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财经类大学生数字素养评价
——以江西省为例

2022-07-30刘成坤江越

大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财经类数据安全数字

刘成坤,江越

(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数字赋能未来,就业驱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就业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数字型人才是在互联网时代亟待完备的新型就业人才。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大学生若能够熟悉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和网络操作的要点,探究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模式和策略,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化的优势,则可在数字化就业的浪潮中劈波斩浪,顺利就业。对当下大学生数字素养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其提升途径和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当前针对江西省大学生数字化培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完善高校数据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就业必须步入一个更快的增长期,全面地研究江西省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科学判断其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途径措施和对策建议,对推动大学生就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数字素养的概念

Eshet Y 认为数字素养涵盖了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情感素养五个方面。任友群等人对非常重视公民数字素养的欧盟所提出的数字素养框架进行了研究和提练,文中提及欧盟曾将数字素养定义为在工作、就业、休闲以及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和创新性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将数字素养框架划分为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问题解决域等五个素养域。黄燕认为数字素养主要体现在获取数字信息、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沟通协作、整合资源并创作输出、保护数据安全、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问题五个方面。凌征强认为数字素养是由许多素养形成的综合概念,指批判性地运用数字技术和资源,参与数字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数字素养的研究现状

平越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对上海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缺乏利用数字工具学习的自主性,有关数字素养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有待加强。朱晓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数字素养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多数学生的上网目的为“冲浪”,缺乏专业学科的数字素养;学生检索信息的渠道以百度为主,未能掌握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资源挖掘信息的能力;数字安全意识薄弱。刘会敏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1133 名大学生进行数字工具利用偏好、解决实际问题、数字素养认知等三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具备使用网络工具的基本能力,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较为不足,并且利用办公软件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也较为欠缺,不过关于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认识却较为充分。

(三)数字素养的培养模式

孙颖研究了会计类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现状,建议打造跨界师资队伍,构建融合课程体系,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构建数字素养评价体系,以促进会计专业人才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陶红通过梳理高职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逻辑,建议在培育过程中贯彻“人—技”共生融合,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阵地,企业为依托,实现政校企共同合作。刘春玲等人通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数字素养现状,剖析其稍显欠缺的原因,提出加快推进素质改革、建立多元信息资源库、完善高校图书馆、改革数字素养课程、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水平、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等六方面建议,以改善数字素养培育现状。

(四)数字素养与就业

数字经济时代下,就业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对于数字素养和就业关系的研究中,李剑玲基于数字化经济背景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策略,认为要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通过第二课堂、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在数字化经济下的实际素养;牛禄青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会为就业情况带来结构性失业、数字鸿沟扩大、体制机制滞后等现实性问题;纪雯雯等分析了数字经济与教育的双向影响,提出在教育发展路径上,要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培育高素质劳动力以满足新业态新岗位的要求。

国内关对于数字素养的研究,在概念界定、现状分析、发展建议以及其与就业的关系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多数学者认为数字素养要求人们能够检索所需信息,使用数字工具交流协作,保护数据安全和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学者们基于评估体系来分析人们各方面的数字素养;许多学者强调了数字环境和数字课程等的重要性;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数字素养在就业竞争力上具有显著作用。

三、大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及数据收集

本文从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管理与伦理两个维度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问卷题目时运用了Likert 五级量表法。选项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对应1—5 的分值。

表1 大学生数字素养调查问卷基本框架

本统计调查主要针对江西省财经类大学生,共发放问卷643 份,回收有效问卷618 份,样本来自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的江西省4 所高校,其中包括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2 所本科院校,以及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等2 所专科院校。其中,女生占比67.5%,男生占比较少为32.5%,较符合财经类专业的性别比例,样本学历分布如表2。本科生人数占比近半,研究生占比其次,为32.7%,专科生占比较少,为22.7%。

表2 样本学历分布

四、数字素养评价

本文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财经类大学生进行数字素养评价,步骤如下:

1.确定因素集

因素集U={P,R}。

2.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V={1,2,3,4,5}.(差—好)。

3.确认评价指标权重

用熵权法对不同指标赋予权重值,确认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集合如下:

A={0.82,0.18}

同理可得,二级权重集A1={0.43,0.47,0.05,0.05};

A2={0.34,0.33,0.33}。

4.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1)建立一级维度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评价结果D1 为:

D1=C1R1=[0.053,0.236,0.246,0.403,0.062]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受访者“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素养水平为“较高”。73%的大学生能够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等分析方法中选出较为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69%的大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SPSS、Stata、MATLAB 等数据分析工具;72%的大学生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可视化,亦可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74%的大学生能够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如利用回归分析结果预测趋势、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探究关系等。

(2)对“数据管理与伦理”的模糊评价矩阵:

对“数据管理与伦理”的评价结果D2:

D2 = C2R2 =[0.227,0.28,0.23,0.143,0.12]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受访者“数据管理与伦理”的素养水平为“较低”。48%的大学生会对数据安全的保卫有所注意,通过数据加密或者设置权限等方式控制数据访问;49%的大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数据参与如科研小组内部交流等的学习讨论;51%的大学生可以做到在使用数据的同时遵守学术道德和法律法规。

(3)对受访者的综合评价结果:

[0084,0.244,0.243,0.356,0.073]

5.评价结果

最终得到江西省财经类大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评价结果为“较高”。江西省财经类大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基础,可以有效选择数据分析方法,亦可以较为熟练地运用基础的数据分析工具,同时能使分析结果可视化,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其水平足以完成日常学习和工作的任务。但是能有意识地控制数据访问保卫数据安全、合理利用数据并且遵守学术道德法规的大学生仅占半数,说明大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自身数据的保护和使用数据的规范性有所不足,相关意识有待提升。

五、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建议

(一)强化学生的数据安全、数据道德意识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泄露事件早已屡见不鲜。面对数据安全问题,高校应当定期开展有关数据安全保卫的知识讲座,同时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的警惕意识,防患于未然,学会做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涉及自身信息的动态时隐去隐私信息、提前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加密和身份访问控制以防数据泄露等。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数据道德意识,做到规范地使用数据参与探讨分析,并且遵守学术道德与法律法规,如若使用非公开的政府数据和高校数据库数据应遵守保密协议。

(二)完善高校数字素养的培育方案

高校需要依托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情况,在以往教学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做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各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衔接合理,可以适当拓展部分课本之外的内容,所用的软件和分析方法应与当下潮流接轨,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现下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专业领域的新兴思想、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相长”,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身数字素养,将其反馈到教学过程之中。

(三)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机制

政府需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数据保护的法律规范,明晰数据挖掘、存储、传输、发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环节的权责关系,其中,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也是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规范部分App 对自己所涉及范围之外的用户信息的索取与利用,严打严查隐私信息贩卖,同时也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数据管理与伦理素养的教育培训,加强行业的道德责任意识,培育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

(四)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控制

技术进步的推动是解决数据技术所带来伦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当技术足够成熟时,足以实现将数据安全的威胁扼杀于源头,从初始就保障隐私安全。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引入相关领域人才,扶持相关领域的科技公司,鼓励其实现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的水平。

六、结语

数字经济作为国家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势不可当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质变与量变,一方面数字经济将创造大量如芯片设计、芯片代工等新型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往往出现在高新技术领域,对个人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也导致了如流水线工人等部分传统岗位的消失。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形下,大学生自身的数字素养高低对于其能否实现理想就业至关重要。通过从“数据处理与分析”和“数据管理与伦理”等方面对江西省财经类大学生的数字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下财经类大学生在数字素养上存在的长处与不足,从侧面探究高校在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上的欠缺之处,不仅有助于完善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数字化相关课程设置安排,而且还有助于丰富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的数据安全意识,能够设置访问权限保护数据隐私安全、提前备份数据以防丢失等,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数据道德意识,严格遵循学术道德与法律法规;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字素养情况,动态完善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完善改进高校对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方案,挖掘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对于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就业的巨大潜能,对大学生未来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财经类数据安全数字
部署推进2020年电信和互联网 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答数字
数据安全政策与相关标准分享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