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渗液的效果评价
2022-08-02刘亚玲黎慧娟
刘亚玲 黎慧娟
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容易产生大量恶性腹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大量的腹腔积液,会导致患者腹胀、食欲下降、营养不良,甚至腹腔积液抬高膈肌,减小肺活量,导致患者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腹腔穿刺引流是医生针对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时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然而,因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常常存在营养不良,以及腹壁长期膨隆,患者腹壁松弛,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1)腹腔引流管虽然引流通畅,但渗液仍然不断地从引流口周围渗出;(2)腹腔引流管中无引流液流出,但引流口周围持续不断地渗液;(3)拔除引流管后引流口持续漏液。大量实验证明腹腔积液呈碱性,碱性的渗液会刺激引流口周围的皮肤[1],甚至造成引流口及周围皮肤的溃烂、感染,引流口长期无法愈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2]。引流口处需要频繁地换药,为患者更换床单、衣物,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3],这既影响患者休息,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也降低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所以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腹腔引流口渗液的管理[4-5]。为此,我科尝试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渗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7月—2020年10月行腹腔穿刺引流术,术后存在引流口渗液现象的患者60例,年龄42~68岁,平均(49.63±6.07)岁,其中胃癌28例,肠癌18例,肝癌10例,卵巢癌4例。纳入标准: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出现大量腹水行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出现引流口持续渗液(或者拔除引流管后,引流口仍持续渗液)的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完好。排除谵妄、烦躁,无法配合的患者,以及既往反复腹腔穿刺引流后存在引流口漏液,并导致引流口周围皮肤已经发生皮炎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12)岁,其中胃癌9例,肝癌5例,子宫内膜癌4例,胰腺癌4例,其他肿瘤8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14)岁,分别为肝癌8例,胃癌6例,胰腺癌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肿瘤1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处理引流口的渗液:安尔碘消毒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范围大于10×10 cm,生理盐水清洗穿刺点,予无菌凡士林纱布堵住穿刺点,再予两块无菌小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纱布浸湿或脱落及时更换。
试验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的渗液。
1.2.1 用物准备 治疗巾,无菌换药包(包内有棉球、镊子、弯盘、纱布)、安尔碘、生理盐水、一件式造口袋、防漏条、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无菌弯剪、速干手消毒液、无菌手套 。
1.2.2 操作方法 试验组(1)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渗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引流液的方法及倾倒引流液的方法。(2)评估引流口渗液情况及是否有留置引流管。(3)无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患者取引流口对侧侧卧位(可防止腹腔积液渗出),铺治疗巾,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安尔碘棉球消毒引流口周围皮肤,范围大于10×10 cm2,以引流口为中心向外周消毒,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引流口,用无菌纱布拭干引流口及周围皮肤,局部使用造口护肤粉,待吸收片刻后喷洒3M液体敷料,待干10 s[6],待干后撕取适量防漏条沿引流口周围呈圆形堤坝状紧贴于引流口周围,将造口袋中央口径对准引流口紧贴于防漏条及患者皮肤上(患者经常起床活动,造口袋竖贴,与身体纵轴平行;患者长期卧床,造口袋斜贴,与身体纵轴呈60°角),用棉签由内向外按压造口袋底盘3~5 min,使底盘与皮肤黏贴牢固,防止渗漏[7]。然后夹闭袋口。(4)有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步骤同前,不同之处:粘贴造口袋前需量取引流口及引流管的直径,用无菌弯剪根据量取的直径裁剪造口袋的中央口径,安尔碘棉球消毒引流管,将引流管穿过造口袋中央口径,造口袋粘贴于防漏条及皮肤上,夹闭袋口。在造口袋透明一侧对准中央口径处剪一“十”字形小口,穿出引流管,引流管连接抗返流引流袋,用胶布把“十”字缝隙与引流管扎紧。(5)嘱患者改变体位,观察引流口渗液收集情况。嘱患者及家属及时倾倒造口袋内积液,袋内积液不超过2/3袋,避免袋内液体返流。(6)当造口袋底盘脱落、变白或浸渍2~3 cm时,需及时更换造口袋。
1.3 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局部换药/更换造口袋的次数、经济费用、更换衣物床单次数。(2)观察两组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例数及发生率。(3)患者的舒适度比较:舒适度采用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舒适度主观评价,该量表包括心理、生理、 社会文化、环境共4个方面,共28个条目,各个项目分别为1、2、3、4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反向条目则1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总分28~11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舒适度越高[8]。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局部换药/更换造口袋的次数、经济费用、更换衣物床单次数比较
传统的更换敷料方式每天局部换药或更换造口袋次数(2.07±0.95)次/天、更换衣物床单次数(2.60±1.04)次/天,均高于试验组。患者每天因伤口渗液换药的费用也由原来的(93.83±17.59)元/天降低到(79.80±16.30)元/天,显著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皮炎发生率比较,舒适度比较
对照组皮炎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为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腹腔穿刺引流是针对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经常采用的一种诊疗方法,它既可以缓解大量腹腔积液所致患者的腹胀,也可以为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但因腹腔积液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大多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腹壁长期膨隆导致腹壁松弛,多数患者会存在引流口渗液的情况,此外,恶性肿瘤导致大量的癌性腹水,在腹腔穿刺后有一定的概率在后期发生穿刺口愈合不佳而导致渗漏。以往我科对于腹腔引流口渗液或者拔除腹腔引流管后腹腔引流口渗液的患者都是采用纱布换药的方法来处理局部的渗液。这种方法收效甚微,患者不敢起床活动,甚至不敢翻身。但腹腔积液仍持续从引流口渗出,敷料及皮肤很快被大量渗液浸湿,腹腔引流口周围的皮肤持续受到碱性腹腔渗液的刺激,导致引流口周围的皮肤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增加了局部皮肤感染、溃烂的可能性[9],碱性腹腔渗液的刺激也严重影响引流口的愈合。甚至浸湿患者的衣裤、床单,患者感受极不舒适,甚至焦虑、抑郁。而频繁地换药,既影响患者休息,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增加了医护的工作量。除此之外,穿刺术后腹水沿着穿刺针眼不断外渗,会导致腹水的丢失,而腹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电解质,易诱发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在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不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10-11]。
本研究中,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的渗液,优点如下:(1)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的渗液,避免了渗液浸湿患者的衣服、被单、敷料导致患者的不舒适,避免频繁换药,更换床单、衣被,打扰患者休息,无形中减轻了医护的工作量,也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12]。以前用纱布换药一次需要20元左右,按渗液量大小一天1~5次不等,而一件一件式造口袋18元左右,3~4天1次,大大减少换药的成本,同时避免因频繁地更换敷料、床单、衣裤,造成物品紧张,也大大缩小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表1中:试验组更换造口袋的次数、更换衣被次数及医疗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采用局部换药每天次数(2.07±0.95)次/天,试验组采用造口袋收集渗液每天换药次数(0.38±0.14)次/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次数(P<0.05);对照组每天因为腹水渗液所产生的经济费用(93.83±17.59)元/天,显著高于采用造口袋进行渗液护理的试验组患者(79.80±16.30)元/天,P<0.05;采用普通换方法的对照组跟换床单次数(2.60±1.04)次/天也显著高于使用一次性造口袋收集渗液(1.16±0.12)次/天的患者,P<0.05。与马春燕[5]等研究相似。(2)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腹腔引流口的渗液,造口袋将腹腔积液收集至造口袋中,确保引流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减少了碱性腹腔渗液对引流口周围皮肤的刺激,并且一件式造口袋的底盘属于亲水敷料,温和无刺激,符合湿性愈合的原理[13],最终减少了引流口周围皮炎的发生[14]。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15]。表2中:试验组引流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3)通过一件式造口袋透明的袋体,可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准确记录渗出液的量[16]。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依据。(4)一件式造口袋外观小巧,方便携带,粘贴牢固,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容易被患者接受[17-18],(5)造口袋具密闭状态及防臭设计,使患者腹腔渗液渗出的气味不易外漏,这样可减轻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不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患者的自尊[19]。表3中可以看到,试验组30例患者舒适度(91.37±3.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6±5.24)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局部换药/更换造口袋的次数、经济费用、更换衣物床单次数比较(±s)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局部换药/更换造口袋的次数、经济费用、更换衣物床单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皮炎发生率、舒适度比较
造口袋在肿瘤患者腹腔穿刺引流腹水的过程中所导致的的穿刺点漏液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20]。本研究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21]。
综上所述,采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患者腹腔引流口的渗液,可以减少局部换药次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22],保护引流口周围的皮肤[23],降低腹腔穿刺点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24],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及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后患者无需担心腹水渗漏带来的衣服、床单位等潮湿、异味等麻烦,还可以适当下床进行活动,参与病友间的交流,维护患者的自尊,促进患者疾病恢复。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患者腹腔引流口的渗液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