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国文献研究杨氏太极拳其人、其事、其术

2022-08-02◎刘

少林与太极 2022年5期
关键词:杨氏太极拳申报

◎刘 军

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足以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杨氏太极拳为太极拳的嫡传,在近代文化史上地位殊胜,且对今天影响很大。然因中国古代历来不重视记录武术,相关资料甚少,直到民国才有较多的相关文献。目前学术界对杨氏太极拳的研究虽多,但所本的文献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而从民国文献来研究的几为空白。笔者发现了不少关于杨氏太极拳民国时期的文献,这些文献大多出自民国的杨氏门人或专好者,通过这些文献,可以更清晰、更深刻、更准确地呈现杨氏太极拳的风貌特点,甚至会得出某些和我们今天学界相左的结论。杨氏太极拳的近代传播史,同时也是民国人对其之接受史。窃以为只有通过民国文献,才能实现更准确、更深刻的研究。而这些文献,也可充当重要的补遗。

杨氏太极拳极为著名,晚清民国时期,“今之习太极拳者,风行一时,莫不推重杨家”(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6页)。“永年杨露禅游陈家沟,受业陈长兴,遂成绝艺,纵横河朔无敌手,世称‘杨无敌’。近代国术界泰斗,杨澄甫先生,露禅孙也。杨氏祖孙伯叔,一门精武,推海内太极正宗。”(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在民国时候,因于交通闭塞及文化凋零等各种原因,太极拳虽有传播,但远不像今天这样广泛,它只是通过太极拳的宗师或名家的影响来传播,集中在民国的几个发达城市,其他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如1925陈微明于沪上创立致柔拳社,江浙人士始知有太极拳之名(《太极拳名手杨少侯来沪消息》,载《申报》,1929年6月10日,第14版)。又如1932年前,广西仍然不知太极拳(陈诒先:《太极拳到了台湾》,载《申报》,1948年8月29日,第8版);而在1948年以前,台湾对太极拳知之甚为稀少(陈诒先:《太极拳到了台湾》,载《申报》,1948年8月29日,第8版)。民国时期,杨氏太极拳传播到了这些地方,具开创意义。

以下,笔者根据民国文献(按: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陈微明的生卒年,及杨澄甫生年,此5处因民国文献无考,引用了今人成果),以其人、其事、其术为中心,对杨氏太极拳作一系统的梳理、还原及文献补遗,以就教于方家。

一、杨氏的法脉所出及其之前的太极拳源流

在杨氏之前,太极拳经历了漫长的传播。

依民国人姚馥春的说法,太极拳术为内家拳,其流派大致有五:“国术本无内外家之分,特后世之治技者,勾心斗角,炫异矜奇,往往欲标榜门户,而内家外家遂不免划若鸿沟,而互相水火焉。相传内家为武当,创自张三丰祖师;外家为少林,创自达摩大师。考达摩卓锡少室,面壁九年,鉴于僧众萎靡,创拳法十八手,其法尚服气,调呼吸,润脏腑,滋百骸,动中求静,与道相合,实亦内家之源也。至其徒觉远上人,扩而充之,至七十二手,然亦不出乎此范围,迨后世治技者日多,遂皆以少林相号召,于是乃有外家之称。若太极发明,因其法纯任自然,如环无端,动作均极圆活,不用力而长内劲,尤深合易经之理,遂有是名。其流派大别有五,至张三丰,乃大昌明,称鼻祖焉。兹述之如下:(一)唐朝许宣平所传者为三十七,以仅三十七式故云,传宋远桥。(二)俞氏所传者,为先天拳。受自唐之李道子,传俞清慧等。(三)程灵洗得自韩拱月,传至程珌改名小九天,共十四式。(四)殷立亨所传者曰后天法,传胡镜子,再传宋仲舒,有十七式。(五)张三丰所传者,曰武当派,又名内家拳。三丰之术,为夜梦元帝所授,厥明以单丁杀贼首百余,宋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明初传关中王宗,再传温州陈州同。至嘉靖间,传张松溪。松溪传四明叶近泉,再传吴昆山、周云山、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再传余仲波、吴七郎、陈茂宏;云山传庐绍岐;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僧耳、僧尾、姚石门、柴元明;思南传王征南,再传甘凤池,清初传山右王宗岳,数传至河南蒋发、陈长兴。长兴传广平杨露禅、陈耕耘、李自愧诸人。”(姚馥春:《太极拳之源流》,载《上海青年(上海1902)》,1930年第30卷第42期,第6—7页)

许禹生持同样的说法,并认为到了张松溪分为两派:“张松溪,叶近泉,王征南,甘凤池,为南派;王宗岳,蒋发,陈长兴为北派。”(许禹生:《转载:太极拳术源流考》,载《中央国术旬刊》,1929年第2期,第14—15页)

二、杨氏太极拳族谱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为杨露禅,受法于陈长兴,下传杨氏子、孙、曾孙及外姓门徒,到1948年,共经四代传播。

对此,许禹生说:“北京之太极拳,传自杨福魁。杨系陈长兴弟子,有子二:一为班侯名钰,一为健侯名鉴(按:本有三子,长子凤侯早卒。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4页)。其弟子甚众,以万春,凌山,全佑最为著名。”(许禹生:《转载:太极拳术源流考》,载《中央国术旬刊》,1929年第2期,第14—15页)姚馥春说:“露禅传其子班侯、健侯,王兰亭等。班侯传万春,吴鉴泉,全佑,侯凌山,陈秀峰。陈耕耘之子某,以友谊资格,传定州许占鳌。许兼习形意,为郭云深弟子。占鳌传汤士林,倪成玉等。健侯传其子兆熊、兆清、兆元、兆林、兆祥,刘胜奎、张义。兆熊字少侯,传田肇麟、尤志学。兆清字澄甫,传陈微明、武汇川、诸德馨、牛春明、阁仲雁、陈农先、徐笤雪。吴鉴泉传徐致一,闻武禹襄、郝为桢,亦河南嫡传。余友孙禄堂,得自郝为桢。余与姚君馥春,以友谊关系,皆从汤君士林学,其中微有不同者,郝君所传,特存河南嫡派之长拳,其一即十三式,余于民二得之,迄今尚未得其窍要耳。”(姚馥春:《太极拳之源流》,载《上海青年(上海1902)》,1930年第30卷第42期,第6—7页)

据上,得其法脉如下:

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杨兆熊(少侯,父亲实为健侯)、杨兆元、杨兆林、杨兆祥、刘胜奎、张义、杨兆清(澄甫)→陈微明、武汇川、诸德馨、牛春明、阁仲雁、陈农先、徐笤雪。

陈长兴→杨露禅→杨健侯→万春、侯凌山、陈秀峰、全佑、吴鉴泉→徐致一。

另外:陈长兴→武禹襄;陈长兴→郝为桢→孙禄堂;陈长兴→陈耕耘→子某→定州许占鳌→倪成玉、汤士林→姚馥春。

其中,以杨露禅为基点,其族谱关系简图是:杨露禅→子:杨凤侯(早卒)、杨班侯、杨健侯→孙:杨少侯(1930年自杀身亡,下详)、杨澄甫(1936年病逝,下详)→曾孙:(杨澄甫生二子)长公子杨振铭、次子杨振基(据下文补足,下详)。

三、创始人杨露禅

民国文献中未找到杨露禅生卒年,现引用今人文献补足。杨露 禅:“1799—1872年, 名 福魁” (王俊编著:《中国古代武术》,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版,第142页),直隶永年县人。杨氏“福魁”之称在1930年已存在(姚馥春:《太极拳之源流》,载《上海青年(上海1902)》,1930年第30卷第42期,第6—7页),然在民国时,有认为露禅、福魁实为两人:“太极拳教传至河南陈长兴,陈长兴传杨福魁、杨露禅,是以杨露禅、露禅为二人”(唐豪:《行健斋随笔:杨福魁与杨露禅》,载《国术声》,1936年新7期,第2页)。此外,又有把他称“福奎”的(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5—88页)。民人记载:“初道光间(1821—1850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有精斯术者,急欲往学,维时(武禹襄)设帐京师,往返不便,使里人杨福魁往学焉。”(《太极拳先哲行略》,载《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5 年第 1 卷第 19 期 ,第 6 页)可知其三十岁左右跟陈氏习拳。

他的拳刚柔相济,武艺高超,为当时河朔第一:“当前清季世,河南陈兴霸,传其技于乃祖福奎,其为拳刚柔相济,天下无双,法劲制敌,人莫敢当。尔时清王公多狗马声色之好,广纳江湖异人以自炫,福奎之技冠燕都,从之游者凡八王,故号福奎为八王,露禅则其字也。”(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 年第 2 卷第5 期,第 85—88 页)“永年杨露禅游陈家沟,受业陈长兴,遂成绝艺,纵横河朔无敌手,世称‘杨无敌’。”(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 2 卷第 8 期,第20 页)由此可知,杨露禅深得其中奥妙,达绝学的巅峰之境。他是个江湖人物,活动于晚清北京的王公贵族中,甚得器重,“充京师旗营总教师”(谭梦贤:《论太极拳术与军事锻炼》,载《国术统一月刊》,1935年第1卷第5/6期,第3页),为清廷要人。

他传承陈氏太极拳,又有新的发展:“按陈氏太极,与今之杨氏太极路数着数大致相同,惟名词略有差异,陈氏太极为旧架,杨氏太极为新架,不过考杨氏太极尚系陈氏太极脱胎而来者,已早风行一时,而陈氏太极,太原练之者尚少。”(张一善:《论太极拳为柔拳之谬》,载《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4年第1卷第10期,第3页)

然民国及晚清文献无对其生平的其他记载,具体情况不可得知。

四、第二代传播者:杨班侯、杨健侯

杨露禅二子杨班侯、三子杨健侯亲承杨氏衣钵,把杨氏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其中,又以杨班侯较为突出、著名。二人性格不同,拳术亦异。

1.杨班侯

民国文献中亦未见其生卒年,现引用今人文献补足,为“1837—1892年,名钰,字班侯”(贾治祥 贾安树 路迪民:《杨班侯太极拳真传》,山西科学技术,2013.06,第1页)。

民国人陈志进对他的诸方面有详细记载:

“杨班侯先生为露禅先生之次子,幼受露禅先生之强迫教育,不能忍受,私自遁去,嗣被寻回,学成后用四十余斤之铁枪。一日,村中失火,班侯提铁枪往,众询提铁何用,答以救火,闻者皆笑。班侯不顾,飞驰而至,一跃上屋,于着火之处,纵横挑拨,梁栋椽柱,辄摧毁奔圮,烬余之物亦用枪挟之而出,俄顷之间,邻人担水方至,而火已熄灭矣。后至京都,与练岳家散手之雄县刘某交手,胜之。时刘某善拳之名满于都中,两膀有数百斤之力,从之学者有千余人,班侯一旦胜之,姓名沸腾九城。端王闻其名,骋往府中,从之请学,然班侯性情乖僻,不肯轻易传人。己无子,以其弟鉴侯之子少侯为嗣。少侯欲从之学,亦不肯传,乃伺间偷学其手法,然班侯一年之中只练习一二次,故所得亦寡。后见吸食鸦片烟时,将烟谶在灯火之上,盘旋不已,而灯火亦随之周遭高下,且可引之细而长,始知其吸烟之时,即用功之候,盖太极拳练成以后,行住坐卧,皆可练习,不必定须打架也。然须功侯成熟者始可,否则非徒无益,且有大害。班侯每与人交手,无论拳与枪,皆能击出三丈六尺,高亦如之,露禅先生见之,总言不是太极劲。班侯口不敢言,心中不服,面现不悦之色。露禅先生察其色,知其意,即言可拿杆子来,一试自知。班侯如言,举枪一扎,即被露禅先生用杆子黏住,扎不进,抽不出,两条杆子,如胶胶住无异。班侯始心悦诚服。露禅先生临终之际,方将秘诀耳授班侯,班侯闻之欢喜无量,自言练了数十年今日始得太极之整劲云。”(陈志进:《记杨班侯之太极拳》,载《孔雀画报》,1925年第9期,第1页)

从中可知杨露禅家教极严,班侯自幼苦经训练,能用四十余斤之铁枪,救火一事,表明其具非凡的飞腾之功,且机智过人,非是莽撞武夫,他亦不轻易传法。另外,班侯的武功刚越,有类少林,露禅先生批评非为太极,练经数十年方才成就。可知,太极拳出神入化极为高深,非是泛泛者所能成。

杨氏第四代门人陈微明记载了班侯的成名故事:“露禅传太极拳术于其子班侯健侯,期望甚深,日夜督责。二人不能胜任,一欲逃走,一欲雉经,皆觉而未果。然二人年未至冠,已成能手。时在前清,名震京师,有贵胄闻之,聘为师馆,于其家月馈东修四十金,甚敬礼焉。雄县刘某者忘其名,练岳氏散手,有数百斤之气力,授徒千余人,有人两面挑拨,班侯志甚仿,闻之不平,遂相约于东城某处比试,一时传遍都城,聚而观者数千人。二人至场,雄县刘即出手擒住班侯之手腕,班侯用截劲抖之,刘跌出狼狈而去。班侯由是名声大噪。班侯归见其父扬扬得意,眉飞色舞,述打刘之形状。露禅冷笑曰打得好,袖子已去了半截,这算是太极劲吗?班侯闻言自视其袖,果然,乃嗒丧而出,班侯云当其擒住手腕时有如狗咬云。”(陈微明:《太极拳》,载《申报》,1925年9月21日,第22版)这里提出的专有术语“太极劲”,可为杨氏太极拳的注脚。

杨班侯名震天下,招致一些江湖之士前来挑战,而其武艺高超及陈志进所载的轻功之术,在陈微明的记载中得到进一步突显:

“广平杨家以太极拳名者数世矣,富二爷班侯弟子也。余在京时曾往谒之,述及班侯轶事数则,令人惊异。富曰露禅师祖逝世后,停灵于齐化门外某寺内。方丈某亦难武术。寺为向南,正殿五楹,东西各有厢房数间。灵榇停于西厢内,吾师及健侯师叔宿西厢套间内,予亦随侍焉。而东厢旋来一南省人,指甲甚修,语啁哳不可辨,不知为何许人。一日吾师等外出,嘱予曰不可出此门,并不许与东厢之南人接谈,予诺而异之。时予年十九,童心未改,师去后闷坐无聊,静极思动,忽忘前戒,启关而出,至正殿游戏,时右手托一茶碗于殿上旋转作商羊舞,一跃而登方桌之上,水不外溢,意得甚。适为东厢之南人所见,遽来问讯,予顿亿师言,惶急不敢对,逸归卧室。次日方丈来与吾师窃窃私语,吾师初有难色,继似首肯。方丈出,旋偕南人来。吾师对之其谦抑逾平时,相将往后院,嘱予勿出。予甚奇之,乃潜往后院,于窗隙间窃窥之,吾师正与南人比武。但见吾师伫立院中,凝神不动。而南人踪跳如飞,矫捷异常,惟屡进屡退,卒不敢近。有顷,南人如飞隼下击,距吾师仅数寸,其势锐不可当,一着必无幸。予不觉大惊,汗涔涔下,正间不容发之顷,仅见吾师向下一蹲,而南人已飞跌丈余外。初不知其何以不敢近,继又不知其何以一近而遽跌也,真神妙不可测度。其时吾师方欲往扶,而南人有忸怩色掉头不顾而去。又曰吾师有一女年十七八,聪慧绝伦,师甚钟爱之,忽急病而死。时吾师他往,闻讯驰回,已盖棺矣。不觉踊跃痛哭,忽腾起七八尺之高,如悬之空际者,然旁观者咸舌桥而不能下,予亦亲见之也。此无他,盖吾师本有飞腾功夫,今痛极踊跃,遽于不知不觉间流露其绝技也。”(陈微明:《记广平太极拳名家杨班侯轶事》,载《申报》,1925年9月30日,第11版。)

又:“广平杨氏昆仲,虽以精拳术闻于世,然深沉不露,尤善养气,绝无争雄竞长之心,平居谦抑异常,不知者以为无能之辈,而不知其为大名鼎鼎之英雄也。大智若愚,大勇若法,诚哉不可以貌衡人也。某年有一南人来访,时班侯年届六旬,南人极致钦慕之意,谓曰闻君太极拳粘劲如胶如漆,有使人不能脱离之妙,愿承明教。班侯曰鄙人以先人所习,仅粗知此中门径,何曾有此功夫,坚持不允。南人再三请,乃曰:‘谅君必精于此,如老朽何足以相颉颃,无已请示试之之法,不知能勉力追随否?’南人曰:‘试用砖数十块,每块距离三四寸,匀列院中如太极式,吾在前,君在后,以右手粘吾之背于砖上,作磨旋行,足不许落地,手不许离背,足落地手离背者为负。’班侯曰:‘磨施行则头脑易昏,恐非老朽所能然,既承教敢不唯命。’即于院中如法布置毕,南人先上缓步徐行,班侯敛气凝神亦步亦趋不离南人之背,绕行数匝,南人身轻如燕,渐走渐速迅如飞轮。班侯亦运其飞腾之术,追风逐电而行,依然不离分寸。南人无法摆脱,忽飞身一跃踪上屋面,回顾院中不见班侯踪迹,深为骇异,而不知班侯仍在其后,抚其背曰:‘君恶作剧,累煞老朽,且下一息何如?’南人不禁愕然,乃大拜服,订交而去。”(陈微明:《记广平太极拳名家杨班侯轶事》,载《申报》,1925年10月16日,第13版)

这写书写有类文学,虚实难考,但从中可以看出班侯在民国声气之大、影响之深,已有被神化的倾向。另外,陈志进记载了端王拜他为师,“端王为拳匪祸首,尽人皆知,端王从杨班侯习太极拳,则知之者少矣” (陈志进:《记端王之太极拳》,载《游艺画报》,1925 年第 8 期,第 1 页)。“端王曾监陵工人,独战十余人,胜出。其虽亲炙于班侯先生,然以金枝玉叶,不能如常人之刻苦自励,故其成就,不过尔尔。”(陈志进:《记端王之太极拳》,载《游艺画报》,1925年第8期,第1页)据此类推,可见杨氏太极拳之出神入化,已不可以常情想象。

班侯“己无子,以其弟鉴侯之子少侯为嗣”(陈志进:《记杨班侯之太极拳》,载《孔雀画报》,1925 年第 9 期,第 1 页)。其与健侯性不相同,学亦有异,“班侯以刚胜,善抖劲接劲,继侯以柔胜,善黏劲随劲”(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5—88页),一以刚显,一以柔现,可见太极拳极为复杂,非如今人认为的纯为柔弱。

2.杨健侯

民国文献中亦未见其生卒年,现引用今人文献补足:1839—1917年(昭法编著:《杨家太极拳》,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9页),小班侯2岁。班侯以刚胜,继侯以柔胜。民国文献中并没有太多的相关书写,唯独陈志进对他有较详细的记载,择要叙录如下。

“杨健侯,直隶广平府永平县人,又字镜宙,露禅先生之第三子也。幼受严父之教,自七龄练拳,至八十余岁,未尝间断。而十数岁时,因教法过严,日夜苦逼,不能忍受,遂投缳自尽,为人觉而救之。甦,加意防闲,督责稍懈。苦尽甘来,学乃成矣。传其子少侯、澄甫……生平未尝遇敌手,与人比敌,从未伤人,凡与交手者无不跌出数丈……先生每与人敌,无论有力无力,无不跌出,而人未见其动手也。是以多有疑老先生有妖术邪法者,否则,手既不动,人何以跌出若是之远?先生亦笑而不辩,所谓可与知者道,不可与俗人言也……先生生平,除吸关东烟叶外,无他嗜好,一生唯看戏一次,乃为亲友所强,不获己耳。中夜睡眠,恒不脱衣,睡醒即练,练毕再睡。而抖擞之功夫,人莫能及,行住坐卧,皆能抖擞。他人之抖擞,行住坐则可,卧则不能也……老先生自言,练拳一生,悟出五字,曰轻、灵、动、变、化,时告弟子曰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其言之精如此。”(陈志进:《拳术名家小传》,载《金钢钻月刊》,1933年第1卷第4期,第1—2页。)

对比之下,二人皆毕生苦练,深受杨露禅的打磨,然二人造诣自不相同。民国人更关注的是班侯,他几成神话,时人称“太极拳圣手”(叶香渠:《太极拳术同门录序》,载《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5 年第 1 卷第 32 期 ,第 9 页),而杨露禅在世时亦把杨少侯过继给班侯栽培,足见能代表杨氏衣钵的是班侯。

五、第三代传播者:杨少侯、杨澄甫

第三代传播者主要是班侯一脉的杨少侯、杨澄甫,另有健侯一脉传万春、侯凌山、陈秀峰、全佑、吴鉴泉。民国一说万春、凌山、全佑是杨露禅充当旗营教师时得其传者,一动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旋以先生命,均拜班侯之门称弟子(张一善:《论太极拳为柔拳之谬》,载《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4年第1卷第10期,第4页)。这里着重杨氏血脉,故以少侯、澄甫为叙。

1.杨少侯(1861—1930年)

关于他的生平,民国人刘希哲记曰:“少侯八岁,即从乃祖受技,聪慧过人,深得乃祖欢,故德承乃祖伯父之术,造诣极深。其弟澄甫,少二十岁,与乃父之徒全佑,佑之子吴鉴泉,则皆习长手,擅于柔。自杨氏先辈殁后,与少侯皆负一时盛名,而澄甫、鉴泉授之徒为尤多。” (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6页)他长澄甫20岁,8岁始受学于杨露禅,按照这种说法,第三代传人中,他得到了杨露禅的3年指导,而澄甫则无。他过继给班侯为子,少侯出生时班侯24岁,班侯卒时(55岁)少侯31岁,少侯的拳术受班侯熏陶近30年。对比之下,班侯去世时其弟澄甫年约10岁,斯时露禅早已去世。故少侯造诣远高于澄甫,乃第三代传人的代表。时人有云:“今之习太极拳者,风行一时,莫不推重杨家,杨少侯先生,实为斯派之嫡传,可称一时之冠。先生燕之广平人,名兆熊,别号梦祥。” (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 年第 2 卷第 5 期,第 85—88页)

他快如鹰隼,喜冷笑,给人阴森之感:“身材不高,故其拳亦为小拳,手足之迅捷如鹰隼,目光四射,进退旋转,令人无从捉摸,迟疑徘徊之际,拳脚之来,不知所由,遂被跌出,然终不知如何跌出也。与人交手时,则嗤然作冷笑,闻之者毛骨悚然,闻其笑声,观其手势,多有却退者。”(陈志进:《拳术名家小传》,载《金钢钻月刊》,1933 年第 1卷第 4 期,第 3 页)

陈微明对他的记录较为详细:“健侯之子也,得祖若父之传授,又从其世父班侯学,其艺甚精。年十九,与班侯之徒万春者比手,跌万春于门扉,扉震坏,由是知名。先生性矜傲,喜饮酒,醉则更甚,故多忌之者。先生传田绍先生、志学等。余从先生之弟澄甫先生学,屡请教于先生,先生亦乐与余言。其言均拳中精义,余则记录之。先生年益高,拳法益紧凑,出手甚短,而意则远,势若止,而神欲行,倏喜倏怒,若猫之捕鼠、鹘之搏兔。知与不知,观者无不欢笑鼓掌,曰此老神足气完,叹观止矣。去岁致柔拳社开会,先生来沪演拳,意兴甚高,与余谈两日夜,不离拳法,遂别去。”(陈微明:《志杨少侯先生》,载《申报》,1930 年 3 月 22 日,第 19 版)

少侯为班侯嗣子,在气质性格、为人处世上,极似班侯:“幼受家传,弱冠时即崭然见头角,胆甚壮,惟性情怪僻,多有不近人情处,盖熏染于班侯,未传其绝艺,而适肖其性情耳。”(陈志进:《拳术名家小传》,载《金钢钻月刊》,1933 年第 1 卷第 4 期,第 3 页) “少侯性孤介,生平为气,豪爽,不善应酬,不轻以技示人,好饮,每当酒酣耳热之时,辄一露其好身手。时人有讥太极病柔,不能克敌者,少侯必起与较,当之者所号多力之士,亦辟易不值一击。”(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7页。)他功夫远逊班侯,而性格十分怪癖:“论功夫不及其继父甚远,而怪癖之性,则又过之,且不肯教人而善打人,亦不善于教人,从之学者,多不终而退,然孙禄堂先生,甚赞美先生之拳也。”(陈志进:《拳术名家小传》,载《金钢钻月刊》,1933年第1卷第4期,第4页)

进入民国时期,他已50岁,影响极大,声望颇著。他主要活动于北方,后渐至上海,深得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的推重:“(少侯)现年六十八岁,交通部长王伯群氏敦请南来,教授拳术,前者致景拳社开会,曾由陈君柬请来沪表演,动作与神气相贯串,脱尽火气,无论是否个中人莫不叹服。杨君数十年功夫,纯以研究散手为能事,言之,太极拳中无一手不可以击敌,据谓,如有三年以上功夫,教之六月,即可以得拳中之奥妙。致景拳社陈君以提倡国术为己任,闻拟集合练有成绩之基本同志十人,敦请杨君,于每月中来沪一次,以十日为期,作高深之研究。” (《太极拳名手杨少侯来沪消息》,载《申报》,1929年6月10日,第14版)从中可知,他的特长是散手。

虽然艺压群雄,独步江湖,但是他识字不多,生计艰难,1930年因家境艰困、食指浩繁,于王伯群家自杀身亡:

“交通部长王伯群家之寓客杨少侯,于本月十五日,在王宅竟用剪刀自刎,经发觉,送往鼓楼医院医治,卒因伤重难医,于前日在院身故。杨为直隶永县人,精太极拳。现任交通部长王伯群氏,前在北平时,经友人介绍,与之相识。十八年春,杨忽由平来京,王氏闻其太极拳嫡派,乃与友朋数人,邀在寓中,请授拳术,藉以锻炼身体。杨年将古稀,既苦食指浩繁,又因其子不事生产,居恒不乐,且北人南居,犹感不惯,以故时有神经恍惚之患,于本年七月间,王部长乃厚给斧资,派人送其返里。杨因北归数月闲居,嗣于十一月中旬,因其弟澄甫,应浙江国术馆之请,由平南下,杨亦随同来京,仍寄寓王宅,其意欲论王部长于北平方面,代谋枝栖。但杨为拳术专家,识字不多,况年事已高,别谋工作殊非易事,王氏乃劝其稍等机会,复多方慰藉,盖欲待车通天暖送之北上,介绍平津友其,央之教拳,以解决其生活问题。讵本月十五日,杨在房中,竟用剪刀自杀,迨发觉时,询其何故,答云家境艰困,不得已也。王氏立即命人送至鼓楼医院诊视,一面通知兄弟子侄前来照料。杨受伤后,徒以年老受伤难于医治,在院数日,遂于前日在院物故。杨氏传太极拳术,迄今已分数派,独少侯为正宗,鲁殿灵光倾所于一旦,国术废绝,良可慨叹。杨亡后,王氏极有悯惜,筹资交其弟侄辈,为之办理后事云。” (《本旬要闻,体育:太极拳专家自杀》,载《中央国术旬刊》,1930年第12期,第41—42页)

他一月十五日愤世自裁,因失血过多,于十七日戌时去世,卒年六十有九(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8页)。死前不减豪侠之气,“先生殁前一日,犹能谈笑自若,与字言时则竖起拇指,不减平时豪气,并频言天理人心”(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载《民鸣月刊》,1930年第2卷第5期,第88页)。对他的自杀,陈微明叹曰:“嗟夫,当兹武术振兴之会,正英雄得意之秋,而先生乃以自裁闻。虽其刚烈之性,至老而不变,然以一餐之难,竟至计无所之而出于一死,安得不为之扼腕而长叹也哉。”(陈微明:《志杨少侯先生》,载《申报》,1930年3月22日,第19版)

民国人对他的描写趋于平实,无类似杨班侯的传奇,从中透露出杨氏太极拳的日趋没落,已远不如第二代时,昔日祖上出入王侯,叱咤风云的富贵、尊荣、繁盛的局面,变成了没落、艰难、贫困潦倒的处境。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杨氏上二代乃清廷要人,为清廷礼遇,故被民国政府排斥,及其性格偏僻所致。

2.杨澄甫:(1883—1936年)

继杨少侯去世后,杨澄甫被民国人奉为“太极拳泰斗”(《申报》,1934年2月22日,第21版)“太极拳正宗”(《申报》,1933年6月19日,第6版)。

如前述,杨少侯与杨澄甫有诸多不同。杨少侯以刚显,杨澄甫以柔胜。杨少侯得到了杨露禅的3年指导,而澄甫则无。杨少侯受班侯近30年的熏陶;澄甫约10岁时班侯去世,故几乎不受班侯影响。澄甫拳术传自其父健侯,澄甫出生时健侯年44,其父去世时澄甫24岁,如从8岁习拳算起,其有师指导仅16年,功力火候无法和少侯相比。少侯、澄甫这一代的实力和造诣,已经无法和班侯、健侯相比,可以看出杨氏太极拳走向没落,而少侯死后,实力大减,滑向更深的衰落。

少侯纯以研究散手为能事,澄甫则是拳架标准。“杨少侯尝言往往年余只能见其伯父班侯练习拳架一次,实难以揣摩,故杨氏所授之弟子派衍流传其拳架,又微有出入,盖已不能得其正确之姿势也。惟健侯幼子澄甫因钟爱故,极用心教授之,故欲架太极拳之正确姿势,当以澄甫之拳架为准。”(《太极拳术将有专书出版陈志进》,载《申报》,1925年10月3日,第18版)

澄甫入民国时年方18岁,斯时其影响力远不如其兄少侯。他是在约1928年以后才富影响力的。此时他“年四十余,状貌魁梧,而身段则非常柔软”(《讯息:杨澄甫着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载《国术统一月刊》,1934年第1卷第1期,第68页)。

1928年他和褚民谊、孙禄堂等二十余人在李芳宸的倡议下组织一个国术研究会(《中华国术协会筹备会通过章程草案成立大会有期》,载《申报》,1928年11月7日,第15版)。同年,他“应某要人之约,担任国术作某项重要之职,偕其门人武汇川、董云堦二君南下,道经沪上。致柔拳社陈微明君,亦为杨君门下,于昨日下午二钟召集全体社员,在西藏路寗波同乡会问会欢迎,加入者有武当及中国太极拳社两团体,计男女社员到会者四百余人,济济一堂,颇极一时之盛”(《致柔拳社欢迎杨澄甫志盛》,载《申报》,1928年9月23日,第16版),从中可知其时已颇富声望。他“向在旧都设帐,弟子从者如云”(《讯息:杨澄甫着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载《国术统一月刊》,1934年第1卷第1期,第68页)。1933年,他“膺国术之南来,慕名前往请业者,多于过江之鲫,其使人之景仰也如此”(《讯息:杨澄甫着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载《国术统一月刊》,1934年第1卷第1期,第68页),然“不肯轻易示人”(《申报》,1933年6月19日,第6版),说明他此时仍然严守着杨氏极为严厉的家法。

1933年中央国术馆拟聘请其与褚民谊、孙禄堂、吴鉴泉、许禹生等四十余人为评判委员会委员(《国术国考委员人选中央国术馆馆务会议议决聘张之江褚民谊等十五人》,载《大公报天津版》,1933年8月26日,第10版)。在民国人的观念中,他是和这些名家相提并论的,但并不十分突显,没有独步江湖的类似表达。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突于1936年病殁于上海:“南游以来,当道争迎,聘任教授,靡不同声赞道,知交日益多,从学日益众,惟生长北方,竟以水土关系,于本年国历三月十八日病殁沪寓。”(《为太极拳名家杨公澄甫开吊启》,1936年5月5日,第4版)时年53岁。

他著有《武当嫡派太极拳术》(1925)(《申报》,1925年10月23日,第9版)、《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申报》,1934年2月22日,第21版)及《太极拳实用法》(1935年)(《讯息:杨澄甫太极拳实用法出版》,载《国术统一月刊》,1935年第1卷第7/8期,第83页)。《太极拳实用法》一书“费其数年之心血,将其平生之经验,编著《太极拳实用法》一书,内容关于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枪,各种练习步骤,以及实用等等”(《讯息:杨澄甫太极拳实用法出版》,载《国术统一月刊》,1935年第1卷第7/8期,第83页)。

杨氏太极拳到了第三代已经走向衰落,两大传人一自杀、一病殁,结局悲惨。而到了第四代,更滑向进一步衰落,杨氏后人难以为继,远远没有了乃祖昔日的成就与声望。而且,门下陈姓弟子的造诣远胜杨姓者。

六、第四代传播者:以陈微明为代表

这一代,杨氏太极拳的传人为杨澄甫的后人及高足,主要有以下五人。

杨振铭:“字守中,澄甫先生长公子,年壮艺精,尤长剑术,战时遍历西南各省,从游甚众。嗣应粤军政军警首长之聘南游,今为岭南太极拳领袖。”(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杨振基:次子(无明载)。(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陈微明:“南来提倡太极拳最早,在沪创致柔拳社,廿余年来,桃李称盛,今年已七十许,精力犹壮。陈氏曾得杨老师亲传,艺绝精,国术界前辈也。” (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张庆麟:“曩随杨老师南来,在沪传授正宗太极拳法有年,传人颇众,亦永年拳派之杰出人物也。”(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傅钟文:“澄甫先生甥,体健硕而性颖悟,得天独厚,自幼追随杨公,深得赞许,数十年孜孜苦练,艺乃精绝。民廿二随杨公南游,领海群雄。慕杨公之名,求交手,辄令傅氏当之,无不折服。傅氏长厚淳朴,有故君子风,隐于商,创永年拳社于沪,义务传授,不取任何报酬,终年无间。从游咸感其诚,习益勤,以是及门颇多杰出人材。太极拳道之发扬光大,傅氏之功甚伟也。”(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其中最著名者是陈微明(1881—1958年),其亦为年纪最大者,以下对其专门介绍。

陈微明:“前清孝廉,幼慕拳术,遇孙禄堂先生,从习形意八卦,意犹未足,附求学太极拳于杨澄甫先生。杨先生家学渊源,以太极名三世,盖武当嫡派也。微明先生自是猛进不已,专力于太极拳者七八年,穷研冥索,友朋多以拳迷称之,今岁博优沪上,其友关炯之乃强之留沪,乃设致柔拳社,为国人倡。”(《陈微明君之太极拳(附照片)》,载《中国画报(上海1925)》,1925年第11期,第1页)他“从学于澄甫先生精研者七八载”(《太极拳术将有专书出版陈志进》,载《申报》,1925年10月3日,第18版),“得杨家之嫡传”(《名太极拳家陈微明返沪》,载《申报》,1933年3月26日,第14版)。

他亦师从孙禄堂,在其《孙禄堂先生六十寿序》云:“微明游京师,遇完县孙禄堂先生,授以内家拳书”(陈微明:《孙禄堂先生六十寿序》,载《国术声》,1935年第3卷第4期,第28页)。在《孙禄堂先生传》复云:“余承先生教诲二十余年”(陈微明:《孙禄堂先生传》,载《国术统一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第65页)。孙禄堂先生精形意、八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故其学通诸艺,非独太极。他又有《祭孙禄堂先生文》(1934)(陈微明:《祭孙禄堂先生文》,载《金钢钻月刊》,1934年第1卷第6期,第1页),感情十分真挚悲怆;而1936年杨澄甫去世,并未见其有类似的祭文等,他与孙禄堂的关系及感情,似深于对杨澄甫者。

1929年时,他已地位不凡。上海国术比赛大会,他与孙禄堂、张兆东、姚馥春、吴鉴泉等同被聘为评判主任(《上海国术比赛大会开幕》,1929年12月25日,载《大公报天津版》,第7版)。1932年李宗仁、白崇禧两将军特请其至广西教拳,广西人之知有太极拳,自征明提倡始。同年其应邹鲁之约,授太极拳于中山大学(《名太极拳家陈微明返沪》,载《申报》,1933年3月26日,第14版)。他的成就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在上海开办致柔拳社及两处分社,为沪上太极拳之先声。

1925年旧历四月一日设致柔拳社,教授太极、八卦、形意内家拳术,地址在哈同路南口福煦路民厚里六百零八号,一说在新闸路西摩路北李诵清堂路二二五号(《申报》,1925年10月3日,第20版),并有分社两处,从学者已不下30人(《申报》,1925年5月19日,第17版),特设分校在西武昌路十四号圆虚道人按摩治病处(《申报》,1925年8月14日,第13版)。1929年3月复在苏州大郎桥巷二十六号设立分社(《申报》,1929年3月28日,第10版),时人称“近自陈微明君于沪上创立致柔拳社,于是江浙人士,始知有太极拳之名”(《太极拳名手杨少侯来沪消息》,载《申报》,1929年6月10,第14版)。到1933年,其致柔拳社社员已达千余人(《申报》,1933年3月26日,第14版)。他把太极拳推向商业化,是太极拳传播方式的现代化。

二是他著述较多。当时,拳术剑术存书无多(《申报》,1941年8月23日,第10版),他却有不少著作:《太极拳术》(共四版)(《申报》,1935年11月14日,第11版),《太极拳术剑术长拳》(《申报》,1929年2月21日,第15版),《太极拳答问》(1941三版)(《申报》,1941年8月23日,第10版),《陈微明讲王宗岳太极拳论》(1942)(《申报》,1942年8月29日,第8版)。时人称“学太极拳者不可不阅陈微明者”(《申报》,1931年2月23日,第9版),乃当时之权威。

三是他传法台湾,具开创意义。

1948年,他带着大陆弟子陈铎鸣、徐文甫等赴台弘扬太极拳,台湾人谢镜湖、周敏益为其弟子。台人拍掌叫绝,轰动一时。对此,《申报》载曰:

“余兄微明日前自台湾归来,谈及彼处人民学太极拳情形,有一记之价值。日本人占据台湾有五十年之久,其本国人有柔道之练习,而禁止台湾人锻炼身体,不许有武术团社之组织。胜利后,台湾滨海新竹市有谢镜湖者,为微明弟子,在郑氏祠堂设一太极拳社,从之学者有二十余人。又有周敏益者,昔年特来上海从微明学拳,有五六年。两人来函约微明往台省一游,汇寄一亿数千万元为川资,微明于六月二十四日飞台。到新竹时,周谢二君开会欢迎,先期在台湾新生报登有一《上海太极拳大师陈微明来台》消息。在欢迎会中,闻风而来观者约二百余人,先由谢镜湖之学生表演,再由陈铎鸣演太极拳,徐文甫演少林拳、太极剑、双刀。两人为微明高足弟子,同时飞台者,极为精彩。微明兄演太极长拳、八卦掌,又与铎明动步推手,乃台人所未尝见者,拍掌不绝。来宾有练外家拳者,亦请出表演。表演既毕,入内休息,而来参观者不散。某拳家请求比手,微明出来对众言:‘余此来纯为游览,非来比赛者,如定要比手,不妨研究研究。’某君即上前,身体结壮。微明出右手比一势,并未击之,某君猛然抓住微明右臂,欲拖动跌之,其力极大,微明随行数步,某君之力已悄灭,继以左手微点其眼部,微示以意而已,然某君不知内家拳之窍妙,仍紧执微明右臂不放,微明将右臂略一抖动,此人受震,后退七八步,几至倒下,来观之众人始服,拍手而散。经过此会不久,微明国术大师之名,喧传于台湾各地。台北有人写信请微明去教拳,微明以欲回沪,时间不及谢绝之。”(陈诒先:《太极拳到了台湾》,载《申报》,1948年8月29日,第8版)

届此,可知其影响之大,对台湾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一定贡献。

七、民国人对杨氏太极拳的总结与评议

杨氏太极拳的本义、要点和特色是什么?对此,民国人存诸说法,概括举隅如下。

其一是高深,有本末之分,须穷毕生精力以习之,才能揆其奥秘。

民国人曰:“乃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武艺之末也”(黄文叔:《杨家太极拳要义》,载《国术统一月刊》,1935年第1卷第7/8期,第45—54页),“国粹拳术之玄妙精深,实胜西法田径运动。尤以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太极拳为极诣,既合乎科学,并存有哲理,穷毕生精力以习之,揆其奥秘,可成无上工夫。”(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载《艺文画报》,1948年第2卷第8期,第20页)

其二是其本色要点是毫不用气力,其臂如绵裏铁,柔软沉重等。

陈微明曰:“中国拳术千门万派不可殚述,惟武当派太极拳张三丰所传乃纯粹内家,以其毫不用气力也(浑身松开不用气力方能长内劲),广平杨露禅先生受术于河南陈长兴,传于其子班侯、健侯,健侯传于其子少侯、澄甫。余从澄甫先生学习数年,澄甫先生曰世间练太极拳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裏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太极有二人推手之功夫),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疾干脆毫不费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而并不觉痛已跌丈余外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两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拳也。若用大力按人推人,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拳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此乃真太极拳也。其言之精如此,余试之诚然不能不令人佩服矣。”(陈微明:《太极拳》,载《申报》,1925年9月21日,第22版)

其三,它有三大要诀。

黄文叔先生《杨家太极各艺要义》(黄文叔:《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续)》,载《国术统一月刊》,1934年第1卷第3/4期)论述如下。

一是盘架子:“初学者宜匀、宜缓、宜正、宜展。所谓匀者,划圈宜圆,两圆须成切线,两圆相交,须通过圆心,盖求其整齐也。所谓缓者,使所储之内劲,渐渐达于指梢,盖求其血气舒畅也。所谓正者,全身中正安舒,重心无倾斜之弊,盖求其姿势之优美也。所谓展者,使筋肉骨戒自然展开,盖求合符生理上之运动也。”

二是推手:“架子盘熟,功夫稍进,则学推手。或曰搭手,又曰靠手,推手者,敌我二人,以一手或两手靠搭,用沾连黏随四字功夫,划阴阳两圈。其法有二:1.甲划圆圈,乙随而走。或乙划圆圈,甲随而走;2.甲乙两人,各划半圆圈,合成一整圆圈。然无论一整圆圈,或两半圆圈,均于此圆圈上,研究挤按四字要诀,惟应注意者,甲乙两人,各有一重心,甲乙两人靠手时,又于靠手自己交叉点,自成一重心,此三重心点,由甲乙两人互相争夺,得重心者胜,失重心者败,此一定之理也。”

三是发劲与化劲:“推手练习纯熟,然后练习发劲与化劲。初学者可练手上发劲,所谓合掌者,或曰补手是也。功夫较深者,练习腰劲或足跟之发劲,所请发于足跟形于手指是也。发劲宜直,化劲宜圆。化之不尽,发之不远。初学化劲者,方向宜斜,上乘功夫,则向自身化之。所谓引进落空是也。或曰:‘以夫子之道,反制夫子。’即借敌人之力,以打敌人,借敌人之劲,以制敌人也。然发劲化劲必须沾连黏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合而连用。否则不克生效也。’”

以上是民国人的大致看法,就杨氏来看,无论是杨露禅、杨班侯,还是杨少侯等都没有对太极拳有专门论述,他们是实践大于理论,都穷毕生之力方得其精髓。即使是杨班侯这样的苦修与悟性,费数十年工夫仍曾被杨露禅批评未得其真,可见,杨氏太极拳乃出神入化,难于言表,以上仅言其粗耳。

以上是笔者根据民国文献对杨氏太极拳所作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文献都是首次用到,足补文献之遗。杨氏太极拳传自陈长兴,乃武当正脉,创始于杨露禅,经杨班侯、杨健侯发扬光大,但是到了第三代杨少侯、杨澄甫走向衰落,到了第四代更趋没落,从杨姓转移到了陈姓身上。杨氏太极拳发源于陈姓,中间历经约150年的传播,最后又转向、复归陈姓,这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宿命。

猜你喜欢

杨氏太极拳申报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Fort Besieged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消失的金粟瓜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