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8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2-07-30雒明池封继宏周胜元张硕付鲲王凯倪道艳刘欢昝树杰
雒明池,封继宏,周胜元,张硕,付鲲,王凯,倪道艳,刘欢,昝树杰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截至2022年1月2日,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 666例,治愈出院病例94 903例[1]。然而国内外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后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包括疲劳、心肌炎、肺纤维化、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等[2-3]。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体质学说也对疫病康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临床检验和中医体质量表,对85例天津市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和临床特征研究,以期为后续开展中医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件号:2021-009-01)。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新冠肺炎出院康复12~17个月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其临床表现,具备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者确诊为新冠肺炎者。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中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标准。2)神志清晰,能基本表达自主意愿,能理解及回答提问。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的患者;高龄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查体全过程的患者。
2 方法
2.1 观察指标 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5],结合天津市新冠肺炎患者多学科康复指导中心专家建议,对纳入患者进行系统检查。主要包括内外科查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生化指标(肝酶、肾功能等)、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心脏彩超、肝胆胰脾彩超、泌尿系彩超及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6]。
2.2 数据采集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所有患者的检查和量表评估均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由主治及以上职称中医医师对患者进行独立检查和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选用体质辨识仪(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记录并导出结果,所有参与数据收集的医师均通过前期统一培训。
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数据采用统计描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一般资料使用描述分析,单个体质进行频数统计。
3 结果
3.1 患者临床基本特征 共纳入分析85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其中男50例,女35例,男女性别比例为 1.42∶1。患者年龄在 12~87 岁间,平均年龄(48.97±15.93)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仅1例,故不另予分组讨论。体重指数(BMI)结果显示,体质量正常(18.5~23.9)者 25 例,超质量者(24~27)31 例,肥胖者(28~32)29例。在既往史方面,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病史10例,冠心病1例,高脂血症1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11例,现均规律服药,基础疾病控制较好。
3.2 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分布情况 患者以失眠、乏力、气短、胸闷为主要症状(>25%),其余症状有视力下降、嗅觉异常、自汗盗汗、喘促、听力下降、干咳无痰等,详见表1。
表1 85例新冠肺炎出院期患者常见症状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common symptoms in 85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3.3 患者舌象、脉象分布情况 患者中淡红舌和淡紫舌居多,舌苔以黄白苔和白苔为主,脉象方面以沉迟和弦细多见,详见表2。
表2 85例新冠肺炎出院期患者舌象和脉象分布情况Tab.2 Tongue and pulse distribution in 85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3.4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84例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主要以单一体质为主(53.01%),两种体质兼夹的占20.48%,以平和质兼夹气虚质或血瘀质或湿热质为主,3种体质兼夹的有25.30%,以气虚质和气郁质兼夹阳虚质或痰湿质或湿热质为主,只有1例4种体质混杂。主体质类型中以平和质多见,其次为血瘀质和气虚质,余下为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和阴虚质等,无特禀体质者,详见表3。
表3 84例新冠肺炎出院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Tab.3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ypes in 84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3.5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情况 如表4结果显示,85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均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RBC)3例升高,血红蛋白(HGB)1例升高,19例降低。血小板(PLT)3例升高,1例降低。CRP均在正常范围内。肝功能中谷草转氨酶(AST)27例降低,谷丙转氨酶(ALT)1例升高,10例降低,总胆红素(TBIL)5例升高,总蛋白(TP)1例降低,白蛋白(ALB)2例降低。肾功能中肌酐(Cr)10例升高,15例降低,尿酸(UA)16例升高,3例降低。D-二聚体(D-Dimer)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脂4项中总胆固醇(TC)22例升高,三酰甘油(TG)16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64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29例升高。电解质中钾离子(K+)2例升高,钠离子(Na+)1例降低。葡萄糖(GLU)11例升高,1例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45+Lym)70例降低,总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60例降低,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CD4+)57例降低,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CD8+)40例降低。
表4 85例新冠肺炎出院期患者实验室检查情况Tab.4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85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85人抗体实验检测显示,IgG(+)IgM(-)57例(67.06%),IgG(-)IgM(+)1 例(1.18%),IgG 和 IgM均(+)的 4例(4.71%),IgG 和 IgM 均(-)的 23例(27.06%)。
3.6 患者彩超检查结果情况 84人完成心脏彩超检查,心脏结构未见异常者21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者43例,二尖瓣反流者24例,肺动脉瓣反流者16例,肺动脉收缩压增高者5例。83例完成肝胆胰脾彩超检查,未见异常者41例,提示脂肪肝者21例,肝囊肿11例,胆结石者7例,胆囊息肉者2例。81例完成泌尿系彩超检查,未见异常者74例,肾囊肿7例。
3.7 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情况 83例完成肺部CT检查,其中报告肺纹理增多者78例,肺部结节影者24例,纵隔淋巴结影者9例,磨玻璃影者3例,肺纤维化者3例,肺气肿者3例。
4 讨论
本研究对天津市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康复1年后的身体状况做基本评估,同时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对天津市新冠肺炎患者多学科康复指导中心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位在肺脾。研究发现“湿毒郁肺”为其核心病机,中医证候特点是感染湿毒疫疠之气,湿毒合邪,“湿、热、毒、瘀、虚”为主要证候要素[7],而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中医证候则分为气阴两虚、兼有阴虚内热证和气虚痰瘀内阻、兼有郁热证2种证型[8]。中医体质学说对指导新冠肺炎防治也有重要意义,因体质是中医证候形成的基础,决定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9]。目前研究表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和湿热质[10],而湿热、痰湿体质患者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要明显延长[11]。但现阶段对于出院后患者的体质类型报道相对较少。
本研究发现,患者经1年多的出院康复后,主要体质已趋向平和质,而血瘀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仍是主要偏颇体质,兼夹体质中平和质也会出现气虚质或血瘀质或湿热质的倾向。这或与虽进入恢复期,疫毒邪气已去,但因患者急性期时遭受疫毒侵害,正气已伤,湿瘀胶结,难以速清;或素体脾肺不足,加之疫毒入体,导致脾肺气虚,气虚推动血运不利,以致瘀血形成;脾虚则易生湿,湿久易于化热,故而形成偏颇体质,常见症状为失眠、乏力、气短、胸闷、自汗盗汗、喘促等,舌象中淡红舌和淡紫舌居多,舌苔以黄白苔和白苔为主,脉象则以沉迟者和弦细者多见。
西医检查发现,85人抗体实验检测显示,IgG(+)IgM(-)57 例(67.06%),IgG(-)IgM(+)1 例(1.18%),IgG和IgM均(+)的4例(4.71%),IgG和IgM均(-)的23例(27.06%),这与武汉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1年后的康复患者体内新冠抗体阳性率超过70%结果相近[12],同时仍有5例患者IgM抗体阳性,但多次随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参考现阶段研究报道认为康复期IgM阳性不能代表复阳,其临床诊断意义较小[13]。有研究表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会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及CD8+细胞的下降[14]。本研究中出院1年后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亚项结果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说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长久且复杂的,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指导与随访。此外还需关注的是肺部CT结果的报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既往研究发现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部影像学异常多需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吸收,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肺间质纤维化[15]。本研究中患者存在肺纤维化病例,大部分肺纹理增粗,或有肺部结节影者,磨玻璃影者考虑肺部可能依旧存在炎症反应,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其余检查项目结果多趋于大致正常,少部分异常值可能与基础病相关,不做针对性讨论。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康复1年后仍存在部分的后遗症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年后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和身体状态,说明在多学科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下能够促进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长期康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