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策略研究
——以东航坠机事故为例

2022-08-01李亚兰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坠机建设性突发事件

李亚兰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洪水、海啸、火灾、空难等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发布等方面。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研究尽管数量很多,但是多集中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方面。整体研究上存在视角僵化、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站在建设性新闻的视角下,利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东航坠机事故的媒体报道进行研究,寻找现有研究的痛点,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研究寻找突破点。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建设性新闻概述

建设性新闻的雏形最早在1988年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就提到了。2008年,海格拉普在一篇新闻评论中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 建设性新闻与积极心理学、解因新闻、和平新闻等联系紧密。关于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学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美国记者凯瑟琳·戈登斯认为,建设性新闻是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

近几年,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民众呼吁媒体报道的改革创新,不仅要为受众提供新鲜有力的新闻事实,还要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为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社会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很多媒体开展了对建设性新闻报道的积极尝试。 例如苏州广播电视台在建设性新闻理念指导下开设的《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栏目。这档节目以问题为导向,关注民生,连接政府与公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2019年国内首个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落户苏州大学也极大促进了建设性新闻的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中国学者对建设性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溯源、实践研究、效果分析和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这几个方面。[1]有学者将建设性新闻的主要特点概括为∶针对社会特殊问题、强调公众赋权、维持媒体的核心功能、积极情绪、记者干预和以未来发展为指导等六个方面。[2]其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是指新闻媒体不仅仅要报道问题,更要通过报道推动问题的解决。 强调公众赋权则要求记者要和公众连成一片,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维持媒体的核心功能是指记者在报道中要坚守新闻的客观性,不能“过度参与”。 积极情绪则要求记者在报道中多采用正向的报道方式,唤醒公众的积极情绪。记者干预是指记者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担任起连通器的角色,为公众和政府等营造对话空间。这六个维度既有理论层面又有实践层面,构筑了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基础。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内涵

关于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多采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给出的定义:突发事件是突然出现,产生或者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去处理的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3]根据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特殊性

(一)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全球性的特征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使其成为了近两年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它的突发性、公共性和全球性等特征。[4]在全球化时代,突发事件往往呈现出点状爆发,片状蔓延的趋势。而社交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极速流通,让传统的“维稳思想”不再适用。

(二)重大突发事件是对应急应对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危害性使得国家和政府的处理应对成为一个考验。其社会危害巨大,不但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造成舆论恐慌,甚至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和国家形象造成影响。在东航坠机事故中,波音737-800客机的坠毁让很多公众对飞机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而客流量的减少也使得航空公司运营收入下降,持续亏损,对民航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打击。另外,对于飞机坠毁的原因网上也是流言纷纷。 因此,如何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调查事故原因,安抚家属情绪,引导网络舆论,恢复行业的平稳发展也成为对政府和媒体的重大考验。

(三)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舆论引导是中外舆论生态和意识形态的博弈

随着全球化和社交媒体的深入发展,重大突发事件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地球村的出现使得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5]而国家对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措施也将成为全球媒体的舆论热点。目前,全球的传播态势依然处于西强我弱的状态,西方媒体的恶意抹黑可能会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极大影响。 如何合理应对也成为我国面临的问题。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疫情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抹黑和妖魔化中国,还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我国积极应对,坚决反击,澄清事实,多路发声,建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因此,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舆论引导不可忽视。

三、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东航坠机事故报道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的一架客机MU5735在从昆明到广州的飞行任务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上空突然坠毁。针对这一突发事件,各媒体均迅速展开报道,及时公布信息回应了公众关切。但是站在建设性新闻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报道,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建设性新闻理论所提倡的解决特定问题、强调公民赋权、维持新闻的核心功能、积极情绪、记者干预和以未来为导向等也为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时效性强但渲染恐慌情绪

东航坠机事故的发生时间为21日14时38分,在事故后的几小时内,各媒体迅速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刊发了相关消息,但此时的消息还只是碎片化的。随着新闻事实越来越清晰,媒体的报道也逐渐趋于完整,并逐渐深入。如澎湃美数课于当日20时30分发布的 《一图看懂东航MU5735坠毁事故》,该报道用地图的方式再现了飞机坠毁的全过程,并对20年来中国民航的失事事件进行了回顾。 中国新闻周刊在当天23时05分发布的《东航梧州空难,专家:“这是极其罕见的情况”》一文,不但对新闻事实作出了完整报道,还采访了有关专家等,对事故原因做出了初步分析。23时46分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 《坠落的MU5735》则从目击飞机坠毁的村民的角度进行了现场报道,并尝试还原遇难者身份信息。这些报道都及时公开了事故信息,回应了民众关切,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渲染了恐慌情绪。如新京报发布于22日凌晨1时05分的报道《东航坠机: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新信息》一文,该报道统计了波音系飞机事故次数以及波音系飞机在民航中的占比数,将矛头直指波音系飞机,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恐慌情绪,让民众对飞机的安全性产生疑虑。但是事实上飞机是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在事故统计中,波音系飞机事故数之所以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使用率高。但是媒体在报道中并没有说明。

(二)遏制谣言但却造成舆论失焦

东航坠机事故发生后,虽然媒体及时公布了相关信息,但是由于事故原因暂时不明,网上关于事故的原因议论纷纷,谣言频出。针对这些谣言,许多媒体都及时作出了相关报道,澄清事实遏制谣言的传播。如四川观察3月23日发布的《东航坠机20个小时 我们梳理了关于事故的假消息、待确认和已确认消息》则对网上流传的飞行员因财务问题,支开副驾驶,驾机坠毁,以及飞机遭遇劫持等飞机坠毁原因的谣言进行了澄清。而澎湃新闻3月25日《东航坠机事故,最新权威回应来了;这些消息,都是假的!》 则针对网上流传的东航机组人员照片进行了辟谣。这些报道对破除网络谣言,遏制谣言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多的对事故原因的报道可能导致舆论失焦,让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故的原因上,而对于事故的救援、家属的安抚等问题缺乏关注。

(三)报道深刻但却缺乏人文关怀

事故发生后,很多媒体都聚焦遇难者和遇难者家属,尝试进行深度报道。例如:“冰点周刊”。3月23日发布的一篇深度报道《我愿意讲述:姐姐姐夫都在那架飞机上,还有1岁半的外甥女》。这一报道聚焦在遇难的一家三口,通过家属自述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遇难者的真实故事。有人评论道: 媒体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遇难者数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篇报道阅读量10万+,转发2.6万,无疑是一篇成功的报道。 但是在事件发生24小时左右,“人物”的一篇深度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在获得极高阅读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 在这个时候就发布了这么一篇反映大量乘客的受害者报道,究竟是“及时、客观、专业的报道”还是“吃人血馒头的丑陋嘴脸”?事实上,人物的这篇报道很成功。在事发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他就收集到了大量的遇难者信息,并对他们的身份和故事进行还原。 但这篇报道被指有很多猜测臆想的成分的同时,它引发争论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它对悲伤情绪的放大,用悲情化的叙述方式来换取读者的情绪价值和流量。这样的报道方式偏离了灾难新闻报道的本意,也造成了新闻的人文关怀缺失。

(四)报道丰富但内容趋向雷同

传统的报道内容多集中在对事故的描述和揭露上,因而造成很多媒体报道都出现了雷同的趋向。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东航坠机事故发生后,各媒体对其的报道都离不开事故发生过程、飞机、飞行员等基本情况、救援进展等内容,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雷同。尽管报道的媒体很多,看似内容很丰富。但事实上媒体总体呈现的新闻事实却并不丰富。

表1 东航坠机事件各媒体报道内容统计表

(五)及时回应关切但缺少未来视野

建设性新闻认为,新闻报道不能仅仅着眼当下。一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及时回应民众关心的问题,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报道所可能产生的效果及其社会影响,防范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媒体报道要具有前瞻视野通过当下着眼未来,分析未来事件的走向和可能性,为公众的生活和决策提供参考。事故发生后,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例如黑匣子的搜寻进展、事故调查进展等很多媒体都进行了积极回应。例如新华社发布的《默哀!有关东航坠机事故的一些疑问最新权威回应!》就回答了有关飞机状况、航路、飞行员、黑匣子破译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回应。3月30日,“冰点周刊”还发布的《它们为何坠落》,通过对1996年美国航空TWA800号飞机以及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公司的4U9525的坠毁事故调查过程的深入分析,让我们了解到了飞机事故调查的不易以及黑匣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网络上关于事故原因调查迟迟没有结果的舆论。 这些报道均是对网络上民众急切关心的问题的回应,但是对于报道的前瞻性视野依然有所欠缺。 例如有些媒体在报道失事飞行员个人情况时,过分关注飞行员私生活和家庭情况等。引发了网友的一些猜测,致使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东航事故是人为”“东航事故原因锁定副驾驶”等谣言,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四、建设性新闻视角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启示

通过对东航坠机事故媒体的报道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旁观者”的角色对于今天的媒体已经不再适用。媒体和记者应当以更积极的姿态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弥合者”和“参与者”。东航坠机事故中媒体报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警示媒体和学界应当积极拓展思维,寻求新的报道方式和理论指导。而站在建设性新闻的视角下,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解决问题:聚焦民众关切

建设性新闻的报道要求记者不仅仅要反映问题,而是要通过报道,聚合各方面的意见,推动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当充当桥梁的角色,在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的同时还要聚焦公众关心的问题,反映政府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2022年初西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出现了孕妇因没有核酸检测结果而无法进入医院在医院门口流产的事件。媒体在对此事件进行报道后网上舆论一片哗然。而媒体对医院相关负责人和西安市政府的采访报道也推动了对相关人员的处置以及对防疫政策的优化。因此,在此次上海疫情中,上海市政府早早就发表申明:不允许以核酸检测报告为由拒绝患者就医。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教训,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这也是媒体报道意义的体现。

(二)公民赋权:积极双向互动

建设性新闻的报道要求和公众保持紧密联系,积极了解公众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在新媒体环境下,5G技术的支持和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不断扩展。公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为媒体和公众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支持。

在“7·20”河南暴雨事件中,郑州地铁五号线乘客被困,记者无法进入,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而这时的报道主要靠车厢内乘客发布的内容。另外,还有群众自发建立了《待救援人员信息》统计表,而且不断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文档维护,自发录入并核实信息。其访问量超过300万次,成为了民间抗洪资源对接平台和救援情况实时信息平台[6]。这些都是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公众积极互动的表现。未来,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要更加注重公众的力量,在报道中反映公众的所思所想。这与我党提倡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新闻报道理念也是紧密联系的。

(三)回归新闻:警惕情绪侵占

建设性新闻要求记者参与到新闻报道问题解决过程的同时还要求记者要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回归到新闻本身,防止在报道中陷入情绪控制的泥沼,而使得新闻报道有失偏颇。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特别是深度报道中,记者要把握好尺度,选好新闻的处理方式,避免过多的情绪渲染和不必要的细节添加。

在此次东航坠机事故中,“人物”的深度报道《MU5735上的人民》和“冰点周刊”的报道《我愿意讲述:姐姐姐夫都在那架飞机上,还有1岁半的外甥女》,就是两种处理方式的鲜明对比。“冰点周刊”的报道选择以遇难者家属自述的方式来呈现报道,既展现了遇难者数字背后的人物缩影也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而“人物”的这篇报道大量的作者臆想成分的加入和细节的补充,使得这篇报道陷入了渲染悲伤情绪,贩卖公众情绪价值的讨论。

(四)积极态度:加强正向引导

以积极的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挖掘事物的正面情绪进行正向引导也是建设性新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多进行积极的正能量引导,能够增强人们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信心。 例如在河南水灾的报道中,主流媒体纷纷发布了支持河南的正能量海报,特别是《湖北日报》制作《热干面为胡辣汤加油!鄂“豫”你在一起》海报合集,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敢战胜灾难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加强正面宣传一直是我国主流媒体的传统,但是我们在积极正面宣传,增强民众战胜困难的信心的同时,也要避免灾难的“美化”报道。在灾难新闻中传媒“心灵鸡汤” 和煽情报道密集生产,“感动”模式几近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现象级”范式,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争议。[7]共情是人类的本能,但是媒体的煽动和渲染可能会让这种共情变味,造成舆论失焦,这也将偏离新闻报道的本质。 因此记者在进行积极的正能量引导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和方式,平衡好积极和理性的天平。

(五)记者干预:双向议程设置

建设性新闻要求记者动员社会各阶层成员参与到社会问题的决策和解决的过程当中,并为其提供对话的空间,另外媒体也要以报道者和公民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媒体在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同时,公众也在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

例如在2018年“8·27昆山持刀砍人案”中,一辆轿车和电动车发生轻微摩擦后,双方争执不下,轿车车主拿出长刀砍向电动车主反被电动车主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网上一片哗然,关于于某某是否正当防卫以及是否防卫过当的讨论热度迟迟不减。 网民和意见领袖的热议也引发了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对此事件的持续深度报道。如新京报发表评论《骑车男“反杀”花臂男,为什么说有防卫过当之嫌》。[8]澎湃新闻从8月28日到9月8日发布相关报道十余篇。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也在9月6日专门通过一期节目详细分析了此事件的始末。 在此次事件中,公众和意见领袖的积极讨论为此事件的发展营造了舆论氛围,倒逼媒体和相关部门对此事展开持续和深入的报道,形成了议程的双向设置。

(六)未来导向:立足前瞻报道

建设性新闻要求媒体关注新闻发布后的影响,为今后的新闻报道提供经验;不仅要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要放眼未来,关注事件的变化,做好预测性报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关注新闻发布后的影响,做好预测报道尤为重要。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线下活动的减少促使了网络直播、“互联网+”、云购物、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一时“云上生活”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因此,很多媒体在报道中也提到对未来“云上生活”的畅想,和未来“云上”的发展前景。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云旅游”赋能旅游业创新发展》就聚焦在疫情下的云旅游现象,对云旅游的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 因此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以长远的目光进行报道,探寻突发事件带给社会的发展启示,启迪公众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

五、总结与反思

新媒体时代下,报道环境和受众需求的改变使得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总结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特殊性,站在建设性新闻的视角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提供新的启示。 但是本文所提供的策略启示主要是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在报道技巧等方面则还需要继续补充。另外,本文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统计样本也有所不足。总的来说,建设性新闻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报道或许是突发事件报道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脱离建设性新闻的视角,从其他角度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探索也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猜你喜欢

坠机建设性突发事件
从波音公司坠机事故看安全与效益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埃塞坠机,157人遇难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