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袭”的词义演变
2022-07-27王亚妮
◎王亚妮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一、“袭”的语源义
语源义这个概念很多语言学家已经解释过了。
蒋绍愚在《古汉语词汇纲要》中提到:“同源词是同一语源的词,这些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词义相同或相关。”
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所谓‘语源’,实际上就是‘词源’。但不是‘词语在文献里最早出处’的词源,而是指词语的音义来源。”
任继昉《汉语语源学》:“词的语源,是一个词的音义来源,即一具体的词音义最初结合的缘由。”“语源,是语言中词和词族的音义来源。语源是一个总概念,它又可以分为词的语源和词族的语源这两个层次。”
殷寄明在《汉语语源学概论》《汉语语源义初探》中提到:“语源是文字产生之前口头语言中语义与语音的结合体,是后世语言中的语词音义的历史渊源,是语词增殖、词汇发展语言学内在根据。”
王力先生在《同源字论》中说明到:“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的字,叫作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个来源。”“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同源字的研究,其实就是语源的研究。”
总的来说,一个词的语源就是其音义来源,同源词就是最初音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要分析一个词的词义来源和发展脉络,就必须要找出其同源词,掌握它的语源义。
(一)同“叠、褺”
(二)同“侵”
除此之外,“袭”还有一个同源词“侵”,“侵”在清纽侵部,清邪旁纽,侵缉對轉,这就是“袭击”义的来源。如《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国语·晋语五》:“袭侵之事。”注:“無鐘鼓曰侵。”由“袭击”这一语源义又往后引申出侵袭熏染触及、袭取窃取抄袭等词义。
郝铭鉴先生在《“袭”字的理据和逻辑》中这样认为:怪不得“袭”字的写法,可以是两个“龙”字。两条龙其实是一条龙。一条是蜕变前的蛇,一条是蜕变后的蛇。一条蛇蜕变后留下“龙衣”,成了另一条蛇,但它的生命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于是,“袭”有了继承的意思。因袭、承袭、世袭包括抄袭,都和继承有关。“袭击”呢?我小时候住在农村,经常看到草丛里的蛇蜕,却从未见过正在蜕皮的蛇。蛇的蜕皮具有隐蔽性,所以用作动词时,总有偷偷、悄悄的色彩,如夜袭、突袭、奔袭、奇袭。
笔者不认同他的观点。首先,“袭”是个形声字,“龖”只表声,再者“龖”的词义是龙飞之状,《说文·龙部》:“龖,飛龍也。”桂馥义证:“飛龍也者。”《玉篇·龙部》:“龖,飛龍皃”。《广韵·合韵》:“龖,龍飛之狀。”这与“袭”的词义并不相近。凭借字形是两条龙而判断其有各种词义未免有点望文生义,缺乏实在的证据,让人难以信服。除此之外,郝铭鉴先生对“袭”字的词义理据说明几乎通篇围绕其声符“龖”展开,而且几乎都是根据字形展开各种推测,笔者认为这是本末倒置。
二、“袭”的词义演变
由上文可知,“袭”的词义一共有两个来源,一个同源是“侵”,即袭击义,另一个同源是“叠、褺”,也是它的本义,即死者穿的衣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词义,《汉语大词典》中“袭”字一共有二十四个义项,《汉语大字典》中也有十四个义项,这些词义的发展脉络大致是以下这种关系:
先来看由本义出发的这条线。表示死者穿的衣服,这是名词,变成动词那就是穿衣加衣,如《礼记·内则》:“寒不敢襲,癢不敢搔。”郑玄注:“襲,重衣。”《礼记·丧服小记》:“袒,降踊,襲絰於東方。”孔颖达疏:“謂掩所袒之衣。这个意思最初是特指给死者穿衣服,后来才用作普通的穿衣加衣,再有就泛指穿戴,如三国魏曹植《五游咏》:“披我丹霞衣,襲我素霓裳。”
由穿衣加衣引申出三个意思,第一,量词,可以表示一套一副,多用于服装,如《史记·赵世家》:“賜相國衣二襲。”裴骃集解:“單複具為一襲。”《汉书·昭帝纪》:“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祠以中牢。”颜师古注:“一襲,一稱也,猶今言一副也。”也可以表示一层一重,如《吕氏春秋·节丧》:“题凑之室,棺槨數襲,積石積灰,以環其外。”高诱注:“襲,重。”第二,重叠重复,如《左传·哀公十年》:“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告。”杜预注:“襲,重也。”《文选·张衡〈西京赋〉》:“重門襲固,姦宄是防。”李善注:“郭璞《爾雅》注曰:‘襲,重也。’”第三,穿衣自然是为了遮羞避体,因此有遮盖隐藏的词义,如《文选·张衡〈西京赋〉》:“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 李善注:“班固《漢書》贊曰:‘孝武造甲乙之帳,襲翠被,馮玉几。’”
由重叠重复又可以引申出三个词义。其一,堆积积累,如《楚辞·九章·怀沙》:“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爲豐。”洪兴祖补注:“《淮南》云:‘聖人重仁襲恩。’注云:‘襲亦重累。’”其二,继承照旧沿袭,如《墨子·非攻下》:“(周武王)襲湯之緒。”晋陆机《文赋》:“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其三,重合调和,如《礼记·少仪》:“斂則啟櫝,蓋襲之,加夫襓與劍焉。”郑玄注:“襲,卻合之。”孔颖达疏引皇氏云:“卻,仰也,謂仰蓋於函底之下,加函底於上重合之,故云襲。”《荀子·不苟》:“山渊平,天地比,齊秦襲。”杨倞注:“襲,合也。”《淮南子·天文》:“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高诱注:“襲,合也。”
由遮盖掩藏可以引申出两个意思,其一,动词承受蒙受领受,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九德不愆,作事無悔,故襲天禄,子孫賴之。”杜预注:“襲,受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襲養兼年,恩隱周渥。”李善注引贾逵《国语》注:“襲,受也。”这个有点类似于“被”字被动义的由来。其二,名词箱子包裹等,用来遮盖藏物的自然就是大箱子了,如《文选·班彪〈王命论〉》“思有短褐之襲”,李善注引晋吕忱《字林》:“襲,大篋也。” 宋郭彖《睽车志》卷三:“因探懷出物一襲,曰:‘以此贈行。異日得十四歲女子乳,即可餌也。’許大訝,且奇之。徐發襲,得白石數塊,堅瑩可愛。”
第二条线,与“侵”同源,从袭击义出发,可以引申出两个意思。其一,袭取窃取抄袭,如《谷梁传·哀公四年》:“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杨士勋疏:“襲,掩也,謂求利之心不以禮義爲意也。”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於辭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後皆指前公相襲。”明归有光《乞醯》:“是以奪人之物則爲盜,取人之有則爲襲,假無而有則爲僞。”其二,侵袭熏染触及,如《楚辞·九歌·少司命》:“緑葉兮素枝,芳霏霏兮襲予。” 王逸注:“襲,及也。”宋朱熹《对雨》诗:“涼氣襲輕裾,炎氛起秋思。”由此又可以引申出进入的意思,如《国语·晋语二》:“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傲,大國襲焉曰誅。”韦昭注:“襲,入也。”《楚辞·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朱熹集注:“襲,入也。”《淮南子·览冥训》:“蛇鱓著泥百仞之中,熊羆匍匐邱山磛巖,虎豹襲穴而不敢咆,猨狖顛蹶而失木枝。”高诱注:“襲,入。”由进入义又可以引申出两个词义,其一沦陷,如《公羊傅·僖公十四年》:“此邑也,其言崩何?襲邑也。”何休注:“襲者,嘿陷入于地中。”其二返回归还,如《文选·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李善注引贾逵《国语注》:“襲,還也。”感情色彩再加深就引申出了报复义,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子元曰:‘婦人不忘襲讐,我反忘之!’”
至于作为姓氏的袭,非常稀有,史料中的记载极其少。《通志·氏族略五》:“晉有隱士襲元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益州將襲肅舉軍降。”胡三省注:“襲,姓;肅,名。”袭姓的源流,《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賨人七姓有袭氏。賨,秦汉时生活在今湖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现山东的章丘市普集镇有个袭家庄,其中袭姓人家占绝大多数。
三、“袭”字词义演变的理据
(一)词汇系统本身的发展趋势
由语料调查以及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袭”的词义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丰富的发展并且渐趋稳定,唐宋以后,“袭”就失去了产生新词义的活力,而是逐渐复音化,产生了较多的双音组合,下面举例子来看看。
“袭人”,表示侵袭到人、薰人的意思,如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宋何薳《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硯深紫色,古斗樣,每貯水磨濡久之,則香氣襲人,如龍腦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於翰林院後堂東寶善亭内發出宋版《文選》一部,紙墨精好,古香襲人。”
“袭用”,表示沿袭采用。如宋叶適《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林栗)更襲用鄭丙、陳賈密相付授之説,以道學爲大罪,文致語言,逐去一熹。”章炳麟 《文学说例》:“後人作一曲,或襲用古辭,而義實大異。
“袭位”,指的是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如《新唐书·侯君集传》:“君集次磧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襲位。”
“袭沿”,表示因循沿袭。如《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沿。”
“袭承”,表示承受;继承。如唐韦展《日月如合璧赋》:“可以襲承天意,可以敬授人時。”
“袭荷”,犹袭承,表示继承。如唐罗隐《谗书·拾甲子年事》:“一旦襲荷家業,苟不以法而得,亦宜不以法而終,此倚伏之常數也。”
“袭藏”,犹珍藏。如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今士大夫家猶有襲藏者,雖吏輩所札,亦皆有法。” 明宋濂《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得師片言,裝潢襲藏,不翅拱璧。”
“袭职”,表示承袭官职。如《宋史·蛮夷传三·黎洞》:“淳熙元年,詔承節郎王日存子孫許襲職。”《明史·职官志一》:“世官九等,皆有襲職,有替職。”
“袭袭”,这个词有两个意思,其一表示套套、件件,如明徐复祚《红梨记·赴试》:“脱卻泥途,蚤上金臺。緑衣襲襲稱身裁,朱提鑠鑠生光彩。”其二表示阵阵,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愁欹單枕,夜深無寐,襲襲静聞沉屑。”
王宁先生指出,“正是由于词汇系统发生了总体性的变革,才使得本来独立的单音词,沦为仅仅是构词成分的单音语素”。汉语词汇系统在以先秦西汉时期为代表的上古阶段以单音词为主,到了唐宋以后的近现代汉语阶段词汇系统则以复音词为主,而古汉语单音词的词义演变与复音化关系密切,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共识和认知心理的原因
一个词表达什么样的意思,用于什么样的场合,不仅取决于现实的客观因素,而且跟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和社会认知上的约定俗成有密切的关系。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提到过:“语言符号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影响,音响影响不是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声音的心理印迹,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影响结合的心理实体。”
比如现代汉语中,“袭”作为量词在表示成套的服装时,一般只用于长形的服装,可以说“一袭长裙”,却不说“一袭短袄”。郝铭鉴先生认为这跟“袭”的声符“龖”有很大关系,两条龙其实是一条龙,一条是蜕变前的蛇,一条是蜕变后的蛇,因为蛇蜕下的皮是完整的、长形的,才有了这样一个常识背景。笔者认为这难免有点天马行空了。“袭”一般只用于长形的服装跟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服装,无论经历了多少朝代,经过了不同习俗的融合,它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点,就是衣服很长。不管是上衣下裳制,还是深衣制,都是偏长形的。这又跟严格的封建制度息息相关,不同阶级的人服饰各不相同,而长袍也是身份尊贵的象征。正是因为这一社会因素,人们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约定俗成,而与“袭”的声符无关,与蛇皮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四、结论
“袭”的本义指死者穿的衣服,由此引申出穿衣加衣、重叠重复、照旧沿袭、量词一套或者一层等词义。另外一条线的词义来自它的一个同源词“侵”,语源义是袭击,由袭击义引申出袭取窃取、侵袭熏染触及、进入、返回归还以及报复等词义。而“袭”的词义演变与词汇系统本身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认知心理两大因素有莫大关系。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一个字的形音义都在发生变化,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因此,古文字研究不能望“形”生义,仅从它的文字字形出发展开推测,这样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更不能舍本逐末,对于一个形声字,把分析全部加在声符上面,这样也是不可取的。“袭”的词义发展至今,有很多意思我们并不能直观获取,比如袭击这一条线,这时候需要我们根据其音义关系找到同源词,从源头上寻找线索。
注释: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③任继昉:《汉语语源学》,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殷寄明:《汉语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⑤郝铭鉴:《“袭”字的理据和逻辑》,《咬文嚼字》2019年第10期。
⑥王宁:《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4期,第1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