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春文学影视改编探究
2022-08-01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张彬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张彬
1.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呈现的时代化特征:
1.1 怀旧色彩的青春表达
在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之间,由青春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青春片主要有:根据王蒙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青春万岁》(黄蜀芹,1983),根据张曼菱的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的《青春祭》(张暖忻,1985),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1995),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的《我的父亲和母亲》(张艺谋,1999)等影片。
这一时期选择改编的影片在内容上,主要呈现了对“纯真”、“单纯”时期文化的怀旧,对逝去青春的追忆与缅怀以及对“文革”的批判与反思。例如,电影《青春万岁》讲述了1953年北京的一所女子高中里,一群高三女生的学习与生活,塑造了活泼开朗、爱憎分明的“杨蔷云”;性格文静、沉默寡言的“呼玛丽”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屏幕形象,真实的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导演黄蜀芹对小说文本的视觉化呈现,高度还原了那段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在表现手法上,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文学改编影片没有使用太多的技巧,以朴实真挚的镜头去表现青春的故事。对于影视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当时来说,很多拍摄极为受限。同样,剪辑技术的限制,使得镜头的转化有时较为生硬,字幕与特效效果也并不花哨,显得十分质朴。虽然技术方面都十分简陋,看似给影片的最终呈现带来了困难。可改编影片中几乎无技巧的表现,更加体现那段岁月质朴率真的特点,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在演员的表演上,以自然、真实为主。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饰演“米兰”这一人物的宁静为了更好的贴近角色,将观众带入影片的整体背景氛围,在拍摄前期她专门了解到当时女孩的总体形象,为了塑造好“米兰”这一角色,她增肥到135斤。在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下,宁静以独特的荧幕形象而走红。除了外貌与形象上努力贴近角色外,宁静和其他演员在剧中的表演也非常自然,把当时部队大院孩子的青春生活“演活了”。
1.2 当下众多的青春呈现
新世纪以来至今,青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样态。随着媒介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出现了“网络小说”这一可供大量选择的改编文本,而且改编文本有了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多种呈现方式,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小说、电影、电视剧与网剧之间进行着跨媒介的融合与互动,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也相较青春文学作品改编之初发生了改变。
这一时期青春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作品有:根据蔡智恒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及电视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金国钊,2000;崔钟,2004),根据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赵薇,2013),根据九夜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及网络剧《匆匆那年》(张一白,2014;姚婷婷,2014),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及电视剧《左耳》(苏有朋,2015;陈慧翎,2015),根据顾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及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赵天宇,2016;林玉芬,2016),根据八月长安同名小说改编的网络剧《你好,旧时光》(沙漠,2017),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落落,2018),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曾国祥,2019),根据酒小七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冰糖炖雪梨》(朱锐斌,2020)等。
在内容上来说,新世纪以来的改编作品,在前期还保留着一些怀旧主义色彩,例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两部影视作品,承载着“80后”的青春记忆。“我,轻轻的舞着,在拥挤的人群中,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年轻的心”,这段直戳人心的独白,是以女主“轻舞飞扬”为代表的“80后”青春记忆中所留有的淡淡忧伤。在这之后,由小说文本改编的青春影视作品,主要表现了一些少男少女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美好体验,故事的设定是在美好、单纯的校园里,还有一些将故事的发生地设定在校园、家庭与职场之中,以当下青年人的生活境遇为切入点,使青年群体更为感同身受。
在表现手法上,新世纪以来,随着拍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影片的清晰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4k技术的发展,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影感受,提高了感官上的幸福感。并且很多影视作品越来越注重唯美式、风景式的镜头表现。为了增加青春影视作品“小清新”、“高甜度”、“个性化”的氛围表达,为演员磨皮美颜、给影片调色等方式在后期剪辑中被普遍使用。但许多影片因为技术的滥用,反而“弄巧成拙”,有了一种“画蛇添足”之感。
在演员的表演上,这一时期的影视改编作品中除了小部分演员外,有一大部分演员在表演之前对于故事发生的背景、剧本的内容、角色的要求、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领悟,在其生硬的表演中足以证明案头工作的缺失。
2.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大规模涌现的原因
2.1 青年边缘意识形态的体现
从意识形态上来说,电影、电视剧是一种意识形态表述的策略,是某个掌握着话语权的社会阶层,通过电影屏幕、电视荧幕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希望受众可以接受他的价值观念。根据北大学者陈旭光的相关研究表述,中国影视剧中的意识形态主要有: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市民意识形态,青年、边缘意识形态,某些合拍片中的西方的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以后,所有的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在历史的舞台上被“价值重估”,以此希望来建立一个新的价值,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观,这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加强烈。从充满怀旧色彩的青春表达到当下众多的青春呈现,我国青春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就是为了迎合青年边缘意识形态的体现。
2.2 影视剧本出现大量的缺失
剧本是影视作品的根基,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影视艺术以图像符号代替了文字符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精神快餐”的享受,习惯于不假思索地接受外来信息,迷恋沉醉于直观的复制影像,不愿进行文字的阅读和思辨,抽象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日趋衰退。面对目前编剧编写创造能力的下降,好的影视剧本是处于缺失状态的,而受众对于青春影视作品的需求量又远远赶不上供给量,拥有现成的文本,对于编剧与导演来说,既免去了长时间创作的过程,又填补了影视剧本的空缺,简直可谓解决了“燃眉之急”。尤其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改编文本。
2.3 改编文本有一定受众基础
青春文学作品亦或青春网络文学作品在青年范围内一直广受欢迎。因此在改编为影视作品之前,该文本就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核心读者。这一部分数量相当客观的人群成为了该影视作品的目标受众,使其奠定了良好的受众基础。例如,1999年11月,知识出版社抢得先机被授权在中国内地出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出版后在中国内地迅速热销,连续22个月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到2005年止,销售100万册。辛夷坞的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互联网端进行连载时就初具一定的受众规模。不仅如此,在2013年同名电影上映之前,小说已在2007年到2011年间被朝华出版社、高宝书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社多次出版印刷,在青年群体中收获了大批粉丝,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粉丝团体。编剧与导演寻找到这样的文本,对于票房或收视率来说无疑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尤其近几年来,许多改编剧通常自带话题热度,还未播出其相关话题就已席卷众多热搜平台了。
3.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显现出的不足之处:
3.1 缺少文学性,商业色彩浓重
青春题材的文学文本过度追求娱乐性与商业化,必然导致文本中文学性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催化下,出现了大量为迎合大众口味而编写的青春文学文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影视改编赚取商业价值,并通过影视化的播出再次促进小说文本的关注与销售,形成跨媒介产业链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过于功利化的追求,使得作品中对应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的输出被完全忽视了。因为青春影视剧“少投入”、“低成本”、“高票房”、“高收视率”的特点,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青春文学文本改编影视作品的行列中来,希望能够牟取暴利,但其中文学性的缺失,也让很多影视剧口碑尽丧。
3.2 内容套路化,故事线索雷同
后现代主义所崇尚的是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就是典型的“复制工具”,逐渐“复制”成了这个时代的标签。在这样一个“复制”的时代,“抄袭”之风盛行,为了规避原著作者的投诉,被冠以抄袭之名,有些作者将好几本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二度加工与杂糅,从而降低重复率,以此来为受众呈现作品。但却忽略了内容的深耕,阿多诺曾指出“文化工业的过程是一种标准化的过程,其产品就像一切商品那样同出于一个模式。”近几年,大部分故事的主线都是围绕青春期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展开,在校园或职场中上演一场“男追女”或“女追男”的感情戏码。其中青春时期的友情、亲情、困惑、欢愉、叛逆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其他情感在影视作品中鲜有展现,或是以辅线的形式出现在剧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如此套路化、流水线式的表达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3.3 主题单一化,情感升华缺失
《冰糖炖雪梨》的导演朱锐斌曾说:“青春剧的情节如果只在甜上是远不够的,情感戏同样需要厚度。”现如今,大多青春剧表现的都太过浪漫主义,仿佛是一个典型的“造梦机器”,为人们打造出了一场身临其境的“白日梦”,其中主题与情感的表达完全不能引发受众共鸣,在主题表现和情感升华方面青春文本与改编的影视作品是处于单一化与缺失状态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就可能会导致青春类的改编作品陷入单一化、庸俗化、固定化的困局之中无法抽身。
4.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青春文学类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之路在当下如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出现别样的“美”?这是当下有待商榷和探讨的问题。
第一,要选择有内容的青春文本。“电影是一种语言”,不可否认,在世界影视史上好的影视作品都是文学化的。在影视作品的传播中,不仅要注重其艺术性,同时也要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在选择的初期,要对原始改编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思、故事框架以及主要人物关系进行精确地梳理与把握,分析作品能否达到一种思想深度。其中是否具有一定的格局以及对现实等有关问题的深入思考,是否能够体现出影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教育与认知的作用,是选择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主要依据。
第二,要掌握跨媒介传播的规律。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的平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样的内容进入不同的媒介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是一种语言文字媒介向影像媒介转换的过程,这意味着电影导演要将文学作品进行视觉化的转变,并让它用视觉化的方式来阐述这些故事。达德利·安德鲁认为:“最‘忠实’的改编未必是最‘好’的改编。改编首先和最重要的,它得是电影,它不是文学文本的‘第二手版本’。”因此,小到动作与对话大到整体节奏都要让它符合影视的传播表达规律,在保留文本大量创意内容的同时,注意画面感和细节感的影视化表现,不要让改编变为一种“拿来主义”的工具。
第三,针对不同需求做出改编。青春类影视与文学作品在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上要更为多样化,有关于青春时期的一切事物与情感都可以作为表达和呈现的对象。最重要的是,青春类影视作品与文本的受众不能完全只定位在青年观众群体中,要打破目标受众的特殊性与局限性,能够吸引其他年龄段的受众,挖掘“隐含读者”,让青春题材作品成功突破“圈层”的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青春文本与影视作品的结合,使得双方总体上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相互成就”的局面。从“怀旧色彩的青春表达”到“当下众多的青春呈现”,青春文本的影视化改编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尽管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不足之处,但在其发展进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可借鉴的影视作品。
在新时代,若要青春类的影视改编作品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相关从业者在青春文本影视化的过程中就要时刻把握内容为主、品质为王的要求,注意不同媒介之间传播的规律,及时分析受众的相关反馈,并吸收借鉴好作品成功的原因,再来进行影视化的改编创作。总体上来看,青春文学的改编之路还很漫长,不过长夜过后就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