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到“我们”:基于社区角度论参与式图书馆的构建

2022-10-21

图书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村居民博物馆

肖 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服务与规划中使用Web2.0和Web3.0技术,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程度更频繁、更清晰,因而一种新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Lib2.0(图书馆2.0)被提出,并呈现出全方位开放的参与原则。基于此,Lankes等在2007年提出“参与式图书馆”的概念。

1 参与式图书馆的国内外研究

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主题词“参与式+图书馆”,可得65条结果。但只有程文艳、谢友宁、刘云等在文章中明确提到“参与式图书馆”的概念,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刘磊等则进一步分析基于Moodle的参与式图书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系统模式。更多文献主要关注“用户参与式”工作机制在图书馆的应用,如赵海平等分析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启示;王宝霞基于Folksonomy提出用户参与式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黄钊分析用户参与式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建设模式;严贝妮等提出用户参与式机制下数字图书馆馆员评价机制的构建;路瑶提出让用户参与式设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用。

国内外的学者均较早引入参与式图书馆的概念,并将图书馆置于参与式文化中进行研究。但国内外业界多研究参与式工作机制在图书馆具体业务的应用,缺少对参与式图书馆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缺少从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角度对参与式图书馆整体构建方式的研究。综上,为推动图书馆提质发展,应补充参与式图书馆相关实证研究,丰富参与式图书馆的构建理论。

2 参与式图书馆在社区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根据Tim O’Reilly对Web2.0“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定义,参与式中需要更多的个人参与,并将每个人互动联系起来,从“我”转型到“我们”,创造更多的集体价值。但是从市级以上图书馆来看,受到功能定位、服务面广的限制,更倾向“公益性”“公共性”,较难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而社区图书馆关注社区基层居民的特色文化需求,是以政府为主体而创建的,通过对文献信息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集、加工、组织,并提供给社区全体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加上近年社区图书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曾被曝出是政府的“面子”不是居民的“里子”的问题。因此,在Web2.0的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可积极利用“参与式”转型发展,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区图书馆服务。

首先,社区建设参与式图书馆符合《“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的要求。参与式图书馆强调以人为中心,鼓励人的参与和创造,这与《规划》要求的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不谋而合。

其次,社区参与式图书馆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然存在不均等的问题,不能完全通过政府办馆解决。社区参与式图书馆允许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图书馆工作,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社区参与式图书馆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有效推手。通过在社区范围内多建设参与式图书馆,可以将发达地区先进的公共文化传输至欠发达地区,完善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让城乡居民共享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最后,社区参与式图书馆是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助力。《规划》提出将加快推动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参与式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式”助力社区精准发掘文化特色和文化需求,打造城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

3 基于社区角度论参与式图书馆的构建原则

3.1 科学选择地理位置

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在社区内,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正确分析居民和读者去图书馆的时间成本和效率成本,是社区图书馆获得充分利用的前提。通过科学地选择建址,可以奠定良好的社区服务基础,照顾广大读者的需求,确保社区图书馆的高效利用,避免被“埋没”于社区的角落。

3.2 公益性为主,营利性为辅

社区图书馆本质是公共图书馆,这就要求参与式图书馆的主体属性是公益性。但是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新政策下,社区图书馆由于吸引了许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不可能苛求其是完全的公益性。例如,“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咖啡馆”“图书馆+民宿”等,均为新兴的“图书馆+”业态,是社会力量办馆的主要模式,社区服务效能良好。因此,社区图书馆的性质也可以兼具公益与营利,允许其在公益性中存在合理的营利性,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主观能动性。

3.3 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办馆

吸收社会力量办馆是对政府办馆的有益补充。在建设社区图书馆时,应在人、财、物三个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力量的参与。首先,“人”即图书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可以通过招收兼职人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社区成员在文创、管理、策展、征集等方面的积极性;其次,“财”即图书馆的运营经费,除了政府拨款补助,还需要吸纳社区与社会力量的投入,确保图书馆良性发展;再次,“物”即图书馆的建筑装饰和馆藏资源,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合作建设,从社区挖掘特色馆藏资源,不断丰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有效地打通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4 主题性与综合性结合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分支,社区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属性。但是由于社区居民的需求是社区图书馆服务的标杆,为了更贴近居民需求,社区图书馆还需要突出本社区的属性与特色,因地制宜办馆,做到主题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衡。

4 社区参与式博物馆给社区参与式图书馆的启示

2021年3月,上海首个社区参与式博物馆“启航站”在虹桥机场新村小区内正式对外开放。“启航站”社区博物馆完全由居民区自发筹建,从展品到展示内容,均来自虹桥机场新村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曾是民航系统的工作人员的真实经历。这给社区参与式图书馆的举办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思路。

4.1 社区参与式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4.1.1 共同记忆体。作为民航家属区,虹桥机场新村最初的居民是民航兵,其他居民也都是与民航业有关的从业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虹桥机场新村的菜场、幼儿园、小学等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即使后来原住户退出,房屋也依旧出租给民航业相关从业人员,现在的虹桥机场新村是有 7 000 余人的大社区。在博物馆名为“新村的印记”版块中,虹桥机场新村和社区居民的老照片展现了该社区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平房变成楼房,菜场拆迁成广场……这些展示凝聚了社区的历史,成为“社区史馆”,记录着虹桥机场新村人共同的记忆。不论是第一批进住新村的建设者、民航子弟还是新居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故事。同样,社区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保存历史文献,凝聚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记忆体。

4.1.2 社区信息中心。“启航站”博物馆设有年轻人喜欢的咖啡馆,开辟了供人们活动的安全空间,印有人物故事二维码的人形立牌也会不定时更换。这为社区创造了分享、交流信息的空间。同时,居委会把博物馆的“生活”展区变成小朋友的自然课堂:橱窗装着各类透明的标本盒,不仅有野菊、常春藤等植物的叶片,还有蝴蝶、飞虫标本。展区橱窗最底部还铺洒了一层用小区湿垃圾培育出的有机土,提供给居民种花养草,借此宣传垃圾分类。因而,博物馆还发挥了“培训中心”的作用。图书馆天然就是信息的集散中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社区参与式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发挥这个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集散、信息素养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

4.1.3 彰显特殊群体人文关怀。负责虹桥机场新村博物馆项目的来自社会组织“大鱼营造”的朱丹将“启航站”评论为代替了祠堂的“社区的精神中心”。为了展现博物馆的多元性,社区居民也成为“策展人”,特别是社区的老居民,不仅能在博物馆里展出自己的老物件,有自己的专属展柜,还能与参观的人们聊一聊,加上之前为孩子们设立的自然课堂,使博物馆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为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拉近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距离。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中同样需要考虑社区的主体人群,适时根据服务对象调整服务重点,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保障力度,精准对接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充分体现图书馆平等、公平、公益的特性。

4.1.4 社区治理的辅助。社区博物馆服务的不只是社区居民,还包括保安、快递员、清洁工等在内和社区紧密相连的人群。在“启航站”的“生活”展区,有飞机工程师、空乘人员、飞行员,也有清洁工、理发师、志愿者等人的卡通人物立牌,且每一个卡通人物背后都是一名真实的小区居民。人们在观展中增加了解,增加社区认同,对建设和谐社区,实现社区自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社区图书馆也可以像社区博物馆一样,做邻里关系的“调节器”和“润滑剂”,成为社区治理的强力辅助。

4.2 社区参与式图书馆的构建方式

4.2.1 强调“共同创造型”参与式。在虹桥机场新村的案例中,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人人都要做策展人”,从展品收集、布展、宣传到管理维护,都有居民的参与。这在妮娜·西蒙的参与式文化机构分类中属于“共同创造型”:社区成员与馆方工作人员合作,项目目标的确立与项目的运行都要基于社区的利益。

基于这种参与模式下建立的社区图书馆,定位于社区,给予社区成员充分的发言权,为社区成员提供对话交流的场所,帮助参与者实现自我和社区的目标,满足其利益诉求。在图书馆的专业支持下,这种模式将会赋予社区(成员)更多的自主权。由于社区(成员)深度参与图书馆运营全过程,随之呈现的公共文化成果将真正为图书馆和社区共有。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参与式图书馆让馆员与读者的角色边界变得模糊,主要体现在:1)空间设计上,社区(成员)有权决定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成为图书馆的设计者;2)资源建设和活动组织上,社区(成员)即是活动的策划者也是活动的服务对象;3)在图书馆运营维护上,社区(成员)具有更多的自主权,是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4.2.2 注意筛选意见领袖。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在大众传播中存在有意见领袖的二级传播理论,认为群体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通过意见领袖的传播效果比直接对群体传播效果更好。这在“启航站”的前期调研中也有体现——虹桥机场新村社区中一家房产中介所的夫妇是小区的话事人,说话“比书记还管用”。通过吸收意见领袖参与社区参与式图书馆建设,可以充分带动社区其他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加图书馆读者的黏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3 适当设置激励机制。进入“启航站”大门,可以看到墙上贴满居民的全家福。这是在2020年6月虹桥机场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组织的“全家福换酱油”活动中收集到的照片和家庭故事。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让博物馆的筹建迈上正轨。这也启发社区参与式图书馆在筹备时,注意适当设置激励机制,通过赠送礼品、邀请居民举办讲座、为居民设置展览专柜等,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促进参与式图书馆形成良性的建设与发展。

4.2.4 注重保存传承多元文化。在“启航站”展品搜集和历史脉络梳理中,一方面,社区用原始的“走街”模式,和居民聊天,“以治理角度为切口,打开居民们尘封的记忆”;另一方面,采访特定人群,如居住在小区的虹桥机场老职工,拍摄纪录片在博物馆播放。通过虹桥机场新村这个独特的“切口”抽丝剥茧,逐渐展示出我国民航发展史的一个历史剖面,这就为社区展览、居民口述史等民间历史传承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每个社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共同构成了当地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历史文化。建设社区参与式图书馆,不仅可以收集整理宝贵的民间文献,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 结 语

虹桥机场新村的社区参与式博物馆“启航站”为社区参与式图书馆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以“参与式”方法构建社区图书馆,可以提升社区图书馆这一基层组织的服务效能,让社区与图书馆进行合作与创造,产生丰富、高效、符合人民文化需求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当然,它也重新解构着图书馆的运营与各方角色。如何更好地利用“参与式”提升图书馆乃至其他文化机构的服务效能,未来仍有待更多的发现与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新村居民博物馆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美味的鼠曲粑
博物馆
张家畈新村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美丽、整洁的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