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撰稿策略探究

2022-08-03王伟

记者观察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文 王伟

信息化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在拓宽信息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对传统新闻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随着信息获取途径的扩展,新闻媒体的个性化、开放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新闻稿件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来说,新闻传播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媒体性强、互动性强。互联网媒介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经济、娱乐等内容。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相比,融媒时代下的新闻更注重内容和亲和力,新闻报道注重时效性,以提升信息的传递与输出的效能为导向,以增强受众的接收能力。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不断地进行思想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当今社会,尤其是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报纸新闻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技术化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记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利用网络获得信息已成为一种社会的主流,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记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新闻资讯,并且日益向网络媒体转变,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意、运用和分类,以增强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

普遍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递途径,而且增强了新闻编辑的互动能力。采编人员在搜集和写作新闻稿件时,可以根据网友对该新闻事件的反映,编制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新闻报道。在资讯快速传播的今天,人们可以透过不同的沟通渠道,表达自己的创作内容、观点,从而使新闻采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多元化

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新闻采编已形成多个媒体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的局面。媒体的融合,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网络来阅读新闻。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媒体入行标准低

随着媒体的融合,新闻资讯的渠道日益丰富,网络资讯平台的便利,也促使许多非专业人士纷纷发表新闻资讯和社会热点。许多会编辑的外行人士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进行新闻资讯的传播,这种传播手段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水准,让每个人都能做新闻的传播者,但这种新闻报道缺少专业的采编素养。通常情况下,记者都会仔细地调查、跟踪和报道新闻,获取完整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处理。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不专业的“媒体人”。他们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系统的调查,使其真实性不能保证,这就降低了公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

新闻传播媒介增多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是良莠不齐,媒体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平台的便利,也让许多非专业人士开始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然而传统的新闻报道是通过阅读报纸和收看电视节目来实现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几乎不用出门,就能通过网络媒介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信息。因此,随着大众媒体数量的增加,对记者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取新闻的途径已经不再是通过单一的传统媒体采用的方式。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在报道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就无法真正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一些记者的工作态度不严谨,对社会热点、新闻资讯缺乏洞察力,缺乏对热点新闻的发掘。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忽视对事件的前因后果的研究,报道中缺少实质性的内容,趋于表面化、真假难辨,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也就丧失了新闻传播的正面作用。

其次,有一些记者本身的职业素养较低,对一些事情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造成了采写新闻缺乏焦点。广播新闻缺乏深度,无法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观。再者,由于新闻采编的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在今天的社会传媒环境下,传统的采写方法已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因此,记者必须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创新报道形式,提高其阅读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广泛应用,新闻信息虚实难辨

传媒创新的运用,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媒体的广泛运用。手机、 Pc等移动终端的大量使用,使得社会媒体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对整个新闻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媒体在传递消息的时候,没有经过核实,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速度也很快,经常会有消息未经核实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样的宣传手段,不能保证其真实性。记者在采访和报道时,若不对其进行核实,很容易造成虚假报道,从而使其失去公信力,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消极影响。

新闻传播方式多变,传统传播手段受限

新媒体发展如此快就是因为它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比如电视、网络、手机等。然而,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看来,符合五个基本要素的正式新闻不但僵化,而且很难与平民化、大众化的新闻沟通模式相适应。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而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新闻报道。以前的新闻,都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来传播的。而现代化的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网络视频媒体等新兴媒体都能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所以说运用新型媒体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速度。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分析

创新优化新闻稿件的选题和开头结尾

新闻写作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题材,题材、方向要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新闻的真实性难以分辨,这与新闻传播的宗旨背道而驰。为确保新闻报道的品质,必须对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核实。选择的视角要新颖,要切合现实,还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好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可以为一条新闻增色,比如在撰写有关货运的文章时,可以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切入,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提出一些行业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最后,通过结尾来提升文章的主题,使其更加深刻。

合理选择主题是写新闻稿件的第一步

文章的标题、方向要做到真实、准确,采访素材要有严谨的标准,要确保报道的质量,选择要有新意,同时也要切合实际。在报道中,凡是涉及到国家和政策上的新闻稿件,我们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例如,在撰写一篇有关企业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方面的文章时,可以从国家相关部委的行业政策着手,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提出一些要点问题,以结尾为主线,使其升华,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

语言表述具有逻辑性和技巧性

新闻采访在传达信息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结构严密、逻辑严密,才能让受众印象深刻。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文字和摄影要相互补充,尽可能地贴近大众,同时要根据区域的差异,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建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

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在写作中,要做到有深度、有细节,更要有广度。这样既能引起民众对资讯的浓厚兴趣,又能增进民众对资讯的了解,推动传媒提高资讯品质,在瞬息万变的传媒市场中找到正确的位置。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的用稿量、时长和字数都是有限制的,对于篇幅长的新闻,光靠时间、地点、人物是不够的,还得挖掘出更多的故事,记录细节,抓住事情的实质,并将其如实地呈现给大众。

新闻媒介的改革推动新闻采编观念的创新

在写作前,要明确新闻的用意,要建立新闻的方框图,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新闻报道要有创新形式。将叙述方法与技术引进到新闻报道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报道模式,提高报道的吸引力,提高报道的可读性。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讲好故事的方法,可以让枯燥无味的文字更有人情味。

新闻稿件的写作形式应更加多样化

照片中的信息也很丰富,可以提供更多的视觉效果,增加文字和图片之间的互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

针对不同传播方式的需求开展采编工作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纸、广播台、电视不再具有天然的优势,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新闻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记者必须以互联网的话语方式进行新闻报道,而不能局限于地理位置,而应当以更为开阔的视角去传播。网络传播速度要快于传统媒介,这就需要编辑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搜集、写作,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力。

由于受众受互联网影响较大,因此,在文本的表现上要考虑到网络的传播特征,而在阅读中,与报纸相比,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更具吸引力。文章的内容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有很大的区别,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时候编辑记者用最显眼的标题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要突出页面的内容,让页面的内容更加生动、简洁。

融媒背景下,探究新闻采编策略及建议

拓宽线索收集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有价值的资讯都是通过网络媒介获得的,例如大众对官方微博、企业官方账号、行业论坛等进行搜集。

创新思维的运用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融媒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者既要把新闻的内容准确地传递给大众,又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多视角的思考。转变思路,以多种视角来传递新闻的价值。在创新思维的支持下,不断探索新的传播途径,不断完善新闻报道;在多元思维的支持下,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解读同一条新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要在融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就需要将创意思维与新闻报道结合起来。

扩大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表现在对工业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上,而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则与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职业素质和行业的渗透力密切相关。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都是以连续追踪的形式呈现,反映了新闻媒介的公开性、透明度,以多元化的新闻视角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

丰富新闻稿件的写作内容

在新闻稿材料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积累,无论是采访、记录、写作等,都能对具体的材料进行梳理,为以后的新闻报道工作提供材料。利用大众语言,丰富新闻内容,拓宽受众群体,使其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可以把音频资料插入到新闻里,这样就可以把人物的思想和个性表现得更加形象。可见,媒体环境改变了,既要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群体的广泛关注。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对其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要积极地理解公众对新闻的接受,才能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新颖,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与逻辑,使群众感受到亲切感;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层次分明;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创作方式,把人民群众喜爱的新闻作品及时刊载出来。

在传媒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融媒体平台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使新闻报道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新媒体时期的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播报最优质的新闻,这时作为一名记者,应当充分意识到当前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群众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新闻采编能力。

由此可见,在长时间的新闻编辑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地积累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新闻编辑经验,并不断地尝试着去挑战各种风格、个性化的报道风格及价值取向,从而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加优化,推动新闻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企业工会新闻报道工作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