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早年创伤对攻击性的影响:心智化的中介作用

2022-07-27王振宏段姗姗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攻击性心智创伤性

王振宏,段姗姗

(阜阳师范大学a.教育学院,b.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 阜阳 236037)

青少年群体中存在较多外化障碍,包括攻击性行为在内,诊断率在5%-10%之间,男性多于女性,这些外化行为障碍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及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1]。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这多与青少年的攻击性以及情绪冲动控制能力有关。因此探讨青少年攻击性背后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显得十分必要,对青少年的临床干预以及减少暴力性行为提供研究思路。

早年创伤经历影响个体的攻击性。创伤是指个体遭遇偶发或长期创伤性事件后所产生的一种躯体和心理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个体短时间内或持续性出现躯体症状,心理症状、人格障碍、精神病性等问题。创伤性事件既包括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意外交通事故、暴力事件等,也包括人际之间的分离、丧失、虐待、忽视等。早年创伤更强调个体早期的人际领域创伤,包括遭遇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父母不正确的养育方式、父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和适应不良的应对机制的过程[2]。研究发现持续暴露在创伤环境中不仅会导致个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如过度活跃、入侵、情绪收缩和社交隔离,也会导致出现抑郁、焦虑和物质滥用[3]。创伤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缺少资源去应对创伤。暴露在创伤的环境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暴力、自残、攻击性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通过对400名男性暴力罪犯的研究发现,童年期的创伤经历与攻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创伤经历可以显著预测其攻击性。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冲动性和攻击性行为,进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性[4]。创伤性体验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情绪冲动控制困难,情感调控能力发展受损,面临挫折、冲突情境或负性生活事件时,无法调控自身情绪,容易被情绪淹没,难以通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更多采用的是外化的攻击行为方式。另外在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对1 000名4-6年级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情感虐待是影响其攻击性的重要预测因素[5]。因此创伤体验可能是预测青少年攻击性的重要因素。

早年创伤会影响个体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心智化概念来源于依恋理论,是指个体基于有意的心理状态(如需要、愿望、感觉、信念、情绪、目标、意图和动机),内隐和外显地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意义的心理过程[6]。它是一种能力,最早源于母婴情感互动的依恋过程中。另外心智化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可以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社会环境中发生变化。在普通人际关系中,心智化是处在一个受控制的模式中即外显心智化状态。但当个体进入亲密关系或谈到与早年养育者的关系时,早期原始的依恋模式就容易被激活,它就会从一个受控制的模式转化为自动模式。当依恋被激活且依恋类型是不安全型时,个体的内心体验是恐惧的、害怕的、冷漠的或紊乱的等,此时此刻个体的心智化能力就会下降,表现为很难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状态。创伤对心智化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依恋来影响的。个体早年如果经历较多创伤性体验(比如分离、虐待、丧失、忽视等)容易发展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这会阻碍心智化能力的发展,表现为难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状态,情感控制困难和人际冲突问题。因此,当依恋关系的特征是暴力、虐待和忽视时,可能会导致个体发展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进而影响个体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同时研究发现遭遇过家庭内或家庭外性虐待的儿童表现为更低的心智化水平,儿童时期的创伤可以显著预测其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即儿童时期创伤体验越多,心智化水平也越低[7]。忽视、虐待和创伤性的行为包含一种心智化的失败。虐待行为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在面对强烈的愤怒和情欲时,施虐的父母全然不顾及儿童的心理状态或情绪需要。在心理虐待或施虐行为中,施虐者全然缺乏适宜的情绪反应。自我中心显然也反映在和虐待相关的歪曲的心智化之中。虐待和忽视让儿童独自承受其无法调节的那些不可忍受的情绪状态。在依恋创伤中,心智化失败所具有的最为严重的创伤效应或许在于它们破坏了儿童心智化能力的发展。

心智化影响个体的攻击性。心智化在个体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心智化能力的丧失或受损会意味着个体无法正确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这会增加外显的攻击性行为,因为缺乏人际之间的理解会让暴力行为成为可能[8]。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心智化能力的受损有关。研究发现心智化是预测攻击性和犯罪的重要因素,暴力犯罪者相对于非暴力犯罪者来说具有更低的心智化水平,意味着当外在冲突情境或压力事件发生时,他们很难去觉察和理解被害者的绝望情绪,对他人内在状态缺乏理解,则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在一项对18名年青罪犯的质性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心智化水平可能跟关于犯罪的不同思维模式相关。具有中等心智化水平的罪犯对他们作为罪犯的角色存在冲突,而低心智化水平的罪犯是从行为角度进行处理,而不承认受害者的痛苦或焦虑,将敌意归因于受害者,因此当犯罪者心智化水平较低时,会错误的理解他人的内在状态,带有强烈的攻击性[9]。心智化对攻击性的影响也得到其他研究的证实,在一项有关羞耻、心智化和攻击性三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心智化作为一个影响因素会影响个体攻击性的表现,当个体的心智化水平较低时,可能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行为[10]。

在创伤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中,心智化是一个保护性因素。当个体遭遇压力或负性生活事件时,如果个体具有较好的心智化能力,那么就可以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状态,为什么有这样的状态以及思考接下来要去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反思的功能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冲动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假设:

H1:早年创伤、心智化和攻击三者之间彼此相关,具体表现为早年创伤显著正向预测攻击性;早年创伤显著负向预测心智化;心智化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

H2:心智化在早年创伤和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为了使所选取的被试具有代表性,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对来自安徽阜阳本地两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共436名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团体施测方法对学生进行测评,为了防止出现疲劳效应,测评中间休息5分钟。在测量样本中,男性149人(34.2%),女性287人(65.8%)。年龄区间为14-18岁,平均年龄为15.95,标准差为1.11。

(二)研究工具

1.儿童期创伤问卷

本文所采用的儿童期创伤问卷是由傅文青、姚树桥等在2005年所修订的中文版本,主要包括五个分量表,分别为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和性虐待,用于评估儿童期创伤性经历[11]。问卷采用Likert 1-5评分标准,共包含28个条目,其中第3、8、14、18和25条目属于情感虐待维度;第5、7、13、18和19条目属于情感忽视维度;第9、11、12、15和17条目属于躯体虐待维度;第1、2、4、6和26条目属于躯体忽视维度;第20、21、23、24和27条目属于性虐待维度;第10、16和22题属于效度评价条目。每个维度得分在5-25分之间,问卷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早年遭受的创伤体验越多。该问卷的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43-0.82之间,分半信度在0.45-0.70之间,α系数在0.51-0.71之间。

2.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

反思功能是测量心智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心智化的操作性定义。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是一种自评量表,在青少年临床和非临床样本中已经被验证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Function Questionnaire for Youths)[12]。本研究所采用的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是由左方舟、刘果等翻译、修订的中文版本[13],该问卷包括46个项目,采用Likert 1-6评分标准,由A、B两种不同计分方式分量表组成,总分为两分量表分数之和,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反思功能越好。该量表经在临床和非临床青少年样本中检验,发现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重测信度为0.686。

3.攻击问卷

本研究所采用的攻击问卷采用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修订的版本,该版本根据Buss和Perry的攻击性问卷进行翻译、修订,用于评估被试的攻击性[14]。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分为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5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1-5评分标准,其中条目1、6、11、16、21、26和29属于躯体攻击维度;条目2、7、12、17和22属于言语攻击维度;条目3、8、13、18、23和27属于愤怒维度;条目4、9、14、19、24、28和30属于敌意维度;条目5、10、15、20和25属于指向自我的攻击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重测信度为0.71。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然后使用process进行中介模型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偏方差分析

采用Harman原理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15]。对104个项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29项因子特征根值大于1,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2.95%,低于40%的标准。因此可判定共同偏差问题不明显。

(二)青少年早年创伤、心智化与攻击性的相关关系

为了探索青少年早年创伤、心智化和攻击性的关系,以儿童期创伤问卷各维度分及总分、心智化得分以及攻击得分为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早年创伤总分与攻击性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r=.318,p<0.01),心智化与攻击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r=-.356,p<0.01),而心智化只与早年创伤中的情感虐待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r=-.207,p<0.01)。

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性虐待与心智化和攻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表1中并未呈现。表明个体创伤性经历越多,可能攻击性越高;个体创伤经历越多,尤其是情感虐待,可能心智化水平越低;心智化水平低,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攻击性较高。具体详见表1。

表1 早年创伤、心智化和攻击性的相关分析

(三)情感虐待对攻击性的影响:中介模型检验

中介模型的检验是以情感虐待为自变量,心智化为中介变量,攻击为因变量进行计算。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法(自抽样次数为5 000次),利用Process中的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16],置信区间的置信度为95%,如果Bootstrap95%CI的上限(UL)和下限(LL)之间不包含0,则意味着效应显著。具体详见表2和图1。

通过表2和图1可知,情感虐待、心智化与攻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部分验证了假设H1;情感虐待对攻击性的影响在心智化的作用下影响减少,表明心智化在情感虐待和攻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这部分验证了假设H2。

图1 心智化的中介效应示意图

表2 心智化在情感虐待与攻击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5000 Bootstrap)

三、讨论

(一)青少年情感虐待、心智化与攻击性的关系

早年创伤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内化心理症状和外化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产生攻击性行为、自残或自杀等。但是关于早年创伤对心理病理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从依恋理论角度来看,可能是早年创伤影响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病理。

情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攻击性。早年创伤可以预测儿童和成年期的心理病理,具体来说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行为障碍并加剧暴力行为。创伤分为虐待和忽视两部分,情感虐待作为创伤中的核心部分,对个体攻击性具有显著影响。儿童期情感虐待与中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且遭受情感虐待的儿童更易表现出成瘾、违规等反社会行为[17]。在临床样本中发现,强制戒毒人员早年创伤经历与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早年创伤经历影响强制戒毒人员精神病态,进而具有更高的感觉寻求,当寻求刺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倾向于采用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因此表现出较多攻击性行为[18]。情感虐待对攻击性的影响可能跟情感控制能力有关。遭遇情感虐待的个体容易出现情感控制问题,包括攻击性调节困难以及冲动控制困难,当面临轻微压力性事件时容易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情绪所淹没,通常是以外部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暴露于创伤中的个体会伴有一些创伤后应激症状,表现出冲动控制困难以及难以使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另外创伤性经历可能会导致个体发展为不安全型依恋,而不安全型依恋与攻击性之间又存在显著关系。一项关于学前儿童的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冲突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以及较强的敌意[19]。因此,情感虐待作为创伤的一部分,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可能通过情感控制能力和依恋产生作用。

情感虐待对心智化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创伤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当遭遇压力性事件,尤其是与重要客体发生冲突问题时,个体容易激活早年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相应地会有一些依恋行为表现,即早年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形式。当主要养育者与之有情感互动,对其敏感具有帮助性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而当主要养育者是不敏感的、忽视的、虐待的等容易导致孩子发展为不安全型依恋。来自依恋关系中的创伤,比如说虐待和忽视,不仅会诱发严重的痛苦,而且也会损害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破坏心智化能力的发展[20]。虐待可以分为躯体虐待、性虐待、嫌恶和情感虐待,而其中情感虐待作为虐待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心智化的损害是最为直接的,因为情感虐待是以一种残酷和虐待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且常常是怀有恶意的,包括剥夺孩子的基本需求或重要客体、残忍的威胁、胁迫、羞辱和极端拒绝等,这是对心理的一种直接的攻击[21]。忽视则包括躯体忽视和心理忽视,它对个体创伤性的影响可能不亚于或甚至超过虐待,而且它的影响还会延续到成年,对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虐待和忽视这种组合之所以具有创伤性影响,是因为它让儿童独自承受其无法调节的那些不可忍受的情绪状态,严重破坏儿童心智化能力的发展且容易造成创伤代际遗传。所以情感虐待作为虐待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个体心智化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心智化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心智化是一种能够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在状态的能力,发展于早期的依恋关系之中。良好的心智化能力意味着个体具有较好的情感控制能力、冲动控制能力和反思能力。当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压力性或创伤性事件时,个体能够具有反思功能,觉察当下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具有较少的攻击性行为。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心智化和攻击之间的关系,心智化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核心问题是过度的负面情感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调控能力缺损,这本身就标志着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心智化能力受损,如因情绪极度反应导致的情感不稳定或不适当且强烈的愤怒或愤怒控制困难,表现出冲动攻击性[22]。

(二)心智化在情感虐待和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

心智化在青少年情感虐待及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部分验证了第二个研究假设。心智化并没有与早年创伤的其他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只与情感虐待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这一方面可能跟研究的样本量小有关,可以尝试在临床样本中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可能与情感虐待是虐待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虐待是创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

心智化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可以减少创伤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或压力时,高心智化个体具有良好的反思功能,能够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状态,具有情绪调控能力,往往能够以言语化的形式来解决冲突或情绪问题,因此表现出较少的冲动性行为或攻击性行为。在对161名从精神科招募的14-21岁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早期虐待对潜在的暴力行为有直接影响,而心智化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即心智化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可能会延缓青少年从早期虐待到暴力的过程[23]。在非临床样本中,通过对97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心智化在早期虐待和攻击性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4]。以往研究倾向于将创伤作为一个整体变量来探讨对心智化或攻击性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出早年创伤中情感虐待维度对个体心智化能力发展和攻击性的重要影响,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情感虐待在创伤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后续的临床干预过程中,可以从情感虐待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干预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帮助性。

早年创伤,尤其是情感虐待不仅是青少年精神病理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也是青少年攻击行为表现的一个预测因素,而心智化在其中是一个保护因子,可以减缓早年创伤对其攻击性的影响。因此,这对于青少年的临床心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基于心智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心智化水平,提高其情感控制能力和冲动控制能力以减少其外化的攻击性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结论

通过对436名青少年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早年创伤经历越多,尤其是情感虐待经历,可能会导致其心智化发展水平较低,而心智化发展水平低,意味着青少年很难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状态进行觉察和反思,当面临人际冲突或负性事件时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2)心智化在情感虐待和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智化在青少年早年创伤和攻击性之间是一个保护性因子,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创伤对攻击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攻击性心智创伤性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