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史料与实证 探索近代传媒变迁
——评《中国近代传媒的职业建构与文化嬗变》

2022-08-01王玢

传媒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新闻业新闻学日本

文/王玢

书名:中国近代传媒的职业建构与文化嬗变

作者:齐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价:70.00元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学史、哲学史、法学史等学科的“专业史”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新闻传播史也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属于历史领域内的垂直细分领域。新闻传播史因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具有特殊性。对于新闻传播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业的发展规律,温习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宝贵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汲取前人经验,用以指导现实。然而在当下“实用主义”价值观以及数字化时代媒介技术的冲击下,新闻传播学领域对于新闻传播史研究的重视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一些院校新闻史专职授课教师缺乏,甚至将新闻史相关课程砍掉,一些刊物不接受新闻史类论文稿件,相关单位难以招到理想的新闻史研究人才等,这些现状表明了对于新闻传播史重要意义认知的弱化,也降低了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地位,更不利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国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要求不相匹配。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便显得格外紧迫。由齐辉所著的《中国近代传媒的职业建构与文化嬗变》一书,在挖掘、利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实证为方法,抓住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细微”之处——从近代报业的发展、著名报人的贡献、新闻学期刊的发展等角度对于近代传媒职业的确立与学科文化发展进行了详细叙述,准确追溯历史的同时,推进了新闻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未来新闻史研究建构提供了方向。

。日本与苏联是与近代中国产生密切联系的两个国家,因此这两个国家不少过往的新闻报道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及其事件,成为考察近代中国的史料。民国初期,中国新闻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中国地域及文化相近的日本新闻业在明治维新后崛起,就成为中国新闻业重点考察对象,并主要就日本新闻业及其与日本政治、教育、法律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抗战期间,中国新闻界并未因为日本是侵略中国的强敌而忽略其近代新闻业的发展崛起。一方面,从新闻专业的视角,客观分析日本新闻业取得的成就。学者研究发现日本报业的“资本化”和“商业化”趋势是促进日本报刊销量快速增长、机器设备更新以及媒介影响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当时日本新闻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时,中国新闻界不厌其烦地向国内介绍日本较为先进的新闻采集传输设备、报纸印刷技术,并认为技术差距是导致中日新闻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中国新闻界意识到日本报业的繁荣发展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繁荣的一环,是与社会不断互动影响的结果,作为上层文化事业的报业与社会经济相互助长、相互推进,最终实现二者共赢。很多学者在日本考察期间还发现日本新闻业与日本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很多教科书内容多来自于报纸,而且日本媒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发动社会运动,以此来提高人气与销量。另一方面,中国新闻界站在民族立场上,揭露并批判日本新闻业日益严重的军国主义倾向。中国新闻人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新闻业在发展初期就受到各种政治势力和财阀的把控,欠缺独立性与自由精神。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新闻业日益受到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控制与干预,体现出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这正是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映。逐渐失去公正的日本新闻业成为蒙蔽本国国民,鼓吹侵华战争正当性的工具。而日本在华新闻机构及其政策更是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映,通过诸多恶劣手段操纵中国媒体,配合日军侵华行为,压制中国报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受过度商业化侵蚀的影响,秉承自由主义新闻理念的西方新闻业日渐衰退。与之相反,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呈现全面崛起的态势。由于中苏之间政治关系趋好,国人开始关注苏联新闻业的宣传动向与运作模式,认为其契合了近代中国报界文人论政的精神传统与报人救国的现实需求,中国新闻界从其成功实践中看到为探索救国与行业出路的希望。一是国内报人发现苏联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具体表现在报纸数量和销量激增、发行地域和读者群双双扩大,对文化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了识字率的普及,并且起到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作用。二是受到政府管控的报纸内容得到净化,有效避免了报业恶性竞争与垄断引发的弊端,并避免了商业广告对新闻业的侵蚀和控制。三是中国报人发现苏联报刊国有制的根本性质是为人民办报,报刊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纽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并且在国有体制下的新闻从业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生活安定更有保障。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出于对国内新闻事业私有制的不满,国人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认知更多聚焦于其显著成就与正面影响,对其弊端的批评无论是在篇幅和内容上都十分有限,这些弊端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为对于个性的极端否定导致报道形式呆板与新闻内容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二为一些事实的新闻价值被忽视,不能完全实现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充分告知,以及舆论监督功能形同虚设;三为尽管苏联报人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其新闻采写内容因政府管控原因受到限制,丧失了新闻的独立精神与客观立场。

。对新闻传播学如何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完善的学科进行研究,必然包括对其学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学术期刊的考察。我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作者以最早创办新闻教育并培养众多高质量人才的高等院校燕京大学为例,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的特色与理念进行探索。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新闻课程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能力,同时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于报业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其同时具备政治、历史等领域的知识背景。二是注重知行合一,推行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燕京大学新闻系将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课内实习、校内实习,并规定三年级以上学生前往平津各报馆进行校外实习,以此来使学生适应新闻工作,为毕业后走向职场打基础。三是新闻人才职业技能训练与道德素质塑造并重。一方面培养具有专业精神与服务精神的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意识到新闻从业者的道德、思想水平对整个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燕京大学兼顾技能与道德素质培训,以培养出新闻行业的“领袖人才”为己任。四是打造开放多元的办学环境。具体表现为举办学术交流年会,邀请国内报界名流参加新闻讨论会,促进学界业界交流和共同进步,吸收多元师资力量,促进不同学术思想、风格、思维之间的交流碰撞,促进学科教育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从学术化视角考察中国早期新闻学的成长离不开对新闻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研究。作者以《新闻学刊》为例,佐以考察与其相关的史料,通过分析新闻学术期刊早期创办遇到的艰难困境以及对于中国新闻学术建立发展的影响,从微观视角探索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民国乱世环境下,尽管《新闻学刊》面临着言论管控、书商盘剥、发行困难、人事变动频繁等诸多压力,但其发行两年期间对新闻学产生不容忽略的影响。一是构建中国早期新闻学研究的目标与框架。通过刊登早期学者的成果,厘清和确立中国新闻业已有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方向;同时,对于微观性问题研究的重视,也起到开拓新闻学研究范围的作用。二是搜集与整理中外新闻学书目以及新闻学人史料以助后续者开展学术研究。具体表现为对于中外学者生平、业界贡献、学术思想的宣传介绍,对新闻学术经典进行重刊与连载以及对新闻史研究成果进行引介等。此外,注重从海外吸收新闻学先进成果并向世界传递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通过及时追踪报道国际新闻界盛会和中外学术交流活动,以期引进西方先进的新闻学说理念,通过向世界传达中国报人参加世界新闻业的动态与心声。三是起到重要的学术社群凝聚作用。《新闻学刊》以其开放性与包容性,凝聚了一批胸怀新闻理想的学界报界名流。

。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以及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特殊时期,拥有本国自己的通讯社与培养对外宣传人才对于外宣来说意义重大。通讯社是近代新闻传播机构之一,主要功能是为报纸、杂志和广播等大众传播机构提供新闻资讯。自创办之初便具有鲜明的国际传播特征,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报纸,是欧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舆论霸权的重要工具。近代国人发现,早期在华活动的国际通讯社是中国新闻信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但其生产的新闻多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存在对中国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的诋毁中伤情况,甚至侵华日军利用其通讯社污蔑中方,混淆国际视听,这导致近代中国在国际外交上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为了摆脱对外国通讯社的依赖,增强国际宣传斗争实力,近代国人曾尝试过公办和私办通讯社,但绝大多数通讯社终因力量有限最终沦为西方通讯社的代办机构。由国民党创办的中央通讯社虽难以摆脱党性色彩,但是其对于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正面意义不容忽视:一是打破了中外新闻传播严重失衡的状态,中国新闻市场不再由外媒垄断;二是提升了地方报业获取和发布新闻的能力,使广大内地媒体拥有与中心城市相同的新闻信息源和发稿速度,从而在总体上提升了中国新闻业的竞争力。除创办自己的通讯社外,培养国际宣传人才也是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抗战期间,出于赢得国际社会同情与支持的目的,中国借助新闻、广播等形式进行大量的国际宣传,随即发现具有国际视野,洞悉内外时局,同时熟知国际新闻宣传理念的外宣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除上述研究外,本书内容涉及到了战时“报人救国”的民族精神、文人创办政论性刊物、抗战时期我国报业面临的纸荒危机与报界合作救亡、近代中国记者职业形象建构、民国时期的国际广播对外交流情况等诸多史实与史料。作者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史料为证,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史研究,为之后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新闻业新闻学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从“莱维森调查”看英国协商民主的特点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