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V3基因突变引起轻微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1例

2022-08-01顾楠张金华袁宝玉谢春明吴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窝肌酸激酶外显子

顾楠 张金华 袁宝玉 谢春明 吴迪

小窝蛋白-3(caveolin-3,Cav-3)在肌肉细胞中(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特异性表达[1],是肌膜、肌管的组成成分,可能在自噬、机械保护(维护肌纤维膜稳定性)、信号转导调控、肌细胞发育和修复、葡萄糖及脂质代谢调节、线粒体稳态、离子通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5],由基因CAV3编码。本文报告1例CAV3基因突变的高肌酸激酶血症病例,患者CAV3基因c.136G>A杂合突变,导致p.Ala46Thr改变,其父母CAV3基因无变异。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反复发热、肌肉酸痛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最高40℃,伴咳嗽咳痰、双下肢肌肉酸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右下肺肺炎,发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2000U/L(正常值 24~180 U/L),抗感染治疗后,出院前复查CK 816 U/L。出院后无明显肌肉酸痛、无力等不适。2个月前再次发热,当地医院就诊,住院期间查CK>2000 U/L,查股骨段+胫腓骨3.0 MRI:未见骨质异常,诸肌肉信号未见异常,抗感染治疗后复查CK 363U/L。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肌酸激酶升高”问题,于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4次/min,心率18次/min,血压113 mmHg/79 mmHg,内科系统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CK 2478 U/L。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肌钙蛋白、甲状腺功能全套、抗核抗体十三项、肌炎抗体、肿瘤标志物筛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静息状态下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未见肯定肌源性损害。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从右侧肱二头肌进行开放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肌纤维直径30~100 μm,可见萎缩肌纤维,部分肌纤维内可见空泡。未见明显变性、坏死及再生肌纤维,可见核内移。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还原型辅酶I四氮唑还原酶(NADH-tetrazolium reductase,NADH-TR)活性大致正常。腺苷三磷酸环化酶(ATPase)染色可见I肌纤维优势。酸性磷酸酶活性未见显著异常。肌纤维糖原、脂质成分大致正常。未见CD68、CD206、CD4、CD8、MHC I阳性细胞。偶见发育肌球蛋白阳性肌纤维。抗肌萎缩蛋白、抗dysferlin、抗肌质糖蛋白(α、β、γ、δ)免疫组化染色较正常对照均无降低。

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收集患者全血全外显子组分析,发现CAV3基因外显子2存在杂合变异:c.136G>A(鸟嘌呤>腺嘌呤),p.A46T(丙氨酸>苏氨酸)。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ACMG)变异评级,该变异可评级为致病变异。对患者父母进行了家系验证,结果显示其父母均未携带此变异。考虑患者为新生突变致病。因此临床确诊为CAV3突变致遗传性高CK血症。予口服左旋肉碱1 g 2次/d与艾地苯醌90 mg 3次/d。2个月后随访复查CK降至正常范围。之后患者未持续规律用药,随访仍有间断CK升高。

2 讨论

本例基因检测结果为CAV3基因外显子2中c.136G>A杂合突变,p.A46T,结合临床表现、CK波动于363~2478 U/L、肌肉MRI、神经电生理及病理等,诊断为CAV3基因突变引起的轻微症状高CK血症。CAV3突变可引起多种肌肉和心脏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C型(LGMD-1C)、孤立性高肌酸激酶血症、遗传性波纹样肌病、远端型肌病、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长QT综合征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等[4,6-7]。患者可出现以上一种或任意几种症状。

小窝是细胞质膜上的富含胆固醇、鞘脂和蛋白质的泡状内陷微区,其功能复杂,包括内吞作用、转胞吞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机械保护、细胞膜修复和能量代谢平衡等,小窝蛋白是小窝结构中的特征性蛋白质。Cav-3蛋白的N末端结构域中包含小窝蛋白标志性序列(aa 41-48,FEDVIAEP)和一个已知结合各种信号蛋白的支架结构域(aa55-74),FEDVIAEP在所有已知哺乳动物小窝蛋白中都是保守不变的,提示此特征序列可能存在重要功能,碱基若有改变则并非是良性多态性,而是致病突变[1,8-9]。本例患者的突变(c.136G>A,p.A46T)即位于该特征序列中,该突变可能会降低Cav-3蛋白的表达量,或者产生功能异常的Cav-3蛋白,引起细胞质膜上小窝数量减少或功能失调,造成对机械应力的反应异常,继而易导致肌纤维膜不稳定及损伤;通过影响肌细胞发育和修复、破坏正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改变肌细胞结构完整性,并可能引起细胞凋亡;此外,胆固醇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Cav-3蛋白结合,由于Cav-3蛋白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导致胆固醇水平降低,也可能影响肌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质内电解质、蛋白质和酶(如CK)渗漏,引起各种疾病[4-5,10]。Cav-3蛋白功能也决定其导致单纯CK轻度升高或波动可能,本例患者多为发热情况下出现CK波动,提示临床该类患者诊治过程中需要关注肌纤维胞质蛋白异常。

病理性高CK血症继发于内分泌疾病、心肌梗死、运动神经元病、中毒、药物、炎性肌病或遗传性肌病[11]。大量病例为散发性或家族性无症状/轻微症状高CK血症,轻微症状指有非特异性主观肌肉症状(肌痛、疲倦感、运动不耐受、肌痉挛或僵硬等),但不伴有客观肌病体征(肌力下降、肌萎缩、假性肥大或肌强直)[12]。

至今,已报告的CAV3基因共有124种碱基突变,其中致病及疑似致病突变51种(包括置换、缺失、重复)(www.dmd.nl)。国内外已有与本例患者相同位点报道,但临床表现不同:既往报告1例4岁女孩CAV3基因外显子2中c.136G>A(p.A46T)引起LGMD-1C,在其肌肉活检免疫荧光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上Cav-3表达几乎完全丧失[9];CAV3基因外显子1中c.136G>A(p.A46T)引起Cav-3表达降低,导致远端型肌病[13]。另外,关于CAV3基因突变仅引起无症状/轻微症状高CK血症的也有报告:例如在1例发生过短暂性轻微肌痛和轻度肌无力的高CK血症患者中发现CAV3 c.169G>A(p.V57M)[14];在持续性轻微肌痛伴高胆固醇血症的高CK血症患者中,发现CAV3 c.130G> A杂合变异(p.V44M)[15];在2例持续性高CK血症儿童中发现p.R26Q,肌活检可见Cav-3表达降低[16]。上述报告说明CAV3突变临床异质性较高,即使相同位点改变,也会导致不同临床表型。

目前已经认识到Cav-3影响肌细胞功能,其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多种肌病临床表型,相同突变可能导致异质性的临床表型和肌肉组织病理改变,基因型-表型之间不存在对应性[17]。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CAV3突变致病相关的分子作用,特别是单个突变如何引起多种形式的肌营养不良。

猜你喜欢

小窝肌酸激酶外显子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等你回来的我
太高的小窝
防水做不好,住宅竟成了这样!
家猪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人类组成型和可变外显子的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