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2022-07-25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幼儿园周爱琴

天津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班动手科学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幼儿园 周爱琴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科学小实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科学小实验的开展能为幼儿科学探索创造良好条件,并能实现教学和游戏的融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动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科学小实验因为其所具备的趣味性、操作性以及思考性,除了能在幼儿教育中调动幼儿对科学内容的探索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对运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为幼儿大班科学小实验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科学小实验具体是指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实验,应用在大班幼儿教育教学中有着足够的可操作性,大班幼儿在日常的学习或游戏活动中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也能让大班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对大班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班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的必要性

大班幼儿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通过开展这样的实验内容,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探究学习兴趣,让幼儿得到思维上的发展,更愿意进行探究和思考,为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成长带来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这样的小实验,幼儿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幼儿的亲自动手能力。在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科学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而科学认识的建立则需要幼儿亲自进行接触和操作,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感知这个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小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另外,组织大班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能让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程度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幼儿逐步树立自信,这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二、通过科学小实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思考

很多科学原理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却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清晰的解释。通过在大班幼儿教育教学中开展科学小实验,能让幼儿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观察事物发展和性状的变化情况,让幼儿能更好地了解和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在大班幼儿所开展的科学小实验中,常常包含很多非常奇妙的现象,而这些奇妙的现象也恰恰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容易调动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通过科学小实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动手操作形成感性认识

在大班幼儿教育教学中开展实验活动内容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可以总结为对幼儿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小实验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各类的实验物品,并尝试对这些实验物品进行改变,这是对幼儿探究欲望的一种满足,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幼儿经历了实验物品的整个变化过程,并因为动手操作而拥有了感性的理解,那么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某些自然现象。对很多内容,幼儿听到后就会很快忘掉,但是如果幼儿看到了并动手操作了,就会形成十分深刻的记忆。利用科学小实验除了使幼儿有机会亲自体会科学中所蕴含的乐趣外,也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略微复杂的科学现象。

大班幼儿本身的动手欲望和操作欲望是相对较强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强调感性认识,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另外一方面只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才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分解的过程中需注意动手操作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发现动手操作和感性认识两者之间的连接点,以此为中心提高实验开展所能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二)实验成败都有收获

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变成科学实验活动中的一个参与者,并在其中适当发挥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具体可以利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开启幼儿的思维。主要还是由大班幼儿自发进行实验活动,可能幼儿并没有成功地开展一些科学小实验,却能通过这个过程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兴趣,从中获得更多新奇的想法,可见无论实验过程的成败与否,幼儿都能从中收获很多。实际上在正式开始小实验前,幼儿就已经有了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也就成了他们开展科学小实验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科学探究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的动手经验。

现阶段大多数幼儿本身的情绪调节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这就导致了幼儿害怕失败,这种观念和思维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实验活动所能带来的效益,让幼儿经过失败后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参与科学实验,将会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为了让科学实验所能达成的教育效益和影响进一步提高,也为了尊重幼儿的态度和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成功与失败对幼儿的影响,也要让幼儿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不知道失败的原因和被失败打倒,以此为中心,不仅让幼儿对科学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新的认知,同时对幼儿的主观观念塑造也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和影响。

(三)注意实验设计的连续性

幼儿大班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准备和设计时,应该保证其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各个类型的小实验之间应该具备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逐步深入的效果。同时在开展小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大班幼儿教师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起到引导幼儿思考的效果。幼儿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失败的情况,这时他们会自发地思考,有时会主动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这些想法进行实验。另外,实验内容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幼儿参与、动手,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幼儿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所在,达到通过小实验诠释大道理的目的。

(四)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

首先是语言上的引导,包括提示、提问等方法,这也是大班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利用有关实验材料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启发,从而开展进一步的自主探究。例如,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发展大班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推理这个过程需要结合已知内容进行判断,从大班幼儿的角度上来看,就需要结合他们所观察到的信息并通过他们已经具备的经验获取更多的信息,在科学实验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大班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推理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激发,需要结合大班幼儿的能力进行设计,引发问题思考和幼儿的推理行为。例如,在“沉与浮”的实验中,提供一盆水和竹筷、塑料瓶和玻璃球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哪些东西会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小朋友们,塑料瓶浮在水面,那么大家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沉入水底吗?”通过这类新奇有趣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他们通过相互的讨论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有的说用手压住,有的说在瓶子里放玻璃球等,然后由幼儿在对各种方法进行依次的验证。另外,也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并从科学小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例如,在制作吸管喷雾器这一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多次制作失败,那么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告诉幼儿做得很好,再多尝试几次就一定会成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状态,当发现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其次是行动上的指导,包括记录法、步骤提示法以及示范操作法等,实际上在大班幼儿的科学小实验中,记录这一过程十分重要,因为材料的丰富以及各个操作步骤所具有的层次性都需要在记录后呈现出来,同时记录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有效的指导。例如,在开展科学小实验前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并制作各个实验步骤的表格,表格的形式非常简单明确,能起到指导幼儿操作的作用。步骤提示法则是通过图片等方式对科学小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示,幼儿对各个步骤图片进行观察和理解同样是开展科学小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能锻炼大班幼儿的看图理解能力,并提升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

(五)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小实验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既是他们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进行游戏的场所,幼儿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游戏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适合他们且十分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大班幼儿在动手操作和探索的同时,也能积极进行思考,从而在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大班幼儿准备数量足够且种类多样化的材料,让大班幼儿能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利用多种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激发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如“摩擦起电”“空气流动产生光的折射”以及“沉与浮”这些小实验中,幼儿初步涉猎了光学、电学和声学等科学领域内容,他们亲自动手并思考,多次进行尝试和探索,从中获得真知。例如,在对水的特性进行探索时,将皮球放入水中,用力下压皮球,以此充分感受到水的浮力,同时在捧水和抓水的过程中对水的流动性进行感受,幼儿在这样的科学探索环境中自由活动,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及相关的经验。通过系列科学小实验的开展,大班幼儿会对科学实验活动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多幼儿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发挥创造性,逐步学会利用语言对自己在实验中所应用的探索方法进行表述,通过体验科学发现的这一过程,发展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除此之外,讨论的过程也让幼儿能及时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重新的思考,进一步减少了他们对成年人的依赖性,成为一个更加自信且主动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帮助大班幼儿进行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六)重视实验中的记录分析

在大班幼儿的科学小实验中,通过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数据信息,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关注和探索事物出现的变化,从而将原本十分抽象的信息变得更加具体,让幼儿能在事实基础上获得最终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学习记录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同时包括最终的结果,这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在进行“有趣的溶解”这一科学小实验时,将洗洁精、油、盐、糖、奶粉、木头、沙子等材料投放给幼儿,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得知洗洁精、糖、盐、奶粉是能溶解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对实验中所获得的发现记录下来,具体可利用各种已经学习过的图像或符号对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分享,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并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通过类似的活动能帮助大班幼儿根据实验中所获的操作结果对原有的认知进行及时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建构更多的新经验,对提升大班幼儿的科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教师也要对实验中幼儿所面对的困难进行及时了解,从而使指导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

(七)锻炼幼儿的感官

在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感官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学会利用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例如,投入多样化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和认识,并逐渐掌握合理的观察方法。事物的特征包括了大小、形状、冷热以及色香味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同时要保证所选的材料具备一定的科学元素。例如,在开展“纸的声音”这一科学小实验时,用不同材质的纸进行敲击,所发出的声音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让幼儿通过探索对不同材质的纸发出的声音进行感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班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能通过幼儿的亲自动手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发现科学小实验中所蕴涵的科学智慧及真理,因此在幼儿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实验探究中积极开拓幼儿的创新思维,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个人科学素养的提升,使科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大班动手科学
我也来动手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点击科学
动手画一画
科学大爆炸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动手演示找错因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