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07-28黄慧
黄 慧
(中共紫云自治县委党校,贵州 安顺 550800)
1.问题的提出
根据202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人口依旧占总人口数量一半以上,这就决定了相关部门不能忽视对农村产业、农业人口相关问题的重视。农业对我国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且随着发展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其解决基本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也在不断凸显。目前,我国农业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结构调整期。一方面,是受制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有先天不足的因素,相较其他产业来说,农业则相对趋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相较于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差距。
通过深入调研得到一个启示:一个能够良性运行的农村发展综合体对于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而这个综合体需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积极参与、互利互赢的条件上,才能够有效推动新型农业产业结构、品种进行现代化的调整、升级,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各个地区千差万别的发展状况而言,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综合体能在不同的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积极引导、产业协调、品牌培育等积极作用。
2.特色农业产业概述
特色农业产业强调立足本土,探寻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促进产业化发展。其本身既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不断优化、孕育的新产物,又是具有一定特殊性和较难复制性且在面对市场竞争有较强优势的新兴业态体系。包格乐认为特色农业产业是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吴白桦、刘振娟、廖美玲等学者认为特色农业产业是一种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杨柳、潘超学者认为是一种突出品牌效应的精品农业产业或者是一种农业产业经济形式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侧重的点也就不尽相同。从上述专家各自观点来看,特色农业产业或者特色农业的产品应该具备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农产品有其特定的地域属性。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农业独特的价值,在很多地方不具有模仿性。二是产品质量上乘。以质量谋求市场中的份额,市场份额的拓展作为产业发展壮大的生存根本,因而特色农业产业在质量的要求上远远高于一般同市场的其他产品。三是特色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不可否认,特色产业的出现是基于市场发展细分的结果,能够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关键是特色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市场的严格把关和与时俱进,这对于未来特色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也是能够让特色产业得以不断拓展的缘由。笔者认为特色农业产业是利用自身生产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将产出的农产品所具备的独特性尽可能地展现,进而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
如图1 所示:特色农业产业不是单向和孤立的,涉及种植、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政府在整个运行环节中处于宏观调控的地位。如前所述,特色农业是利用自身生产条件中的特点即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将产出农产品的独特性转化为农产品市场和特定消费市场上群众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从地域选择、生产要素、种植、销售、加工等环节综合平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对特色农业产业整体发展带来影响。因此,需要从产权、管理、考核、分配等方面来进行科学管理,切实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以集体促特色,做到融入、共建、互助、共享,促进欠发达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1 特色农业产业影响因素模型
3.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民族地区在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特色农业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村民市场意识淡薄、资源较为贫乏、自然生产条件相对较为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在农业投入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方面遇到了瓶颈,其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地海拔落差大,当地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土壤层薄,土地肥力低,耕地面积少且成阶梯状零星分散较为狭小。加之受到传统思维束缚,对于特色农业产业怎样发展、如何寻找市场、怎样挖掘特色、产供销环境如何控制等问题村民及其村两委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发展理念相对滞后。这就使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贫困山区和偏远山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难以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发展。另外一方面,农户对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认知度不高,加上村两委的组织机构不完善、资金缺乏、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预防市场风险较弱,特别是村两委在处理村公共事务过程中存在的内部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部分村委丧失了在群众眼中的“公信力”。
3.2 劳动力素质偏低,发展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长期以来坚持发展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经济建设随着特色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管理、技术等方面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其组织(管理)部门均为管辖该村的行政部门,这容易产生或存在利益偏向,致使资源分配不均,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单依靠行政部门主导和管理,存在个别行政领导集体观念淡化,监督机制空缺,学习自觉性差,对市场经济规律及市场变化把握不准,可能会因自身的决策失误而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损失;三是部分农村村“两委”及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媒更新知识,由此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村干部思想固化,难以转变发展思维,更发扬不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四是相近的村与村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文化理念等具有相似性,在特色农业产业的挖掘、打造上具有相似性,很难从相似中去寻找特色,这就需要在特色挖掘、传承的基础上,让相近村抱团发展,但是观念、人才依旧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源。
3.3 地方企业优势不明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民族地区对特色农业产业重视不断加强,一系列政策措施也不断落地,在政策的引导和多方共同努力下,特色农业活力得到不断彰显,出现了一批在本地区乃至全国有知名度、规模化、市场需求量大的特色农业加工企业。毋庸置疑,这些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增收的同时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和发达地区比起来,民族地区的特色龙头企业依旧处于弱势。主要表现为企业体量仍旧不大,规模也相对较小,地理位置分布也不均衡,部分地方特色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带动就业和促进增收能力有限。
3.4 农业处产业链环节底端,品牌优势不明显
农业作为传统行业,由于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其发展创新能力和后劲也明显不足,进而使得资源更倾向于工业领域和高效率、高回报的新兴行业。通过对民族地区近十年来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后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省份的农业产业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栽培、浇水领域,同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在技术创新、产品定位、销售群体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具体的产品营销和品牌打造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影响,未能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和健全特色农业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而很难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的做大做强。
4.多路径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将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寓于正在不断成型和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之中,以集体促发展、以特色促整合、以品质创品牌,实现集体经济与特色农业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难,进而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特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农业环境、农业主体的现代化,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促进其健康发展。
4.1 政府引导,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一方面,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注重推动方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是农民,关键在政府。需要管理部门的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克服长期以来沿袭的陈旧和不合时宜的农业观念,跳出农业看农业,形成整体的全局观念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做到以集体力量发展优势产业,以集体智慧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另一方面,多渠道合理支持,扶持到位。抓好特色农业工作的实质就是要加强领导,做好示范,用成功的榜样和实际效益引导企业、农户参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根据部门要求细化政策措施,使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以集体经济为出发点,让集体促进特色,将政策落实到位。坚持做到突出特色,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扶持的精准度和满意度,提升参与群众的获得感。
4.2 促进农村主体现代化,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人才体系
第一,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总体学历普遍偏低,鼓励村中劳动者接受再教育,宣传读书的重要性,用鲜明例子进行宣传,切实做到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明白。此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鼓励和引进一批科研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帮助农村劳动者提高整体素质。
第二,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构建“留得住”的农村人才体系。从当前农村工作现状来看,政府不仅需要适应当地群众文化结构,还需要让外出务工的农民懂技术、懂科学。这就需要政府定期请相关专家到实地给群众讲解产业发展现状和科学种养方法,让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知晓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时进行自我矫正。
4.3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机制
4.3.1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产业链效应
第一,形成产业群。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这作为一项潜在的经济发展资源能够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习俗,形成农村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可待发掘的潜能。将这些潜能内化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将民族文化元素与生态、绿色的理念相融合,延长的农业产业链不仅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区域产业,更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重点产业。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选拔一批人才向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学习取经,进而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试点建设一批土地资源优越、交通较好、市场较近、气候适宜的乡镇或区域,形成集中连片、布局科学、带有地区特点的本土特产产业及产业群。第二,产业延伸。在试点基地建设的成功基础上,将试点建设成功的乡镇产业或区域产业推广延伸到较为贫困的乡镇和区域,以先富带后富,促进群众增收。第三,打造品牌。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著名商标,力争做到每个优势产业打造出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归属感,为外界了解民族地区提供窗口。
4.3.2 挖掘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特色农业产业群
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结合当地光照、气温、水等一系列生产要素和种植技术,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挖掘:首先,产品的选择要与其他地区有显著的区别并能够实现规模化。所选择的产业是能够适应本土地理条件和生态气候的产业,这就使得特色产业难以被本土之外的其他产业所复制或模仿,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其次,较好的市场需求是激发群众种植潜力和提高农民效益的核心。特色农业产业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消费者需求入手,将特色农业产业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以需求促生产,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区域的需求。对国内外的产品需求市场进行调查,努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效应带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最后,特色农业产业是在一定产业发展基础上进行细化后筛选出来的产业,这样有利于今后特色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生产潜力能跟进市场发展,为以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4.3.3 开发“特农”+“特旅”,促进旅游资源产业化
受益于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前需要遵照特色农业发展的原则进行科学地规划,依靠本土特色资源,精准挑选特色农业项目,进行综合布局建设、专业化生产经营,让农村落后地区将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转化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优势,继而发展为区域优势,解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的难题。对于很多传统的农产品、农业加工品,其工艺多已失传,民族地区由于其相对闭塞的交通和信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过去的传统工艺,老人刚好成了这些工艺传承的“活化石”,形成一批“特农”。大力挖掘周边农村生态景点的建设和打造,推动以生态农业为载体,以少数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等民族民间生态旅游为中心的民族旅游线路,将民族风俗文化和农村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联合开发、改造,打造休闲与旅游、文化与产业兼并的产业模式,以村为特色,政府调控、农民参与,扩大周边村寨打造“生态——文化——农业”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