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地质灾害现状及易发程度分区评价

2022-08-01李浩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7期
关键词:亚区易发烟台市

李浩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 威海 264209)

0 引言

地质灾害是制约城镇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烟台市地质背景复杂,城镇化建设水平较高,长期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活动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山东省烟台市地质灾害核查数据,2020年烟台市共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405处,数量约占全省总数的1/5。以往烟台市地质灾害易发评价工作多采用定性方式,难以真实反映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特征,本文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定量、定性结合开展烟台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有助于全市因地制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地质背景

1.1 地形地貌

烟台市属鲁东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堆积平原区(图1),总体地势为南北低,中部高[2-3]。研究区内山地占比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

1.2 地质概况

烟台市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东地层分区[4]。区内地层出露总面积6668km2,占全区面积的48%,以第四系砂、粘性土,白垩系页岩、砂岩、火山岩碎屑岩,古元古代粉子山群以及新太古代胶东岩群等地层为主[5]。区内岩浆岩非常发育,主要分布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岩性以花岗岩、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岩为主。区内断裂构造以NE向及NNE向为主[6]。

1.3 人类工程活动

烟台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69种[7],其中煤矿、铁矿、金矿、萤石矿和滑石矿的地下开采活动形成了大量地下采空区,造成了采空塌陷和地裂缝隐患。

烟台市城镇建设开发强度较大,普遍存在切削坡体的现象,使山体形成临空面,由于紧邻各级道路或工程建筑物,极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另外烟台市现存在7处地下水水源地,用于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8]。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烟台市大沽夹河沿岸已形成了多中心的超采漏斗,正在由分散式独立分布发展为集合式关联分布,有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风险[9]。

1—冲积洪积平原亚区;2—冲积海积平原亚区;3—构造侵蚀低山丘陵亚区;4—构造剥蚀丘陵亚区;5—构造剥蚀丘陵亚区;6—剥蚀堆积山间平原亚区;7—堆积山间平原、滨海平原亚区;8—分区界线图1 烟台市地貌分区图

2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2.1 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

截至2020年末烟台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405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及数量见表1。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小型规模372处,中型33处,无更大规模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则以崩塌为主,占比59%,其次为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滑坡隐患点最少,占比仅为1%。

表1 烟台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统计表 单位:处

2.2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

对烟台市40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图2)。烟台市地面塌陷隐患主要分布于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龙口市、招远市和莱州市等矿山开采集中区;泥石流主要分布于栖霞市、牟平区、蓬莱区等地的山区。崩塌隐患点在除昆嵛区外的各个县(市、区)均有分布。滑坡隐患点主要分布于蓬莱区及莱山区,主要由人工开挖坡脚或坡顶人工加载造成。

图2 烟台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分布图

2.3 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

对烟台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表2),405处隐患点共计威胁人口合计3117人,威胁财产1.98亿元。其中泥石流的威胁人口占比最高,达到62%,崩塌隐患点威胁财产占比最高,达到54%。

表2 烟台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一览表

2.4 地质灾害灾情损失

烟台市已发地质灾害类型及数量由主到次分别为采空塌陷144处,泥石流66处,崩塌21处,岩溶塌陷8处,滑坡3处,地裂缝2处,6类合计244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06.81万元,人员死亡108人。从各类型地质灾害所占比例来看,区内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以采空塌陷为主,其次为泥石流、崩塌、岩溶塌陷、滑坡和地裂缝。已发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共211处,占比86.0%;中型为29处,占比12%;大型为4处,占比2%,无巨型或特大型地质灾害。

3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3.1 评价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的方法进行。

(1)定量评价方法基于MapGIS空间分析功能[10-11],将研究区划分为3km×3km的小单元共计1541个。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12],依据表3及表4提供的分级标准,求取每个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再经分级赋值以及换算叠加,获得各个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参照表5进行分级后,合并相同单元格后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13-18]。

表3 潜在地质灾害强度评价因子强度分级

表4 现状地质灾害强度评价因子强度分级

表5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评价分级标准

(2)定性评价则主要综合考虑各类致灾因素和烟台市经济发展实际和国民经济规划等情况,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适当修正[19]。

3.2 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烟台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共划分为4类区域(图3),根据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又划分出两个亚区,分别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亚区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亚区。

3.3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描述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5—地面塌陷;6—泥石流;7—崩塌及隐患点;8—滑坡及隐患点图3 烟台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3.3.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金矿、滑石矿、煤矿开采区。总面积582.92km2。其中金矿开采区主要分布于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龙口市、招远市和莱州市等地。滑石矿主要分布于莱州市、栖霞市及海阳市。由于上述矿区开采历史长,开发程度高,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

(2)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栖霞市、蓬莱区、牟平区及海阳市、莱阳市的低山丘陵区域,面积316.04km2。这些区域地形高差变化大,沟谷切割较深,是暴雨常发地带。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因突发性强,容易造成较大危害。

3.3.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招远市、蓬莱区、栖霞市、莱州市和牟平区等矿产开采程度较高的地区,面积616.10km2。这些区域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为主,并分布有少量崩、滑、流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一般远离村庄,危害程度中等。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市中部低山丘陵区,面积622.74km2。这一区域人类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泥石流为主,分布少量的地面塌陷。主要是由采石、修路和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开挖边坡形成,在降雨、地震等诱因下,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3.3.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2890.83km2,主要分布在高、中易发区外围的低山区,这些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由采石、修路和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开挖边坡形成,地质灾害分布较少,主要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分布少量地面塌陷。

3.3.4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分布于烟台市低山区外围广大的低缓丘陵地区,总面积8717.35km2,约占全市面积的63.42%,区内地势低平,天然条件下不易产生地质灾害。但工程建设及其他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易诱发小型崩塌、塌陷、地裂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4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根据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地貌单元,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将烟台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为了便于实现同一级别防治区内不同灾种的分区防控,又将重点、次重点防治区细分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亚区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亚区(图4),最终实现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把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及危害降到最低。

1—重点防治区及代号;2—次重点防治区及代号;3—一般防治区;4—地面塌陷;5—泥石流;6—崩塌及隐患点;7—滑坡及隐患点图4 烟台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

4.1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地段及地质灾害发育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低山丘陵区。面积2005.1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4.59%,按主要灾种分为2个亚区。

(1)采空塌陷及地裂缝重点防治亚区(Ⅰ1)。主要分布在招远、莱州、龙口、蓬莱、牟平的金矿集中开采区、福山区的香夼铅锌矿开采区及中桥岩溶发育区,面积1437.96km2,占全市重点防治区总面积的71.71%。

采空塌陷及地裂缝重点防治亚区主要防治措施为专业监测、设置警示标识和搬迁避让。对于生产矿山,防治责任主体主要为矿业权人,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督促矿山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规范开采,并按照政策要求加强矿山地面变形监测和综合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造成的地面塌陷区,要设置警示标志,合理避让,对于危害程度较大的地区,及时开展勘查、治理、监测等专项工作。对于福山区的中桥岩溶发育区,继续进行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并进行专项地面变形监测和房屋开裂监测。

(2)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亚区(Ⅰ2)。主要分布于栖霞市亭口镇、翠屏街道办事处、蛇窝泊镇、昆嵛区东部的昆嵛山景区、蓬莱区的蓬莱阁景区、长岛南五岛地区等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面积567.19km2,占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总面积的28.29%。

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亚区防治措施以监测、群测群防和工程治理为主。泥石流防治以疏通河道为主,同时进行降雨量监测;滑坡和崩塌隐患点以工程治理为主,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削坡排险、修建挡墙等,同时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4.2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次重点防治区面积共计1852.0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3.74%。

(1)采空塌陷及地裂缝次重点防治亚区(Ⅱ1)。主要分布于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刘家-浞河一带(Ⅱ2-1)和龙口市北部煤矿开采区(Ⅱ2-2),面积347.01km2。治理措施以设置警示牌、避让为主,对危害程度较大的地区可采取勘查、治理等工程手段。龙口市北部煤矿开采区主要位于龙口市龙港街道-徐福镇一带,分布面积224.43km2,区内分布7个煤矿,该区域地质灾害责任主体明确,且属于缓变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煤矿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区,防治措施以监测、群测群防和工程治理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次重点防治亚区(Ⅱ2)。主要分布于蓬莱区南部的村里集镇—栖霞市苏家店镇艾山一带(Ⅱ2-1),面积14.45km2,开发区大季家山后顾家—芝罘区南部—福山区—栖霞市低山丘陵区(Ⅱ2-2),面积1346.75km2,以及长岛北五岛地区(Ⅱ2-3),面积17.8km2。这些地区地质灾害相对较发育,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主要威胁村庄、公路、农田、果园、以及游客。

崩塌、滑坡、泥石流次重点防治亚区防治措施以监测、群测群防和工程治理为主。泥石流以防治以疏通河道为主,同时进行降雨量监测;滑坡和崩塌隐患点以工程治理为主,同时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4.3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包括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全部和部分威胁对象很少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9618.84km2。该区地质灾害点少,规模小、致灾轻。但人为工程、突变的自然因素(连续暴雨、地震等)引发的地质灾害也不可忽视。

5 结论

(1)烟台市地质背景复杂,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05处,类型包含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4类,规模以小型为主。

(2)烟台市境内地面塌陷及地裂缝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等地的金矿、滑石矿、煤矿开采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市中部的低山丘陵区及长岛北五岛地区。

(3)结合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烟台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及一般防治区3类。建议下一步烟台市应重点加强全市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地段及低山丘陵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于采空塌陷及地裂缝重点防治亚区应开展专业监测、设置警示标识同时进行搬迁避让,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亚区应开展监测、群测群防以及工程治理,最终实现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把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及危害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亚区易发烟台市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浅析福建深部高温岩体地震异常响应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吉林省文化区划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