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传统文化景观的数字活化路径探析
——以山东省杨家埠村为例

2022-07-27勾锐张帅柯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7期
关键词:禀赋村落数字化

勾锐,张帅柯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历史信息和乡味乡愁的鲜活载体,数字活化开发与保存是传统村落活态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渠道。2022 年4 月,中国网信办五部门印发《2022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重点提到要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要求加强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为如何接续发挥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指明了方向。因而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全新的数字乡村体系,聚力乡村文化资源永久保护与持续发展,强化数字服务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2 杨家埠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禀赋概况

资源禀赋源于经济学概念,又被称为要素禀赋,强调资源内容的优势性,指一个地区资源的内涵、发展程度、规模、结构等素质方面的综合状况,是对当地资源情况的综合评价。在资源禀赋的视角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禀赋,以突出村落综合实力与丰裕程度、寻找村落的异质化特点与准确的发展定位作为突破口,为乡村文化景观数字化活化奠定发展基础,提出针对性的纾解路径。文章从环境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精神文化资源禀赋四个方面梳理[1](见表1),全面了解其内涵与特点。

表1 杨家埠村传统文化资源禀赋信息

2.1 环境文化资源禀赋

乡村所具备自然区位优势与人文区位优势,是决定村落是否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首要因素。杨家埠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东靠浞河,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是古寒国的建都地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紧邻寒亭镇贸易大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具备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建筑形制多为仿古建筑,四合院结构,古街贯穿东西,组成了村落布局基础。环境文化资源禀赋使杨家埠村在区域内整体发展优势得到极大提升。

2.2 生产文化资源禀赋

杨家埠村落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经验。其农业资源优质,农耕文化中浸透着乡村生活细节、农事意向、村民行为、技术秩序,为手工艺创作提供了表达生活的审美尺度与主题。其手工业文化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突出的民间艺术双遗产木版年画与风筝制作技术使村落名扬千里,逐步确定了传统手工业在乡村产业中的地位与功能,成功找到一条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共荣之路。同时,服务业文化类型多样,使游客能全方位体验“民俗景观、农家休闲、非遗研学、生态观光”的文旅服务。

2.3 生活文化资源禀赋

杨家埠生活文化资源是不朽的价值存在,根植于深层的民间审美与传说信仰,民间生活艺术作品与当地风俗习惯不可分割。年节民俗中,过年贴年画的习俗由来已久,房屋、庭院、门窗、炕边、粮囤、牲口棚等地随处可见。年画题材众多,用途广泛,包括祭祀先祖、婚丧嫁娶、祈福祝祷等主题。婚嫁习俗则展露了杨家埠村融洽淳朴的民俗风气与生活文化。

2.4 精神文化资源禀赋

精神文化是地区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构了村民共有的精神文化信仰与文化价值观念,这种贯穿民间理念与时代情感的资源禀赋融合了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多种因素,蕴含丰富,内容博大。杨家埠精神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民间文化的向度,其依赖民众对美好事物的意愿观念,从民间传说、人物崇拜、宗族礼制、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方面便可以略睹杨家埠民间精神追求的风采。

3 杨家埠传统文化景观数字活化的三重局限

3.1 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数字化的发挥缺乏创新

近年来,杨家埠的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得到了重视,但其在数字化进程中数字文化产品明显创新不足、脚步滞后。目前,潍坊市建立了潍坊市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中心和民间艺术品DNA数据库、艺术名家库,潍坊风筝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李元芳“飞鸢探春”的游戏皮肤,销量激增。这些数字化的尝试,效果颇好,但其在技术与产业方面的融合缺少新意仍具有简单叠加的功能,割裂了现实体验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没有真正使民间艺术“活”起来,关于数字体验与展示、技术服务体验、优质内容创新、文化产品迭代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3.2 乡村文旅数字化融合不充分

首先,杨家埠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缺乏新意,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模式尚未形成,官方新媒体运营缺少吸引用户眼球的创意元素,导致播放量低、缺少准确的宣传定位。其次,杨家埠旅游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缺乏与各行业的联动,没有将环境资源禀赋有效融合,传统乡村文旅产品数字化转型的力度不大。最后,杨家埠乡村文化数字产品使用效率与旅游服务效率低,也是制约杨家埠村落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因素之一[2]。

3.3 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播活动受限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仅通过网络点击率、浏览量、演出上座率、网络投票等数据流量来评判文化价值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迎合受众的文化需求,追求数字经济效应与商业的利益,不能全面展示文化真实面貌,偏离了发展的本意,要警惕文化产业发展“唯流量论”,避免挤压乡村优质文化的市场空间。数字差别要与城乡差别相互叠加,相互强化。由于城乡的数字素养与信息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乡村居民在接受信息与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过程中有一定困难,存在数字化深度不足、接受信息不到位的问题。

4 杨家埠传统文化景观数字活化发展融合路径

4.1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技术创新

首先从内容禀赋的保存、传承、发展角度发力,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建立民间艺术文化遗产数据库与杨家埠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符号库[3],同时打造一套属于杨家埠专属的文化符号与视觉识别系统,开发数字文化创意APP,为参与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体验,从元素库中提取与自由组合设计文化产品,探索新奇独特、融合古今的未知模式。其次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借势,拓展技术呈现形式,融入场景展示中,成为文化旅游新业态更新迭代的催化剂。最后以游客需求为主要发展导向,深化杨家埠文化景观体验与旅游服务体验,创造场景主题开办相关赛事活动,为其创造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激发游客的积极情绪。

4.2 搭建产业链下的数字化矩阵,跨界融合

杨家埠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关键也在于从多产业、多方位、多领域的跨界产业融合上下功夫,与市场前景广阔、高适配度、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结合,逐步打造同频共振、多元复合的产业链,形成数字化矩阵,使乡村数字文化产业链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创新要素集聚、互联互通的发展方向[4]。积极推动数字化产业链升级,推出云演艺、云教育、云展览、云文创等新业态,加速跨界融合,促使人与场景情感需求的深度联结,同时要增加新业态应用场景的供给与覆盖率。正确选择跨界产业资源类型,考虑两者的适配度,扩大高层次、高品质、多元化创意产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成为整个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驱动力。

4.3 借助全媒体形式多元化传播,文化认同

首先,杨家埠文化传播中要借助全媒体形式进行文化的立体式呈现,求真务实稳步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介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为根本目标,立足民俗文化本身,凝聚正能量的传播风气,避免出现数字时代下的艺术审美泛化与炒作乱象。其次,以乡村美景、乡村民俗、乡村节日、乡村生活日常、乡村技艺、乡村生产方式为杨家埠村主要传播内容[5],加之产业融合中新业态的其他功能,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与相互辐射,实现信息资源禀赋的价值提升。最后,村落要考虑传播平台、传播者、传播机制、传播形式等因素,避免泛娱乐化的出现,提高决策的预判性与前瞻性,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讲好“杨家埠故事”。

5 结语

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杨家埠村自身资源禀赋与内在价值的综合分析,提出乡村传统文化景观数字活化发展策略,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结构的更新与完善,重新审视传统村落发展现状,真正释放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深刻价值内涵。

猜你喜欢

禀赋村落数字化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油画《村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