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权力与审计费用

2022-08-02杨惠贤喻领云

关键词:审计师管理层费用

杨惠贤 喻领云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意味着审计发生财务报告重大错报的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会投入较多资源,采取更多实质性测试程序[1]100-105,审计成本会相应增加,同时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诉讼风险,审计师为进行风险补偿也会提高收费。自2010年五部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日益完善,根据2020年迪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显示,2020年有510家上市公司披露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占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总数的14%,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决策和实施上,管理层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实践检验,管理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实际决策者,而信息不对称容易滋生管理层自利行为和机会主义现象。管理层权力过大,易使公司治理机制对管理层的监督效应减弱,内部控制体系得不到良好的构建和执行,可能引发内部控制缺陷,加大公司经营风险。在管理层权力的影响下,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何种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即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在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能否起到调节作用,同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规模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差异,以丰富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视角。

1 文献综述

1.1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制定,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预防企业风险,同时对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尤其是重大缺陷说明企业面临经营风险。Simunic[2]161-190提出的审计定价模型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都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

有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审计风险溢价[3]99-114,审计师会设计更多审计程序[1]100-105,增加审计成本,使企业面临更高审计费用。相关研究从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类型等多个视角来进行分析,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衡量指标方面,大多数研究采用虚拟变量和严重程度,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缺陷类型进行赋值。Hogan,Wilkins[4]219-242采用审计风险模型,研究发现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后,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费用,且缺陷越严重,审计费用越高。部分学者区分缺陷类型,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审计师对这些公司开展审计时,考虑到审计风险因素,会采用更多实质性程序[5]45-52,相应增加审计工作,由此审计费用受到正向影响。蒋学洪、王瑞华等[6]10-19根据缺陷类型,采用赋值法衡量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研究不同内部控制缺陷类型下,缺陷数量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也有学者从动态视角和合规成本进行研究,林钟高、徐虹等[7]89-98采用虚拟变量衡量内部控制缺陷,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会增加下一年的合规成本,尤其会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部分学者也将研究视角转向内部控制缺陷修正,认为修正缺陷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8]173-200,审计费用也会降低。Munsif,Raghunandan等[9]87-105发现修正了以前年度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本年审计费用更低。

1.2 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

管理层能够凭借自由意志做出决策,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方面,管理层扮演重要角色。周虹、李端生[10]83-95认为内部控制质量与管理层权力的配置有关。陈国辉、伊闽南[11]46-54也认为内部控制能反映出管理层的个人意志。

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主要集中于两类问题:一是管理层权力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已有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经济人假说,认为管理层会运用其权力来影响企业治理决策,以实现自利行为,进而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12]21-26陈玲芳[13]90-93+100认为权力增大时,管理层有动机使内部控制制度保持充分弹性,以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对自身权力的影响。二是管理层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部分学者从内部控制缺陷隐瞒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权力较大的管理层可能会隐瞒内部控制缺陷[14]85-89,尤其是内部控制重大缺陷。Ji,Lu等[15]1-17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董事会规模及股权集中度能显著抑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张晓哲、周晓苏等[16]40-59基于信任修复理论,认为管理层出于保护声誉、降低诉讼风险等,选择主动承担责任解决内部控制缺陷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衡量指标,大多采用虚拟变量、缺陷类型赋值法、缺陷个数等单一指标,有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集中于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不同内部控制缺陷类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从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单一指标、缺陷类型和缺陷个数加权得出的综合指标两个维度衡量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管理层权力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关系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不同规模企业下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差异,以丰富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视角。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

风险导向审计将风险评估作为审计工作的重心,核心要义在于评估被审计单位风险、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框架,确定审计策略和审计程序。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会增加审计风险,审计师采用更多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增加审计成本,使审计费用增加。[17]21-27

一方面,根据审计风险模型,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领域,设计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反映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漏洞,因此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师会加大审计范围,进行更多实质性测试,审计成本也会随之提高。另一方面,根据深口袋理论,考虑到审计失败可能带来的诉讼风险和赔偿风险,对于审计风险较高的公司,审计师通常会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出具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审计意见,二是收取更多审计费用进行风险补偿。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影响财务报告质量,财务信息真实性不可靠,审计师会收取更高审计费用,获得相应的财务利益作为风险补偿。同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难以获得审计师信任,相应的审计费用更高,且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审计费用越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a: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具有正相关关系

H1b: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与审计费用具有正相关关系

2.2 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权力与审计费用

管理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中处于核心位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管理层制定和实施,因此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环节中,必定体现着管理层的思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也大多依赖于管理层的决定,管理层的权力配置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经济人假说,管理层存在自利动机,有动机使公司的各项决策朝着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损害公司价值,使内部控制体系不能良好的构建。管理层权力过大还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有可能会架空董事会,形成自我监管的局面,超越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干涉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缺陷,造成公司治理机制失灵,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原则,审计师会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结果,以确定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我国市场经济形成过程较短,公司内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当管理层权力过大时,股东对其的监督能力更弱,管理层受公司治理机制的制约更小,更可能产生盈余管理现象,为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审计师会增加审计程序,从而使审计费用增加。同时,管理层权力过大也使得代理问题更加严重,加大公司经营风险,提高了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会收取更高审计费用以获得风险补偿。

综上所述,权力过大的管理层一方面降低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使内部控制缺陷更加严重,从而增加了内部控制缺陷带来的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另一方面,管理层权力过大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增加代理成本,提高了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从而增加审计费用。基于以上分析,故提出以下假设:

H2a:管理层权力会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

H2b:管理层权力会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同时对数据作以下处理:(1)剔除ST、*ST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11 569个样本,研究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3.2 变量选择

3.2.1 被解释变量

审计费用为公司在期末支付给审计师的费用,并取自然对数。

3.2.2 解释变量

采用两种方法衡量内部控制缺陷,(1)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借鉴李越东、严青[18]101-112设置虚拟变量,若公司当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则取值为1,否则为0。(2)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审计师进行审计时会审查每个缺陷,因此本文将缺陷个数纳入衡量指标中,借鉴池国华、王钰[19]3-10+158对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打分,其中,重大缺陷3分,重要缺陷2分,一般缺陷1分,各分值乘以对应类型的缺陷数量得出综合得分。

3.2.3 调节变量

本文借鉴吴良海、周银[20]1-11的做法,选取以下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管理层权力综合指标。(1)管理层持股状况(X1)。若管理层在当年持股取值为1,否则为0;(2)两职合一情况(X2)。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赋值为1,否则为0;(3)管理人员薪酬(X3)。若其超过行业中位数赋值为1,否则为0;(4)董事会人数(X4)。若其大于行业中位数赋值为1,否则为0;(5)独立董事比例(X5)。若其小于行业平均值取1,否则为0。

运用STATA软件对上述5个指标进行正交变换,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见表1。

表1 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

由表1可知,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有3个,可以用来计算管理层权力得分,主成分因子载荷系数见表2。

根据因子载荷系数,计算三个主成分得分数,分别为F1、F2、F3。见(1)至(3)式。

F1=-0.361 5X1-0.603 2X2+0.360 6X3+0.542 1X4+0.285 6X5

(1)

F2=0.611 3X1+0.194 1X2+0.643 1X3-0.024 2X4+0.417 7X5

(2)

F3=0.196 3X1+0.208 3X2+0.241 1X3+0.582 5X4-0.721 5X5

(3)

最后,计算管理层权力(Power)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Power=0.252 3F1+0.222 8F2+0.203 1F3。

表2 主成分因子载荷系数

3.2.4 控制变量

借鉴以往学者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总资产收益率(Roa)、审计意见类型(Opn)、事务所规模(Big4)。变量定义见表3。

表3 变量定义

3.3 模型构建

为验证内部控制缺陷(Icd)对审计费用(lnfee)的影响,借鉴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构建模型来验证假设H1,见(4)式:

lnfee=α0+α1Icd+α2Size+α3Growth+α4Roa+α5Opn+α6Big4+ε

(4)

为检验管理层权力(Power)的调节作用,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内控缺陷与管理层权力的交乘项(Icd*Power),构建模型验证假设H2,见(5)式:

lnfee=β0+β1Icd+β2(Icd*Power)+β3Power+β4Size+β5Growth+β6Roa+β7Opn+β8Big4+ε

(5)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4。

从表4可知,审计费用(lnfee)的标准差为0.652 7,说明在审计费用方面,样本公司间没有较大差距。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存在(Icd1)的均值为0.324 1,表明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占样本总量的32%,内控缺陷严重程度(Icd2)的最大值为119,说明部分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较为严重,且样本公司内控缺陷严重程度相差较大。管理层权力(Power)的标准差为0.439 4,说明样本公司中管理层权力离散程度不大。变量是否由四大审计公司(Big4)的均值为0.053 9,表明许多企业倾向于非四大审计公司以支付较低的审计费用。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数据可知,内控缺陷存在(Icd1)与审计费用(lnfee)之间的系数为0.206 6,内控缺陷严重程度(Icd2)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系数为0.358 8,说明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是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5 相关性分析结果

4.3 回归分析

4.3.1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

为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对(4)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存在(Icd1)与审计费用(lnfee)的系数为0.618 3,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Icd2)与审计费用也是显著正相关,与预期相同,假设H1a成立。表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会降低审计师对其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信任度,审计师为获取审计证据,会花费更多成本,提高收取的审计费用,假设H1b成立。

表6 (4)式回归结果

4.3.2 管理层权力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5)式回归结果见表7。表7是将管理层权力作为调节变量后得出的回归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存在与管理层权力的交乘项(Icd1*Power)系数为0.054 1,内控缺陷严重程度与管理层权力的交乘项(Icd2*Power)系数为0.129 6,二者都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假设H2a和H2b均成立。说明管理层权力越大,公司治理机制对管理层的监督更弱,管理层更易采取自利行为,使内部控制体系得不到良好的构建与执行,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导致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加大,增加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费用。

表7 (5)式回归结果

4.4 进一步分析

企业规模作为公司特征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相比小规模企业,大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程序也更加完善,配备的人员素质较高。[21]35-41这使得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健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更完备的流程技术使其更易发现并解决问题,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小。同时,大企业的声誉更好,修正缺陷的能力更强,更易获得审计师信任,审计风险溢价相对较低。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健全,发现并修正问题的能力不如大企业,更不易获得审计师信任,声誉机制对小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较小,小企业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相关作用更强。因此,按照企业规模中位数,将样本进一步细分为大企业、小企业,检验不同规模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Icd1)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差异,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差异见表8。

表8 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差异

由表8可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增加审计费用的作用都存在,但从具体系数来看,大规模企业内控缺陷的系数为0.038 6,小规模企业内控缺陷修正的系数为0.084 2,说明小规模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增加审计费用的作用更大,通过了组间差异检验。

4.5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结果可靠性,进行稳健性检验。改变内部控制缺陷的衡量方式,根据缺陷类型采用赋值法,即对重大、重要、一般缺陷分别记为3、2、1分,衡量内部控制缺陷。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可知,内部控制缺陷(Icd)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同时内部控制缺陷与管理层权力的交乘项(Icd*Power)系数为0.083 1,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表9 稳健性检验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以及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企业规模下内控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差异。

结果表明:(1)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缺陷会提高公司经营风险和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增加审计成本和工作量,从而提高审计费用。(2)管理层权力加强了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3)相比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提高作用更大。

5.2 建议

(1)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生。当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时,应当积极识别与修正缺陷,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同时应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避免出现管理层权力过大现象,实施切实可行的内部监督机制作用于管理层,如提升独立董事比例,适当减少管理层持股等。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强化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2)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决策中,应综合考虑内部控制缺陷和管理层权力配置对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的影响。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意味着审计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同时对于管理层权力较大的公司也应考虑到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能够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合理判断内部控制缺陷程度,对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缺陷较为严重的公司以及小规模公司应增加审计程序,对管理层权力较大的公司应增加审计程序,合理评估审计风险,从而采取措施以应对风险。

(3)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应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尤其是审计收费环节的监管制度,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自律,约束注册会计师的非理性行为,减少甚至杜绝只关注审计费用而忽略审计质量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加强对于管理层权力较大的公司的监管。对于中小企业,适当帮扶提高其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监管部门还应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与修正,提高企业识别和修正内控缺陷的动力与能力,督促企业及时修复与改进自身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故意不修正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及其管理层作出必要的惩戒。

猜你喜欢

审计师管理层费用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空中飞人”审计师
“空中飞人”审计师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