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适老性规划策略研究

2022-07-26马玥琦夏沁宁冯永升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2期
关键词:规划老年人智慧

马玥琦,夏沁宁,冯永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1 研究背景

2021 年5 月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现行的以“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集居社会化养老为辅,与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相结合”的老年群体居住体系中,如何保障老年人日常居住的舒适性,使其在社区中感受到爱与温暖,研究城市社区适老性规划,成为当前热门话题。

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后,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进入广大研究人员的视野,之后涌现了众多例如元宇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潮。“智慧城市”的前身是2008 年底IBM 首先提出的开始建设“智慧地球”。进入2009 年,IBM 再次提出如果要建设“智慧地球”,必须首先建设“智慧城市”[2]。“智慧城市”一词的提出,让大众看到了可以用来解决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关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方法。随之而来的,智慧城市也逐渐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方向。对于IBM 的观点,其主要是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对城市整体系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科学的计算,结合数字建模,构造清晰详细的城市发展体系,有针对性的对城市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压力,是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心。

本文以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其居住生活的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社区现状并提出当前普遍存在的城市社区的适老性规划问题,之后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念和技术理论,探讨合理的城市社区适老性规划应对策略。

2 社区适老性规划现存问题

城市社区的适老性规划通常是指在社区整体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等,针对社区的结构布局、建筑物、景观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及服务系统等方面进行的更利于老年人日常居住生活的优化设计,保障社区的安全性、可达性、可交流性、易识别性等方面。

随机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八个城市主城区中各个年代建成的社区中的8 个社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记录社区内老年人普遍活动时间及区域,观察其中的各类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实地感受相关助老设施的使用频率及便捷程度,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对于老年人不友好的问题,通过对居住其中的老年人的访谈,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居住体验及养老诉求,总结其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空间布局规划问题

通过走访发现,超过一半的社区在绿化和活动场所在规划与布置方面,存在极度缺乏的问题,致使老年人没有良好的活动、交流和享受生活的空间。笔者在走访社区时发现,午饭前以及傍晚的两个时间段,是社区老年人们的集中活动时间,通常持续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但其活动区域非常受限,大多数会选择在建筑物底商门前的小型空地或者居民楼下的狭窄道路活动,很多社区中没有规划口袋公园,为居民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没有足够的适合其与他人交流的空间;少数建设有公共活动区域的社区中缺乏适合老年人锻炼健身的辅助型设施,并多数已经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维修而废弃,老年人们多数会选择自行携带座椅于其中晒太阳,鲜少进行需设施辅助的活动。

2.2 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问题

目前,北京市的机动车总量仍然高居不下,在笔者走访的社区中超过3/4 的社区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使用的均为地面停车场且可供停放的车辆总数远小于实际需要停放的数量,于是就造成很多的车辆需要停放在社区内仅供行人通行的区域,使得老年人群体失去安全保障,同时,在走访的社区中,没有社区真正做到了人车分流,基本都有人车混行的情况,对本就行走不便的老年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在访谈时,笔者了解到,由于老年人整体反应略显迟缓以及处于车辆视野盲区中时,其在散步的时候,很容易由于车辆的经过而处于被动的情况;故大部分的老年人已经从户外运动改为在楼道中的简单行走。最后,社区的夜晚照明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很多在白天走访时看到的路灯,在夜间存在着损坏不亮或者灯光微弱的情况,根据居民反映,针对社区中的夜间照明问题已经和物业提出过多次的建议,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治标不治本,新更换的灯泡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曾经发生过新修好一周后再次不亮的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腿脚不利落、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情况都会逐渐显现,其中行动迟缓是众多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故,在社区中增加无障碍设施成为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首要需求之一。但在走访的8 个社区中,几乎没有社区具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有些是在单元楼门口没有设计有坡道方便轮椅的通行,有些是在楼梯处没有加装方便抓握的扶手,更多的是在社区的道路上没有铺装防滑路面或者路面相对不够平缓,会有容易被绊倒的有棱角的碎石路面。对老年人的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2.3 老年人服务设施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受采访老年人表示,现在的社区中没有适合于他们的老年服务设施,比如便民食堂、便民医疗站等,有时候仅仅是很小的病痛仍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去到离家2km 左右的大医院或是需要子女请假接送。而在已经设立的诸如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多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投入使用,呈现出荒废的情况,并且环境较差,内部空间不足,不利于老年人在其中进行日常的活动及交流。社区中的养老服务问题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解决。

3 智慧城市理念的引入

3.1 起源与概念

对于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各国学者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20 世纪90 年代初,关于“smart cities,fast systems,global net-works”的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办,首次提出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城镇化率持续增高所带来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这是关于智慧城市建设较早的代表性理论性研究。

随后,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Smart Communities 提出了“智能社区”的概念,其突出了社区的参与和集体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城市生活和工作习惯的重要性。之后,2008 年,美国IBM 公司正式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Chen 提出,智慧城市会利用遍布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传感器,以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电气、运输和其他物流,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3]。英国标准研究所将其定义为“建造环境中的物理、数字和人类系统的有效整合,为其公民提供可持续,繁荣和包容性的未来”[4]。在Andrea 等人的研究中表示,可以将“智慧城市”的定义主要集中于技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文上。广义上来讲,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以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发展城市的全新视角,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全新的信息智能技术实现多网融合。狭义上讲,智慧城市就是利用各种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改善城市的各种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土地紧缺、生态失衡、安全威胁、规划滞后等。使人们更加舒心愉快的生活,是一个减少人们压力,适合人类全面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使城市更加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绿色生态,真正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

3.2 智慧城市建设与社区适老性规划的关系

目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体系中,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可以大致总结为智慧产业、智慧人民、智慧治理、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环境和智慧民生6 个方面[6]。

具体来说,智慧治理与智慧民生两方面,是智慧城市能够正常运营的关键所在,智慧治理包括公共和社会服务等,智慧民生包括教育水平、旅游吸引力和公共文化设施等。映射到适老性规划方面,即关注于老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通过科学的统筹和大数据系统的支持,助力老年人教育、医疗等方面。而智慧产业包括创新精神、经济景象以及市场灵活性等。它是支撑整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高效运营的力量。这方面在适老性规划中,没有特别的凸显,但是其作为后端的支持力量,为整体规划的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吸引力、污染程度和环保程度等。它就好比人所在的生活环境,是智慧城市能够持续发展的支撑和载体。对标于社区的适老性规划,即为通过一系列的智能设施监控,全天候保证区域内环境的整体稳定,同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即使采取相关措施。关于智慧基础设施,其包括可持续基础设施和安全的运输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针对于老年人,其可以在老年人群无法自理生活,需要借助设施生活时,提供有效地帮助。最后是智慧人民,它包括居民的学历水平、学习能力和开放思想等。它既是城市运营的主体,也是城市能够健康发展下去的中枢神经体系。其代表的便是老年人主体,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的大背景下,其养老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表1 为智慧城市建设与社区适老性规划的关系。

表1 智慧城市建设与社区适老性规划的关系

4 城市社区适老性规划策略

4.1 建立模型库,规划布局合理性

使用遥感、GIS 等相关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实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社区空间变化信息。并且对其建设轨迹进行模拟、测试和监控,明确社区中缺少的公共空间,准确发现建筑布局的不合理性,构建专业的车辆数据统计图及停放位置的可行性判断,保证社区整体空间的布局结构合理性和景观环境多样性。

4.2 增加智能设施,保障老年人全天候安全

合理规划老年人慢行系统,以绿化带隔离车行道,真正做到人车分离的生活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处理大量的数据,对气象、空气环境污染和暴雨灾害等建立预警监测系统。设立安全监控中心,安装全天候监控摄像、瓦斯超标警报器等,最大程度地保证在危险来临时可以迅速帮助老年人脱险。同时安装智能照明路灯(达到设定暗度随即启动照明程序)、无障碍提醒设施(检测到人员触碰伴随前方情况提醒)等,实时监测社区环境,保障社区内老年人的安全。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建立基础设施监管系统,实时获取相关数据,有效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效率。

4.3 设立专门部门统筹管理老年人日常生活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的综合利用,建立集合老年教育、卫生医疗、饮食起居、安全等一系列老年人服务管理系统。高效处理老年人一切日常所需,构建社区老年人交流社群,为其提供优质完善的晚年生活,同时也对提高社区的便利智能化程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中国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存量优化的阶段来看,在关注老年人日常起居方面,要注重其养老需求,加大社区活动空间,创造空间可交流性,构建社区安全系统,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安装与定期检修工作,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平台,合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优秀理念,给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的有利保证,为众多老年群体提供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规划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规划·样本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