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

2022-08-01杨模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川芎嗪高脂血症丹参

杨模俊

443002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内科,湖北宜昌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脂质代谢出现异常,在心脏动脉壁中长期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冠心病[1]。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血液中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临床通常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联合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类药物,但单一用药无法彻底阻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增加疗效[2]。有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在冠心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治疗粥样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阻塞,改善血流动力学[3]。故本文探究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填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52 例,男29 例,女23 例;年龄46~72 岁,平均(59.68±4.26)岁;冠心病病程2~9年,平均(4.76±1.28)年;初中文化18例,高中文化25例,大学文化9例。参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47~73岁,平均(59.85±4.31)岁;冠心病病程2~10年,平均(4.85±1.34)年;初中文化19 例,高中文化25 例,大学文化8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世卫组织发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诊断标准;②无用药禁忌证;③无免疫力疾病史;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并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疾病;②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及护理;③3 个月内服用过本研究所用药物或存在药物过敏史。

方法:两组患者均展开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β 受体阻滞剂及硝酸甘油等。给予参照组实施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规格:1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127)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在每日晚餐后30 min 口服,1 次/d,1 周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最大剂量为20 mg/d。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生产厂家: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448)治疗,将10 mL丹参川芎嗪溶液与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实施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2周。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a.显效:患者心绞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显示正常,TC 降低>20%或TG 降低>40%;b.有效:患者心绞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显示趋于正常,TC 降低10%~20%或TG 降低20%~40%;c.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在两组患者空腹前提下取其清晨静脉血实施血清分离,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相关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③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④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胃肠道不适、皮疹。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试验组LDL-C、TG 及TC 均低于参照组,HDL-C 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n LDL-C HDL-C TG TC试验组 52 2.38±0.61 1.02±0.17 1.69±0.47 5.07±0.49参照组 52 3.12±0.72 images/BZ_60_1034_2942_1039_2947.png0.91±0.12 1.95±0.52 5.68±0.55 t 5.654 7 3.811 9 2.674 8 5.971 6 P 0.000 0 0.000 2 0.008 7 0.000 0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试验组LVEDP、LVESV 均低于参照组,LVEF 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LVEDP(mmHg) LVESV(mL/m2) LVEF(%)试验组 52 17.91±2.19 97.43±29.46 0.48±0.05参照组 52 21.03±2.27 113.25±34.19 0.37±0.06 t 7.132 9 2.527 7 10.156 1 P 0.000 0 0.013 0 0.000 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产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讨 论

高血脂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会伴发高脂血症,临床通常表现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悸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此合并症患者临床通常实施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β 受体抑制剂及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降血脂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是常见的降血脂药物,其机制是利用自身的还原酶抑制作用促使LDL-C 水平下降,通过阻断胆固醇合成达到降脂目的[4]。另外,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减少心绞痛急性发作。但是单一用药无法彻底组织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整体疗效欠佳,需联合其他药物增进整体疗效[5]。丹参川芎嗪是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在丹参和川芎中提取重要成分制成中成药,其中丹参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流动性,川芎嗪可促进环磷酸腺苷表达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改善血液微循环和流变指标,提高心肌供血量[6]。冠心病伴发高脂血症的主要表现是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影响心脏收缩及舒张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而丹参川芎嗪的主要成分中有川芎嗪,其作用是扩张血管并清除血液氧化自由基,提高心肌顺应性,促进血液微循环,改善心肌细胞损伤,进而改善心功能不全。本研究数据表明,试验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LVEDP、LVESV 均低于参照组,LVEF 高于参照组,充分证明联合用药对比单一应用他汀类药物更能提供充足的血氧供给,更快地改善心功能指标,同时能反映出丹参川芎嗪同样具备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心肌耗氧。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7%)明显优于参照组(80.77%),表明了丹参川芎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发挥了更显著的抗氧化、降血脂作用,进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丹参中含有的多酚酸盐能促进钾离子通道开放,参与抑制炎性反应,能降低血清炎性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强的降血脂功效。本研究数据表明,试验组血脂相关指标LDL-C、TG及TC均低于参照组,HDL-C高于参照组,丹参川芎嗪中的丹参素能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促进LDL 水平下降,保护血管屏障,缓解高脂血症症状。另外,两种药物之间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川芎嗪属于酸性药物,糖尿病患者慎用,需要在医嘱合理范围内应用[7]。本文试验组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川芎嗪安全性在合理范围内,小部分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无需针对性治疗即可痊愈。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促使整体血脂水平下降,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川芎嗪高脂血症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