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四个聚焦” 狠抓“四个重点”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8-03胡建军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副书记
胡建军/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副书记
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对广大农民的更高期盼、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连云港市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性转移”这个大方位,把“三农”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全局性工作,从更广阔的视野统筹谋划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明确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锚定“四个聚焦”,狠抓“四个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重点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我们将科学把握“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把产业兴旺作为带动农民致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档升级优质稻麦、海淡水产等6大百亿主导产业,放大紫菜、梭子蟹、东海大米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效应,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加快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依托园区布局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提档园区,全年建设141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牵领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立足滨海资源特色,坚持陆海统筹,将海洋经济和渔业、渔村、渔民纳入乡村振兴一体谋划、一体发展,壮大“深蓝”渔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打造集养殖、捕捞、交易、加工、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州湾渔港经济区,让海洋经济成为连云港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聚焦规划引领、联动发展,重点在县域融合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口,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我们将坚持联动融合,处理好县城、乡镇、村的关系。努力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镇当城建,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施培树生态宜居美丽县区1个以上、生态宜居美丽乡镇(街道)20个以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00个以上、1000余个村庄全面整治提升的“个十百千”计划,2022年以沿海、沿河、沿库、沿山为重点,集中政策、集中资源,在“四沿”地区率先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努力使“四沿”乡村面貌实现“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为全市探索新路、积累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处理好“等不得”与“急不得”的关系。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和农民意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镇村布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建设。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些看得准、眼前的事,抓紧推进落实;对村庄撤并、引导农民进城入镇等方面,保持历史耐心,做好规划、因势利导,推动城乡融合有序进行。坚持系统治理,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五大振兴”一起抓,同步推进基层组织、人才队伍、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聚焦创新赋能、激发活力,重点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离不开改革创新。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发生历史性转移,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制约瓶颈,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将深化农村承包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协同支农作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优培强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扎实推进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连云港经验。深入实施“五项监管”提升工程,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保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聚焦协同高效、凝聚合力,重点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已经成立,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组,进一步统筹各条线各方面力量,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强化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坚强领导、周密组织、有力执行。建强基层农村工作机构,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过程闭环机制,集中力量、狠抓推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严奖惩,凝聚起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