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体会和建议

2022-07-28王泳超王建忠郭家萌林同保程西永邵瑞鑫

科技风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王泳超 张 倩 王建忠 王 浩 郭家萌 林同保 程西永 邵瑞鑫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在我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创新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已经逐渐变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这些大学生将成为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也会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也将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1]。当前,国家积极倡导年轻人进行创新创业,高校大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2]。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及成功率一直存在“双低”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学校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不重视已经成为创新创业中最重要的制约条件。当下,高校在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时,不能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很多授课教师对创新创业同样也一知半解,而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到位,这些情况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创业活动的基础是创新创业的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条件是高质量的教育。

一、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了解创新创业内涵才能做好创新创业工作。一种新的行为、发明或想法我们称为创新,其包括服务、产品、系统或程序等。同时创新也是将想法变为产品、服务、流程等,进而产生价值和实现营收的过程。[3]创业者整合所有资源并进行优化,通过这些来达到设定的目标,从而造就更多社会或经济价值的过程称为创业[4]。创业会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创业更倾向于依赖研发投资、创新思维与技术。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活动,它是以创造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素养,偏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创业为主的创业理念[5]。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可用素材丰富,可依据学生需要和教学环境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6]。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灵活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7]。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现状

近些年,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对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这些工作提高了学生整体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虽然如此,但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痛点”。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足

当下,高校大学生大多数对创新创业理解不够全面。由于学生资源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因此大多数人更加善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心性,这些会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缺乏创新精神,影响其对待创新创业的热情[8]。这种被动性地接受和思考容易传导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使其变得被动。而被动的创业又会导致思想的趋利性,又使得这一过程存在不稳定性。此外,创业想法简单、专业知识缺乏、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导致学生不能充分认知创新创业[9]。高校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也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各种教育主体的联动尚未形成,这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流于表面,未形成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缺乏,也使得教育成效也无法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缺乏启动资金和相应的社会经验也是认知不足的具体体现。家庭、高校或社会的支持是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学生缺乏充裕的启动资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由于学校、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的不足,导致在资金支持上有限制,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实际内容零散、单一,不能达到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将相关的创业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因此,创新创业比赛或初步的创业活动是大学生能接触到的创新创业的主要形式。而这些单一的形式又导致创新创业活动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流于表面,不能真正地发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环境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足。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方法单一,更多以讲授为主,趣味性和新颖性较弱,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多数以PPT、板书的形式,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只能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实例,缺乏参与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相对老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二,没有把创新创业放在应有的高度。当前,多数高校只将创新创业教育看成一种辅助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校仅对毕业年级同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而多以就业指导的形式呈现,无法真正让大学生理解创新创业内涵。由于学校本身对创新创业认识的不足,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理解为学生开店、送快递或外卖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少数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10]。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同学对创新创业的态度摇摆,从而导致在进行项目过程中不能全身心投入。而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只会投入很少精力去挖掘、培养学生,从而导致在创新创业人才梯队上出现断档现象。第三,高校课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束缚无法突破。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培育上不重视,在评估学生能力上仍以专业课成绩为标准。这会让学生觉得只要学习好专业课就是能力的体现,这更加遏制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此外,即使学校设置创新创业的课程,但内容过于陈旧,更缺少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得不到锻炼,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11]。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存在薄弱点

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是重理论轻实践,也未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竞赛的育人作用。缺失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会导致学生失去探索兴趣,即使有实践环节,通常学时较少,更因为缺少完善的考核机制、场地和专业的指导意见而使得开展效果较差[12]。部分大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后,因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宝贵的经验,从而导致创业活动难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创业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实践环节是最能体现出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从而也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内在风险提升。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及建议

作为农业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班主任制、双向导师制、毕业设计与研究生指导工作中,作者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自2011年至今,作者已先后指导15名学生创业成功,带动大学生就业120人次;指导70余名学生,参加了多项省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包括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指导的学生高斌的创业作品《卓圃番茄——打造河南省水果番茄领导品牌》荣获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并且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唯一作品被河南省团委(全省仅9件)推荐至团中央(金种子计划);指导的研究生龙昊驰成立四川昊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食用菌和生物有机肥,年产值4000多万。鉴于前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基础,笔者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创业指导教师,并且在2021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十个十”系列活动中,入选为河南省优秀创业导师。

回首多年来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作者有诸多体会。对于创新创业大众认知、学校相关政策等宏观方向这里不做讨论,只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培养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的理解

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是进行合作的前提基础。团队比领导更加重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是一个团队取胜的关键。培养出优秀的创业者要教会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去组建、管理自己的团队。首先,人员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团队成员合作意识决定团队取得成就的大小。其次,由于团队中每个成员扮演的角色不同,指导老师要积极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分配工作,明确的分工会让团队效率大幅提高。通过增强团队意识,让学生更加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和认知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打下基础。

(二)梯队化培养大学生,改善团队内部创新创业环境

在平时的指导、教学中了解和发现了一些自学能力强、有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学生。通过与这些学生的交流,让他们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具体工作和教师的研究方向,权衡自身的专业方向、兴趣志向、业余时间以及个人计划,确定是否参与项目研究。笔者坚持梯队化培养,高年级有创新创业基础的学生带动低年级无专业基础的学生,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做好统筹。从中挑选3~5人组成创新团队,选出1名学生做项目主持人。最终让学生能通过项目的驱动和赛事的参与传承笔者团队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同时,梯队化培养学生有助于营造内部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创新创业的魅力,为坚定学生创新创业志向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做事态度,建立团队责任感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凡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掌控自己的人生。笔者所指导的研究生龙昊驰,本科专业是工程造价,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放弃高薪工作机会,自学农学知识,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在兼顾学业的前提下,他还把昊龙农业有限公司做成了当地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商及出口基地。目前,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龙昊驰正在研发如何利用食用菌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及在中低产田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助力农业向“双碳计划”迈进。龙昊驰创新创业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做事的态度很重要,而态度恰恰也正是责任感的体现。

(四)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

大学生实践创业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以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创新创业标兵”高斌为例,他是笔者作为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教学期间,笔者会把农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分析给他们,多次请来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为学生做报告,就是为了让他们在有充分的心理认识和准备的前提下去创业。从高斌毕业至今的5年中,成立了河南卓圃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设施水果番茄的种植和销售,创业过程中经历了灾害性天气、投资期长、回报慢等无数难题,但是这些挫折都未曾压垮过他,他用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追逐目标,把“卓圃农业”水果番茄打造成了河南省高端水果番茄的一张名片,销售价格在40元/千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且在今年的河南省创青春大赛中,一举夺冠。正是有着直面挫折的能力,高斌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前行,而这种能力正是在不断实践中得来的,是基于理论又高于理论学习的体现。

总之,作为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应当以有信仰、有担当、有本领、有情怀为方向,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队伍中,使河南农业大学成为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先锋队。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成熟、教育模式单一、教师能力需要提高,基础场地建设不能满足教育需求、课程设置需要合理性。我国的创新水平与国家竞争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怎样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俱进、保持活力是新时代重要且艰巨的课题,这些都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