不同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对现行的体育课程思政主要研究方法进行升级改造,也可以拓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方法的使用广度和范围,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在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
目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主要倾向于理论探索阶段,辅以部分实践研究,所采用的的研究方法也多以质性研究为主[12]。通过对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组合,大量使用混合研究的方法,将能够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质量和层次。由于高校体育类课程中既有人文社会性质的课程类型,也有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类型,不同类型课程在课程思政案例使用方法、研究方法、教研方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组合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使用规律,形成符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方法常用结构与体系,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备更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
2.4 更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中的反馈方法
传统的检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典型做法的宣传报道和经验介绍中[13]。而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反馈中,由于时效性的要求,反馈方法的及时更新显得非常必要。天津体育学院赵晶教授认为:“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诸多反馈方法中,需要突出诸如专业基本功大赛、教学大赛、教材建设、思政设计等活动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反映,也需要通过系列的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方法的及时更新来进行展现。”借助纸媒和现代信息传媒等各种传播介质,及时更新和展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成果,能够形成校际之间的成果比较和经验借鉴,进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区域质量和层次。
通过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中的反馈方法,有助于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思政案例和素材,帮助他们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譬如,各高校通过适时适式的更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最新咨讯,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池”不断扩大,为体育教师提供前沿一手的思政案例素材。通过采用区域内高校联创联办报刊的方式,定期定版对各高校不同课程思政类教学活动、讲座论坛、案例设计等进行刊登,分设板块采用跟踪报道、专家共评、热点讨论等模块设计保证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反馈的专业性,采用纸质媒介的固定更新保证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反馈的稳定性。高校通过共建共营线上媒体平台,借助现代信息传播媒介静态与动态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反馈,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应用到青年学生群体,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学习与转化实现最大化。区域内的相邻院校、特色互补院校、同属性院校等需要不断深化合作力度,不断扩大课程思政成效反馈方法的层级,高效、妥善运用不同媒介宣传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优质反馈方法,稳步提升区域内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与水平。
2.5 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优质方法
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各个高校逐渐形成了富有校本特色的一系列方法[14]。有的倾向于学校的体育历史传统,有的倾向于学校自身的特色体育文化,有的倾向于中华体育精神的发掘使用,还有的高校倾向于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进行思政元素发掘。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辜德宏教授指出:“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凝练和总结方法经验,有助于更清晰的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不足,做到有的放矢,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能够支持教学的实际需要。”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来看,诸多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考量,通过不断凝练和总结,朝着成熟化和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优质方法,是要将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能够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绝对支撑作用的方法整合与提炼出来,凸显这些方法的育人价值。在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推动下,高校在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独特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富有校本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方法。有的学校倾向于学校的体育历史传统,以学习、练习和掌握运动与健康技能为主,凝练出了“明德精技”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促使学生实现道德水平提升与运动技术水平增进相统一的目的,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习得能够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能力[15]。有的学校倾向于自身特色体育文化,从运动项目教学实践中凝练出了“育体铸魂”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受用终身的身体锻炼习惯与人生奋斗信念。有的学校倾向于中华体育精神的发掘使用,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凝练出了“修德修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在运动情境中培育了学生的体育品德。还有的学校倾向于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进行思政元素发掘,通过健康向上的体育课程内容学习及渗透在其中的道德实践活动,凝练出了“德能双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以培养与造就“德才兼备、德能双进”的优秀人才。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来看,诸多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考量,只有通过不断的凝练与总结,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优质方法才能朝着成熟化和稳定化的方向改进与优化。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路径推展
在进行方法创新的基础上,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提质增效的预期目标,需要设计出适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见图2),并在积极推展的过程中寻求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3.1 结合教学大纲修订,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进行“圈层化”设计
体育课程思政作为新兴的课程建设理念,一方面需要借助政策和制度进行全方位推行,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教学大纲的全面修订来完成课程思政建设要点的教学化处理。在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由于理论类课程、技术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图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推展路径Figure2 ThePromotionPathofImprovingtheQualityandEfficiency 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forCollegePECurriculum
组织与开展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素融入和案例组织也有一定的区别[16]。如《运动解剖学》和《学校体育学》同属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理论类核心课程,但二者在课程思政建设元素的选用和支持案例的使用方面则会区别很大。因此,结合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使分别适合《运动解剖学》和《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点能够更加恰当的融入到相应的教学体系之中,进而提高两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同时,由于体育类课程课型之间的差异很大,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理论类、技术类和实践类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要点和支撑材料选取等方面侧重点往往不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类型,可以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适度范围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进行“圈层化”设计,使建设要求和建设内容相近的课程能够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小圈子”。如篮排足三大球之间便可以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圈层”,在解读团队协作、拼搏奋进、勇敢顽强等体育精神之时,三大球的案例则可以实现通用。“圈层化”的设计有助于丰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案例和素材,能够为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更多思政资源支持,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提升的基础更加坚固和厚实。
3.2 建立教学环节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对应关系,使思政元素实现化合渗透式嵌入
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思政优势的“主战场”[17]。体育教学环节作为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通路,对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起着支撑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讲究“温润如玉、春风化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达到“化盐于水”的效果,必须精准把握教学环节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对应与支持关系,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化合式渗透嵌入的教学“端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体系化”的术语表达,面向纷杂的体育课程类型,建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要求在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坚持不同课型原有的课程结构、知识序列及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支点,以教学支点之间的有机联结形成思政元素化合渗透式嵌入的执行框架,进而实现教学环节与不同体育课型思政建设内容的适配。就体育教学而言,常规的教学环节尚未生成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支持力,且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倾向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课型的开展实施过程中,既要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小环节”,比如在实践课中插入教学比赛、劳动实操等实时教学环节,在理论课程中运用情景讨论、叙事演讲等手段进行思政教育,通过提升教学环节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承载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饱满。区别于“小环节”的创新,要想达到思政元素化合式渗透嵌入的效果,更要与体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预习、巩固、检查、复习、课外练习及组织教学等教学实施环节相对应,将思想类、价值类、精神类、实践类及生活类思政元素有效嵌入到教学实施“大环节”之中,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教化效率、凸显学生内化效果、生成体育教学外化效益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的,实现体育教学学理规律与课程思政事例元素的教学统一。
3.3 平衡价值性与技术性之间的关系,使课程思政建设突出体育课程特色和优势
体育课程所具备的价值性已经展现在学校育人整体体系之中,其技术性更是体育学科所具备的独特属性,是各专项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技术习得规律、把握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并通过一定的运动技术教学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与运动水平的提升,实现体育课程健身育心的重要表现。价值性与技术性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特性,能否有效把握二者间的关系,影响着体育课程与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落实成效[18]。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过程中,不同课程类型在价值性与技术性的侧重程度上应该有所不同,如在讲授《体育原理》等理论类课型时,可以将体育原理的基本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融合,更多的突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性;在讲授“球类”技术课型时,应该做到既要保持运动技术教学应有水准,也要适时加入思政教育元素,体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技术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实践类课型的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强调对体育课程价值性与技术性的主动创造,通过体育教师思政意识的培育与思政能力的提升,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与体育道德的一体化输出,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道德方面的综合发展。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稳步推进时期,注重不同课程类型的思政建设要点、课程特性及目标要求,把握好体育课程价值性与技术性之间的促进、转化与融合关系,实现价值性与技术性的平衡化发展,能够有效凸显体育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与成效。
3.4 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传播载体,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表达过程和方式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需要借助切实可行的载体进行有效传播,以达到“寓德于体、融道与术”的价值生成。从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来看,体育教师和研究团队、课堂授课和示范课程、教材编审和大纲修订是三类主要的传播载体[19]。在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实践参与的同时,也强化了体育价值观的形成,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但此类载体同样存在传播方式单一、范围有限、创新不足等问题。例如,受学校教师人员配置和授课时限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实现区域、校际、院系之间的教学交流需求,优质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地的进行借鉴学习;而作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受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由于各类学校的体育专业建设方案和发展方向不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在本校范围内进行表达与传递。因此,需打破专业、校际之间的传播屏障,统筹三类传播载体的育人方式契合点,建设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先行校等,优化传播载体,提高传播成效。同时,充分利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表达过程和方式,搭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网络交流平台,促进优质建设成果在各区域、层次、类型高校间的共享共用。推动信息技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营造思政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3.5 跨学科打造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推动体育课程思政资源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
学科之间虽然在内容体系、培养机制上存在差异,但在育人逻辑上具有共同之处[20]。体育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能单独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孤立开来,需要在深入掌握体育学科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跨学科资源互创互鉴,打造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应由教育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统筹协调,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研中心为基本单位,协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办公室及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机构,构建思政教师把关,各学科教师献策,体育教师创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交流平台,结合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及独特的育人方式塑造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体育观、科学参与体育运动观念及人本主义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跨学科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整合性,打破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挖掘的孤岛效应,实现不同学科中课程思政育人资源互补,发挥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协同育人效应,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同时发挥各学科教学单位优势,汇聚学科资源,生成与体育学科相契合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资源,丰富育人内容,充实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库,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提质增效提供厚实的资源基础。
4 结 语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提质增效过程,是一个探索、创新、积累和反思交织并存的过程。从课堂教学出发,突出不同体育课程类型的特点和要求,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提升优化过程能够与体育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开展过程中实现统一。同时,需要不断总结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取得的优质经验与方法,尽快建立区域性质乃至全国性质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联盟,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为基础,将优质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和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统整起来,打通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区域、校际、院系之间的壁垒,使好的资源能够共享、好的平台能够共建、好的方法能够共用,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