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桑蚕饲养技术与病害防控

2022-07-25杨美英

大科技 2022年28期
关键词:桑蚕桑叶病虫害

杨美英

(隆林各族自治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广西 百色 533400)

0 引言

当前,桑蚕养殖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丝绸业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使得桑蚕也不断地发展起来,这样对桑蚕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桑蚕养殖规模也不断地扩大起来。虽然桑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关的饲养技术,就会直接导致桑蚕养殖病虫害的危机,从而会直接影响其正常的成长,更严重的会给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应研究和分析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加强对桑蚕养殖技术的提升。

1 桑蚕饲养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物质条件也随之增长,桑蚕的饲养产业不断地扩大,丝绸市场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由此,桑蚕饲养的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虽然,桑蚕得到了不断地扩大,但是其养殖技术却相对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也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桑蚕业的发展,桑蚕就出现了很多病虫害的现象,使得桑蚕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也进一步的反映出了其饲养产业的不足之处,给桑蚕饲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 桑蚕饲养技术

桑蚕作为经济类昆虫之一,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也会有着不同的变化,不同于野生桑蚕,桑蚕饲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在对桑蚕不同的阶段进行养殖时,需选择不同的饲养技术,且根据桑蚕的发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自动收集桑蚕设施如图1 所示。

图1 自动收集桑蚕设施

2.1 桑蚕养殖场地的要求

桑蚕养殖场地的修建是根据蚕生长发育的条件进行修建的,蚕房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场地,因此,在修建的过程中,要满足蚕所需要的温度、光敏感以及湿度等条件,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其管理的方便性。桑蚕的养殖场地应设立在排水好、通风好以及地势高的地方,要远离农田、有污染源、有公路的地方。在对蚕房建造的过程中,需使用苇、砖、竹等材料作为建造的基础,针对蚕房数量来修建饲养的数量。在蚕房修建结束后,要及时对蚕房进行消毒。此外,因根据蚕的发育阶段,对养殖条件改善。例如,当小蚕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时,应控制养殖产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当处于大蚕时期,由于这个阶段是蚕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就要重点的关注养蚕场所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流通情况[1]。

2.2 蚕种的选择

蚕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桑蚕的产量和后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对桑蚕养殖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桑蚕品种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其品种是否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相适应,是否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良好的品质等,这样进行挑选蚕种可以为日后的桑蚕高产稳产提供保障。例如,隆林某地的桑蚕养殖为了提高桑蚕的质量和产量,在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了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且具有优良的桑蚕品种,并且对比了其他品种进行实验,选择了一种抗病性强的、品质好的桑蚕品种,这不仅为后期的饲养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条件,且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3 饲养设备的准备

任何动植物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和温度,为保证桑蚕在适合的温度下生长,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对饲养环境和温度进行控制。在对蚕桑养殖的过程中,应选择一种可以加热的设备,以达到蚕的所需温度,当温度不在适合的范围内时,可调节到合适的室内温度,提高蚕的抗病能力,以保障蚕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为了有效的化解养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应不断提升饲养蚕的管理水平,提高蚕养殖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实际条件下,选择小蚕共育自动化生产线和高密度蚕种孵化系统,从而达到高效的养蚕质量,进一步促进蚕养殖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自动化桑蚕养殖技术如图2 所示。

图2 自动化桑蚕养殖技术

2.4 小蚕管理技术

为了保障小桑蚕的不断生长,应确保养殖周围环境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此来达到其生长的条件。在实际的小桑蚕养殖的过程中,最佳的生长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5~28℃之间。由于小蚕的生存能力较弱,使得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等很容易侵害虫体,导致虫体感染。因此,在饲养的过程中,应强化饲养管理,对于管理桑蚕饲养的饲养员而言,应具体桑蚕养殖的专业的知识,并且按照要求严格的进行操作,饲养员应及时清理残物,加强养殖场的巡视工作。此外,要保障每天供应的桑叶必须为新鲜的桑叶,使用的器具要及时进行分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2.5 大蚕的培养技术

由于大蚕自身特点,体内水分多且不易排出的特点,所以在高温、湿度高的环境中会有较差的抵抗力。此外,5 龄桑蚕对于桑叶的需求量相对于小龄桑蚕的需求量要高,并且会随着桑蚕的不断生长而增加,由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加大对饲养环境的污染,不仅如此产生的热量会直接造成桑蚕温度的身高,进而影响桑蚕的健康生长。此外,桑蚕是不喜欢强风的,在遇到强风的时候自身的活动就会减弱[2]。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应使用微风来作为日常空气的流通方式,必要时可以与除湿的设备一起使用。

3 桑蚕病害成因

3.1 缺乏专业的饲养技术

桑蚕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桑蚕养殖企业在用人时就开始降低用人标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饲养桑蚕的养殖业大部分为散户,而且饲养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的饲养知识和技术。不仅如此,还出现很多当地的居民开始桑蚕饲养以此来提高家庭收入,饲养知识的集中培训的条件也不具备,因此,对于饲养技术也是一无所知。当前,桑蚕饲养行业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饲养技术人员,如果无法解决桑蚕的饲养问题,就会直接增加病虫害侵入的概率,不利于桑蚕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2 缺乏良好养殖的设施

随着桑蚕养殖行业不断发展,其养殖技术并未与时俱进,也没有快速的进行普及,因此,造成了只有部门养殖户可以使用正确的饲养技术手段进行养殖。造成上述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部分养殖户不愿意将自己的养殖技术手段分享给别人,或者是养殖户为了减少投入的成本,就压缩了环境维护和场地修建的成本,这种做法是严重不符合养殖的条件。另外,一些地方的养殖户不重视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产品,不想浪费资金去实验,所以导致桑蚕的饲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了桑蚕遭受病虫害的可能性。

3.3 缺乏科学性饲养管理

在对桑蚕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对药物的计量使用不加以重视,直接导致桑蚕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桑蚕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精细的管理工作,因此就要求饲养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但是现在饲养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只关注其桑蚕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成长过程,缺乏风险防控的意识,当在饲养过程中出现养殖问题时间,就匆匆忙忙寻找药物进行处理,这种做法是根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实际问题[3]。

4 桑蚕养殖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

运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技术是养殖业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桑蚕养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养殖的投入和产出,应合理的进行资金投入规划,以此来避免出现只是为了产量而将降低饲养环境和设备标准的现象。在饲养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桑蚕生长周期来进行技术操作,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通过专业的饲养技术来降低病虫所造成的风险,进而提高饲养员的专业饲养水平。此外,还要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对桑蚕进行科学培育。

4.2 桑蚕饲养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的施药

施加药物是为了更好的预防病虫害,所以,在桑蚕养殖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施药,可以有效的预防病虫害。在施药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害怕施药会造成对桑蚕的危害,所以就减少药物供给量和种类。在对桑蚕施药时应注重其药量的合理性,把握施药的会见和计量,比如,当要消灭蚕蝇时,可以针对蝇蛆病的预防来进行治疗,还可以运用蚕服,有效预防细菌病毒。

4.3 消除桑蚕园中的病虫害隐患

桑蚕使用的食物主要是以桑叶为主的,因此,桑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桑蚕的养殖。做好桑叶的日常清洁和消毒是桑蚕养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严格做好害虫的捕杀工作,是更好的预防桑蚕病虫害。可以通过药剂来进行防止病虫害,在施药的过程中也应严格的控制药剂的用量,严禁使用过多的药剂使得桑蚕在食用的过程中连着药剂仪器使用,从而对蚕虫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应做好施药记录,在采摘桑叶的时候,应先查看工作记录,避免将施药后的桑叶直接采摘回去喂养桑蚕。桑园中遭受的病虫害不仅仅是桑叶的,还有鼠害、虫害、大青叶蝉以及红蜘蛛的危害。其中,鼠害是桑园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隐患,鼠患会直接导致桑树的生长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如此,老鼠自身携带的病菌会是桑树受到感染,从而威胁到蚕虫的生长。在对鼠害进行防止的过程中,可以用老鼠夹、老鼠笼以及老鼠粘等方式来捕杀老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鼠害。对于虫害的防止,可以选用物理捕杀的方式来减少化学试剂对桑叶的破坏,保障桑叶的卫生、干净。对于红蜘蛛的防止,由于红蜘蛛在桑园中较为常见,其虫卵极易聚集在桑叶的背面。形成一个聚窝点。因此,在对红蜘蛛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采用药剂的方法来进行防止,在对药剂进行喷洒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药量和喷洒的方式,在撒药的过程中,可将喷头朝上进行施药。在喷洒过后应及时进行记录,严格将喷药时间和桑蚕食用时间进行分割[4]。

4.4 消除病原体,做好防御措施

预防工作与治疗工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为桑蚕的成长做好有力的保障。消除病原体能够减少桑蚕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对养蚕工具进行消毒。养蚕工具的消毒也可用漂白粉完成,还需要先将洗净的养蚕工具放置阳光下暴晒,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能够清除掉养蚕工具上残留的漂白粉;隔离淘汰病弱蚕,并做好蚕期的消毒工作。相比于健壮的蚕虫来说,弱蚕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从而影响蚕虫的生长。病蚕体内产生大量的病原体,病蚕通过粪便、消化液等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污染桑叶和蚕座,成为蚕座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造成蚕病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5-6]。因此,及早发现病弱蚕,及早进行提青分批,将病弱蚕隔离或淘汰,减少蚕座内混育传染机会,是防止传染性蚕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用生石灰消毒蚕体和蚕座,以减少病害对蚕虫的危害。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桑蚕养殖的过程中,应注重蚕虫养护和桑园养护,将这两个元素相结合,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桑园桑树的产量,也能保障蚕虫在养殖的过程中足够的食物。桑蚕病虫害问题也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如果想要降低桑蚕病虫害危害的影响,应从其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收。桑蚕害的防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相关的饲养人员的高度重视,运用各种措施来提高桑蚕病虫害控制的水平,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桑蚕桑叶病虫害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桑叶茶成“致富茶”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