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规划选址与绿色营建技术*
2022-07-27潘璐冉
王 薇 潘璐冉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合肥 230022;2.安徽建筑大学建成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22;3.安徽建筑大学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22)
“社则有屋,宗则有祠。”宗祠建筑是我国古聚落中最早产生的公共建筑,其地位十分重要[1]。现今徽州地区仍保留着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宗祠建筑。作为徽州地区传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公共建筑之一,无论是场地布局还是建筑地位,宗祠建筑在徽州地区聚落建筑中处于中枢核心地位。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宗族之气、风水之观、徽商之起、中原之化和本土之习等要素。徽州宗族文化相传甚久,宗法礼制影响深远。宗族关系是个人最主要的且必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包括徽商群体大多也是由同一宗族体系关系组成的。同时,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外来文化与本土习俗的不断交融,成就了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形式;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便是其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宗祠建筑在思想文化和营造技术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当代绿色公共建筑借鉴的方面。在现代建筑营建和传统建筑改造中,应吸取传统建筑的智慧,打造适宜本土发展的绿色技术,使建筑在满足当代人生活使用的同时也能展现自身的地方情感。
1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调查
宗祠建筑主要指祠堂建筑以及其院落内配套的建筑群体,例如:仪门、享堂、寝堂、戏场等。以徽州地区数座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较高的宗祠建筑为对象(表1),选取其中30座祠堂建筑开展深入调研和研究。
表1 徽州地区极具代表性和高研究价值的祠堂
2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绿色规划选址理念
宗祠大多分为总祠和支祠,徽州祠堂总祠的选址极为严谨,因家族发展庞大后会集全族之资修建总祠,则祠堂的地址和规格都相对较高。作为村落中极为重要的公共建筑,较好的可达性是第一考虑要务。其次是场地大小、环境以及风水考究,其中蕴含着古徽州人对绿色的追求。徽州祠堂支祠的选址一般会在祖宗故居处建造,如故居场地合适,会选择直接改造成支祠作为祭祀场地,如场地不够,则选择将旧址拆除,原地重建新祠。
2.1 “中轴核心”的规划选址
传统封建制度社会,“对称”和“规整”是权利和地位的代名词。所有建筑规划都遵循着这个特点,每个建筑都存在等级差异、高低有别,而中轴线则成为对称布局中的重点所在。因此,较高等级地位的建筑大多建立在中轴线上,见图1。宗祠建筑作为传统社会的公共空间、聚集场所,通常形似分割线,将村落划分为各个板块,使各板块既分离又连通。由于宗祠建筑自身的建筑等级较高,代表着当地宗族地位,自然在选址上大多坐落于村落整体的中轴线上。一方面使其交通便利,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则优化了建筑外部环境的微气候。
图1 中轴核心选址示意
祠堂位于中轴核心的位置,突出村落重点,布局规整秩序。其选址理念提高了宗祠建筑的可达性,即使是最边缘的村民,若要参加集会,祠堂也具有相对较高的通达性。从绿色环境优化方面来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通风效果。西递村是一个典型的符合传统风水理念的徽州村落,完整的村落形态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一排排的传统民居构成了船身,村前高大的牌坊便是船帆。西递村落建筑群总体占地0.16 km2,敬爱堂和追慕堂坐落于村落的核心位置上,溪水穿流其间。村内有四条主街,道路向南北、东西延伸,辐射全村[2]。敬爱堂和追慕堂在全村多向的中轴线上,作为地位极其重要的建筑,坐落在村落整体规划布局的核心位置,建筑通透威仪,成为宗祠建筑“中轴核心”规划选址的典范,见图2。
图2 西递中轴核心选址示意
2.2 “负阴抱阳”的规划选址
负阴抱阳、枕山面水是传统聚落和建筑的基本选址方式。道法自然,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图3所示,负阴抱阳的场地,后有主峰,左、右环次峰,前有蜿蜒水系贯穿。基址位于山水之间,地势平缓,适于营建[3]。背山敦厚强壮要有足够的力量,背山有力才能保证家族后人做事有靠山,这个家族的人才能出人头地。有山可依,有水穿流,终显地灵而后人杰,人丁兴旺不衰,财官亨达,光宗耀祖。所以满足负阴抱阳的风水宝地一直都是传统建筑规划选址的方法之一。作为村落中的核心公共建筑,宗祠建筑规划选址当然也不例外,风水佳地对宗族的重要建筑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考量部分。
图3 负阴抱阳选址示意
从环境优化方面来看,选址方式蕴含着改善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绿色理念。背部靠山,用来抵御冬季的冷流;正面朝阳,用来争取更多的阳光;前方绕水,用来平衡夏季炎热的气温,净化输送凉风。与此同时,也为居住用水和安全用水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这样的场所环境不仅能起到改善周围微气候的作用,并且山水围绕,也能够促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产活动,推动衣食住行的发展[4]。宏村是徽州极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枕山面水,是一块风水宝地,村人笃行信风水,曾经找风水先生何可达查看地势。村西北有巍峨的雷岗山,吉阳水由西绕村子南下。何可达认定宏村的地理风水形态是一头牛,于是村里就按照“牛形”来总体规划建造村落。村中一天然的泉眼被挖成半月形,取名为“月沼池”,作为牛胃,汪氏宗祠占据村中极为重要的地段,后枕雷岗山,前绕西溪水,月沼池前落,形成典型的负阴抱阳之法,即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见图4。
图4 宏村负阴抱阳选址示意
2.3 “阴阳相悖”的规划选址
在徽州地区的宗祠规划选址中,相较于其他手法,“阴阳相悖”成为较为独特的一种。男、女即为阳、阴,男祠与女祠相对而立,刚柔之合,纯懿稳固。同时也表达了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的理念。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棠樾的村名来源于《诗经甘棠》。其中“棠樾”的寓意是在棠荫之处。其村名是由“唐越”发展而来,是为纪念唐朝越国公汪华而取的。棠樾村落的场地“枕山、环水、面屏”,可谓风水宝地,前方为盆地地貌,北向有山脉临立,南向富亭山坐镇,水系则自西向东环山而下[2]。棠樾女祠其名为清懿堂,旨在歌颂女子之德,品行端正优良。该祠堂坐落于棠樾牌坊群以西。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原鲍氏家族只建男祠,鲍家鲍启运便决定为家族内女性建造一座专属的宗祠建筑以歌颂女子之德、母恩母德。根据《易经》中“男乾女坤,阴阳相悖”所书,将女祠与男祠相对而建,相互呼应、阴阳而立。该祠堂为宗祠建筑的设立创建了新的规则,打破旧历,在徽州地界乃至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的[5],见图5。
图5 棠樾“阴阳相悖”选址示意
2.4 “正寝之东”的规划选址
朱熹在《家礼》中就说:“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正寝之东即基址选择在整体村落的东部,见图6,方向与定位有着相对硬性的要求。宋朝的宗祠大多为家庙,供奉先世神主,其选址也十分值得考究,以彰显家族门风。传统理念认为东方即为太阳普照之处,寓意繁荣向上,风水之佳。因此很多重要的建筑大多修建在村落东边,并且村东头若非村落主入口,通常亦设小门,作为次入口。
图6 正寝之东选址示意
从绿色建筑优化方面来看,宗祠优良的位置和良好的朝向使得堂内通风畅气,冷暖适宜。明朝徽州大兴建造祠堂,皇帝号召天下君臣百姓在冬至日统一进行祭祖,自此则形成了民间重大祭祀习俗的革新。徽州地区大坑口村的龙川胡氏宗祠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由原先的“家庙”转变成为宗祠[5]。“东端为庙,太阳普照,西边为室,惠泽万家。”胡氏宗祠枕山临水,坐北朝南,位于大坑口村东端,宗祠的五凤门楼檐角翘起,其后祠身规整对称,层层递进,加上高耸的围墙,整个宗祠建筑呈现出神圣肃穆之态,见图7。因其“正寝之东”的选址方式,在清代整修的时候,便发现堂内竟无一处蜘蛛网,且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近百年。“正寝之东”的规划选址模式能有效改善建筑内部及周边的风环境。
图7 龙川正寝之东选址示意
3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3.1 通风减阳的冷巷优化技术
受地理因素影响,徽州地区聚落建筑排布较为紧凑,建造间距相对较近,从而形成了交织分布的窄巷,同时也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体现。然而,街巷大小不一,主街较宽,一般在6~8 m,还有与水系相连的水街宽达12~15 m。与之相反的是横纵交错的小巷都较窄,民居间狭小巷道宽度普遍在1~2 m,高宽比普遍在5∶1~7∶1。然而,由于宗祠建筑本身的公共建筑特性,建筑自身在高度上普遍较民居大些。因此,宗祠建筑旁的巷道相较于民居中的巷道更为狭窄,巷道仅有0.7~1.5 m宽。由表2可知,宗祠建筑旁的巷道通常会处于狭长的比例之中,高宽比大多在6∶1~10∶1。
表2 代表性冷巷对比
宗祠建筑旁巷道在一定程度上对街巷和建筑之间的微气候进行了巧妙地调节,这类窄巷也称为“冷巷”。冷巷一般指传统聚落中具有遮阳效果的窄巷道,良好的被动降温作用使其成为建筑的气候缓冲层。因为狭窄,巷道受太阳辐射少而能保持阴凉,且两侧较封闭的高大实墙是很好的蓄冷体,白天蓄存热量而保持墙体表面低温,夜间又被室外冷空气冷却从而蓄冷。因此巷道内温度波动通常要比室外开敞空间小[6]。
3.1.1低辐射遮阳减能
针对遮阳效应,夏季冷巷常通过减少墙体与地面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缩短墙体和地面受太阳直射的时间来实现;从而降低建筑外部的热量,降低墙体与地面的温度。如图8所示,将主街道与冷巷两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巷道类型进行光环境对比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街道上的光照时长平均在2.47~2.85 h/d,而冷巷则控制在平均0.75~0.83 h/d。由此可见,主街道的光照时长普遍要比冷巷的光照时长多出很多。冷巷利用了建筑自遮阳效果,减少了建筑外部得热。徽州地区建筑高度一般在6~8 m,公共建筑则偏高,有的达到10 m左右。巷道宽度也是宽窄不一,从而太阳的入射角度与入射时间便会存在一定差异。如图9、10所示,通过对主街道与冷巷分别在夏至日当天的逐时日照阴影分析,可知在冷巷常有的巷道高宽比情况下,太阳直射到巷内的角度相对较小,当日只有在12∶00前后存在约1 h的阳光直射现象。而通过主街道的逐时日照阴影图可明显看出,其当日在10∶00—15∶00间存在大小不一的阳光直射。相较于冷巷,主街道造成了多出近4 h的阳光照射,大大增加了巷道的平均温度。因此建筑利用巷道的高宽比来调整太阳入射的高度角,以减少巷道内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巷道内温度。
a—主街道;b—冷巷。
图9 冷巷夏至日逐时阴影
图10 主街道夏至日逐时阴影
3.1.2被动式通风降温
宗祠建筑旁冷巷还应保持一定通风,主要分为纵向通风和横向通风两类。
对于纵向通风,因冷巷空间狭长,便自然形成了一个纵向的通风管道,其内以活塞式通风方式进行空气流通与交换,达到高效通风的作用。同时,冷巷位于宗祠建筑与其他建筑间的气候缓冲区,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置换和更新其内微气候的责任。因此,横向通风对于冷巷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夏季宗祠建筑天井处屋顶率先受热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天井上空的空气升温,而基于冷巷纵向通风而保持低温的墙体与地面则能冷却建筑底层空气,从而形成了冷热空气的流动,促进了空气的置换和流通。横向空间通过门洞或侧高窗将一水平线上的建筑相互联通,这样的过渡缓冲空间不仅能置换掉热空气,还能帮助天井加强其拔风效果,对宗祠建筑内部的风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图11)。横向通风与纵向通风相互结合,实现了宗祠建筑周围微气候的良性循环。
图11 热压作用下冷巷通风原理[7]
与此同时,冷巷的夜间降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冷巷利用夜间的空气流通可以置换掉白天建筑所吸收的热量,降低墙体温度。墙体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因此在夜间,墙体便成为一个蓄冷体,将夜间冷空气存储在体内,等到次日白天,由于温差,建筑墙体则会开始吸收外部的热空气,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这样白天吸热,晚上放热,昼夜往复,形成空气流动循环,为宗祠建筑的微气候起到调节净化的作用[6]。
3.2 多功能的天井调和技术
天井空间是徽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过渡空间,与建筑主体空间相互映衬。具有排水、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天井空间为建筑以及周围连廊、墙体围合而成的空间,由于宗祠建筑的使用特殊性,仪门、享堂以及寝堂与天井连接的部分为开敞式,可为举办祭祀活动和其他相关仪式提供足够大的场地。天井空间将自然与建筑巧妙结合,充分呼应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8],起到了节能减排,调节环境的积极作用。
3.2.1采光通风技术
受徽州地区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本身的特性,徽式建筑开窗大多为小窗,墙体也较为厚实,因此宗祠建筑在采光和通风上有一定局限。而天井空间则解决了这些矛盾,对环境起到了缓冲调节的作用;并且与厅堂贯通开敞,没有墙体或隔板等遮挡物,加强了空气流动,形成了良好的热压通风条件,可循环输入新鲜的空气(图12)。图13对比模拟了有无天井的建筑室内风速环境情况,可以看出:有天井的室内风速整体大于无天井环境,因此天井空间能加快室内空气流动,优化建筑室内风环境。
图12 天井热压通风原理
a—有天井;b—无天井。
宗祠建筑是典型传统人民信仰和崇拜的产物[9],作为宗祠建筑中采光通风面积最大的过渡空间,天井四周的屋檐向内倾斜,将四周空间向内聚拢,形成一定的向心感,人立于天井之中,青天厚土,前有神明,后有祖宗家规,营造出一种宗祠建筑应具备的空间氛围,找到对家族的敬畏感和归属感。
3.2.2排水蓄水技术
通常外部聚落排水系统是由天井空间联通处理的,天井空间一般分为两种营建形式:其一,排水沟式天井空间,见图14。天井内地面多以石材为主,建筑檐口下地面平均宽30 cm左右部分下陷,形成排水沟,沟内设置排水口通道。雨水滴落通过排水口后流入总排水系统,再流入周围河流,形成活水系统。宗祠建筑常通过屋顶瓦进行无组织排水,并且屋檐滴水竖直方向对齐下部凹陷状明沟,并与室内平面设有高差[10]。其二,水池式天井空间,见图15。此形式的天井中间本身就是水池,兼有储水、排水、消防等功能。同时也作为中轴景观,分流祭祀人员,常出现在寝堂部分的天井处。例如,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俞氏宗祠的享堂前方天井和寝堂前方天井空间分别属于排水沟式和寝堂水池排水式。因在整个祭祀活动中仪式规矩复杂,物品的摆放及祭祀的人员也较多,享堂是宗祠建筑中占比较高的空间,即前天井空间面积较大,从而排水任务也相对较重。因此,排水沟式排水既节约场地空间,又能高效排放大量雨水。然而,寝堂空间相较于享堂空间面积较小,天井规模也小,采光较差,这种处理方式是为了方便祖先在后寝中休息,也是为了营造祭祀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因此水池排水更符合空间特性的要求。
图14 享堂排水沟式天井空间
图15 寝堂水池式天井空间
3.3 多方位的堂内通风技术
3.3.1以开洞镂空为主的空气流通技术
为了解决徽州建筑外墙多为小窗,而对室内通风有一定影响这一问题。智慧的徽州人民在宗祠建筑内部多处设置镂空隔板,既起到了空间分割的作用,同时又能解决空气不流通的问题,这也是传统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中较为常见的营建手法。其中,部分宗祠还出现了在外墙较高部位设置小型通风口的做法,例如黄山市歙县许村镇许村观察第的八字门楼的侧墙上方,便开设了如意样式的通风口来加快空气流通,见图16。
图16 八字门楼侧墙上的通风口
建筑内镂空隔板巧妙解决了小开窗对室内通风和温度调节的不利影响。其镂空部位大多集中在隔板上方,民居中一般集中在梁上,而对于宗祠建筑来说,由于总体层高较高,因此镂空部位一般设在铺作间、门扇上、屋脊下和梁上或梁下,见图17。镂空的部位可将上升的热空气迅速排到室外,实现室内冷热空气分层与循环,达到适宜的室内环境。
a—铺作间;b—门扇上;c—屋脊下;d—梁上。
如图18所示,通过软件Phoenics模拟出祠堂内部屋脊下和梁上两处的镂空与实心两种情况下祠堂内部的风速环境,对比分析可知:存在镂空板的祠堂内部的平均风速比实心隔板大,且风环境情况较好,空气流通较快。说明祠堂内部隔板的镂空处理可以加强室内风速和空气流通,对改善室内风环境起到了积极影响。
a—梁上镂空隔板;b—梁上实心隔板。
3.3.2以八字门楼为主的通气聚风技术
按立面形制分,传统门楼大多呈屋宇式,也有些为牌楼门楼。屋宇式门楼是由一层或多层单坡屋顶组成,有形成三凤或五凤楼的,也有较为朴素,为单坡屋檐的。如宣城市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的胡氏宗祠(图19)是典型的屋宇式门楼,牌楼门楼则是将起翘屋檐及部分构造嵌入外部墙体内,与外墙融为一体。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俞氏宗祠(图20)是典型的牌楼门。从立面形制上看,八字门楼的门洞面积便比一字门楼大得多,空气流通的面积也就相对较大。
图19 屋宇式门楼
图20 牌楼门楼
按平面形制分,传统门楼可分为一字门楼和八字门楼两种。一字门是外墙与门洞在一条线上,而八字门则是将入口门洞处向内退让几分,形成两侧八字侧墙,从而平面呈八字状,见图21。受立面形式的影响,八字门大多出现在屋宇式门楼中,而一字门楼则普遍出现在牌楼门楼中。其中八字门楼不仅造型独特,在物理环境中还起到了通气聚风的作用,加快了宗祠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循环流通,改善了建筑内部风环境。
图21 八字门楼平面
由图22可看出:在同等风速范围的情况下,八字门门厅及前后天井中的风速整体比一字门的大,空气流通性较好。八字门楼的构造形式不仅能加快门楼及门厅处的风速,亦能加快享堂和天井间的风速,加快宗祠空间中空气的流通性。
a—一字门楼风环境平面;b—八字门楼风环境平面。
3.3.3以底层架空为主的通风防潮技术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底层常采用增设通风口的处理方式。无论民居还是公共建筑常在底层做短柱架空,然后在四周用石材围合的短墙上开小洞,以加强底层地板的通风,见图23。通风口多为圆形,造型多样。其中万字纹和古钱的形状较为常见,还有类似盘长状等和一些具有福禄寿喜之谐音的动植物图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寓意,体现了节约能源的绿色建筑特征。
a—立面;b—剖面。
由于宗祠建筑内通风口常设置在封闭空间或隔间的下方,因此选取宗祠建筑享堂两侧的厢房进行有无设置通风口的内部风环境模拟。如模拟图24所示,开设通风口的空间内风速明显比无通风口的平均风速要高,架空部分空气流通相对较快些。有通风口的建筑内部风速最大能达到0.89 m/s左右,且覆盖面积比无通风口的大。
a—存在通风口;b—无通风口。
综上所述,在宗祠建筑内设置通风口,既能对建筑内部风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又能加快架空层的通风流动,进而快速带走水分和潮气,达到防潮除湿的效果。
4 结束语
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对建筑高技术发展的重视,城市独有的地域文脉特性在追求先进技术创新时渐渐丢失了传统建筑的优秀理念。在建筑营建过程中,应探寻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污染,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徽州宗祠建筑作为其社会文化和民俗风习的物质结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智慧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验证了其绿色优化作用,为公共建筑的修缮、改造与更新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