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的研究与实践
2022-07-29王燕虹马丽琴蒋羽霏邓芝伶
王 朴 王燕虹 马丽琴 蒋羽霏 卿 泉 邓芝伶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说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方向。如何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并践行的问题。桂林市卫生学校在近2年的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教学改革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中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桂林市卫生学校中职护理专业2019级2个班130名护生和2020级2个班14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为对照组,2020级为实验组。对照组包括120名女性,10名男性。实验组包括124名女性,16名男性。两组护生的年龄、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按照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教学情况进行实践研究。
1.3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设计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结合医药行业及护理岗位对中职护生的培养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设计对接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等工作任务的方式,开展技能训练[2,3]。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是护生接触医学的先修课和启蒙课。其课程设计思路是在护生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九大系统为主线,结合肌内注射、心肺复苏、皮内和皮下注射技术、胃肠减压技术、灌肠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换药技术、雾化吸入疗法、静脉穿刺技术、动脉血采集技术、鼻饲技术、导尿技术等常见护理操作技术,以“敬佑生命、仁心仁术、健康宣教”为思政主题,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的理念和关爱患者的人文思想及辩证唯物观。同时注重开学第一课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
“生理学”是在形态学基础之上的机能学课程,其设计思路是在护生掌握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将大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厚植家国情怀,融入健康理念,培养尊重生命、尊重科学的意识,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护生家国情怀、仁心仁术、科学精神等素养的养成。
在“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重点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效应及原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正确用药、合理用药、开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护理学基础”的思政设计是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结合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利用临床案例进行讨论、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理心及服务意识,使其在提升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价值信仰、人文素养、安全意识、哲学理论、法律意识的融入。
“内科护理学”的思政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课堂讲授中借助临床工作任务,在掌握内科疾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护理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的护理工作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慎独、爱伤、奉献的医师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外科护理学”的思政设计体现在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引领为课程设计基础,按照临床一线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不同模块,基于护理岗位和工作成果进行开发设计,按照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6方面进行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体现爱伤观念、无菌观念和整体护理思维。
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思政设计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工学融合的形式重组基础知识、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护理及手术护理等教学内容,并按照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技能训练、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将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融为一体,初步培养学生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储备及职业能力。
“儿科护理学”的思政设计是以儿童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疾病健康咨询等护理岗位任务为主线,树立以儿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整体护理及人性化、个性化的科学内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治观念、科学素养、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1.4 教学效果评价
现以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护理学基础”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验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问卷调查采用基于问卷星平台自行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表”,评价表的指标内容分9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其赋值为1~5分,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5分代表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体现程度越高、实施效果越好[4]。结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以成组设计t检验进行比较。当P<0.05时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经过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显著(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注:*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2.2 问卷调查
基于问卷星平台发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表”270份,学生匿名填写,回收27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内容与结果见表2。
表2 课程思政学习效果满意度(,分)
表2 课程思政学习效果满意度(,分)
注:*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课程结束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素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思政资源方面的满意度较高,而且对知识掌握、认知态度、情感体验及思政素养方面的自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更好,受到护生的欢迎。
3 讨论
“课程思政”指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授课的思政要素内涵,将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水平[5-7]。在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不仅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加深护生对职业认识的深度,提升其职业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实操能力、工作态度,增强护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