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变化的影响

2022-07-27苏冬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心电全血黏度

苏冬平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西 孝义 0323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1-3]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近些年来,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原因首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4-7]。该病治疗时间窗窄,及时查明脑梗死分型,抓住治疗时机,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的关键[8-11]。本文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变化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为41-82岁,平均(63.14±7.82)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干3例,小脑7例,脑叶18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为39-86岁,平均(64.27±8.49)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干2例,小脑6例,脑叶17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通过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2],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② 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精神疾病以及无语言功能障碍;③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功能等动态监测,均使用常规的扩张血管、抗血小板、抗凝血、脑保护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62),每次20mg,1次/d。

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生产厂家: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072),静脉滴注,溶媒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次给药10mL-20mL,1次/d,连续治疗2周。

实验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生产厂家: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0787),静脉滴注,溶媒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次给药0.2g-0.4g,1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13-15]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0-42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轻;

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

心电变化情况: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以及Q-T间期延长。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关于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6-17],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级病残程度;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1-3级病残程度;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少于18%或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 ]×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但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4 32.47±3.75 26.86±4.21实验组 54 31.73±3.11 19.64±3.38 t-1.154 6.342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情况(±s,mPa·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情况(±s,mPa·s)

组别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86±0.97 5.14±0.88 13.11±2.72 10.76±2.14 1.98±0.31 1.23±0.13实验组 6.03±1.01 4.42±0.61 12.98±2.86 8.15±2.67 1.87±0.22 1.05±0.07 t 1.133 4.736 1.047 5.193 1.313 4.51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心电变化比较

实验组患者心电异常情况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异常情况比较结果[n(%)]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8-20],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防止血栓进展、减少梗死范围、调整血压以及防治并发症为主要治疗原则[21-23]。急性脑梗死病因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变化迅速。血塞通注射液,属于中药注射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24-25],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抢救神经元细胞,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26]。

本研究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实验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但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心电异常情况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优于对照组70.37%,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改善患者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以及Q-T间期延长等心电异常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心电全血黏度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