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粮
2022-08-02山东省微山一中高一22程诗苑
Ⓦ 山东省微山一中高一(22)班 程诗苑
“收麦子喽!”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饱满金黄的麦粒沉甸甸地挂在麦穗上,麦穗低垂着头,人们大声欢笑着,庆祝今年的丰收。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田间小路上,炊烟袅袅升起,好一幅浪漫的乡村生活画。我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欣赏天边的晚霞,看着一辆辆载满金黄麦粒,载着人们喜悦的车呼啸而过,留下轰隆隆的回响,我想,这也许就是农家生活吧。
“妮儿,今天到咱家收麦子了,你去你二婶家吃饭。”妈妈说完这句话,便匆匆忙忙地挂了电话。行,去就去呗,二婶平常待我也不错,吃完饭帮二婶洗洗刷刷,多帮忙,别像在家那么懒了。
我一面想着,一面加快了步伐往二婶家赶。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道瘦弱又熟悉的身影,正躬着腰把麦子一堆一堆地倒在路上。“二婶。”“妮儿,你这么快就放学啦?你爸爸妈妈收麦子去了,你快点儿吃饭去吧,你哥哥在家等着你呢。”我刚想说点儿什么,二婶又急急忙忙地跑开了。
说什么?我能说点儿什么呢?说大队昨天广播了,严禁将麦子倒在公路上吗?说那样会影响别人出行,不礼貌吗?可是二婶家地又不少,如果全放家里肯定放不开,晒也晒不干。要是不晒干就储存的话,潮湿发霉,来年又卖不了一个好价钱。况且二叔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家外全靠二婶一个人操持,哥哥又还没到挣钱的年纪。虽然粮食卖不了多少钱,但好歹也是一笔收入啊!
到底该不该劝阻呢?要是劝阻,我应该怎么说呢?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我越想越烦,一脚把路边的石子踢开,石子抛物线落到地面滚动的声音似乎在嘲笑我的犹豫不决。“罢了,”我下定决心,“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规则本来就是为维护人情而定的。违反一次,又何妨!”
看着饭桌上丰富的肉菜,吃着喷香的白米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刚才那个决定真对。规则不就是为人定的吗?人过好了不就实现规则的意义了吗?
“嘿,你听说没?国家开始处罚公路上存放粮食这一问题了。”
“可不是嘛!前两天不是有一户在公路上晒粮食,一辆救护车就是因为这个在路上被堵了,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人都没了!”
“啊,这么严重?”我盯着手机屏幕,看着“人都没了”这四个字发呆。原来在公路晒粮食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刚才吃饭的时候在想什么?这和民国时期他们吃人血馒头有什么区别?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此时天已经黑了,我披上外套,打着手电筒就出去了。我想跟二婶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不行,粮食就去我们家晒。
“妮,你来了啊,快帮我把这根木头架下来,把这一小段儿路堵上,别让别人踩了我们家粮食。”
看着二婶融入黑夜中的瘦弱身影,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劝阻的话了。阵阵晚风吹过,树叶簌簌地响着,似乎在嘲笑我的无能,我的软弱……
写作由来:
规则维护着人情,人情亦维护着规则。二者看似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发生矛盾冲突。选择遵守规则还是尊重人情,对于现在的我们,甚至是历经世事的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麦收时节,是农民最兴奋的时节,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五谷丰登、硕果累累固然可喜,但粮食如何晾干、如何储存曾是困扰农民的难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段,都能够让大型收割机器进入。二婶家并不富裕,虽然粮食卖不了多少钱,但好歹也是一笔收入。如果粮食潮湿发霉,肯定卖不了什么好价钱,半年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其实不仅二婶家如此,在那个小村子里,几乎家家面临这样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深思,写下来,也就成了本文。这,大概也就是所说的文学来源于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