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写生初探

2022-08-04吉林省老年大学张宏武

老年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画者感受力山水画

□吉林省老年大学 张宏武

简单来说,山水画写生就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进行客观描绘,以求其生气、神韵和意境。近些年来,由于传统文化逐渐被重视,加之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各种信息传播很快,特别是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绘画不断有新的风格、语言出现。总体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山水画写生其实是很单纯的,往往不同时期的写生目的都很明确、具体,并不需要承载太多想法和奢望。所以,我认为写生就是画出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曾经沧海

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我每年都找机会去山里住上一段时间,画几张写生。一方面是为教学需要收集些素材,也便于创作。另一方面是想以传统艺术中天、地、人的关系与角度,从主体——人,客体——造化(自然、山水)的角度切入,再感悟一番山水画意境。我的山水画写生实践,秉承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学术化体系。以水、墨、毛笔、生宣为媒介,在遵循传统山水画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直接到自然中对景写生,取其风骨、神韵及气象。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面对自然,先要有“我”。写生的目的,是要写出自然的生机,传达出自然的神、貌、情、态,切不可以他人的图示、符号替代自己的真切感受。这里主要指从自然具体形象到个性化笔墨语言的转化问题,很多时候容易出现“以他人之面目,入我之面目”“戴着他人的眼镜看世界”。作为山水画者首先要站稳立场,要有为“山川开生面”的气概与豪情。笔者过去就因标榜“笔笔宋人”而犯了“唯传统”论的错误,暴露出认知上的浅薄与治学上的肤浅。

二、感受需要不断积累。初涉水墨写生者,感受力、自信力与表现力有时是同步的,越理不出头绪,就越容易着急。因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会更加怀疑自己,导致自信力下降。这时若有急于证明自己的想法作祟,便会拿“别人现成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由此落入“被人套住”的误区。这时应调整状态,把与画本身无关的想法放一放,再以最朴实的方式,耐心调整作画方式。如此在每个时期逐渐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感受力、表现力才会被培养并发展、壮大,自信力才会慢慢增强,画面效果也自然不成问题。

岁月静好

三、写生需要在绘画本质和对传统的认知上“狠”下功夫。写生直接体现了画者、自然和传统三者的关系,写生作品则体现了画者对自然和艺术规律的学术认识层面。再高逸的“笔墨外衣”、再强烈的“个性语言”都掩不住绘画本质上体现出的朴素的“学术段位”。无论是前人的“人离开传统和自然不可能有任何创造”,还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与纲领,其实都未离开绘画艺术的诸多规律。由此不难看出,要解决写生问题,必须提升绘画基本功和传统认知力。

四、写生贵“写”。山水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它的工具决定了以线造型与书写性的显著特点。山水画用线体现在勾、皴、擦、点等用笔上,千年书法实践沉淀下来的丰富用笔经验,先人早已用之于画。书法之灵动多变又富文化内质的线条绝非浅涉可得,这就要求山水画者必须在书法上下一番功夫。之后若能以“写”的方式生发形象、构建画面、表现生活,才是山水画写生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五、写生手段要多而活。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带来便利,各种绘画手法诸如素描、速写、制作等都可尝试一番。前人已有“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故而大胆创新,贵在突出感受。

当然,写生是一个大课题。对其学术认知不仅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更是一个群体性的课题。限于笔者才学尚浅,匆匆写就小稿,权当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画者感受力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卷首语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在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蒙马特与798
撕画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