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2-08-01叶敬畏俞宪洪何依陈冰冰洪东智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效度本科生

叶敬畏 俞宪洪 何依 陈冰冰 洪东智

325035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

目前医患双方信任度较低,患者的不信任度高达43.8%[1]。仅38%的医师未亲身经历医疗纠纷[2]。案件数量较2015年减少了6.7%,但仍然存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于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适应新兴医学模式的需要迫切,但高校教育处于“重技术轻人文”的状态,人文教育课时仅占大学总学时的8%[3-5]。医学生沟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于沟通技巧欠缺、对患者缺乏共情、沟通时表现不自信等。为了解情况并提出对策,本研究对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资料与方法

研究意义:①理论意义:了解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及问题所在,从侧面得知教育的不足,为浙江省高校的教育发展提供切实有效数据。可为此前类似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此后完善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解决医患沟通矛盾的诸多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②现实意义:结合当前社会与就业情况,引起医学生对沟通能力的重视。比较国内外培养现状的不同,可提出合理可行的教学资源调整,培养高质量的浙江医学本科生。为医院提供有效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方法,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研究现状:①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医患沟通方面的重视与研究较早。美国已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列入教育的一部分;日本医患矛盾极少,医患关系良好。美国和欧洲更倾向基于应用Roter 沟通分析系统进行对医患沟通技巧的研究[6]。许多国外学者在医患沟通评估和检测等方面进行研究,编制科学性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如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②国内研究现状:当前我国医患沟通研究多且方向广。有以医患关系为研究方向的,如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7]。有研究医患沟通满意度,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结果显示对于医患沟通效果,>79%医患双方均为表示满意,而对于沟通时间双方认同有异;在沟通环境方面,60%认为“一般”,沟通环境有待改善[8]。

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医患沟通能力的研究、培养等方面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描述性分析。②走访询问法: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对医生职业的认同感与医患沟通能力的认识情况。③问卷调查(观察)法:对调查对象进行SEGUE 问卷线上的观察测评。

观察指标:掌握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情况。了解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对医生职业的认同感与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情况。分析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问题及对策。本研究通过走访询问法了解概述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对医生职业的认同感与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等多个维度掌握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情况,着重概述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信度检验等方法分析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结 果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共招募696 名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其中男生300 人(43.10%),女生396人(56.90%)。其中学生以处于理论期、来自城市、有临床经验者的为主。见表1。

表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

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相关因素的比较:处于实习期的学生得分高于理论期且更稳定;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较稳定;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且较稳定;有临床经验者得分高于无临床经验且较稳定。不同的学习时期、有无临床经验的医患沟通能力量表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医患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相关因素比较(±s,分)

表2 浙江省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相关因素比较(±s,分)

项目 类别 医患沟通能力 t P量表评分处于的学习时期 理论期 23.26±3.37 -2.120 0.035实习期 23.81±2.17性别 男 23.10±3.48 -1.648 0.157女 23.52±3.03有无临床经验 有 23.77±2.26 -2.120 0.035无 23.26±3.37生源地 城市 23.47±3.17 1.418 0.157农村 23.10±3.34

人口学因素与浙江省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关联:对量表得分进行分类(此次判断沟通能力好坏的标准为问卷分数≥15 分即为沟通能力较好,否则为较差),男性与女性、农村与城市学生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的学习时期、有无临床经验的本科生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人口学因素与浙江省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关联

各因素对沟通好坏的影响:性别、生源地与沟通能力的好坏无显著相关性(P>0.05);处于的学习时期、有无临床经验与沟通能力的好坏相关。见表4。

表4 各因素对沟通好坏的影响

讨 论

本研究效度采用SEGUE 量表,SEGUE 量表的效度包括内容效度(逻辑效度与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同质效度与异质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度,本表用国际公认表且子项目的采集顺序与其一致,因此效度可靠。表格的信度包括测量者内信度、测量者间信度、量表测评的总体一致性。测量者内信度、测量者间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和Pearson 相关系数评价,其数值均可靠。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医学本科生沟通能力较好者占比96.55%。其中得分为25 分(总分25 分)者480 人,得低分人数少(24 人),最低分为7 分。由此说明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不强,在医患信息交流过程中,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不一致[9]。推测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浙江省近年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做志愿者,从而加强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而本研究对象以理论期学生为主,故分数较高。②此次调查发生在疫情高峰之后,医患关系得到一定改善,这促使医学本科生对医患沟通能力有了些许思考。

本研究在矫正协变量后,为研究学习时期、性别、生源地、临床经验等因素下沟通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其量表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处于不同的学习时期存在显著差异(P=0.048)。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得分较没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平均分数高。分析主要原因是临床实习将医学专业知识通过沟通技能与患者沟通的过程来不断对医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因此,我们推断加强临床实习对提高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与之前访问医学本科生研究结果相符[10]。

通过对沟通能力的好坏进行Logistic 二元回归,发现性别、学习时期、有无临床经验、生源地等因素对沟通能力的好坏均无显著相关(P>0.05)。但性别、有无临床经验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均>0.9。此前有研究显示医生受社会舆论影响对医患关系现状评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男性医生更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并且男性医生更倾向于选择医疗防御性的行为[11]。

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即样本量不够充足,且范围较集中,导致部分数据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点期待未来研究调整。

本研究得出本科生不同学习时期与沟通能力好坏有显著差异的结论。因此浙江省高校可在校内进行模拟临床,或与当地医院合作安排学生实习;鼓励学生去医院做志愿者,促进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硬性需求。此外,还可开设沟通课程,因为医患沟通技能是一种可习得性行为[12]。

由于有临床经验的学生比无临床经验有更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浙江省医院或卫生院可与高校进行合作,将系统培训医生后整理出的有效医患沟通模式以提纲列表等形式呈现并共享,其中包括各就诊环节的注意点、行医要求、沟通技巧等,使医生在医学生阶段就开始训练。

据统计80%的医疗纠纷是由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因此国家应提出相关政策维护医患双方利益,建立健全医患纠纷中医生的保护制度,从而避免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学医的尴尬局面[13]。

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对大众进行医学知识普及,降低大众对于医学的不合理期望,从而使医患双方做到相互理解;同时不要过度利用舆论而迫使医生采用医疗性防御措施[14]。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效度本科生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让爱继续”优秀临床经验征集项目通知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