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澳洲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2-08-03贺熙勇聂艳丽陈榆秀宁德鲁3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4期
关键词:坚果果园澳洲

贺熙勇,聂艳丽,吴 霞,陈榆秀,王 洋,陆 斌,宁德鲁3,

(1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2 云南省澳洲坚果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景洪,666100;3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昆明,650224;4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昆明,650200;5 云南坚果行业协会,昆明,650021;6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650201)

澳洲坚果Macadamiaspp.,又称夏威夷果,为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F.Muell.),南亚热带常绿乔木果树,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的沿海雨林[1],素有 “坚果之王”的美誉。我国于1910年首次引入澳洲坚果种植于台北植物园作为标本树[2]。1979年广东土产进出口公司首次引入澳洲坚果优良品种在广东沿海地区试种[3-6],成为我国最早的种源基地。1981年澳洲坚果被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首次引入云南试种[7],开启了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序幕。

近10多年来,云南澳洲坚果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效益逐步凸显,发展势头良好。为加快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建设步伐,助推澳洲坚果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坚果产业专家组和工作组联合组建了云南澳洲坚果产业调研组,对临沧、普洱、德宏、西双版纳和保山等5个澳洲坚果主产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广泛走访种植户、企业、专家、相关管理部门,听取意见和建议,结合见闻和国内外澳洲坚果产业数据,调研组对云南澳洲坚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云南澳洲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情况

1.1.1 面积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截至2020年末全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23.53万hm2,主要分布于临沧、普洱、德宏、保山和西双版纳等5个州(市)。全省有41个县(区、市)种植澳洲坚果,其中10个种植面积超过1.00万hm2。全省澳洲坚果收获面积5.88 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6.72%。其中,8年以上树龄的面积为1.11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05%。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末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26.61万hm2。据澳大利亚澳洲坚果协会(AMS)、南非澳洲坚果种植者协会(SAMAC)和美国农业部(USDA)等不完全统计,2020年末世界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43.69万hm2。照此计算,云南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8.43%,占世界的53.87%[8]。

1.1.2 产量及产值 总产量及产值。2020年云南省澳洲坚果产量(壳果,含水量10%,以下同)为7.50万t,其中:临沧市3.24万t,德宏州1.31万t,普洱市1.76万t,保山市0.66万t,西双版纳州0.51万t,这5个州(市)的澳洲坚果产量占全省产量的99%以上。

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值。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云南澳洲坚果的单位面积产量为1 185.00 kg/hm2,全国为1 237.50 kg/hm2[8]。以2020年全国澳洲坚果壳果收购价格约36.90元/kg,折算成单位面积产值约为4.57万元/hm2,其中,云南为4.37万元/hm2。

1.1.3 品种 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是省级以上审(认)定品种,包括“O.C”“HAES344”“H2”“HAES788”“HAES660”“HAES741”“HAES800”“HAES246”“HAES508”“A4”“A16”“桂热1号”“迪思1号”“昌宁1号”“HAES294”“HAES863”等,但也存在少量实生树果园和品种不明果园。

1.1.4 种植形式 各地果园以单纯种植澳洲坚果为主,少量果园与茶叶、咖啡、西番莲、玉米、魔芋等间(套)种,果园养殖的情况罕见。山地果园大多实行等高线开挖种植带种植,有少量果园通过后期的“坡改梯”实现了等高线种植,但植株很难处于种植带合适的位置;仍有小部分果园未开挖种植带。实行品种分行种植的果园占比不足5%,大部分果园是多品种混杂种植,品种一般在5个以上。

1.2 加工情况

初加工。预计至2021年末,5个主产区拥有青皮果年初加工产能约25万t,其中:已建成初加工厂超过31座,年加工产能超过15万t;2021年计划建设初加工厂6座,年加工产能超过9万t(见表1)。

表1 云南省澳洲坚果主产区初加工产能情况

精深加工。截至2020年末,5个主产区已建成精深加工厂11座,壳果加工能力2.68万t/年,精深加工产能占全省壳果产量的35.73%。2021年计划建设精深加工厂7座,壳果加工能力2.62万t/年(见表2)。

表2 云南省澳洲坚果主产区精深加工产能情况

精深加工产品以开口壳果(俗称“开口笑”)产量为主,占80%~90%;其次为果仁产品,占5%~10%;其他产品占1%~5%。开口壳果产品以原味和奶油味为主;果仁产品口味比较丰富,有自然味、蜜香味、芥末味、咖啡味、淮盐味、抹茶味、巧克力味和海苔味等。以澳洲坚果为原料生产的其他产品有:牛轧糖、饼干、月饼、糕点、巧克力、化妆品、蛋白饮料、食用油、精油、果壳活性炭、工艺制品和炭纤维制品等。

加工机械设备。目前,从事澳洲坚果加工设备制造的厂商有10多家,但能生产澳洲坚果成套初加工和深加工数控自动化生产线(包括自动输送、青皮果分级、脱皮、清洗、水浮选、烘干、壳果分级、壳果开口、破壳取仁、杀菌、入味、自动称量、包装等设备)的企业只有云南奥福实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佛山市佳讯食品设备厂,这两家企业在云南澳洲坚果加工机械设备的占有率合计超过90%。

1.3 经营主体及产品销售情况

经营主体。截至2020年末云南省澳洲坚果主要经营主体有163家(龙头企业33家),其中:西双版纳11家(龙头企业9家)、普洱43家(龙头企业3家)、临沧76家(龙头企业16家)、德宏16家(龙头企业4家)、保山14家(龙头企业1家)、文山3家。全省有澳洲坚果专业合作社256个,其中省级示范社22个。

产品销售情况。调研发现,尽管云南还未建立澳洲坚果交易中心,但近几年种植户尚未出现产品滞销情况,这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对澳洲坚果产品供不应求的基本面。加工企业通过自行收购或委托第三方向种植户收购,再加工成商品壳果。80%以上的商品壳果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到广东、浙江和安徽等地区,剩下不到20%的商品壳果在省内加工成终端产品,再销往全国各地。虽然很多加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但产品销售仍然以线下为主。

1.4 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情况

区域公用品牌。“临沧坚果”2018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目前国内申请到的澳洲坚果唯一区域公共品牌,为临沧坚果产业品牌化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云南省澳洲坚果头部企业及其产品认证见表3。

表3 云南省澳洲坚果头部企业及其产品认证情况

1.5 产业带动扶贫情况

云南省澳洲坚果主产区有贫困县20个,贫困人口约100万人,其中涉及建档立卡户6万多户,近20万人,通过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例如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早内村民小组有47户207人,2018年累计种植澳洲坚果160余hm2,当年收获青皮果150 t,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2户,15万元以上的有6户,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已达万元。早内村已成为依托澳洲坚果产业稳定增收脱贫的典型示范村,澳洲坚果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和“致富树”。

2 存在问题

2.1 种植方面

2.1.1 果园基础设施薄弱,大多“靠天吃饭” 调研发现,云南澳洲坚果园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灌溉设施的不足1%。2018—2020年连续的冬春干旱,造成花而不实,老果园减产30%以上,小果比例明显增加,品质下降,给种植者造成严重损失。

山地果园道路通行条件差,一到雨季,道路泥泞,加之地形险峻,给物资运输和生活带来不便。果实采收季节恰逢雨季,果实不能及时运出加工,增加了损耗,降低了品质。

2.1.2 品种杂乱,配置不合理 绝大多数果园未实施品种分行种植,给后续分品种差异化管理造成困难。许多果园种植的品种多达10个以上,品种杂乱,还有部分实生树,难以保障产品的均质化。由于对品种特性缺乏深刻认识,很多果园没有做到适地适树适品种,如“HAES344”“HAES741”“HAES508”“HAES788”等品种适合冷凉一点的环境,在低海拔地区表现不佳。品种配置大多未考虑亲和性和花期相遇,影响着果率。“HAES344”“HAES741”“HAES660”有亲缘关系的品种种在一起,导致产量低等。

2.1.3 投入普遍不足,管理不到位 受澳洲坚果是“懒人树”错误思想的影响,许多果农只重“栽”不重“管”。一是肥料投入严重不足。初期投产树尚且能利用土壤中原有养分满足树体生长和结果需要,但随着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殆尽,果园树势越来越差,结果越来越少。二是滥用除草剂。有些果农为了节约用工,在果园中大量使用草甘膦等内吸性、灭生性除草剂,造成苗木受损无法恢复,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树势衰退。三是不重视整形修剪。一些果园很少进行修剪,造成树形差,分枝能力弱的品种树冠小,结果枝少,产量低;分枝能力强的品种,枝条密集,密不透风,着果率欠佳。普遍不重视控制树高,树高远大于行距,果园严重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内膛空心化,下层枝枯死,结果平面化,果园经济寿命缩短。

2.1.4 病虫害日益严重,损害果园效益 澳洲坚果作为外来树种,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病虫害加重是一种必然趋势。蓟马已成为云南最普遍的害虫,其繁殖速度快,易造成短时间内暴发成灾,受害果实尤如“龙眼”,影响果实表面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单果质量减轻20%以上,果实品质下降。椿象危害亦日益严重,造成幼果脱落或果仁斑点缺陷,导致减产和减收。鼠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靠近森林的果园,鼠类活动猖獗,给果园造成严重减产。速衰病在不同树龄果园中均有零星发生,虽然传染性不强、发病率不高,但会造成植株死亡。近年来,在西双版纳、德宏种植区,雨量过于集中,高温高湿,造成“O.C”和“H2”等品种黑果病严重,青皮果变黑,未成熟即从树上脱落或残留在树上,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严重时造成果园绝收。

2.1.5 果实一次性采收与“抢青”,严重影响品质 澳洲坚果的花期长(一些品种长达4~5个月),果实成熟期不集中。在某一时间点一次性采收全部果实,势必造成最早开花着果的果实已经成熟掉落地面,捡拾不及时;而开花着果晚的果实未成熟即被采摘。虽然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果实采收“抢青”现象仍然较严重,势必影响云南澳洲坚果的声誉,不利于品牌打造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2 加工方面

2.2.1 初加工产能提升过快,工厂利用率低 近几年,地方政府从土地供应、税收、租金、资金等方面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新建澳洲坚果加工厂,仅在临沧地区澳洲坚果初加工厂就有13座,产能增长速度远大于实际产量增幅,导致加工原料严重不足。有些“万吨级”初加工厂,1年开工不足1个月,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巨大浪费。

2.2.2 精深加工比例低,产品种类单一 云南约80%澳洲坚果壳果原料流出到广东、浙江和安徽等地,省内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料用于精加工,难以保障产品周年供应,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市场上除了开口壳果、果仁、糖果、食用油和坚果蜂蜜等产品,保健品、化妆品、工艺品、新型材料等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难觅踪迹。

2.3 市场流通与品牌建设方面

云南省商业化种植澳洲坚果虽然已有20多年时间,但尚未建立起专门的澳洲坚果交易市场,不利于产品的流通。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但各企业间缺少联合,影响力有限,产品销售压力大。

省内“云澳达”“云果”“云垦”“迪思”“犀美仁”“江城中澳”等澳洲坚果品牌有较高知名度,但与省外的“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国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4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方面

2.4.1 科技投入不足,产业支撑能力弱 澳洲坚果科技方面的投入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严重不匹配。从“十三五”开始,省部级科技计划对澳洲坚果研发的支持明显减少,尤其是周期长的育种项目,长期缺少经费支持,举步维艰。全省专职从事澳洲坚果产业技术研发的人员不足百人,加之缺少研发经费,工作很难正常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上积累和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产业未来的发展。

2.4.2 技术推广不到位,果农学技术难 目前,林草系统虽然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乡技术推广体系,也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然而,分级培训的制度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各层级的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虽然已经制定发布,但宣传贯彻太少,效果有限。大部分培训班时间短、人数多,学员难以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澳洲坚果生产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科研院所培训覆盖面仅有30%,还有近50%的种植农户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基本上不掌握管护技术,或掌握得不全面,果农学技术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3 云南澳洲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宏观调控,打造世界一流产业

云南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备打造世界一流澳洲坚果产业的主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品质和规模优势,且澳洲坚果对带动山区果农增收致富的作用愈发凸显,已逐渐成为热区农民受益最广、最可持续、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因此,建议云南把澳洲坚果产业作为地方特色的靓丽名片来打造,制定出台《“十四五”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规划》,高位推动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推动澳洲坚果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绿色产业。

3.2 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基地提质增效

做优第一产业。一是坚持适度发展原则,放慢种植扩张速度,仅在云南澳洲坚果最适宜区再适当扩大规模,其他地区的重心应全面转入果园的提质增效上来。二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绿色栽培技术。新建基地要严把品种、种苗质量关,合理配置品种。坡度过陡的果园应禁止行间种植短期农作物,倡导绿肥覆盖,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严控果园投入品,禁止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的使用,防止不合格的农药肥料流入果园。三是在主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做到科学防控,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四是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立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果农种植水平的大幅提高。鼓励有水源条件的果园建设灌溉系统,确保旱涝保收;没有水源条件的广大果园,建议推广抗旱保墒技术,缓解干旱对果园产量的影响。五是发挥民族地方区域自治作用,限制“抢青”和无序竞争,引导科学采收,提高原料和产品质量。

3.3 限制产能无序扩张,延长精深加工链条

做强第二产业。一是合理布局加工产能。各州(市)应根据本地区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产量预测、现有加工厂产能和分布等情况,谨慎审批新建加工厂项目,避免无序扩张、超产能建设。有大型加工厂的县区,建议控制审批建设小型加工厂,鼓励原料向大型加工厂集中,提高产品加工质量。二是推动和提升澳洲坚果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整体水平。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产品的创新开发,最大限度挖掘增值潜力。采取措施力保原料原产地加工,为当地经济做贡献。

3.4 培育壮大市场,做强云南品牌

做活第三产业。一是建立云南澳洲坚果交易中心[9]。以市场带动产业有序发展,扩大交易中心影响力,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澳洲坚果市场。二是提高品牌效应。“以品牌引导消费、以消费拉动市场、以市场促进生产”,实施澳洲坚果品牌战略,大力扶持相关企业争创名牌;加强澳洲坚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用好公用品牌,提升消费者对云南澳洲坚果的品牌认知,达到有效传播区域品牌的目的。三是努力拓展澳洲坚果产业现有功能。促进澳洲坚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森林康养等项目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5 提高组织化程度,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果农加入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技术、农资采购和产品销售。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督促合作社社员开展果园规范化管理,生产高质量果品;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的果品收购协议,确保按市场价收购,解决合作社销路问题;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按股份制原则共建加工厂,让社员也能分享加工环节利润。同时,专业合作社也能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加工原料,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3.6 讲好绿色有机故事,提升云南坚果身价

一是突出云南山地澳洲坚果品质。充分发挥云南热区资源禀赋,坚持绿色有机食品定位,把精品理念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夯实澳洲坚果品牌建设基础。二是加快绿色有机认证。执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引导企业、种植大户申报绿色、有机基地认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申报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认证)的认定。三是建立全产业链的澳洲坚果产业标准体系。对接国际组织和地区有关标准,完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一批澳洲坚果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引导从业者实行标准化生产。

3.7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澳洲坚果产业技术研发,集成各项技术成果,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走绿色生态、产出高效的健康果园发展道路,实现果园优质高产高效。建议云南将澳洲坚果中长期科技发展纳入全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规划,并稳步实施。建议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做法,建立澳洲坚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产业技术研发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逐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加强学术交流,发挥现有澳洲坚果研发平台作用,用活用好国内外两种智力资源,加强对技术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力度,实现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致谢:承蒙澳洲坚果各相关单位为调研提供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坚果果园澳洲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摇一摇坚果罐
坚果吃法因人而异
动物“萌主”在澳洲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植物帮之坚果
澳洲的艺术空间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
Who discovered Australia?谁发现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