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主题图书馆群”提升市民审美的实践与思考
——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例
2022-08-01姚丽君
姚丽君
(苏州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往的大型综合图书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作为传统综合性图书馆的补充,主题图书馆发展迅猛,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局面。主题图书馆的主题有艺术、历史、人文、玩具、服装、漫画、金融、体育、科技等,形式有总分馆、馆中馆、独立图书馆等。
长三角地区从2006年就开启建设主题分馆,如深耕“馆外馆”主题馆的杭州图书馆;2009年将主题图书馆建设纳入公共图书馆顶层设计的上海图书馆。珠玉在前,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地级市图书馆,2019年底对外开放的苏州第二图书馆如何将主题图书馆做出自己的特色?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苏州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丰富拓展“美好生活”新内涵、新境界,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本质特征,打造高品质生活、打磨高颜值城市,率先建设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苏州第二图书馆响应政府号召,聚焦“美”作顶层设计,致力于引领市民美好生活,提升市民审美能力,培养市民审美意象,打造高颜值文化新地标。将馆内5个以“馆中馆”形式设立的主题图书馆:苏州文学馆、数字技术体验馆、音乐图书馆、博约堂和设计图书馆联合打造、统一协调,建立“主题图书馆群”新概念,共建最美地级市主题图书馆群。
1 “主题图书馆群”内涵
目前,国内在“主题图书馆群”方面的研究仍较少。相对接近的是关于“图书馆群”的研究,“图书馆群”本质上是个资源群,各个成员馆资源共享,服务大众。“主题图书馆群”不同于“图书馆群”,各个成员馆的资源建设方向各不相同、没有重叠、无法共享,但最终又能在各自的主题上实现统一的地区发展价值目标,服务大众。笔者根据自身实践,借鉴产业集群定义,丰富“主题图书馆群”的内涵,即一组在同一区域内不同主题的主题图书馆,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形成价值统一、目标一致的主题图书馆群体,以各自主题为基础,为所在区域的群众提供基于同一地区发展价值目标的特色化服务。
地级市主题图书馆群形成的集合体,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价值新力量。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为例,苏州文学馆提升市民文学审美;音乐图书馆提升市民音乐审美;博约堂提升市民书画审美;设计图书馆提升市民建筑审美和审美创造力;数字技术体验馆提升市民科技审美。此外,主题图书馆还互相配合,共同布置微型影院,开展城市文化专题展演。至此,全方位提升地级市市民八大艺术审美(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舞蹈、雕塑、电影),创新融合现代科技审美体验和激发市民审美创造力的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成型(见图1)。
图1 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
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依托,5个主题图书馆“五位一体”,以苏州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全体市民为服务主体,构建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5个主题图书馆既独立存在又共同行动,内容互补又目标一致,从阵地服务空间延伸到数字化平台前沿,形式多样,个性鲜明。主题图书馆群打造的特色主题社群,从不同层面共同丰富“苏式生活”内涵,成为城市名片,全方位提升市民的审美品位,使高颜值城市展现更美形态。
2 主题图书馆群提升市民审美的实践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苏州第二图书馆作为颜值与内涵并存的新地标,5个主题图书馆和各个公共空间都充满了美学元素和艺术设计,自然、空间、建筑、艺术、哲学、科技和谐统一,给市民呈现一个开放广阔的审美情境,带给市民更高层次的情感满足和灵感激发。
2.1 苏州文学馆
苏州文学馆作为市民接触文学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收藏、展示、宣传、研究苏州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弘扬苏州传统文化。苏州味道是这个主题图书馆的最大特色,设计师把苏州可园内的挹清堂、学古堂整体复制到苏州文学馆。文学馆参考苏州园林布局,从文开吴会的先秦、文风渐兴的唐宋元、风潮育秀的明清到发出时代新声的现当代,以历史脉络为主,展现苏州各个时期的作家或文学现象,包括相关图片、作品、文评、史料和展品等。占据整面墙的苏州当代作家文库和象征文学繁荣的灯光树充分体现当代建筑的美感,市民还可以从黑科技彩蛋——信息瀑布流里看到更多文学史的名人和名作。
苏州文学馆开馆以来,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市民审美情趣的活动:为纪念吴门巨匠文徵明诞辰550周年举办的“文徵明诗文专题笔会”,邀请书法家们以笔墨书写衡山诗文,感受吴门风雅;“品读《红楼梦》探访大观园”活动通过共读《红楼梦》的方式,让读者沉浸在书香美景之中,品味曹雪芹高超的造景理念和手法,诗情画意中有着对世间终极问题的思考;邀请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作“苏州藏书谈往”的主题讲座,从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等方面揭示苏州在藏书史上的中心地位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邀请著名版本学家陈正宏教授作“苏州刻书漫谈”的主题讲座,分享其在苏州刻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美术文献学;邀请当代著名作家范小青女士以“百年江南·书香致远”为主题,分享创作感悟以及对苏州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理解。
语言文字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审美功能,文学作为想象艺术是审美意象、审美情趣的物态化。苏州文学馆承载着苏州各个时期的文学美,是市民感受姑苏文化魅力的第二课堂。
2.2 音乐图书馆
音乐图书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展,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平均每一两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音乐图书馆。音乐图书馆普及音乐艺术、提升音乐修养,是市民欣赏音乐、享受音乐的“第三空间”。
苏州音乐图书馆由时光隧道、音乐图书馆主厅、HIFI体验室和录音室构成。市民走过用深色调镜面打造的浩瀚星空幻影天幕,穿越象征中外音乐历史长卷的时光隧道,到达音乐图书馆主厅。主厅分为黑胶唱片区、CD区、书籍区和沉浸式体验区。馆内收录大量的音乐书籍和杂志,从古典乐的乐谱到民俗乐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拥有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数字音乐图书馆——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索尼黑胶唱片机可以让音响发烧友及爱好者体验高品质的音乐服务,享受“坐在里面的声音”;360度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沉浸式体验区,模仿深邃绚丽的音乐星云,市民置身其中,可以全方位感受苏州音乐、中国音乐、世界音乐的辉煌印记。
苏州音乐图书馆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共同举办“乐读课堂”系列活动,邀请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举办《指尖上的中国》导赏音乐会,带领市民感受江南味、东北风、西南青、中原歌、岭南韵;邀请“中国二胡皇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导聆《弓弦情话》,让市民感受弓弦乐器的魅力;中秋佳节之际,举办主题为《月是故乡明》导赏音乐会,诉说月亮、故乡、相思。
苏州音乐图书馆与苏州市苏剧团共同打造“昆腔悠远,苏韵流芳”系列活动,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昆剧、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老师举办苏剧艺术赏析讲座,为市民演示戏曲中手势、眼神、仪态、唱腔等“四功五法”的运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苏剧;邀请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屠静亚老师分享戏曲表演的方式与手段,演示正旦与花旦的手法区别,给市民带来精彩的苏剧片段演出;邀请苏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表演折子戏《花魁记·醉归》《精忠记·岳雷招亲》,演员委婉动听的唱腔和活灵活现的演技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美妙绝伦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作为听觉艺术是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苏州音乐图书馆的系列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民乐知识,欣赏高雅艺术,提高了市民的精神境界、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2.3 设计图书馆
踏入设计图书馆,极简的黑白桌椅、几何分布的白色线条、分布在书架上方的明亮灯带,无处不体现着极具风格的建筑设计感。市民在培养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能提升设计鉴赏力。
设计图书馆与苏州名人馆共同举办“遇见——贝聿铭展”,以时间轴线的方式,通过工作照片、创作收稿、建筑模型、影像资料等,系统性地展示这位建筑大师一生的创作成长历程和艺术轨迹;与苏州市策划协会联合举办沙龙活动《江南群策会——讲讲活动那些事儿》,嘉宾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策划活动进行分享;举行“创意workshop——3D打印创意小工坊体验活动”,让市民体验最前沿的技术,开阔视野;“纯粹”艺术品味会结合东方美学和生命哲学,用纯粹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引领市民跟艺术家一起,连接自然、感受审美意境。
设计图书馆内丰富的纸质馆藏和海量的素材资源帮助市民积累知识理念、吸收前沿思想、激发新灵感、提升设计审美创造力。不同于被动的感受美、发现美,审美创造力是人在审美中能动创造的能力,是审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行为的内在根源,在审美创新、艺术创新和评论创新中起着核心作用。市民在设计图书馆内长期观察、临摹大师的作品,积极参与各种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活动,久而久之,设计思路、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2.4 数字技术体验馆
数字体验馆分为加载智能评估云系统的VR心理体验区、将抽象知识具象可视化的zSpace虚拟现实学习区、运用体感识别与影像捕捉技术叠加虚拟场景的体感AR拍照区、将纸质阅读拓展为3D互动的3D立体书区、利用双眼视差打造立体成像效果的裸眼3D区、虚拟书法体验区、VR游戏体验区和5G体验系统区。
科技艺术是创造性地应用当代科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深入地应用当代科技各个学科。人们生活在异彩纷呈的科技世界,科技在审美中迅速发展。科技审美揭示了科技与美学的不解之缘,大到无限宇宙,小到粒子,科学发现的过程具有深远的美学意义。科学的慧眼找到了审美的视角,赋予艺术的灵感、挖掘出美的内涵。
数字技术体验馆集实验室、科技馆、博物馆、教育基地于一体,市民沉浸式体验绚烂夺目的科技世界,感受科技与创意的碰撞,激发创意想象和创新思维,提升科技审美鉴赏力。数字技术体验馆作为媒介,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传导方式,无限扩大平台与空间,将最前沿的数字科技呈现在市民面前,为提升苏州市民的科技审美,为苏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5 博约堂
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展览空间,取名“博约堂”。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可园(苏州图书馆前身),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博约”二字出自苏轼《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约堂自开馆以来,举办了多次具有影响力的展览:为纪念“明四家”和“吴中四才子”之一,明代中期的风雅盟主文徵明诞辰550周年,苏州图书馆、文汇报社和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风雅总持——纪念文徵明诞辰550周年文献展”,展出和文徵明相关的明清刻本、明清拓本等珍贵文献近百种,全面展示文徵明的生平、家族、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册府千华——苏州市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将首次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50部珍贵善本展出,全面展示了作为江南文化中心的苏州灿烂辉煌的刻书历史、丰富的古籍收藏及保护传承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全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为纪念“艺坛三杰”之一、曾获法国骑士勋章的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100周年诞辰,苏州图书馆主办“赵无极与他的‘江南’——董明镜头中的艺术家”摄影展,用镜头记录赵无极和他同时代的江南艺术家们的风采;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但替‘山河’添锦绣——乐震文·张弛2021艺术特展”,以绘画寻觅诗情画意的江南,歌颂红色文化;“江南风——怡园画社名家书画传承展”展出苏州第一个画社,在新文化运动潮流下诞生的海上画派“怡园画社”的书画作品。
作为一个高雅艺术空间,博约堂以江南文化为文化标识,努力打造“最美窗口”。市民沉淀在此细细观摩技巧,品味作品的意蕴情调,在美学元素高度集中的空间内,唤起内心的书画审美灵性。
2.6 主题图书馆相互协作
5个主题图书馆时常相互协作,巧妙利用公共空间全方位提升市民审美能力。例如,在多功能厅组织观影活动放映主题影片、在音乐馆前的LED屏幕上放映体现苏州风土人情的纪录片,提升市民电影艺术审美。在空中花园开展城市文化的专题展演,如折子戏、苏剧、苏州弹词艺术展,提升市民戏剧、舞蹈艺术审美。在展厅布置苏州刺绣艺术展、苏州牙雕核雕作品展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手工艺作品展,提升市民雕塑艺术审美能力。市民不仅可以在此享受视听艺术盛宴,提升视听审美情趣,还能对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城市文化升华出情感的共鸣。
3 主题图书馆群的发展方向
目前,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还在初步摸索阶段,未来还需在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加快主题图书馆群建设布局、引入社会力量、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品牌服务5个方面深化发展。
3.1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特色馆藏资源是主题图书馆的灵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针对性地拓宽馆藏资源收藏渠道、丰富馆藏资源类别,在独特性、新颖性和地域性上下功夫。例如,在苏州文学馆增设古籍、家谱、字画等收藏;音乐图书馆在收录囊括各大流派的音像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挖掘将当代新锐艺术家制造的新的声音呈现方式及音乐融合科技的创新形式;设计图书馆收录各种形式的海量设计作品,细分门类,制作特色数据库;数字技术体验馆推出科学融合艺术主题研究,紧扣数字时代前沿科技;博约堂在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和想象艺术资源多维度发力等。
3.2 加快主题图书馆群建设布局
作为以渲染城市氛围、提升市民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最美地级市主题图书馆群,仅靠苏州第二图书馆内的“馆中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以“美”作为顶层设计,加快主题图书馆群建设。由“馆中馆”向“馆外馆”发展,从地级市向县级市铺开,以点带面,全方位打造立体感知环境,让更多市民体会到主题图书馆群的价值。
主题图书馆的主题可以选取传统的八大艺术,如纽约的表演艺术图书馆,新加坡的唐城图书馆;可以贴合当地特色产业,如荷兰的时尚图书馆,深圳的时装图书馆和珠宝图书馆,东莞的漫画图书馆;可以延伸至前沿性审美形式,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图书馆全新尝试的游戏实验室。
主题图书馆建筑本身也可以引领市民审美,如荣登2018年《时代》周刊榜首的天津滨海图书馆,深邃的“滨海之眼”和高达34层的“书山”犹如置身科幻场景;被称为柏林“大脑”的柏林自由大学语言学院图书馆,半圆形的大脑造型收藏了大量的哲学系著作,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拱形交汇的建筑结构犹如一件镂空的艺术品。
3.3 引入社会力量
为扩大推广范围,提高主题图书馆群的社会影响力,尽可能服务到更多市民,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共建是必然的选择。例如,温州市服装图书馆与本市服装商会合作,在服装企业和设计师的共同作用下,在资金、资源、服务上取得共赢;德国科隆图书馆与北威州政府、市顶级协会、名人、研究机构、出版社合作,取得联邦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开展特色服务;杭州图书馆与当地政府、西泠印社、浙江省盲人学校、中国棋院杭州分院等机构合作,开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分馆。
3.4 延伸服务触角
主题图书馆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固化的标准,服务触角可以延伸至各个层面。主题图书馆紧扣主题,围绕统一的发展建设目标,充分调研读者需求,阵地服务、数字网络服务、流动服务多方位发展。
后疫情时代,数字网络服务尤为重要,主题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自媒体直播平台、微博、微信推送是最便于渗透到广大市民中去的。这些移动新媒体平台的服务在服务广度和及时性上具有决定性优势,通过及时的推送和互动,主题图书馆群和市民之间建立紧密顺畅的沟通桥梁,可以及时调整主题图书馆群的服务方向。
引入国际大奖、举办赛事、开展大型活动对提升主题图书馆群知名度很有帮助,如引入号称“中国设计界奥斯卡”的设计奖项“红星奖”,助力本土设计行业发展;举办音乐制作大赛,激发市民创作热情,充分发挥录音室的器材优势;开展书画品鉴大会,引导市民品味书画的气韵、思景、笔墨。随着主题图书馆群建设速度的加快,还可以举办服装秀、珠宝鉴赏、动漫节、游戏设计大赛、戏曲展演等。
3.5 打造品牌服务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图书馆品牌服务是增强主题图书馆群竞争力、深化主题图书馆群价值目标、塑造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
主题图书馆群的品牌服务是在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特色服务中逐步形成的,凝聚着文化内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它可以是线上品牌,如音乐图书馆“音乐的力量——黑胶时光”系列推送、设计图书馆“匠心”系列推送;可以是线下品牌,如“悦读课堂”系列活动;还可以是整体品牌,如杭州图书馆的“YUE杭图”整体品牌,设计“阅、悦、约、跃、越”等同音异意的系列子品牌,围绕整体品牌和子品牌展开一系列活动。
4 结 语
经过改革开放的接续奋斗和拼搏实干,苏州已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走在前列的特大城市。面对内外环境变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到了窗口期,区域协调合作共赢到了加速期。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苏州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发展内涵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更为充分,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强化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推广,加快构建以城市共同体价值为引领,以国际化文化平台为载体的现代文化标志传播体系,打造“文化艺术之城”“文明品质之城”“时尚创意之城”,打响“人间天堂,自在苏州”整体品牌,提升“文化苏州”国际形象。
2021年,苏州图书馆获由《图书馆报》举办的“年度影响力图书馆”,苏州“最美主题图书馆群”的发展建设作为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实践又一次走在了前面。在顺应社会文明发展需要,提升市民审美的同时,如何将充满审美意象的空间融合文化创意,使市民生活有趣又充满活力?如何为苏州的文化产业建设添砖加瓦,吸引人才?如何传播苏州特质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展示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涵?这些问题,是苏州第二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群”未来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