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03孟祥海淮阴师范学院
孟祥海/淮阴师范学院
赵 斌/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
沈贵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020年9月,淮安市洪泽区获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制拓展改革试验任务,项目实施期2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洪泽区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构建了由区政府统筹安排,区农业农村局协同推进,洪泽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办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金融支农模式与产品创新,不断打造金融惠农新场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以来,全区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净增25.14亿元,年增长率达25.56%,有力地支撑了乡村全面振兴。
做法与成效
依托大数据与网格化,探索整村授信新模式。2019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洪泽农村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建模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源,建立了农户核心资产、外出务工等关键信息清单建立授信模型,全方位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为开展农村首贷、信用贷奠定了良好基础。首先,通过政务大数据获取各乡镇街道、村庄社区辖内基础农户数据信息,并进行筛选、分类。其次,由各支行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信息数量进行修正完善、查漏补缺。然后,再由客户经理带信息表对接村委干部和网格员,确定参与农户客观指标信息并对照已整理好的大数据信息进一步进行核对。最后,通过授信额度测算模型进行批量测算,确定授信额度,并通过二次修正进行授信锁定,建立完整农户信用档案。在此基础上,进行额度告知,并开展线上放款。目前,洪泽农村商业银行已完成114个行政村7.59万户、30.5万人网格村居建设,为5.12万户农户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实现农户建档100%,授信77.62亿元,户均授信15.16万元。
创新金融惠农新产品,服务乡村五大振兴。洪泽农村商业银行聚焦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开发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产品利率普遍低于一般产品利率,综合利率在5.5%,最低利率在3.85%。一是服务产业振兴,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小农户,基于产业特色,开发惠农贷、农机贷、兴农耕、农村电商贷等系列产品。二是服务人才振兴,为返乡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留守妇女以及农村自主创业等各类人员,量身定制“富民创业贷”“巾帼荣誉贷”“乡村振兴人才贷”等系列产品,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专项优惠利率,为乡村振兴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金融助力。三是服务文化振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资信良好、家庭和睦等方面纳入信用评分标准,开发“乡村振兴五治贷”系列产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价值导向。四是服务生态振兴,围绕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开发“绿色农产品贷”“农居乐”“环保贷”“文旅贷”等产品。五是服务组织振兴,开发“头雁贷”和“先锋贷”产品,为乡村振兴一线的村干部和先锋模范提供金融支持,满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性或消费性资金需求。截至2021年3月末,乡村振兴系列贷款已累计投放1.23万户32.35亿元。
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探索金融惠农新途径。紫山生物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现金流相对充裕,但上游的蘑菇种植草料供应商多为个体农户,经营资金紧张。洪泽区创新推出应付账款融资模式,即银行、草料供应个体农户、紫山生物达成三方合作协议,某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草料后,形成紫山生物一笔应付账款,账期一个月,紫山生物向银行出具应付账款确认函后,银行向草料供应个体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贷款到期前,紫山生物将该应付款资金打进草料供应个体农户与银行事先约定的贷款账户。该模式以上下游企业间真实交易为依托,以应付账款作质押,封闭式运行,在解决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担保难题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贷款信用风险。目前,洪泽农村商业银行已累计为紫山生物上游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贷款7笔,累计2750万元。
多维度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金融惠农新场景。一是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洪泽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党建、业务、客群等维度分析,结合洪泽湖畔地理特点,在村部、超市等关键位置,建立52家“湖畔驿站”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贷款、小额存取款、转账、理财、农特产品代购代销和缴费充值等于一体的“驿站式”服务,实现了对全区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二是提升金融服务的速度,上线大数据“惠民e贷”平台,农民在“湖畔驿站”金融服务点只要一部手机,轻松一扫就能查询贷款额度,完成贷款发放。至2020年底,已累计完成线上放贷9.6亿元,电子银行交易金额470亿元,离柜业务率达95.17%,让农民享受到了贷款不出村的便捷服务。三是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依托“湖畔驿站”创建金融先锋服务基地,党员先锋定期驻点,开展惠企便民政策宣传;开设农民学校,定期讲授庄稼种植、水产养殖知识,为乡村振兴“助智”;积极融入社区村居文化,服务于社区村居文化,与社区联合举办“小小银行家”“邻里节”等活动,增加金融服务触点。
推动金融人才下乡,构建金融惠农新机制。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客户群体经济信息和金融需求档案,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洪泽区实施“金融人才驻村”工程。由洪泽农村商业银行推荐,区委组织部、金融办公室、人民银行区支行组织筛选,选派一批中层干部到区部委办局、街道镇等14个机关挂职担任“金融助理”,与及时交流掌握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和金融需求,多形式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活动,密切关注辖区金融风险事件,做好农村金融好顾问。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村居挂职村书记助理,与社区网格深度衔接,形成专属金融宣传服务团队。
启示与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落地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加强金融要素向农村供给的有效保障,但受农户观念守旧对信息采集不配合、基层信息采集人力物力短缺等因素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掣肘。洪泽区依托政务大数据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把金融科技应用和乡村治理手段相融合,探索整村授信模式,农民线上申请、银行在线审核放款,有效解决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对“贷款难、放款怕”问题。为此,一方面,要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由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打造农户信用信息智能化、便捷化、移动化采集平台,依托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涉农平台、第三方征信机构、电商和互联网平台涉农信用主体的奖惩信息,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基础平台,完善农村信用主体用户画像。另一方面,要把农村信用体系作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中央和地方乡村治理制度框架,做好农村信用宣传教育工作,明确把农户信用档案建设管理作为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协调各方采集力量,组建涉农金融机构专业人员为主导,基层网格管理员、村干部为补充的农村地区信用信息采集团队,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一户一档案”。
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贷来“源头活水”。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易受到自然、政策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仍缺乏完善的产权评估、交易和处置市场,难以作为有效的贷款抵押物,以及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尤其是小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农业供应链金融以农业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授信分享给上下游的农户、合作社和小微企业为主要特点,以产业链真实交易为依托,可以有效链接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政府,降低对农户的信贷约束,是缓解整个农业供应链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政府要为农业供应链金融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是建立农业供应链融资服务项目信息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持重点,开展产业项目调研,把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纳入供应链融资服务项目库,为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供应链融资提供参考,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纳入项目库的融资项目给予贴息扶持,对开展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予以税收优惠或项目扶持。二是搭建农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信息平台。政府要与银行、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等加强合作,同时对种养殖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进行整合,搭建区域农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信息平台,不断积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据和互联网交易数据,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和数据交叉验证等方式,全面提升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评价精准度,降低信息欺诈和道德风险。三是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力优化农业保险体系,持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农村金融风险的缓释机制,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抵押和处置机制,为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夯实制度基础。
深入挖掘农村金融需求,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找准着力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洪泽区瞄准乡村五大振兴对资金的需求,细分融资需求,开发出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乡村振兴需求。为此,应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深入挖掘农村金融需求,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找准着力点。在产业发展方面,要重点发挥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业信息化、农产品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作用。在生态宜居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信贷、农业绿色保险、农业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导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农村居民改建、新建、购买住房等改善住房条件提供信贷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为扎根乡村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提供金融支持。在组织振兴方面,重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基层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书记、村干部等提供信贷支持及利率优惠,满足其生产经营或消费需要。在文化传承方面,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村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同时助力特色文化产业乡镇、特色文化产业村的建设,促进多种形式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构造农村金融新场景,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打通“最后一公里”。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逐渐成为重构人与商业连接的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构建相应的农村金融场景。洪泽区通过建立“湖畔驿站”普惠金融服务点、上线大数据“惠民e贷”平台、开展党员先锋定期驻点、开设农民学校和积极融入社区村居文化,不断丰富农村金融场景,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速度和温度。为此,要积极适应农村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快到来的新形势,结合农村各类主体行为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场景金融,将金融服务融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细节之中,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便捷性和可达性。一是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扩大农村金融网络的覆盖面。鼓励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渠道下沉,在农村基层开设网点,增设移动虚拟网点,让农民更近距离接触到银行网点。把农村基层网点定位为社区银行切入点、普惠金融自助点和客户感情联络点,拓展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财政涉农直补资金代理业务,增加农村电费、水费、话费、收视费等缴费项目,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二是低频与高频相融合,提高农村金融网络的便捷性。要把农村低频金融场景与高频非金融场景相融合,银行基层网点布局可与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相融合,探索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接入农村电商、农技推广、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应用场景,将电子机具服务点打造成集支付结算、便农缴费、惠农理财、电子商务、物流中转、信息服务、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驿站,增加金融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接触点。三是兼顾农村老弱客群,提升农村金融网络的简易性。重视农村能人和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带来的老弱人群占比不断上升的现状,考虑农村老弱客群文化水平低和使用互联网能力弱的特点,基层网点要配套界面简洁、功能适用、操作简单的触摸式电子机具,保证简单的取现、查询、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简易提供。
推动金融人才下乡挂职,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力量。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推动金融人才下乡,带动资金下沉、服务下沉、知识下沉和产品下沉,是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量的关键。洪泽区通过遴选银行机构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分别到区部委办局、乡镇街道和村庄社区挂职,及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各条线各行业金融需求,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有关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事宜,为金融服务有效匹配乡村振兴注入了专业力量。为此,要择优选聘金融人才到基层挂职,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由县区组织部门、金融办及人民银行支行在县区银行机构中择优选拔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员挂任金融专员,派驻到涉农部门、乡镇街道和村庄社区开展工作。选派县区银行机构中层干部到所辖区域党政机关挂职担任“金融”副局长、副镇长,选派青年党员、业务骨干到村庄社区挂职村书记助理,宣讲金融惠农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和推介金融产品,开展涉农金融供需信息的摸排工作,做好金融供需信息及服务项目调查研判,促进各类融资需求信息与金融机构服务信息无缝对接。确保金融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田间地头,促进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间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