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宋家,领袖为之吟诗的村庄

2022-07-31陈建红黄建明

铁军 2022年8期
关键词:蓝田瘟神血吸虫病

■陈建红 黄建明

蓝田宋家村

白塔河畔,鞍岭脚下,血防源头。因为崇敬,因为探寻,我们来到余江区平定乡蓝田宋家村。五月端午,这座安静栖居在余江广袤田野上的村落,犹如一幅秀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

一进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感恩广场。一路之隔,是血防精神雕像和毛主席《送瘟神二首》的碑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根治血吸虫病的运动,1958年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而蓝田宋家正是当年“送瘟神”的主战场。

我拿起相机不停拍摄,顺便与村口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聊天。老人名叫宋接福,一件整洁的蓝衬衣让他更显精神。“是共产党给了我们第二次命!‘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说的就是解放前蓝田宋家人得了血吸虫病的样子。共产党来了,才治好了血吸虫病。”

老人是蓝田血防的亲历者,向我缓缓讲述过去的历史,一脸凝重。

这时,我的脑海里闪现毛主席当年的《送瘟神二首》。他老人家在写诗前有几句深情的感怀,我一直铭记在心:“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送走“瘟神”,迎来新生。蓝田的群众安居乐业、感恩奋进,开启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征程。2015 年,作为全国试点,一场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率先在余江全域推开,蓝田村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嬗变。全村共拆除危旧房屋、废弃禽畜舍460多间,无偿退出超出“一户一宅”部分的宅基地2万多平方米。面貌焕然一新,一幅“红雨蓝田”的美丽画卷化为了现实。

2020 年9 月,鹰潭红旗干部学院落户进蓝田村。以党性教育为核心,按照“学习在田野,吃住在农家,群众是老师,实践是课堂”的办学理念,鹰潭红旗干部学院正在成为一所在全国有影响、对党有贡献的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

为了配合学院发展,满足学员住宿需求,蓝田宋家村民理事会牵头成立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发展民宿产业。今天的蓝田宋家化茧成蝶,已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于一体的血防文化特色村,跻身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之列。

当晚夜宿蓝田。我轻轻拉开房门,月光一下钻了进来,轻柔得不动一丝声色。三五游客沿着门前的道路在散步,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明月交相辉映。一排排民宿静立着,坐落在乡村月色中。“红色驿”“蓝田驿”,一个个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名号,一串串中国红的灯笼,古老的乡村越来越年轻,振兴的脚步每一步都踩着现代的诗行。

猜你喜欢

蓝田瘟神血吸虫病
《送瘟神记》
我蓝田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赞抗疫工作者
大疫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