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配水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2-07-28冯英
冯英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四川 都江堰 611830)
0 引言
红岩分干渠工程灌区虽然整体的引水流量不大,但是灌区取水多为分水洞,且红岩分干渠渠道较长,比降小,制口多。部分渠道工程维护水平低,老化现象严重,对下游地区的输水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水资源科学调配工作,以此来确保下游区域的输、用水效果。
1 项目概况
红岩分干渠属都江堰人民渠1~3 期工程灌区的一条分干渠,在成都市彭州葛仙山镇境内人民渠干渠32+191km 处分水,地跨彭州、什邡、绵竹3 个县级市,全长约56.2km,总灌溉面积23.5 万亩,设计流量18m3/s,加大流量20 m3/s,年引水量1.64 亿m3。
灌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介于北纬31°08′~38°24′,东经103°58′~104°21′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红岩分干渠自彭州官仓电站引水渠节制闸前人民渠干渠右翼引水,跨过鸭子河后沿山丘绕行,先后穿过丁家山、白石沟、刘家沟至什邡市湔氐镇龙泉村折转向东进入平坝,然后沿等高线穿过斑鸠河,从尚家场(灵杰)南侧经过并侧转东北方向以涵洞方式穿过石亭江进入绵竹,经过玉泉镇江宁村后转向北走,于麓棠镇麓棠村穿过射水河,稍后折转向东,穿过龙蟒河、跨越付家河、下穿白水河,自绵竹市西二环进城区,在城北跨过马尾河,穿过中渠河后直达绵远河,全长56.2km。
红岩分干渠灌区范围包括彭州、什邡、绵竹三县的20 多个乡镇。用水情况为彭州区域用水比例约为16%,什邡区域的用水比例约为34%,而绵竹区域的用水比例约为50%,受到下游多数水利工程项目使用年限较长、工程比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下游尾水区域整体的输用水效率受到影响,鉴于此,一定要做好水资源调配工作。
2 做好水利灌溉水资源调配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就现阶段的水利灌溉资源调配情况现象来看,水利灌溉资源调配效率将直接影响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只有切实满足灌溉区域的农业水利需求,切实提升水利灌溉效果,保证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分配,才能充分迎合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鉴于此,相关的水利部门要积极面对水利灌溉水资源的调配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用先进的水资源调配措施来确保灌溉区域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 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定要重点做好农业灌溉水资源调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当下,一定要充分迎合社会经济的全新态势,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要深入贯彻全新的发展理念,这是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思路。通过构建全新的发展格局,这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构建全新的发展阶段,应用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及打造全新的发展格局的核心目的旨在要做好高质量发展工作。
水资源调配情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情况[1],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的一种,其承载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在当下的环境中,水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结合本文中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可知,科学地对水资源进行调配,是四川省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保护黄河生态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结构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可知,要分别从全新的发展阶段、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全新的发展格局这几方面入手来对区域水资源进行调配。在做好水资源调配工作的同时要兼顾水资源约束和水资源利用工作,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水资源调配工作创造基础条件。
红岩分干渠的水资源调配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春灌农业用水关键时期,要采取的调配方式为地方先上报相应的用水计划,待审批后经过相关部门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当地要求可知,要求最好按照计划用水量进行供水,不能超过地方的“三条红线”。但是就红岩分干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分水洞数量较多,且红岩分干渠整体长度较长,取水口也比较多。即便整体的控灌溉面积较小但是灌溉区域较长[2]。同时,其中一些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老化情况,导致部分渠道淤堵严重,进而对下游区域的输水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鉴于此,考虑到红岩分干渠什邡境内部分支渠分水洞口子较高,其中的中低水位区域进水效果不佳,为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故采用下节制闸堵水技术,绵竹输用水时,采用短时间加大进水量,高水位输水,同时协调周边水源如前进渠尾水进行补水。当前,正处于四川省全省打造成渝经济圈的重要阶段,四川省全省通过贯彻一干多支的方式进行灌溉,导致整体的用水需求量呈现猛烈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新阶段水资源供给能力不相匹配的矛盾和问题,做好水资源科学调配工作,是四川省全省都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 现阶段水资源调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可进行充分利用的水资源较少
针对水利灌溉水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中[3],其中区域的河流和湖泊作为主要参与调配的对象。虽然四川省境内的河流和湖泊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整体之间的距离较大,且其中不乏有部分河流和湖泊被污染,从而导致可进行灌溉水资源调配量不断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调配工作的难度。导致区域,尤其是下游区域的农作物灌溉困难,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4.2 水资源调配期间渠道的维护养护水平有待提升
在针对灌溉水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如果建设的调配工程项目维护养护水平不符合要求,容易导致水资源调配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4]。考虑到红岩分干渠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灌溉工程项目的供水难度。此外,如果缺乏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措施,必然会降低当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整体的供水水平,无法充分发挥水利调配工程项目的各类功能,进而对水资源水利灌溉调配工作的效果产生影响。鉴于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控水资源调配工程项目整体的维护养护水平,切实提升工程项目运行水平和输供水能力。
4.3 水资源调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费情况
在水利灌溉水资源调配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存在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5],导致该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在于部分单位在针对水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实地调查工作不够,极易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削弱了工程项目整体的效益。
4.4 水资源调配成本高昂
在水利灌溉水资源调配的过程中,调配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问题。在相应的灌溉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维护养护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高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调配资金的使用。发挥其最大效益。
5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调度管理工作的要求
5.1 立足全新的发展阶段,掌握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调配形势,相关部门要掌握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工作的重心,在不影响其他区域正常供水的情况下,结合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农业水资源调配工作。
例如,可以通过创建县市级层次以上的城市供水和应急供水互相配合体系,借此来有效提升供水质量和供水需求。同时,农村区域也要和城市构建一体化的供水系统,构建和城市同水源、同水网、同水质的供水网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以及重要工业产业用水。
除此之外,还要切实改善区域的水环境以及水生态问题,对省内的湖泊河流水资源生态进行完善的同时,协调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需求,在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同时充分发挥湖泊水资源的综合功能。最后可以通过营造智慧化的水服务行政体系,在为相关的用水单位提供高效率服务的同时,做好水资源调配工作,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先进化。
5.2 贯彻全新的发展理念, 增加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性
要贯彻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考虑本区域的情况,要结合全省乃至全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在水资源调配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来搭建高质量的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框架。
5.3 打造水资源调配制约体系,构建全新的水资源调配格局,切实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调配效果,除了要制定科学的调配方案和计划之外,也要构建相应的水资源调配制约体系。在构建制约体系的过程中,要秉承全方位节约水资源、科学分流水资源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资源供给优先服务于民生,供需侧相互平衡的全新格局,切实提升当地的水资源保障能力,确保水资源调配效果得到改善。
例如,可以全面落实科学分流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如可以针对四川省全省境内的水资源需求地进行片区划分,然后根据当地上报用水需求量做好水资源调配工作。如有需求,则可以利用水利一张图做好各个片区单元用水量指标和需水量指标的网格化和动态化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来确保水资源不被浪费。如某区域需要增加计划外的用水需求,则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评估和审批,对生态流量加以严格管控,确保取水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同时,要从用水需求侧入手,对用水进行科学化管理。例如当地可以通过落实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针对下辖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展开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针对超计化取水等行为加以处罚。针对没有安装用水计量设备的单位或者计量设备不合格的单位,要求其定期进行整改。同时,要重点做好用水数据审核和计算工作,切实提升用水量统计能力。
此外,要构建以全方位节约水资源和科学调配水资源的供需侧调配模式和水资源监管测控体系。例如当地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你每年度的用水数据和经济效益来制定更加精密的水需求预测模型。在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构建以湖泊河流为主的供水侧模型,借助上述模型来实现供水和给水的双向制约。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化监测软件来打造供需全过程调配的平台,确保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6 科学调配水资源工作的相关建议
水资源调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实现水资源的科学优化调配需要保持蹄疾步稳的工作节奏有序推进。提出以下3 点工作建议。
(1)持续加强供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应从支撑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建设一批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开展区域水资源战略储备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强灌溉供水网络的升级改造和城乡饮用水管网的延伸连通工作,既畅通“干支动脉”,又畅通“毛细血管”。
(2)加快构建水资源刚性约束管控的指标体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水资源调度管理、生态流量保障等管理制度体系,并积极探索将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的有关制度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以期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和发展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双向适应。同时,配套制定“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取水权转让处置”等规章制度,构建相互联结、环环落实的制度体系。
(3)努力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建设,坚决破除各水量管控单元的协商、信息共享和监督的机制障碍和保障瓶颈,在构建更加完善的流域和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相结合体制机制、水资源“政府+市场化”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和水资源管控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建立等方面先行探索突破,将优质水资源科学调配管理服务体系真正培育塑造成为支撑全省各行业新经济、新消费、新功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驱动力。
7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灌溉工程项目水资源调配质量和水平,要求各级部门要秉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和相关原则,最大限度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更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确保四川省境内的水资源调配工作质量和效果,保障红岩干渠下游的供水需求,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区域的水资源战略地位,促进区域农业经济飞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