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2022-07-27陈永福
□陈永福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1 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1 农业人才不足和传统模式制约
人才流失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户家庭大多存在城市生活优于农村的思想,家长经常教育子女通过升学毕业后不要再返回农村发展。其次是劳务派遣造成的人才流失。适龄青年不选择高职教育或者继续学习,尤其是在西南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年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少且劳动力质量不高,阻碍农业发展。再次是岗位不匹配造成的人才流失。农村没有打造出相应的适合农业类专业人才返乡的岗位,愿意回来的人才无处安置,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使得农村发展呈现出人才底子薄、类型单一的现状,要想实现农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并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反而抑制传统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农村种植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单一,个体投资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农民投资与生产比例不协调,经济收入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在传统农业产业中多以世代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生产设备质量较差,主要通过牲畜以及水力等方式辅助农业生产,传统农村以世代使用的各生产要素为经济基础,土地报酬呈递减规律,技术不变、相同面积土地追加传统要素带来的报酬增量迟早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呈现较低态势,所生产的农作物也大多只符合农民自己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农业生产剩余量极小。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户意识水平较低,不科学地应用肥料、杀虫剂、薄膜等,造成了土壤板结、白色污染,土壤中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据调查,我国土壤中天然有机质平均小于1%,而最理想的比例是5%。有机质的自然堆积约需100 多年,绿色植物对氮肥的吸收率有限,如果在土地中过度使用氮、磷、钾,通过挥发到大气、雨水中等方式渗透到地下,造成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1.2 土地利用不充分,基础设施不健全
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农村年轻群体人力转移,高龄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年龄偏高、体力等自身条件明显不足,难以继续耕地,劳动力和政策之间的链接不通,造成土地流转不足,大量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有地无民现象较为突出。土地流转后农村保障机制不健全,失信失约现象导致信用危机,农民不敢轻易流转土地,耕地闲置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危害到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盘活农村闲置耕地对农村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增加和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从户到田的公共道路不畅,水利设施不全,农车、大型机械无法直接进入田区,农作物灌溉困难,对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品运出等生产活动造成极大不便,限制了农业生产,导致农地效率较低。农村快递物流点建设不全面,许多地区依旧难以实现快递自由,对于农产品寄送形成掣肘,效率不高、配送速度慢等,严重制约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1.3 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特色不足
地区呈现出信息滞后性,不能利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技术,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市场分析不足。农业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体现在农资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民、收购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民和收购商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储备信息不公开性和农民储备信息的封闭性,国家对农产品的种植库存信息很难全面掌握。农业的生产周期长,流入与退出都比较困难,农户盲目增加种植面积,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从而造成了市场上产生“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失衡现象,造成产出不足或生产过剩,农户遭受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农产品特色不足,竞争力不强,西南农村地区种植作物偏向普通粮食作物,种植产品创新力不足,种植单一且收益低,普通特色产品大多已被开发利用,竞争力不强。如何深入挖掘开发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寻找山林田野间可开发、能创收的特色产品成为一大问题。
2 探索发展新模式,助力经济新增长
基于西南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根据时代先进技术发展优势、发展理念,为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滞缓提供新的可参考发展模式。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农业经济必须作出巨大改革,为了有效增长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应分析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所具备的特点,实现产业振兴,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新模式。
2.1 “村委托—县定培”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人力资源专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唯有依靠大量的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方可永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加快培养本地区人才,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懂农村、懂政策、能推销的专业化高职人才。
打造“村委托—县定培”模式,根据农村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技术人才需求,以及不同村镇实际的农林渔牧人才需要,先报乡镇级政府统计汇总,将汇总结果交由县级部门统一培养和分配。应考虑农业类的定向免费培养模式即合同式培养,在职业高中、普通高中选拔一批能返乡的学生,签订培养合同,借鉴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体系,适当免除该类型学生的学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依据实践需要以及前沿技术、理念、模式进行培养,毕业后由政府统一调配,可作为学生村官进入农村,注入新鲜“血液”,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同时将政策宣传下沉,促进先进的思想宣传,从思维上逐渐改变农民种植观念。
人才的培养就相当于植入造血干细胞,可以在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产业发展、选择农作物、搭建销售渠道、有效学习、引进新模式等方面,赶上时代变化和技术革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对于把握市场需求、使用农药、选择经济作物发挥指导作用。人才入村可以利用所学,开办农民技能培训,将好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管理模式带给农民,以点破面,慢慢改变传统、低效、污染大的传统种植模式,有效解决耕地污染危机,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服务农业现代化。
2.2 “一村一业”发展模式
“一村一业”包含的不仅是个体企业进村,更重要的是依靠企业为农村打造产业,利用产业的发展解决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企业进入必然会对道路、水利等设施、闲置土地进行解决,可借鉴“PPP”模式经验。
“一村一业”发展模式,是县级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甄别筛选,把资质好的企业引进自然村,相关部门主要监督企业的运营状况,保证土地流转过程合规、合理、合法,多维度保护农民权益,但是不能干预企业本身运作。企业应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村集体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给企业,有效解决土地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农民的发展模式。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宗旨,有效将企业和解决闲置土地问题结合,企业要想单独进入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容易受阻,源于农民不信任企业,应依靠政府的信用担保,形成信任的转嫁,三者互相依托、互为保障。
“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和特色农产品进行“情感销售”,为产品植入文化内涵或者开发相对应文化背景,创造多重营销模式,企业可以抓住网络流行的各种节假日制造“商业机会”,做好自媒体营销号,更好地树立农村品牌影响力,依据农产品销售的不同类别和文化差异,制订适应各种情景和风情的营销方案,建设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产品市场经济,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故事,开拓具有故事型特色经济,将农产品销售融合地区的人文背景,制作特色营销视频,并运用自媒体合理穿插农村区域农户栽培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以情感为主导,开创农业的“情感销售”。如云南省文山市的特色农产品——“三七”,享有“文山三七,天下第一”的美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与文化背景,结合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与起源功能效用,并运用其流传的传统民俗故事、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打造地方名片,促进传统农业的生产销售,不断扩大农业经济的规模。
民营企业的进入,解决了个体农民难以完成的产品销售问题,个体农民由于无法创造全新的种销模式,创新能力欠缺且依赖性过强,生产资源不能集成。农村经济发展要想进一步壮大,就需要形成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农村振兴是以产品振兴为依托,产品是农民财富的主要来源。同时通过建设“一村一业”工程,可以增设岗位和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
2.3 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经济发展
数据经济作为经济学范畴也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利用对大数据的识别—筛选—过滤—保存—利用,引导市场、实现社会资源的快速优化分配和再生,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有效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式。涉及区块链技术、物联网、5G 技术等新型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三十四次大会集体学习时强调,提升发展数字经济本领,促进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社会创新发展格局。在数字经济的范畴里,数据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在这样经济模式下,生产效率以指数形式高速提高。“数字化一带一路倡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及历年的中央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与“互联网+”的现代农业,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数字经济占GDP 的比重在2025 年要提升至10%。
数字经济有效运用“互联网+”经营模式,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对于支持农村生产、加工与流通等各环节的经济转型发展有着巨大优势和作用,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源出发植入数字经济发展意识,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变革,可以有效提高农村规模生产与经济效益,并最终建立数据可视化、源头易追溯的农村新型经济发展模型,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模型结合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补齐短板、加强应用,突破数字经济助推农村经济增长的瓶颈,农户种植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控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的生产过剩,再根据大数据技术预测市场建立需求分析机制,依托较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订单式种养,深入挖掘地区特色、有机、绿色产品,打造特色产业链条,数据不断更新可规避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危害,最大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化产业,将数字经济打造成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基于数字经济发展成功地区的模式,以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大棚”,不断创新发展栽培模式,将物联网科技运用到大棚套种,提高了大棚的运行效能,并且减少了能耗,从而增加了效益。物联网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发育信息,指导农民针对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出调控,科学合理种植,挖掘林田特色,培育新品种或者驯化野生品种、开发新品水果,利用消费者猎奇消费心理结合节日推销模式开辟新市场。例如云南的黄泡,植物学名五叶草莓,多为野生植物,《文山中草药》记载其具备主治神经衰弱、多尿等效用,但未见大量种植以及产品开发。可以将其转化形成特色产品,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作物生长过程,一条龙农药残留检测服务,保证出库的每一份产品数据都在数据库可查。运用物联网技术,读写器将农产品信息读写完成后上传数据发送到APP,形成产业链条,所有信息自动生成二维码,消费者可随时随地查看自己购买的产品信息,做到了可溯源、可观测,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物联网布局的完善,可以将生鲜农产品精准运输,保证质量和生鲜度。模块化、系统化配送,数字经济技术可以解决保质期短、容易腐烂和因距离比较遥远需要长时间运输的一系列问题,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农村产业发展的使用,赋能农村产业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
3 结束语
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人才不足、模式欠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综合性地提出3 种发展模式。产业兴则农村兴,应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红利,搭上时代的快班车,不断挖掘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优势,助力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现代化。企业进入要做好信任转嫁,形成产业振兴,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工程。因地制宜开发西南农村地区独特的资源,挖掘特色产品以及文化背景,开辟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尝试把农村适龄人群毕业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完成自身“输血”到“造血”过程,实现产业兴旺,人才兴旺、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